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十一章 廣陵止息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的傍晚。東南海面。

  乾坤衛戰一觸即發。天色未暗卻已是皓月當空。

  整座術道習院此刻已遠離海平面,伴隨著耳旁的風聲,還在繼續提升高度。面對這場平流層阻擊戰,三萬名習院弟子與仙師都已嚴陣以待。

  太上小君腳踏術道習院的土地,望著那輪明月,輕聲念誦著蘇軾的《水調歌頭》。

  “這樣倒是個緩解壓力的方式。”說話的是一旁的覺光仙師。

  雖然覺光仙師只帶領少數門生,但他名聲在外,所以此刻作為陣營先鋒,是整場乾坤衛戰中的前鋒力量。他所帶領的八千門生弟子,都是他精挑細選的仙術優等生。雖然人數只占習院弟子的三成,但論實力,幾乎占據了術道習院超過六成的攻擊力。

  太上小君明白,作為先鋒部隊,術道習院最早與敵方接觸的便是覺光仙師的隊伍。冥幽與玄武靈蛇聯手究竟有多強大,只要看玄武祭典時與道靈星君交手的數個回合絲毫不落下風便略知一二。何況在中秋之夜,靈蛇法力大增又能施展控月之術。

  今夜,必定很漫長。

  讓覺光仙師引以為豪的弟子所組成的“錐形金光陣”,能否抵擋得住冥幽,在真正交戰之前,沒人會知道答案。

  天仍未全暗。龐大的術道習院,緩緩穿過厚云層,終于來到了沒有一絲云彩的地球平流層。由于氣溫早已將至零下二十多度,術道習院的湖面上泛起一陣冰花。這些低溫對于善于仙術的術道習院師生而言并不是什么大事。而來自人間的“BRAVE”和“HOPE”兩支隊伍,都在自己的衣服上畫好靈符抵御極稀薄的氧氣與超低溫的嚴寒。

  隨著術道習院在平流層穩住陣型,下方的云層中開始出現一枚枚祈天燈的身影。那橙色微小的燈火穿越數千米飄到從未到達過的平流層。太上小君知道,天極子帶領的隊伍,已在對流層駐扎好了超大型的仙術結界,幫助祈天燈不會被強風吹散或損毀,最終能夠順利到達寧靜的平流層。

  從萬米高空往下看,繁華都市的燈光像是夜空中的銀河,而祈天燈像從那道銀河中冉冉升起的點點希望。這小小的燭光正點亮慢慢陷入黑暗的平流層。

  “醉心湖”旁的柳樹葉來回舞動,像令人神怡心曠的秋夜。

  若不是肉眼都能分辨出月亮正在迅速變大,一切是如此平靜祥和。月亮的變化,證明了太上小君給習院傳達信息的準確性。每個人都知道,這就是暴風雨前的寂靜。

  道靈星君帶領習院七七四十九位仙師,已置身于玄武神山各處,并布下“天覆地載合陣”。道靈星君在陣中手持長劍,默念仙訣,喊道:“陣起!”

  話音剛落,只見玄武神山瞬間亮起點點紅光,緊接著紅光形成一道大型光柱往月球照射而去。僅在紅光照射到月球的一瞬間,術道習院發出大型戰艦靠岸時發出的摩擦轟隆聲。這道紅光好似一根千斤頂,攔住了正往下方移動的月球。

  轟鳴聲未落,上方的月光中出現了一團黑煙,霧中隱約浮現出一個人形和一條蛇影。冥幽與玄武靈蛇果然現身了。

  覺光仙師縱身一躍,站于術道習院的齊仙閣樓頂之上,沖著上方喊道:“大膽冥幽,你與這蕓蕓眾生是何冤仇?如此禍害人間豈非妖孽所為?”

  黑煙中的冥幽絲毫不避諱,答道:“覺光仙師,冥幽此番前來并非要置人間于死地。若仙師阻止了冥幽,世間才真將成為地獄。”

  “信口雌黃!你究竟是何蛇蝎蜈蚣心腸?還說什么人間地獄!難不成你是來普度眾生不成?”

  那條蛇影發出嘶嘶的聲音,從黑煙里走出的竟是一位黑衣男子。男子道:“何必與這老東西廢話?我玄武靈蛇僅一招半式定便叫他灰飛煙滅!”

  冥幽擺手制止了黑衣男子,繼續說:“仙師,冥幽非是強詞奪理。現今早已不同往日,人仙界限已不像圣平寧建成初期。世間凡人依據所造之物,早已一日千里。若袖手旁觀,不僅人間不保,圣平寧早晚也必陷落。小女冥幽本就來自千年以后,若非親眼所見,又何苦興師動眾?況且與仙師也有數日師徒情分,冥幽不愿傷害習院師生。”

  “大膽狂徒!”覺光仙師一揮手中寶劍,“誰教過你這禍害人間的孽畜?”

  冥幽沒有作聲,而是從黑煙中緩緩飄出。

  覺光仙師看到冥幽真身,臉色頓時一變。

  緊接著,周圍早已立于祈天燈上的數千術道習院弟子發出一陣騷動。

  冥幽一身黑色長袖霓裳,衣襟與身后是飄逸的緞帶。明亮的月色照射出了她的臉,隨著她緩步走出黑煙,月光也照亮了她深銀色的長發。

  這是一張術道習院弟子幾乎無人不識的清秀臉頰。

  “未雨!!?你……”覺光仙師驚愕不已,“你就是冥幽??!”

  冥幽說道:“既然仙師已經識破小女,也應能知未雨不愿與同門一戰,還請仙師速速收兵退去。”

  “住嘴!”覺光仙師怒斥道。

  “未雨!”

  身后傳出太上小君的聲音,覺光仙師回頭一看,太上小君正飛到一旁的會仙閣閣頂。

  當太上小君看到冥幽的真身時,顯然比在場之人都更為驚訝。畢竟他和花盛數日前還一直苦心尋找的人,此刻竟然主動站到他們面前。而這個人還從“被擄走”的身份突然轉換成了“進攻者”!

  冥幽就是未雨!

  未雨就是冥幽!

  太上小君想到連自己都已經如此驚訝,如若花盛知道真相,豈不是更加無言以對?

  他顧不得那么多,迅速降在會仙閣閣頂上沖著冥幽喊:“未雨,在下雖不懂你言中之意,但是難道你真的要同胞相殘?即使不為我們,你也想想花盛。他為了救你不惜赴湯蹈火,而你現在是要與他化友為敵、兵刃相見嗎?”

  冥幽靜默片刻,說道:“太上小君、覺光仙師,各位習院同門!欺瞞各位,未雨有罪,但今日小女心意已決。世間洪水滔天已不可逆轉,請諸位莫管閑事。未雨自有分寸,不會將凡人趕盡殺絕。我只破那擋月之陣,各位戰與不戰,悉聽尊便。”

  隨后,她退入黑煙,說道:“靈蛇,擋我者,盡除便是。”

  黑衣男子眼睛一亮,叫道:“終于能殺個痛快!”他將手一舉,瞬間背后的夜空中出現密密麻麻的火球。

  術道習院的眾仙定睛一看,這夜空中看似御火之術的火球,竟是從天而降的百萬只蠱雕、窮奇、虎蛟等異獸!

  之所以呈現火球樣式,是異獸們經過地球表面大氣層時,與大氣摩擦而產生的火光。所降臨的每只異獸外部都已由法術保護,能抵抗住大氣摩擦的熊熊烈火,直接進入平流層!

  這場景,猶如數百萬顆隕石同時往地面奔襲而來!

  最先突破的是大氣層外部的散逸層、暖層和中間層,那些異獸大軍猶如滾滾黑云,遮云蔽月地往術道習院撲來。

  上方是密密麻麻的火焰,下方的大海則因月球引力變化而洶涌沸騰。處于對流層與平流層的數萬習院弟子面對這幅煉獄景象,紛紛抽出背在身后的各類法器,嚴陣以待。

  位于戰線最前沿的覺光仙師擺出迎敵的招式,喊道:“錐形金光陣!列陣!”

  太上小君則立刻往后飛躍而去,身后數百只仙鶴早已承載著習院弟子展翅懸浮在半空。他大聲喊道:“鶴翼天絕陣,布陣迎敵!”

  在踏著祈天燈穿行時,太上小君突然想起:“糟了!在下得立刻告訴花盛,他將要面對的敵人是誰!”

  覺光仙師與太上小君各自分散飛去的同時,術道習院山下左右兩側呈現出兩個橙色的法陣光芒。原來“BRAVE”和“HOPE”兩個團體都已在各自的隊長金梵因和孫曉鳴的帶領下,立于各自陣位。

  此時,術道習院一方,位于平流層的上中下三層法陣戰線正式形成。第一層為前鋒,是覺光仙師帶領八千門生弟子的錐形金光陣,位于平流層最上沿。

  第二層為此次主力陣型。中央陣型是以院長道靈星君為首的七七四十九位習院仙師布下抵御月球來襲的天覆地載合陣,該陣型實際并無戰斗與防御能力。天覆地載合陣左下方為“BRAVE”團體隊長金梵因與成員所布下的六丁六甲陣,左上方為火雷仙師帶領六千門生弟子的鋒矢烈火陣。天覆地載合陣右下方則為“HOPE”團體隊長孫曉鳴與成員所布的九宮八卦陣,右上方為于然仙師帶領六千門生弟子的魚鱗寒冰陣。

  第三層,是天極子帶領五千門生的玄襄風吼陣。但該陣型的主要職責為輸送祈天燈至平流層,并消滅突破平流層的異獸。由于戰線在空中延綿千余里,術道習院弟子之間難以互相照應。所以第三層的玄襄風吼陣無疑相當于最后屏障。一旦第二層核心的天覆地載合陣被攻破,世間遭洪水肆虐就無法避免。

  至此,由上至下位置相對固定的錐形金光陣、天覆地載合陣、鋒矢烈火陣、魚鱗寒冰陣、六丁六甲陣、九宮八卦陣、玄襄風吼陣共七陣,在空中以北斗天幕,形成蒼穹之頂。

  在上中下三層戰線之間靈活支援的,是太上小君所領的五千弟子組成的鶴翼天絕陣。這支隊伍相當于機動部隊,如同北斗七星外的一顆“流星”,隨時支援各作戰法陣。

  雖說覺光仙師的錐形金光陣位列最前,但先于覺光仙師對異獸進行遠程攻擊的“重型火炮”則是凡人金梵因的六丁六甲陣。

  所謂六丁六甲,《三才圖會》有云:六丁神是丁卯神司馬卿,丁丑神趙子玉,丁亥神張文通,丁酉神臧文公,丁未神石叔通,丁巳神崔巨卿;六甲神為甲子神王問秦,甲戌神展子江,甲申神扈文長,甲午神韋辰玉,甲辰神孟非因,甲寅神明一章。

  這六丁六甲陣是一個藏劍于琴的攻擊型法陣,琴樂為古曲《廣陵散》。

  廣陵散,又被稱為廣陵止息,是描繪戰國時期傳說的古琴曲。

  據《史記·刺客列傳》記載,聶政之父為韓王鑄劍,因誤期被殺。聶政成年,誓報父仇,故入宮行刺,未遂而出逃。后于山中遇仙人授予琴藝。政不欲連累家人,漆面而變其形,吞炭而變其聲,學習七年,欲往行刺。然路遇其妻,識得其齒。故政以石擊碎牙齒,復學三年,而琴藝精絕。而后鼓琴于闕下,路人皆驚其藝。韓王聞之,招其入宮鼓琴。政藏劍于琴內,入于宮中,于鼓琴時刺死韓王,而欲不露身份,遂自剝面皮而自盡。宮廷欲知其身份,故曝尸于市,懸賞識者。政姊聞之,念政為父報仇,已舍其身,自復何惜己之性命,使弟之名埋沒,遂往相認,述政為父報仇之事,揚聶政之名,而后自盡。

  但是,關于《廣陵散》樂曲的故事并未就此結束。據《太平廣記》記載,魏晉時代被稱為開創玄學新風的嵇康,被稱作當時名滿天下的“竹林七賢”之首,此人天生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華亭,夜不能寢,起坐撫琴,琴聲優雅,打動一幽靈,那幽靈遂傳《廣陵散》于嵇康,更與嵇康約定:此曲不得教人。公元263年,嵇康為司馬昭所害。臨死前,嵇康俱不傷感,唯嘆惋:“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于今絕矣!”

  “BRAVE”的少年們全員身著白色道袍,傲然立于陣位。隊長金梵因手抱古琴走到“六丁六甲陣”中心,位于“思仙閣”、“會仙閣”、“齊仙閣”、“御仙閣”四處高閣中央,將琴置于案頭,然后在案頭拿出一個香盒,取出一張引燃紙,揮而火起,點燃香筥中的沉香。隨后對古琴躬身施禮,席地而坐。

  焚香。撫弦。

  一曲廣陵散,藏劍于琴,威震乾坤!

  音律隨清風而起。

  金梵因凝聚精氣,雙目緊閉,全神貫注于古琴。長袖舞動,風雅之音飄蕩于天地之間,整個術道習院的地面無不隨琴弦共振,樹葉隨著音符搖曳。

  于然仙師談道:“人間都說這一代的孩子都已垮掉,但懶散頹廢之人怎能將此曲演繹出這般風骨?可見人間年長者倚老賣老,從未信任他們,也未給孩子們用武之地,更不愿接受他們用自己方式去表現。中華之風度,傳承千年從未間斷,這精神早已融入血脈。今日所見,少年們仍記得,只要記得這,真正的廣陵止息就會流傳下去,回響于朗朗乾坤。”

  少年只要還有傲骨,還能不屈,還懂抗爭。就永遠沒人能真正擊敗他們!

  伴隨古琴聲,從陣中央顯現出無數柄銀色長劍,如風卷殘云般在陣中懸浮飄動。而分列各自位置的少年成員口念御劍訣。那些銀色長劍化作龍卷風般的洪流,往空中撲來的異獸大軍席卷而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