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想要弄懂實驗中發生粒子、大分子傳送的科學原理,就必須要足夠多的信息支撐,才能幫助對于理論進行完善,進而推導出實驗的原理。
可惜的是,暫時他們并沒有足夠多的信息。
很多信息都在火星1飛船上。
飛船上發生的爆炸,留下了很多的粉末,粉末就是一項重要信息,可以透過去研究粒子、分子的比例,以及爆炸發生的強度,進而推測出很多的東西。
火星1飛船短時間根本不可能返回地球,實驗計劃飛船返回地球的時間是十個月左右。
這已經是最快速度了。
哪怕返回地球需要十個月,近300天的時間,說出去都是非常驚人的,人類并不是第一次對木星進行探測,過去也發射過探測器觀察木星,有的是遠遠的掠過木星,有的則是進入木星的軌道進行觀察。。
哪怕只是遠遠的掠過木星,也用了超過六百天的時間,而且要進入木星的軌道,需要的技術難度就非常高了,只有一個探測器完成這個工作,累計用時超過了兩千天。
到現在還沒有探測器能夠從木星返回,但考慮到木星到火星的距離,以及其中的技術難度,只用短短的十個月時間都是不可想象的。
火星1能在十個月返回地球得益于無限太陽能傳輸動力技術。
這項技術能給火星1飛船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飛船所搭載的推進器效果并不好,只能提供緩慢的加速,
但因為時間足夠長,
也能夠讓飛船達到一個相當驚人的速度,
才能夠縮短從木星回到地球的時間。
但不管怎么說,短時間內肯定無法對火星1飛船上面的爆炸進行研究,
唯一可用的信息就是地面封閉連接終端的檢測,也就是檢測那些傳送后殘留的物質。
不管是金屬物質還是其他物質,最初的檢測都是損耗了一半兒以上,
而穩定光能直接就得出了檢測結果,瞬時能量傳輸效率超過百分之九十一。
很快。
檢測有了詳細結果。
封閉空間內所有的材料,包括空氣,質量損耗都在百分之五十二點三七左右。
理論組認為這個數據并不重要。
趙奕總結道,“現在我們都是兩個結果,
一個是能量傳送效率大大增加,
也就代表了空子假設的研究方向是正確的。”
之所以說空子假設的研究方向是正確地,
而不是空子確定存在,
是因為單獨一個時間無法證明空子的存在。
空子假設,到現在依舊是假設,只是利用假設空子的存在,所研究的方向和實驗結果沒有沖突。
這個方向就可以一直研究下去,直到有實驗證明空子存在或是不存在。
趙奕繼續道,“而封閉空間內的質量損耗,
代表了一瞬間出現了粒子、大分子的傳送,粒子、大分子被分割擠壓進入到飛船中的無空間地帶。”
“但是我認為,質量損耗數值的意義不大,因為實驗中途發生了爆炸,
飛船內的傳輸設備損壞,
并沒有能夠完成實驗。”
“但是我可以肯定一點,實驗中出現了大分子傳送。”
其他人也跟著點頭。
其中的原因說起來很簡單,
假設質量損耗全部是粒子傳送,
另一端飛船上發生的核聚變反應就不可能那么微小。
如此多的質量全部變成單個粒子,到另一段所爆發的核聚變反應將會是非常驚人的,
哪怕平臺底部金屬材料的熔點在一萬攝氏度以上,也肯定會被瞬間融化,之后整個飛船都會被吞沒。
現在火星1飛船主設備沒有發生故障,仍在返回地球的路上,
就說明爆炸的強度非常小,肯定是有很多原子、大分子傳送的過去。
這些大分子、原子,
并沒有發生粒子割裂,自然不會參與到核反應中。
“但是現在的問題是,為什么會發生粒子、原子、大分子的傳送呢?”
趙奕提出了一個問題。
接下來理論組幾個人都在研究這個問題,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對兩次實驗進行對比,因為兩次時間都發生了核聚變爆炸。
第一次實驗室壓縮空間內的傳輸,另一端是真空環境,就發生了小型的核爆炸,但終端質量損耗很微小,也就代表發生的大部分都是粒子傳送。
這一次中斷是封閉的普通空間,鏈接的另一端是空間都不存在的區域,結果發生了粒子、原子、大分子傳送,并且發生了一定程度的爆炸。
第二次傳送的物質變多,但爆炸的程序相對小一些,也就說明,傳送大多數都是原子、大分子。
在研究了幾天時間以后,每個人都對實驗有自己的看法,愛德華威騰認為‘存在一個高緯度的空間,作為能量、物質傳送的中轉站’,“所以粒子必須要被能量化,才可能出現傳送。”
“現在傳送已經出現了,就證明粒子在特殊環境下,被特殊狀態的空子擠壓,發生了‘能量化’。”
愛德華威騰把空間連接技術一些相關的空間理論融入到了M理論中,因為存在一個高維度的空間,作為空間連接技術的中轉站。
按照他的理論來說,不管是能量還是粒子,
想要完成空間傳送,首先就是被傳送到高緯度空間,然后被高維度空間排擠,就回到了鏈接的另一端。
這個看法合乎基礎的空間數學,也根本沒有辦法進行反駁。
其實最主要還是因為空間基礎理論缺失,
確定的空間數學十分有限,以此就可以對實驗現象,進行很多種合乎基礎理論的解釋。
其實就像是原來的宇宙理論,大爆炸理論只是其中的一種,弦理論當然也是其中之一。
這些里面都是沒有證明的,也都是合乎基礎理論構架的,誰也不能百分之百肯定理論是錯誤的。
邱成文并不信奉弦理論,他唯一信奉的就是能量守恒。
他的研究也多是從能量守恒出發,并提出了一個問題,“地址傳送必定會消耗很多的能量,要比能量傳送多的多,那么能量的來源是什么呢?”
“我認為,在最基礎的層面上,物質和能量也許是同質的。”
這個說法符合粒子的邊界理論。
趙奕認為空間對于物質的排斥源于對質量點的排斥,而質量點的定義,二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第(2/2)頁 N次方點位,也不過是能量點的數據化表現。
邱成文認為物質和能量同質,以此來解釋實驗中發生的粒子傳送現象。
這就和水流沖擊石頭是一樣的道理。
當一個石頭掉進河水里的時候,并不會和河水一起流動,但河水非常湍急的時候,就有可能讓石頭滾動。
石頭,就是物質。
而能和河水一起流動,甚至能溶于河水的東西,就可以比喻成能量。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能量和物質也許是同質的,只不過‘質量’層次是不一樣的,也就表現出不同的性態。
趙奕更傾向于愛德華威騰的觀點,并不是認同他高維度中轉站的想法,而是說粒子在實驗過程中被能量化。
谷笱</span這主要是因為邱成文的說法,是存在一些基礎矛盾的。
比如,能量問題。
邱成文的說法肯定會牽扯到智能方程,而牽扯到質能方程就會牽扯到能量來源。
顯然,實驗中所提供的能量并不足以供給粒子完成傳送。
當然了。
這一點并不能完全否定邱成文的說法,因為粒子的傳送也不一定會消耗能量。
比如說,在地球上,當一個物體移動到另一個同海拔的地方時,相對于整個地球來說并沒有什么變化。
勢能沒有變化、質量沒有變化、整體能量也沒有變化。
但是,顯然把一個物體移動到另一個地方,需要消耗能量。
現在的物質傳送也是一樣的,相對于整個宇宙來說,一個物質存在于這個地方和那個地方,宇宙的能量并沒有什么變化。
所以粒子傳送也不一定會消耗能量。
總之,在缺少基礎理論的情況下,每一種說法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也無法直接進行否定。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邱成文的說法是非常危險的,是說他對于實驗的解釋,可能會讓實驗出現一些不可控的情況。
愛德華威騰的說法,相對就安全太多了。
如果只是粒子被能量化,那么就不會出現不可控的意外,實驗的影響會被限制在一定程度上。
現在他們需要討論的就是實驗的危險程度問題。
他們正在做一個評估。
只有對危險性評估通過,才能申請在地面上做實驗。
這對于理論組是相當重要的,他們都沒有人想等十個月,你認為等十個月也沒有意義,因為火星1飛船上的殘留,并不一定會說明什么情況。
如果能在地面上做實驗,就能夠得到大量有用的信息,才能夠對于理論進行完善。
在地面上做實驗,就必須要對危險性重新做評估。
危險性評估報告是很難做的,誰也無法保證實驗中,絕對沒有不可控的意外發生,所以,就只能盡量的保證安全。
趙奕正在做這件事情,他不確定實驗中是否會發發生不可控的意外,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反能量屏障能夠提供安全防護。
實驗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激活反能量屏障的設備,就在反能量屏障內部,一旦內部發生劇烈的爆炸,或是其他的意外危險,就會導致設備損壞,反能量屏障就無法繼續維持。
所以趙奕正在考慮的是,建造一個四周圍完全被反能量屏障包圍,同時激發反能量屏障的設備在外部的實驗環境。
只要實驗完全放在反能量屏障內,也影響不到激活反能量屏障的設備,安全問題就能夠保證了。
“怎么辦呢?”
趙奕簡單思考一下就有了方法 現在的反能量屏障技術遠稱不上成熟,反能量屏障的使用大多依托于反重力系統,放在趙奕這里就不一樣了,他對于反能量屏障的原理非常了解,就能夠設計出特殊釋放反能量屏障的設備。
核聚變裝置就是這樣設計的。
核聚變裝置內部持續維持的反能量屏障,并不是完整的一個圓,而是存在一定缺口的,也正是缺口才能讓熱量傳輸出來。
現在趙奕準備設計單面維持的反能量屏障,但他的設計并不是讓反能量屏障只有一面,而是后面形成短小的通路。
整個反能量屏障的形態,就是前面是一面不規則的墻,后面則是以窄小的線鏈接。
之所以這樣設計,是因為單面的反能量屏障,根本是不可能設計出來的。
反能量屏障的拓撲形態,必須是一個圓,或者是平面的圓,或者是立體的圓。
所以‘墻’的后面肯定會有連接的地方。
這樣的反能量屏障設計出來,就可以用幾個包圍出一個完整的空間,同時讓激發反能量屏障的設備,處在空間的外部。
這種新的反能量屏障激發裝置,內部設計相對是非常復雜的。
趙奕用了三天多時間才設計出來,他認為時間已經很長了,因為只是一個反能量屏障激發裝置,內部就需要消耗如此多的時間,而同樣的時間,他甚至可以設計出兩款功能性的太空飛船。
在完成了單面反能量屏障裝置的設計以后,趙奕就直接提交了申請實驗的報告,說明將會在地面做物質傳送實驗。
同時,提交上去的還有新的危險性評估報告。
后者是理論組一起提交上去的,他們認為物質傳送的危險性,會限制于小型的核聚變爆炸,只要是在很大空曠地帶,并且有一定的安全措施,并不會造成太大的危險。
因為有了一次實驗的經驗,參與過實驗的人,也知道爆炸波及范圍,甚至連火星1飛船都沒有什么問題,報告審核很快就通過了。
然后就是實驗項目申請了。
趙奕提交的實驗項目申請,申請的經費是二十億人民幣,其中一半都要用來制造特殊的反能量平常裝置。
申請報告很快就到了科技處劉部長手里,劉部長看了一下報告直接就給出了同意的意見,隨后繼續提交上去。
等一切都忙完以后,劉部長才反應過來,“怎么就直接批復了?”
“這可是二十億的大項目啊!”
他旋即苦笑著,“看來是已經習慣了,只要是趙院士申請的項目,都以是‘億’為單位的,相比百億的單位,二十億只是個小錢——”
“唉!”
“習慣,真的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