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懋卿將這四本題本取來后,隨后放在了桌上,今天下午進獻的文章,他尚有五本沒有看完呢,等看完了下午進獻的題本,再看這傍晚的五本也不遲。
仔細翻閱了下午剩余五本中的三本后,鄢懋卿不由搖了搖頭。
這三本里面沒有一篇可看的,要么是文筆一般,要么是文章題意一般,要么就是老生常談的佛道之辯,總之都太過普通了。
翻開第四本時,鄢懋卿也沒報太大希望,看了數秒后,果然剛剛沒有報希望是對的,這篇文章文筆雖然出彩,可是題意一般,內容也什么出彩的地方。
在鄢懋卿動手審閱第五本題本的時候,那邊座位上嚴嵩已經快抄寫完了。
嚴嵩浸法六七十年了,速度和質量早就能一同兼顧了。
一邊抄寫,嚴嵩一邊點頭不已。
嚴世蕃捉刀的這篇《老子化胡論》,讓嚴嵩幾乎拍案叫絕,不愧是我麒麟兒,這文章寫得真是妙極,妙極。
老子是道家學派創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陽,在歷史上真有其人,著有《道德經》一書,是道家的無上經典,后來老子的學說被老莊進一步發揚,是道教宗師。
據《史記》記載,老子在函谷關前著了五千言的《道德經》一書后,便西出函谷關,從此便杳無蹤跡了。
嚴世蕃就是從這里入手,進一步延伸發展,他在文章中說老子騎青牛西出函關,并非不知所終,其實是到了身毒國(古代對印度的稱呼),到了身毒國后,老子就化身成了身毒國的釋迦牟尼佛,即老子入夷狄而為浮屠。
最后又化用孔子請教老子之典故,借用《道德經》之語總結說:道深沉矣似海,高大矣似山,遍布環宇矣而無處不在,周流不息矣而無物不至,求之而不可得,論之而不可及也!道者,生育天地而不衰敗、資助萬物而不匱乏者也;天得之而高,地得之而厚,日月得之而行,四時得之而序,萬物得之而形。
立意新奇,遵道抑佛,讓嚴嵩悅之便大喜,抄寫起來也是飛速,很快便抄寫完了。
嚴嵩抄寫完后又看了一遍,忍不住捋著胡須點頭不已。
這時徐階和李春芳的文章也都寫完了,將他們寫好的文章題本交給嚴嵩審閱。
“閣老,奇文共賞之,可莫敝帚自珍才是。”徐階笑著來到嚴嵩跟前,拱手行禮后,笑瞇瞇的伸出了手。
“呵呵,華亭你呀......拿去便是。”嚴嵩搖頭笑了笑,將手里寫好的題本遞給了徐階。
徐階笑著雙手接過題本,便看了起來,看了兩眼后,徐階便渾身一震,繼而睜大了眼睛,像是沙漠中疲憊不堪的迷途者發現了綠洲一樣,然后便一發不可收拾,如饑似渴的沉浸在文章之中。
嚴嵩見狀,捋著胡須,嘴角微笑不已。
“閣老此作,乃良藥也!!!”徐階看完后,忍不住感嘆出聲,一副激動不已的模樣。
“華亭,言過了,言過了。”嚴嵩謙虛的笑著搖了搖頭。
“閣老過謙了,有閣老此作,圣上之病可愈矣。”徐階對嚴嵩的文章推崇不已。
李春芳好奇之下也湊近前來,徐階將嚴嵩的題本交給李春芳,李春芳恭敬的接了過來。
“揚葩振藻,璧坐璣馳,嚴閣老此作,芳自愧不如。正如徐閣老所言,此作乃良藥也,圣上觀之,定然好轉。”李春芳看后也是推崇備至。
嚴嵩將徐階和李春芳寫的題本也看了一遍,邊看邊忍不住滿意的點了點頭,雖然兩人之作比之自己的稍有不如,但是也是今天難得一見的佳作了。
想到現在都一整天了,嘉靖帝還滴水未進,還是快些把寫好的佳作進獻給嘉靖帝御覽的好,也讓圣上心情好些,用些膳食。
“景卿,你那選了幾篇佳作了,一并拿來送呈圣上御覽。”嚴嵩將三本題本放在一起,又看向鄢懋卿問道。
鄢懋卿已經看完下午剩余的五本題本了,沒有一篇好的文章,此時正在打開剛剛小太監傍晚送來的題本。
才拿起傍晚的五本題本最上面一本,尚未翻看就聽到了嚴嵩的問話。
“閣老稍等,馬上就來。”
鄢懋卿說著就要放下手中的這本題本,準備將剛剛選好的三本題本交給嚴嵩。
不過正當鄢懋卿要放下手中題本的時候,題本上標注的名字一下子映入了眼中。
翰林院侍讀、無逸殿司直郎——朱平安!!!
這本題本竟然是朱平安!
這讓鄢懋卿吃了一驚,因為他知道最近朱平安正在稽查太倉銀庫,而且也知道負責稽查太倉的就剩下朱平安一人了,這小子不是在稽查太倉嗎,怎么跑來這里湊熱鬧了。
聽說朱平安給圣上送過幾首開胃的打油詩,什么“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之類的,以偏鋒取勝,得到過圣上的贊許。
另外聽說朱平安這小子的青詞也頗有靈性,幫助徐階改過一句“化虎為龍”,似的徐階得到圣上的贊許。
呵呵。
現在朱平安也來湊個熱鬧,沒想到這小子挺會鉆營的啊,以前還真是小瞧你了。
不過可惜,可惜啊,這次無逸殿的文章題本由我負責篩選,我怎么可能會推薦你的題本。
肯定不會讓你如愿啊。
想到這,鄢懋卿看也沒看,就把朱平安寫的題本,隨手給丟到桌上去了。
像扔垃圾一樣,丟在了桌上。
題本被丟在桌上,慣性滑行了十多厘米,從中間翻開了。
丟了朱平安的題本,鄢懋卿起身將篩選出來的三篇佳作題本拿起來,準備交給嚴嵩。
就在他正準備轉身的一瞬間,驀然發現朱平安的題本翻開的那一頁,看到了最上面一行字“佛前一跪三千年”。
佛前一跪三千年!
這小子是豬吧。
圣上今日為何心情不佳,你還寫佛前一跪三千年,呵呵......
鄢懋卿看了這一句,就改了主意,隨手將朱平安的題本拿來,放在了三本佳作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