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八章穆皇后和車騎將軍

  看了陳宮的書信后,張爽召喚群將,準備入朝事宜。

  次日一早,張爽率領漢軍向西南而去,還有多如牛毛的輜重車,裝載無數張爽的戰利品,浩浩蕩蕩。

  這些龐大的輜重車,拖慢了大軍的行進速度。走了二十天,張爽才到達了陳留附近。

  張爽下令停軍,就地安營扎寨。

  “明公是打算回家一趟?”典韋勒馬停在張爽身畔,笑問道。

  “何止是打算回家,這一次我要將家遷往洛陽。”張爽笑道。

  對于此生父母,張爽也有感激。還記得剛穿越來的時候,家里貧窮,父母都是舍不得吃用,養活他們兄弟三人。

  后來他去拜訪蔡邕,做了賓客。父母也是非常支持。

  總之,父母之恩,不能忘懷。天下將要大亂,怎么能棄之不顧?

  張爽下令安營扎寨之后,命審配主持大局,召集了數百騎兵,吳匡,典韋一起,策馬向張家烏堡而去。

  將軍出行,騎兵隨行,從大道上馳騁而過,好不拉風。此刻,在農忙時節,無數農民在田間干活。

  不少人還認識張爽。

  “那就是張家大郎,聽說是領兵做了將軍,封了列侯。我還以為是傳言,沒想到居然是真的?”

  “你還以為是傳言???郡里便的人早就預見到了,說張家大郎名聲享譽海內,張家要因為他發達了。封侯拜將,當然是真的。”

  “真假已經明確了,我覺得現在應該是為我家那娃兒謀個出路的時候了。張家發達了,總要提攜一下鄉親吧?”

  “有道理。”

  于是,許多人丟掉了手中的活計,趕忙返回家里邊,準備了禮物,打算上門拜訪了。

  張爽快馬飛馳而過,自然是聽不見鄉親們的議論。不久后,他回到了張家烏堡外邊。看著烏堡,張爽感慨萬千。

  這個地方,就是他謀劃天下的開始啊。

  烏堡的一磚一瓦,都傾注了他的心血。而現在,終于要鳥槍換炮,不用烏堡,要用城池了。

  “大公子回來了。”

  “大公子回來了。”

  烏堡上的守衛,聽見馬蹄聲一陣緊張,再見張爽,頓時驚喜,紛紛歡呼。

  “大哥。”

  “大哥。”

  “大郎。”

  張明,張晝,張父,張母聽聞消息,立刻走了出來。雙方在烏堡門口附近相遇。

  “仲亮。”

  “叔亮。”

  張爽朝著張明,張晝笑了笑,然后拜倒在張父,張母的面前,叩拜道:“父親,母親。”

  “老爺,夫人。”典韋笑呵呵道。吳匡也拱手行禮。

  “好孩子,在外邊辛苦了。”張母一把扶起了張爽,抹著眼淚道。她今年不過三十五六而已,模樣卻已經四五十了。

  早年吃苦太多,后來張爽發達了,在家休養,也養不回來了。

  張父也一樣,看著像小老頭。

  張爽心中微酸,搖搖頭,笑道:“孩兒我吃穿用度,都有人服侍,怎么會辛苦呢?”

  “是我老糊涂了。”張母想想也是,笑道。

  “母親可不糊涂,只是擔心孩兒罷了。”張爽認真的搖了搖頭。

  “好了,好了。別在外邊寒暄了,先進里邊說話。”張父道。雖然他是農民,兒子又發達了。

  但在家里,他還是一家之主。

  “父親說的是。”張爽點頭,安排好了隨行士卒。然后與吳匡,典韋,父母兄弟一起,來到了張家的大宅。

  此行緊迫,剛在大廳坐下,張爽便直說道:“父親,母親,我想舉家遷往洛陽居住。”

  這對于張父,張母來說,有點突然。

  “這田地里的麥子,還沒熟呢。”張母為難道。

  “父母墳墓都在這里呢。”張父皺眉道。

  “麥子可以送給鄰居,親戚。墳墓祖宗雖然不能不孝順,但是生人卻更重要。我料定黃巾大亂還要持續,到時候怕是擁有刀兵之禍。”

  張爽認真道。

  張母,張父還在猶豫。張明,張晝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母親,父親,就聽大兄的吧。”

  “好吧,給我們兩天的時間。我安排一下。”張父松口道。

  “多謝父親。”張爽松了一口氣,道。

  事情定下,張爽便開始琢磨別的事情了。看了一眼吳匡,對張父道:“父親,吳家的人在這里住的還習慣嗎?”

  吳匡立刻豎起了耳朵。

  “他們初來的時候還有些惶恐,但住的久了,就沒事了。”張父說道。

  “有個小女娃很是機靈聰明,長的粉雕玉琢,很討人喜歡。”張母露出了幾許笑容。

  “老夫人,老夫人。”

  話音未落,便聽見一個清脆的童音響起。緊接著,一個小女娃走了進來,小女娃六七歲大小,粉雕玉琢,唇紅齒白,眼睛水靈靈的。

  小女娃一見這么多人,頓時一愣。但卻不怕生,滴溜溜的眼睛看著眾人。見到吳匡,頓時一亮,大呼一聲叔父。然后,嬌笑著撲了上來。

  “莧兒。”吳匡哈哈一笑,摟住了小女娃。

  “這便是劉備的穆皇后,打小就是美人胚子。”張爽心中暗贊了一聲。

  “父親,叔父。”

  吳莧身后,還跟著兩個人。兩人都是十一二歲的模樣,一個年長穩重一些,一個年幼,敦壯一些。

  這里邊有一個就是蜀漢車騎將軍,一個是蜀漢驃騎將軍。

  “嗯。”吳匡對這兩個人卻擺出了嚴父的嘴臉,淡淡點頭。

  然后,吳匡為張爽介紹,年長穩重的便是他侄子吳懿,敦壯的是他兒子吳班。

  “這是驃騎張將軍,是為父的……。”吳匡介紹道。話還沒說完,張爽笑著介紹道:“我與吳司馬兄弟相稱。”

  “叔父。”

  吳懿,吳班行禮道。

  “叔父。”

  小吳莧也從吳匡的懷中起來,像模像樣的行禮,嬌聲道。

  “起來。”張爽笑呵呵道。心里邊更是快樂。

  根據審配的計劃,人才是越多越好。現在他麾下有徐庶,魏延,審正,審直,吳懿,吳班,還有兩個弟弟,張明,張晝。

  漢靈帝劉宏還能蹦跶幾年,等他駕崩,這些人都有十五到十八歲了。

  甘羅十二歲為相,他們也能領兵,或者做官了。

  而且還是家養的,忠心耿耿。

  不過,還不夠啊。更多,更多才好。

  張爽不滿足,有蛇吞象之心。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