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迅罡劍氣和劍氣環繞,以自己現在的修為就可以修煉,若是將這兩門法術練成,以后又多兩種對敵的手段。”趙世陽暗想道。
想罷,迅速暗暗平復心情,就調起神識投入玉牌之中,開始細細研讀這兩門法術起來。
雖說此時尚在這客棧之中,人多眼雜,不宜修煉劍訣,不過早日參透劍訣也好,為日后修煉劍訣打牢基礎。
迅罡劍氣乃是以劍訣總綱修煉出的劍罡之氣,發動迅猛的連續斬擊,且最后一擊可以發出凌厲的劍氣給予敵人多重傷害。
至于劍氣環繞乃是將劍罡之氣,凝成一道罡盾環繞在周身,既可用于防御,也可再次將其聚于靈劍之上斬出以攻擊對手。
“不愧為可以修煉到元嬰期的劍訣,雖說劍術簡練,共只有七門法術,不過其劍術要義之精深,非同一般!”
看完這兩門法術后,趙世陽不由得感嘆道。
放下兩門法術,趙世陽開始研習起劍訣的總綱,希望早日凝練出劍罡之氣,以便可以早日修煉這兩門筑基中期便可修煉的法術。
一夜時間過去,趙世陽已經將劍訣總綱參透一些,不過想要修煉劍訣并且凝練出劍罡之氣,尚需時日。
結束修煉,趙世陽就來到趙濟仁的靜室之中,加固一下靜室的禁制,趙世陽就把自己尋到《周天劍訣》的事向趙濟仁說道。
“父親,我從坊市哪找到一部攻擊術法類功法,這可能對你有大用處。”說著,趙世陽把過程簡單闡述了一遍。
趙濟仁接過玉牌后,邊聽趙世陽敘述邊閱讀玉牌中的內容,很快被玉牌中的術法所吸引。
畢竟是這主修劍氣的秘法殺傷極強,若是家族之中的修士也修煉此法,這樣家族里修士以后戰斗力會大增。
而且此功法己到元嬰層次,里面秘技他結丹后剛好可以用法寶駕馭,這也更增強了趙濟仁結丹的奮進之心。
“陽兒你有心了,可又為家里立大功,家族里筑基修士很多都可以修練此秘法以增強戰斗力。”趙濟仁頗為激動地說道。
“父親我覺可以我們先弄出筑基功法部分,跟家里原來那殘篇相結合。”說著兩人就開始詳談起來 小半日后兩人才商議完,趙濟仁就把劍訣刻錄在一枚玉簡中,才將玉牌交還給趙世陽。
“父親,再有數日盛會就結束了,我們先去一趟臨海城吧,再從臨海城前往冰幻峰,反正冰幻峰離臨海城不遠。
據我得知,盛會結束后玄月盟的靈舟將會返回臨海城,到時我們可以搭乘玄月盟的靈舟,前往臨海城。”
“此事可行,搭乘玄月盟的靈舟既安全又便捷,倒不失為一個好方法,不過此事還是由你辦妥。”
“那孩兒這就前往城主府定下我們的名額。”說完,趙世陽就出客棧向著城主府而去。
一個多時辰后,在城主府一處大廳里,趙世陽正在與玄月盟的修士商談此事。
“道友,盛會結束之后,我打算搭乘盟里的靈舟,一同前往臨海城,不知是否可以?”趙世陽拱手道,說著就把自己玄月盟的玉牌放到柜臺上。
“道友稍待,待我查查這一趟可否好有空余艙室。”這名筑基七層的中年修士說道,說著便拿起一本冊子開始翻閱起來。
“道友來得真巧,此次靈舟上只有一個艙室了,剛好可以給道友,靈舟在十日后正午出發,道友需在這個期限內趕來。”
“多謝道友。”趙世陽拱手一禮道,收回自己的客卿玉牌,然后接過此次搭乘靈舟的令牌才轉身離開。
十天后,趙濟仁和趙世陽告別宋鈺幾人后,就趕往城主府匯合。
到城主府后,趙世陽出示自己的令牌和玉牌,在侍者的帶領下來到城主府一側的空地上,只見一艘長二三十丈、寬五六丈的巨大靈舟。
此時,靈舟甲板之上已經聚集許多人,各自都在交談著。
登上靈舟后,趙世陽兩人徑直來到第一層最靠靈舟另一側的那間艙室,取出令牌打開禁制進入艙室內。
艙室不大,有一間兩丈長、一丈有余寬的會客室,在會客室盡頭乃是兩間一丈長、七八尺寬靠窗戶的靜室。
安頓好后,趙世陽兩人各在一間靜室之中等待靈舟起飛,并未像其他人一樣,到甲板之上去與他們寒暄。
漸漸已到正午時分,只感覺靈舟微微一絲晃動,將慢慢離地而起,慢慢升高后就向著向著東南方向而去。
乘坐靈舟前往臨海城,需要二十天左右的功夫,若是自己飛遁或者乘坐飛行靈獸,至少需要一個半月。
若是在途中,再遇到一些意外之事,一個半月的功夫都不能抵達臨海城。
而冰幻峰位于臨海城以北十萬里處,若是全力趕路,只需不到十天的功夫。
這二十天的功夫,趙世陽當然不會浪費,取出劍訣總綱開始修煉。
在落月城之時,他已經將劍訣總綱參悟透徹,現在只需按部就班將劍罡之氣修煉出來即可。
二十天的功夫一晃而過,在艙室之中,正當趙世陽打坐修煉劍訣時,艙室禁制外一道聲音傳來,“各自注意,我們已經抵到達臨海城!”
聽到這道聲音,趙世陽才緩緩結束修煉。
這二十天來,他已經練成劍訣總綱,此時他丹田之中正在孕育劍罡之氣,待劍罡之氣壯大之后便可繼續修煉那兩門法術。
收拾好自己的東西,趙世陽就走出靜室,發現趙濟仁已經在會客室中。
“走吧,我們到甲板上看看吧!”趙濟仁說完,兩人便來到甲板之上,極目遠眺,在此處平原的盡頭一個黑點在慢慢變大。
很快,一座巨城出現在眾人眼前,猶如龍盤虎踞一般,匍匐在大地之上,相比落月城還要大上許多。
城內鱗次櫛比的建筑,連綿得與遠處的大海相連,一眼望不到盡頭,這便是臨海城,不愧為東荒之地第一坊市。
這臨海城建于泗水河口平原之上,相傳當年那里只是泗水沖積出的平原,與尋常沖積平原無異,并無甚奇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