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章 皇帝不做了

  盡管孫錚已經退出了管理,但并不影響已經形成規模的南海模式。

  在良好的組織架構下,南海體系的發展就像滾雪球,越滾越大,越來越快。

  在南海體系的影響下,整個大明的情況也在發生變化。

  順暢的商業渠道,滋生了一批又一批的新生代富豪。

  但大明是個官本位的封建社會,矛盾不可避免的出現了。

  最初幾年,還只是一些官奪民產的偶發事件。漸漸的,隨著全國各地搭著南海體系富起來的人越來越多,類似的惡性事件也多了起來。

  雖說錦衣衛執掌天下風聞,但像這種財產官司,一般還輪不到他們出手。再者說,那些文官的套路多著呢,既然要下手,那自然就會把事情做的滴水不漏,怎么可能讓苦主翻身。

  隨著事態擴大,越來越多的民眾對大明的官僚體系失去信心,不斷借助錦衣衛體系南下求活。

  而這一次南下,卻不只是那些流民苦哈哈,有大量的富裕人家也在悄悄轉移財產,舉家南下。哪怕虧血本拋家舍業,也要離開這個吃人的圈子。

  這種大規模的資金外逃,造成的影響極大。短短幾年時間,全大明的市面都蕭條了許多。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大明全國年度稅收總額直接少了一半。

  這股風潮之猛,讓那些官老爺一下有些坐不住了。

  而這些高高在上的文人官爺們,出了這么大的事,首先想的不是檢討政務得失,而是忙著甩鍋。

  各科御史紛紛上章,彈劾南海公主和國師蠱惑人心,利誘百姓出逃,包藏禍心,有違藩國之義,殊無人臣之禮。

  要求皇帝下旨訓斥,并勒令其遣返出逃百姓。甚至有更強悍的,喊出了要捉拿國師回京發落的口號。

  這些假大空的口號且不論,但有人在奏折中提出了極為惡毒的具體措施,要求皇帝下旨查抄各地四海錢莊,裁撤錦衣衛等等。

  理由就是錢莊侵吞國銀,錦衣衛殘害官民,導致怨聲載道,百姓紛紛出逃云云。

正德皇帝又不傻,眼看著這大好局勢被這些文不成、武不就的家伙折騰的要瀕臨破產,怎么可能開心的起來?天才一秒鐘就記住:(72文學  但他這幾年幾乎縱容的態度,導致的惡果終于出現。文武百官聯合起來向他逼宮,甚至連張太后也三番五次召他去訓斥,口口聲聲這么放縱孫錚,難免讓他坐大害了大明江山。

  朱厚照同學那叫一個郁悶,反復解釋也無濟于事。他就比較納悶,錚哥每年用車隊往宮里送銀子,金山銀海的送了這么多年,結果不但沒落到好,反而成了禍害大明的罪魁禍首,這是什么道理?

  隨后朱厚照動了點小心思,悄悄打探了一下太后的動靜。卻發現,原來在太后眼里,那海外的金山銀礦,本來就應該是她家的!

  這個她家,不是大明皇家,而是她的娘家!

  用她向兩位舅舅做的保證來說,那海外的銀山,原本就是張家的,她要討回來,讓自己兩個弟弟去打理。豈不勝過這樣每年吃人家一點殘羹剩湯?

  得知這個消息,朱厚照哪里按得住那股邪火,他不敢和太后爭執,就找了個借口,收拾了兩個舅舅一頓。

  很自然的,太后得知兩個寶貝弟弟受罰,連忙跑來找兒子質問。言語中,滿滿的都是偏袒,更是讓朱厚照無名火燒到兩眼通紅。

  母子倆大吵一架,不歡而散。

  太后不但沒意識到自己的錯,反而感覺兒子居然敢頂自己嘴,分明是被那些內侍給教壞了。

  于是,太后仗著身份,聯合幾位內閣輔臣,以皇帝忤逆太后為名,硬是把朱厚照身邊那些寵臣都給發落了一通。

  朱厚照氣的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大明號稱以仁孝治天下,他已經背了一次忤逆的罪名,再鬧下去,皇家的臉都沒有了。他不怕別的,最怕丟臉,只好忍了。

  但是這件事,造成的影響極度惡劣。不但撕破了皇家一團和氣的表象,更是將皇宮里母子不和的消息坐了個結實。

  皇帝在民間聲望本就一般,再被這些掌握著輿論的文官們這么一宣傳,就更加的臭不可聞。

  萬般無奈,朱厚照只能向國師府求援。

  孫錚得到消息,絲毫不覺得意外。朱厚照落到今天這步田地,其實也少不了他的功勞。

  從掃除邊患,到肅清國內盜匪,移除江湖中人,再到開通運河,維護商道等等,所有這一切,看起來都是在為大明盛世添磚加瓦,然而在大明這一套從上到下幾乎爛透了的官僚體系下,越是豐厚的利潤,反而越會加快它腐朽的速度。

  除了真正心懷天下的理想主義者之外,其他所有趴伏在大明這具巨人之軀上的吸血蟲們,沒有任何人愿意扭轉這種趨勢。這是眼光、格局所決定了的,所有人都被這滾滾而來的財富迷花了眼,沒有人去思考背后的根源。

或許也有人能看到這一切,但在沒有外敵,沒有內患的大好局面下,只有一堆利益擺在眼前的時候,少許特立獨行的清醒者,反而是最痛苦的。的72文學網  正德十五年六月中,正是夏收季節,整個大明北部,到處洋溢著豐收的氣氛。

  孫錚悄然飛赴京城,在京城國師府秘密會見了“好久不見”的小伙伴正德皇帝。

  朱厚照見到孫錚的第一句話就是:“錚哥,我不想當這個破皇帝了!沒意思,一點意思都沒有……你不用勸我,這次我是說真的!”

  孫錚笑著遞一支烤魚給他:“我沒說過要勸你呀,我早就說過,你我兄弟,無論你做什么決定,我都會幫你的。”

  朱厚照接過烤肉,咬了幾口,很落寞的丟開:“可能我真不是個做皇帝的料,你都幫我這么多了,內憂外患全都掃蕩了個精光,我卻連朝堂上這點破事都理不順。現在更夸張,朝堂上一地雞毛不說,連自家后院都起火了……唉!”

  孫錚遞給他一杯寧神飲料:“烤魚都沒心情吃了?看來這次的事確實很嚴重啊。”

  “錚哥,我很認真的,你不要開玩笑好不好?”

  “我沒說不認真啊。不過我說句實在話,這個皇帝,其實做不做都不相干。你要真做的厭煩了,那就不做唄。那你想做什么呢?”

  朱厚照抿了一口飲料,感覺不錯,狠灌一口道:“不管做什么,去北邊牧馬放羊,或者到南海做個漁夫,哪怕去海外蠻荒之地開荒種田也好。那也強過在這紫禁城里坐牢!”

  “行啊,想放羊咱就圈一片地方放羊。想做漁夫就占個海島,弄幾條船來打漁。要開荒就更簡單了,這世界大著呢,到處都是無主荒地,想占多少就占多少。還是那句話,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你。只要你能想得到的,咱都可以放手去試一試。”

  朱厚照喝了寧神飲料,情緒漸漸平復,理智也占了上風,有點狐疑:“錚哥,你真的支持我?哪怕我不做這個皇帝?”

  “這還有疑問嗎?你是我兄弟,你做皇帝我支持你,你放羊打漁我同樣支持你。和你是不是皇帝,沒有一點關系!”

  “你不怪我拋棄皇位?”

  “我怪你的話,你就會息了那個心思嗎?”

  朱厚照很認真的想了想,感嘆道:“這次,我是真的灰心了!三邊的新軍全都由當地開餉,不向國庫討一文錢。軍費的最大頭,都已經替他們省掉了。南海每年送來那么多財物,簡直就是白揀的,可是這樣子,國庫竟然還是被搞到入不敷出。你當年說的沒錯,這個大明朝啊,早就從根上爛透了!

  我知道,以錚哥你的能力,其實早就可以一腳踹碎這江山,搶了龍椅自己坐。以你的能耐,恐怕天下早就不是今天這副模樣了。是我以為是,總以為自己不比你差,總想著靠這祖宗傳下的位子,勝過你一把。沒想到啊沒想到,到頭來,不但沒有讓百姓過的更好,反而連自家院子里這一攤子,都理不清楚!”

  孫錚沒有解釋,任他絮絮叨叨發泄,一會說內閣幾個老古板簡直就是老天派來折磨自己的對頭。一會又說生了一堆兒女,沒有一個成器的,長子都七八歲了,竟然連兩位數的加減都還弄不明白,說他幾句,就要跑去太后那里告狀……

  當然,牢騷里,最主要的還是他那個拎不清的老娘。真是不知道上輩子遭了什么孽,要降生在這樣的帝王之家。老爹受了一輩子苦,沒享過一天福早早就駕崩了。老娘一顆心全都系在她娘家那邊,卻偏偏越活越精神……

  孫錚聽得直撮牙花,太后這次,確實是把小皇帝傷的太深了。擱在以前,就算對老娘不滿,朱厚照也不會胡說八道,哪怕那個人是孫錚。

  可是這一次,聽他這話里的意思,分明就是恨自家老娘沒有早點死啊。

  這是真的成仇了!

  這么看來,他說不想做皇帝,是真的下了決心。

  別說只是想從那張破椅子上下來,就算他是個白身,想坐上那張椅子,對現在的孫錚來說,也根本不叫事。

  區區一個帝位而已,毛毛雨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