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詩詞歌賦

  下午才過了一半,夏日鳴蟬愈噪,葉行遠額上無汗,從容自如的站在王學政三步之處。∷∷,王學政緩慢抬頭,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葉行遠,面無表情。

  旁邊人會意,趕緊接過了葉行遠的試卷,送到王學政面前。王學政伸手展開紙面,細細的看了起來。

  他看得很慢,期間都沒有說話,甚至連面色都不曾稍變。看完第一遍之后,又重新仔仔細細看了第二遍。

  這是什么意思?如果王學政拿到卷子就批駁,葉行遠更能接受些,可他如此態度,反而出乎葉行遠的意料。

  如果說王學政并無私心,一切屬于自己誤會,那看到葉行遠的文章,也同樣不該是這樣的態度。難道他正在絞盡腦汁找文章中的錯處?葉行遠瞧著王學政的神情,卻怎么也看不出端倪。

  一眾提調官算比較了解王學政的性格,知道他一向是謀定而后動,也不會信口雌黃,必然要找到穩妥的角度才會開口。所以眾人都耐心的等待著,但是等到王學政開始看第三遍的時候,就連他們都開始詫異了。

  葉行遠的這篇文章到底是什么情況?是因為太好了導致王學政挑不出刺?還是因為什么其它的原因?

  王學政看完第三遍,這才將試卷放在桌上,吩咐道,“卷子留下吧,賢生你可退下了。”

  沒有評價,不置一詞,“卷子留下”這算是什么結論?是讓葉行遠通過了,還是打算貶落?按說王學政尚未看過其他人的卷子,確實不能當場做出結論,但既然葉行遠提前交卷,那至少也該點評幾句才是正當reads;。

  葉行遠微微蹙眉,心道這卻麻煩,他已經做好了撕逼的心理準備,對方卻舉重若輕,反而讓他有些無所適從。對方是不想惹麻煩。要無聲無息將他刷下去?要是這樣的話他提前交卷的意義何在?

  想到這里,葉行遠忙道:“學生求大宗師指點,若有不合之處,學生也可重做。”

  王學政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不必,你且下去等消息。”

  不必?這是說文章做得好,不用重做,還是不必指點?還是根本無有重做的意義?葉行遠陡然現這位學臺大人才是他遇上的最滑不留手的人物,每一句話都不作褒貶。想要據理力爭都無從爭起。

  不能就這么算了!葉行遠來到這里的時候就想清楚了,就算是被坑下去,那至少也得鬧出些響動,因此頗有些悲壯道:“學生求大宗師面試。”

  這當然不太合規矩,邊遠地區不正式的縣試府試之中,或有這種情形出現,但也并不多。省城之中,規矩森嚴,省試是糊名封卷,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出現。

  但這次的所謂“科考”。本身就是一個不合規矩的產物,葉行遠無力抗爭,卻總得盡力而為,哪怕是不合規矩,總得嘗試一下。

  王學政并沒有立即開口,稍等了一會兒,才字斟句酌道:“你的文字已在這里了,又面試些甚么?”

  葉行遠道:“學生詩詞歌賦都會,求大老爺出題面試。”

  王學政變了臉道:“當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須講古方!像你做秀才的人。只該用心做文章,那些雜覽,學他做甚么!況且本官奉旨到此衡文,難道是來此同你談雜學的么?

  看你這樣務名而不務實。那正務自然荒廢,都是些粗心浮氣的說話,看不得了。左右的!趕了出去!”

  提調官們轟然一聲,沒料到居然展成這樣。葉行遠看來是不甘心自己悄無聲息的被干掉,所以硬要牽扯,未免就有些自取其辱了。

  王學政是什么脾氣?他古板的性子與朝中官吏都不合reads;。所以在翰林院待了好多年,這才走國子監、御史臺等清貴部門,最后轉遷為一省學政。

  他平生最恨虛浮,詩詞唱和從不參與,也有人譏他文辭干癟,所以不敢獻丑。葉行遠與他說什么詩詞歌賦,不是恰好戳到了他的痛處么?

  提調官們看著如狼似虎的差人涌上來拉住了葉行遠,不免都是搖頭為其惋惜。

  但在此刻,葉行遠卻露出了詭異的笑容,口中長誦道:“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學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他也不反抗,便隨著兩邊差人一路出了考場,再沒有回頭看上一眼。王學政終于面色微變,輕輕的將一只手覆在葉行遠的卷面上。詩詞歌賦!可惡的詩詞歌賦!

  提調官們再度嘩然,這時候才明白了葉行遠的意圖。這小子好重的心機!

  一開始葉行遠對王學政說求面試詩詞歌賦,這不是犯蠢,而是在提醒。他這是在委婉的想讓王學政知道,我是堂堂的詩魔,曾經九邊塞詩驚動一城,只要我愿意,仍然有這種能力。

  可惜的是王學政并沒有理會,反而是用最激烈的方式將葉行遠趕了出去,對他來說或許也是一種回避的方式。但這卻給了葉行遠這種無孔不入的人物一個反擊的機會,他只是簡簡單單的做了一詩,便已經足夠。

  只需這詩的后兩句,口耳相傳,數日之內,城中就會傳遍。葉行遠之才誰也不能抹煞,他的詩魔之名,更名不虛傳。

  如果他這次真的被科考刷了下來,那么有心人一定會問,為什么葉行遠這樣的才子都被刷下?民間必有不平之聲,他的策論不行也就罷了,要是真有水平,那王學政臉上也會有些擱不住。

  要是王學政一直一張冷臉,不做褒貶,葉行遠就毫無機會。他是故意去挑釁王學政,所謂面試大概他根本沒想過,就是要激怒王學政,讓他把自己驅趕出考場,然后才有這次作詩的空間!

  這是葉行遠至少從交卷開始就設計好了的,也就意味著他對王學政的脾氣早有了解,同時也有把握能夠做出數日內便能傳遍江州的詩句,才敢如此大膽!

  這種信口便能拿出這等詩的人,又何苦去得罪,要是被他作詩罵了一句,只怕要遺臭萬年reads;!提調官們都后怕不已,王學政都不禁氣得渾身顫抖,看著面前的試卷,雙拳攥緊,終究還是未一言。

  葉行遠施施然從考場出來,輕松愉快的回返鴉神廟。他就算是通不過科考,也非得惡心一下王學政不可,何況“我輩豈是蓬蒿人”這種句子一出,怎么也能換回點名聲吧。

  在這種前提之下,王學政能不能頂住壓力,將他的守邊勸農策刷下去,這還是個未知之數。葉行遠反正已經盡力而為,該做的都做了,至于結果反而不用多想,只耐心等待便是。

  一兩日間,果然葉行遠被王學政逐出考場,作詩諷刺的故事傳遍了大街小巷。愚民百姓不知前因后果,只聽詩句精妙,都為葉行遠抱不平。

  有人說,“學臺素來刻板,少年不得志,及到老了才考上進士,所以最看不慣年輕人。葉相公才名素著,又是年輕氣盛一表人才,這次只怕是撞在槍口上了。”

  又有知道內情的人說,“葉相公實乃我們定湖百年一遇的天才,少時就智斗妖怪知縣,作詩名揚天下,只可惜就因為這樁事得罪了省中官場,這一次要置他于死地的,可不是學臺大人一個!”

  “能做出這等好詩的才子,要是飲恨科考,哪里還有是非黑白?”新秀才們知道自己大多要被黜落,心中不滿,雖然不敢挑頭鬧事,卻也私下傳播著不平,為葉行遠張目。

  學政衙門之中,王學政已經全部閱卷完畢,葉行遠的卷子仍然是單獨一份,列在一旁。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他這篇策論都遠遠壓倒其他人,剩下一百多篇文章,連給他提鞋都不配。

  如果不存私念,不管葉行遠是什么身份,這一次科考,他就應該是一等第一,毫無疑問。王學政輕輕摩挲著卷面字跡,良久沉吟無語。

  王學政先從另一摞卷子上數出最上面十來張,一一排開,對比苦笑,手持朱筆,竟然是許久不曾下落。直到外界突然梆子響起,驚鳥夜飛,眼看已經是三更天,他才咬牙落筆,在另外十幾張卷子上都點上一點。

  而葉行遠的那張卷子,終于被他擱置在一旁。窗外濃霧露重,星月無光,只有蟲鳴哀泣,隨風飄揚。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