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67章 一句口信

  太原城南面的官道上,數十名騎兵護衛著李淵一路疾奔向北奔來,李淵頭戴金盔,身披黃金鎖子甲,腰佩戰劍,頗為威風凜凜,金盔和黃金甲都是李淵祖父李虎的遺物,一直壓在箱底,直到最近他才翻出來自己披掛。

  最近半個月,李淵的心態有了很大的變化,主要是剿滅毋端兒后使他得了兩萬精銳士兵,就在不久前,長子建成率兩萬軍撤到長平郡,使他手中有了四萬軍隊,他心中有了底氣,做事便不再畏手畏腳,隔三岔五便去介休縣查看兩萬軍隊訓練。

  距離太原城不到十里,迎面奔來一隊百余人的騎兵,最前面是一名年輕的將領,正是李淵的次子李世民。

  “父親!”

  李世民老遠便看見了身穿金甲的父親,連忙招手大喊。

  李淵勒住戰馬,笑問道:“世民,你怎么來了?”

  李世民奔至父親面前,擦去額頭上的汗笑道:“孩兒覺得父親護衛太少,不太放心,所以特趕來保護。”

  “二哥是在嘲笑我武藝不高嗎?”李淵身后李玄霸悶悶地嘟囔一句。

  “小三,你二哥是一片好心,沒有說你不行。”

  李淵回頭安慰了兒子一句,他從前并不喜歡三兒子,不過自從玄霸練成絕世武功,成為天下第一猛將,他便徹底改變了對玄霸的成見,開始喜歡他了。

  李世民上前拍了拍兄弟的肩膀笑道:“一兩個蟊賊三弟當然不用放在心上,可若是一千名士兵來襲,你也只能保住自己,父親身邊多了一個騎兵,就多一份保護,明白嗎?”

  李玄霸撇了撇嘴,“反正你是二哥,你說什么都是對的。”

  李世民故意將臉一沉,“臭小子,你再說一遍?”

  李玄霸最害怕二哥,他低下頭不敢再啰嗦了。

  這時,李世民又對父親低聲道:“剛剛得到消息,武家已送兩萬石糧食到長平郡。”

  李淵頓時一顆心落地了,這是他最揪心之事,自從長子建成率軍進入了長平郡后,糧食不足便成了最大的問題,李淵不希望李建成動用官糧,更不愿意他縱兵搶掠民間,就在這時,司鎧參軍武士彟提出,可以讓他父親武華出面購糧,沒想到武華在短短十天內便籌集了兩萬石軍糧,解決了軍糧難題。

  “如此甚好,不過我估計是武家先墊了錢,回頭趕緊把錢還給武家,人家已經出了大力,就不要再讓人家破財了。”

  “父親不用擔心,兒子已經囑咐下去了,不過煩請父親給武世叔說一說,否則這錢武家不會收。”

  李淵暗贊次子心細如發,考慮得周到,便笑著點點頭,“我會給他說一說。”

  父子三人有說有笑,不多時便返回了太原城,剛到城門口,忽然有人喊道:“李公慢走!”

  只見一人向李淵奔來,李玄霸眼疾手快,一把揪住來人,他心中大怒,伸手便要將來人冇撕成兩半,李世民急喊道:“三弟快放手,他不是刺客!”

  李玄霸猶豫一下,慢慢放下此人,只見此人嚇得臉色慘白,渾身哆嗦得站不住腳,李淵眉頭一皺,他沒見過此人。

  “世民認識他?”李淵問道。

  “孩兒不認識他,不過他喊人在先,手中又無兵器,應該不是刺客。”

  李淵點點頭,兒子說得有道理,他催馬上前問道:“你是何人,找我有什么事?”

  “小人....是....裴府家人,奉命來給李公送信。”

  李淵心中一動,低聲問道:“是聞喜裴府?”

  “正...是,是口信。”

  李淵頓時明白了,一定是裴矩給自己送信,他吩咐道:“帶他去府中!”

  李淵回府換了身衣服,坐在書房里慢慢喝茶,這時,親衛將裴家報信之人帶了上來,報信人跪下磕了個頭,從懷中取出一尊碧玉蟾蜍呈給李淵,“啟稟李公,這是信物。”

  李淵接過玉蟾蜍,一眼便認出,這正是自己送給裴矩的鎮紙碧玉蟾蜍,看來自己猜測不錯,果然是裴矩有重要消息給自己。

  “你是從江吅都過來?”李淵問道。

  “正是,小人奉裴公之令帶句口信給李公。”

  “什么口信?”

  “東南風云甚急,太原不日將有雷雨,望李公莫走渾水路。”

  “就是這句話嗎?”

  信使點點頭,“再無其他。”

  李淵當即令道:“帶他下去,賞五十兩黃金!”

  “多謝李公賞賜!”信使行一禮便下去了。

  這時,站在一旁的李世民緊張地說道:“天子要對父親動手了。”

  李淵瞥了他一眼,“說說你的理解。”

  “父親,其實意思很淺顯,東南是指江吅都,風云是指天子密謀,太原雷雨是太原兵變,渾水路是指李渾被殺一案。”

  李淵喝了口茶,低頭沉思不語,李世民見父親沒有反應,著急道:“父親,必然是王威和高君雅二人密告了兩萬軍隊一事,他們一定得到了密旨,要對父親下手了。”

  就在這時,管家匆匆來到堂下,躬身道:“老爺,王郡丞派人送來請柬!”

  李淵的嘴角露出一絲冷笑,來得還真及時,自己剛剛回府,王威的請柬就來了,不知他等了多久?

  “送請柬的人呢?”

  “回稟老爺,人已經回去了,只留下請柬。”

  “把請柬給我。”

  管家連忙走上堂,將請柬呈給李淵,李淵看了看,對李世民笑道:“說他父親過七十大壽,請我明天晚上去他府上赴壽宴。”

  “那父親明天去嗎?”

  “你說我會去嗎?”

  李淵冷笑一聲,“我要去離石郡視察軍務,今晚就要連夜出發。”

  停一下,李淵又吩咐李世民道:“替我把禮送上,不管怎么說,面子要做足。”

  李世民半晌沒有吭聲,李淵感覺到他的異常,瞥了他一眼問道:“怎么回事?”

  “既然昏君已經動手了,父親為什么還要回避?”李世民緩緩問道。

  “你在說什么話?”

  李淵怒視李世民道:“你敢稱天子為昏君,你好大的膽子!”

  李世民跪了下來,“父親,孩兒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不要再拖了,我們起兵吧!”

  “你懂個屁!”

  李淵怒不可遏地一指外面,“給我滾出去,滾!”

  “父親.....”

  不等李世民說下去,李淵狠狠一記耳光抽去,將李世民打了個趔趄,李淵大吼道:“給我滾!”

  萬般無奈,李世民只得含淚站起身,快步走了出去。

  望著兒子背影走遠,李淵余怒未消,狠狠一腳踢在桌案上,與其說他在生李世民的氣,不如說他在惱恨眼前的尷尬局面,他還沒有準備好,危機便悄然而至。

  李世民卻鐵了心,他走出府門,立刻轉身向晉陽宮而去,他知道有人能勸服父親,

  晉陽宮是隋帝楊廣在并州最重要的行宮,去年楊廣北巡太原,便住在晉陽宮內,晉陽宮至今還有一百多名宮女和二十幾名宦官,除此之外,由于隋帝在馬邑遇險,天下勤王大軍云集太原,洛陽也調集了大量兵甲糧草囤積在太原,楊廣撤回洛陽后,這些兵甲糧草并沒有跟著回去,依然存放在晉陽宮的倉城內,有糧食二十余萬石和兵甲十萬副,其中僅明光鎧就有近五萬冇副。

  晉陽宮的宮監并不在太原,而在江吅都,目前晉陽宮由副宮監裴寂主管,裴寂一直暗中支持李淵,在李淵的幾個兒子中,他尤其欣賞李世民,常常夸贊李世民是神童,天生帥才,因此裴寂和李世民的交情也是最為深厚。

  裴寂年約四十歲,出身蒲州桑泉裴氏,桑泉裴氏是聞喜裴氏的一房偏支,裴寂雖然和裴矩同為河東裴氏的西眷房,但由于分支時間太長,裴寂已經和裴矩沒有多少關系了,他們有自己的家主,有自己的祠堂,祭祀也不在一起。

  中午時分,裴寂剛吃過午飯,準備小睡片刻,這是裴寂雷打不動的習吅慣,他剛躺下,一名隨從在門外稟報,“使君,李家二公子有急事求見。”

  “讓他下午再來,我有點疲乏了。”

  “他說有十萬火急之事,一定要見使君。”

  裴寂無奈,只得起身道:“讓他進來了!”

  李世民也知道自己的午睡習吅慣,他卻在這個時候來找自己,裴寂心里明白,一定是有什么大事發生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