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73章:可敢與朕一戰?

  林丹汗歸來之時,已經是時期入秋了,草原上馬膘羊肥,此次對漠北蒙古的征伐,讓林丹汗的勢力急劇膨脹,隨之膨脹的是他的野心。

  隨著對漠北蒙古的勝利,林丹汗所控制的區域大幅度的擴大,林丹汗如今已經號稱是擁有四十萬控弦之士。

  入秋之際,基本上所有蒙古部落都等著與大明進行雙邊貿易。很明顯過去的貿易已經讓這些蒙古部落嘗到了甜頭,所以一到秋天,就已經有些迫不及待了。紛紛準備好用于貿易的羊毛、皮草、牛羊馬匹。

  對于這一年的貿易,林丹汗還是很看重的。張家口地區的貿易這一年秋天還是很順利的展開了。

  蒙古人趕來了大量的牲畜,但卻唯獨缺了戰馬。大明這邊也提供了大量的糧食、茶葉、絲綢和棉布,卻唯獨缺了武器裝備。

  雙方好似都在忌憚對方,林丹汗之所以不再向大明提供戰馬,主要是被大明的騎兵戰斗力給嚇到了,害怕大明獲得了太多的戰馬,從而威脅到蒙古對草原的統治地位。

  林丹汗的野心盡管很膨脹,不過對大明關內卻是沒什么念想。

  蒙古人歷來不是沒有騷擾過關內,但是大明施行的國策是高筑墻,各地城池高得讓蒙古人看了就感覺到絕望。那些城池根本攻不進去,何況此事大明還有很多火炮,張家口的城墻上就是一排的火炮,黑洞洞的炮口看了就讓人害怕。

  此事的蒙古就算再強大,也不可能對大明造成什么樣的威脅。林丹汗的野心,主要還是表現在大明境外的地區,以及如今大明正在不斷移民的東北地區。

  林丹汗見大明不賣武器裝備給他們,頓時派人到張家口進行交涉。但是大明這邊同樣也派人過去交涉戰馬問題。

  雙方的交涉顯然沒什么效果,蒙古人借口攻打漠北戰馬損失嚴重。大明同樣借口稱,對后金的作戰裝備損毀嚴重。

  盡管交涉沒有成功,但是貿易還是正常展開了。雙方都有這樣的利益需要,大明如今需要蒙古的牛羊馬匹。以及羊毛、皮草。盡管沒有戰馬,但是蒙古人對大明的驛用馬匹供應量還是很充足的。

  大明如今海洋運輸快速發展,陸地上的重型馬車需求量也在不斷上升,對驛用馬匹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的。

  雙方貿易正在進行的時候。林丹汗卻是瞄上了大明正在開荒的松嫩平原地區,大明在那里沒有什么城池和太強大的防備力量。看到大明不斷向北擴張,讓林丹汗感覺到了危機,他開始試圖遏制大明的擴張行動。

  蒙古人不知道的是,朱由校在接到林丹汗協勝而歸的時候。已經決定要對蒙古發動一場戰爭,并且決定御駕親征。

  朱由校的這個決定,把大臣們嚇了一跳。當然,為了保密,僅限于沈潅和孫傳庭等幾個大臣知道。

  “陛下三思啊!御駕親征風險極大,萬一出了什么差池,后果不堪設想啊!”沈潅都快被驚出一身冷汗了,深怕又出現一次土木堡之變。

  “能有什么差池,如今大明官兵裝備精良、士氣旺盛,又有豐富的作戰經驗。且朕又非英宗。作戰的時候還有參謀部出謀劃策,對蒙古作戰并非難事,即便不勝,也可全身而退。”朱由校微笑道,這次對蒙古作戰還是很有把握的,所以才決定御駕親征。

  整天呆在京城,朱由校也有點膩了,想要出去走走看看。平時自然是沒什么機會,不過這次對付蒙古人卻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陛下,蒙古如今乃是大明友誼之邦。若是貿然攻打,道義上恐怕也說不過去。”沈潅依舊試圖阻止皇帝的這個冒險舉動。

  “大明與蒙古必有一戰,我大明不斷向東北地區移民,和蒙古人挨得太近了。若是不能將蒙古人徹底逐出遼西。移民是難以順利開展的。”朱由校自然有他不得不打的理由。

  蒙古人如果安分一點,暫時還可以不打,日后再慢慢收拾。可是如今蒙古人竟然收留了建奴殘部,這充分證明了林丹汗有不安分的想法。與其被動挨打,還不如先發制人。

  朱由校頓了頓,繼續說道:“至于道義問題也好解決。蒙古人不是收留了建奴殘部嗎?這就是最好的理由。對了,立即安排個人出使蒙古,我大明出價兩百萬元,讓蒙古人把建奴殘部干掉。若是蒙古人答應,我們大明和蒙古還是友誼之邦。”

  沈潅無奈,讓蒙古人把干掉建奴,這成功率明顯不大啊!要是蒙古人拒絕了,那大明也是先禮后兵,道義上反倒是占了上風。

  最高統帥部的大臣們得知皇帝要御駕親征,倒是給予了積極的相應。

  孫傳庭和盧象升等人并沒有反對皇帝想要御駕親征的想法,因為這次對蒙古作戰確實風險不大。

  “如今我們大明編練的五萬騎兵,雖然還有部分新兵,但是經過混編之后都可以投入作戰。而步兵方面也已經有十五萬完成了整編。并且大部分兵力都已經抽調到了遼西一帶,并且軍糧等物資也有大量儲備。”孫傳庭分析道:“蒙古人正面和我們對決,幾乎沒有任何勝算,即便他們騎兵再多。”

  “朕打算通過這次作戰,將蒙古人趕出大興安嶺山脈以東,陰山山脈以北。最主要的就是攻占蒙古人的王城。因為蒙古人機動性較強,如果他們不愿意和我們決戰的話,那么朝廷雖然可以用騎兵在草原上掃蕩,但蒙古人同樣也可以用騎兵來騷擾我們的移民。最后很可能變成一場持久戰,讓朝廷勞民傷財。所以朕才決定御駕親征,最好將消息透露給蒙古人,如此一來,蒙古人很可能忍不住咬鉤。”朱由校說道,御駕親征也不是一時腦熱,而是出于引誘蒙古人與大明決戰的意圖。

  “陛下圣明,若是陛下御駕親征,出兵之時兵力切不可分散,必須騎兵、炮兵、步兵協同方能與蒙古人正面較量。”盧象升建議道。

  “愛卿不必擔憂,朕不會亂指揮的。”朱由校笑道。

  御駕親征基本議定,接下來就是計劃的完善階段。最高統帥部幾日后拿出了一個詳細的方案。朱由校看過之后,隨即下令實施。

  隨即最高統帥部便開始了調兵遣將,同時派遣使者前往蒙古王城,蒙古王城距離遼東非常近,就在后世的赤峰市。和大明占領的遼西部分地區,僅距離不到一百公里的路程。

  林文策再度成為了出使蒙古的使者,這次他來到蒙古王城,帶來了十萬塊銀元,在見到林丹汗的時候,林文策讓人將這些銀元抬了進來。

  “貴使這是何意?”林丹汗面色驚訝的問,怎么好端端的抬出來一堆銀子,這是要干嘛?

  “聽聞大汗您收留了建奴殘部,我大明圣天子甚是振奮。大明與蒙古乃是友誼之邦,建奴又是我們共同的敵人。只要大汗愿意立即將建奴殘部悉數撲殺,我大明愿意出銀元一百萬作為答謝。這些銀元,乃定金是也。”林文策說道。

  聽到林文策的話,林丹汗臉色一變,驚疑不定的道:“這……我蒙古怎會收留建奴殘部,貴國所聞,不過是空穴來風罷了。”

  “是否空穴來風,不過是心照不宣罷了。若是大汗執意收留建奴殘部,便是失了道義,我大明與蒙古從此將不再是友誼之邦。”林文策說道。

  “不是友誼之邦又如何?”林丹汗冷笑道,身為草原之主,自然也是心高氣傲,怎會忍得住潛臺詞中的威脅。

  “若蒙古倒行逆施,執意庇護建奴殘部,那我們大明不介意用武力來解決問題。蒙古何去何從,只在大汗的一念之間。”林文策鏗鏘有力的說道,現場氣氛頓時緊張了起來。

  “哈哈!好一個倒行逆施。我蒙古又非你們明國附屬,我們想做什么還要征得你們大明天子同意不成?你們明國若要用拳頭說話,我們蒙古四十萬控弦勇士也樂意奉陪。”林丹汗頓時狂笑起來。

  “既然大汗已經做出決定,那蒙古大汗可敢與我大明圣天子一戰?”林文策冷然問道。

  “有何不敢,你們明國圣天子既想與本汗一戰,便讓他放馬過來。”林丹汗被話語一激,頓時熱血上涌,怒然一拍桌案,高聲應戰。

  “好,這是我們圣天子的戰書,大汗若有膽量,便收下吧!”林文策拿出一封戰書,林丹汗隨即令人接過戰書,然后親自撕開,讓人翻譯過來。

  戰書不長,只寫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朕乃天下之主,既有不服王化者,朕當親臨伐之,化外之夷可敢與朕一戰?

  林丹汗聽了翻譯之后,當場胡子都快氣歪了。當場一拍桌案,怒道:“小兒,竟敢欺我蒙古無人,既然你要戰,本汗便奉陪到底,讓你們有來無回。”

  “狂妄,你們明國實在狂妄。”

  “我們蒙古鐵騎天下無敵,明國天子算個屁!”

  頓時帳中一群蒙古貴族群情激奮,嗚嗚哇哇的大叫起來,一時間如同菜市場一般吵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