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04章:水泥公司

  又到了一年的秋收時節,東北地區在天啟十一年,大豆播種面積已經上升到了五千余萬畝的程度。..黑龍江等地的耕地被大量開拓了出來,因為寒冷氣候持續時間較長,不適合種植小麥,大豆成為了主要種植的農作物,同時還種植玉米。

  東北的大豆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增加,產量也越來越龐大。秋天到了,又是豐收的時節,東北地區開始進入緊張而忙碌的收割期,田間地頭到處都是忙著收割大豆和玉米的農民和工人。

  大量的榨油廠開始在東北地區被建立了起來,這些榨油廠如今大部分都配備了蒸汽機為動力的榨油設備,榨油效率大大提升。

  豆油已經成為了重要的商品,開始在糧油店里銷售。而那些豆粕,則成了優良的飼料。

  在蒸汽機的轟鳴聲中,一桶桶油被榨了出來,然后裝船運往沿海各港口。

  而在西域地區,棉花也進入了采收期,大量棉農開始在棉田里采摘棉花,其中很多都是異族。

  之前收復西域,就有不少異族,加上蒙古人這幾年不斷的往大明販賣人口,因此西域的異族數量很多,但大多數都是自由受到限制的包身工,當然這些包身工也能得到一定的工資,只是工資不高,零花錢是有的,吃住則有人負責。

  這些包身工因為遠離故鄉,特別是從俄國來的農奴,離家里就更遠了,所以很少選擇逃亡。而且待遇也不是完全的奴隸的級別,所以總的來說,日子得過且過的還能過得去。

  西域之所以需要那么多包身工,主要還是西域的棉花種植面積正在迅速上升,如今棉花種植面積已經上升到了兩千多萬畝。

  這樣的種植面積也許在關內來說也不算太恐怖,但是西域是關外地區,漢民數量沒那么多,自然是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了。

  這兩千多萬畝棉花。產量卻是非常龐大的。因為西域這里非常適合棉花生長,而且棉花品種經過一定的改良,產量也有所上升。最重要的是,西域的灌溉設施在不斷的建設之下。確保了這些棉田都能得到灌溉。

  有灌溉的棉花和沒灌溉的棉花,產量簡直就是天差地別。這兩千萬畝的棉花,頂的上關內三四千萬畝的棉花產量了,而且棉花質量非常好。

  為了降低棉花生產成本,用上大量包身工也是變成了很正常的事。而那些沒有用包身工的漢民棉農。則是第二年享有棉價補貼,今年的棉價補貼上升到了每擔3角,直接提高了三倍。

  為了獲得更多的補貼,棉農都很努力的經營者自家的棉田,希望能夠產出更多的棉花。

  棉價補貼由朝廷直接出錢,并不影響棉花的市場價格。這樣的政策,也保障了棉農的收入水平,能夠讓他們的收入不至于低過水平線,畢竟種植棉花也是挺辛苦的,特別是采收棉花。如果收入還低于水平線。那就沒多少人愿意種植棉花了。而棉農的收入低于水平線是肯定的,畢竟大明如今正在展開工業革命,工人收入遲早都會提高的,如果按照市場棉價收購,海外棉價是很低的,到時候這些棉農會變得很窮困。..

  但是大明是一個大國,不可能所有棉花都從外部獲得。不可能從外部掠奪到能夠滿足整個大明所需的棉花,和歷史上最早進行工業革命的英國國情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本國棉花產量必須提高上去,起碼要能滿足自身大部分需求。至于補貼給棉農的錢,自然是讓消費者出。通過提高成品棉布稅收的方式。提高棉布本土價格,從而施行兩種價格。

  本土紡織品價格必然要高于海外,畢竟工人的收入也高,而且每個人都需要紡織品。通過提高稅收的方式將補貼棉農的錢分攤下去也很公平。說白了,這就是一種財富分配的手段。

  棉農通過種植棉花,不管市場價格如何,生產多少就會有多少補貼,就能安心的生產棉花。

  至于出口的紡織品價格,則收取關稅。在本土紡織品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可以提高關稅。本土紡織品有余的時候,則要鼓勵出口,降低出口關稅,從而加強紡織品的海外市場競爭力。

  這都是朝廷需要根據情況的變化進行靈活調整的,從而創造出一個穩定的大環境。這樣的棉花定價方式,使得本土棉花價格與海外棉花價格能夠統一,統一的價格之下,企業的原材料生產成本就大致相同,而在利潤方面,本土和出口海外又相差不大。

  當然本土的紡織品市場,實際上是被國有企業大幅度壟斷的。壟斷方式依舊是靠稅收等方面,國有紡織企業所占比例是最大的,在那些沒有什么技術性的普通紡織品方面,通過稅收方面的調整,只過有國企紡織廠才有利潤。民資紡織廠想要賺到錢,需要推陳出新,例如搞出新的花樣,走高檔路線。

  說白了就是要創新,創新才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只有創新才能產生新的不平衡,別人有我沒有,我也要有,于是消費市場就出現了,經濟自然也就上去了。

  這種不平衡,就是創造矛盾,當然這是一種比較緩和的矛盾,一種能讓社會進步的矛盾。人類的進步,基本上是離不開矛盾這個東西的。

  不能創新的產業,自然是直接搞壟斷,要這些領域的民資商人有何用?自然是全部踢出局,讓國企來搞,進而創造出一定的利潤空間。

  在工業時代,物美價廉是一種有些錯誤的觀念,價廉意味著沒有利潤,沒有利潤就意味著無法投入資金進行更進一步的發展。

  一味的追求價高,那當然也是錯誤的,都是極端路線,極端就不可取。

  類似紡織業這種關乎民生的產業,對于那些普通的紡織品生產確實是要交給國企來干,通過壟斷的方式創造出盈利空間,但這個度也不能太過,價格必須在老百姓可接受的范圍之內。同時有能積累資本,從而有足夠的錢生產設備和研發新的生產技術,并且讓工人的待遇得到一定的保障。

  這些都是財富分配手段。一個相對公平的財富分配,能讓整個社會變得更加和諧和繁榮。

  天啟十一年的紡織品稅收是提高了,這本來對南方紡織品比較有利,不過天啟十一年國企紡織廠已經基本上都用上了蒸汽機。棉布的生產成本大大降低,以至于這些紡織品到了南方市場之后,依舊擁有競爭力。

  國有紡織廠的紗錠總數已經上升到了六百萬錠的規模,產能已經完全能夠消化掉整個大明的紡織品市場。

  國企紡織品如同洪水巨獸一般大量涌入市場,直接淹沒了各省紡織業。北方各省的農村自然經濟中的紡織業幾乎全軍覆沒。土布已經徹底的失去了市場。到處農村的市集里面,琳瑯滿目都是工廠里出來的紡織品。

  同時在南方沿海各省,已經長江流域各省,國企生產的棉布也大舉入侵,毫無懸念的占據了城鎮市場,不過很多省份的農村自然經濟還沒有被完全沖垮。

  失業的紡織工人就更多了,很多失業的紡織工人因為活不下去了,只能找上民政局要求移民,或者到新政省份務工。

  為了避免這些失業工人被逼上絕路,朱由校可謂是多管齊下進行處理。移民的移民,救濟的救濟。還接連派遣人員到地方巡視,明的暗的都有。

  在多種政策的作用下,總算是沒餓死人。也正是因為這樣,這一年的移民人口暴增,其中大量都是紡織工人。

  當然還有不少紡織工人轉行的,但移民的卻是很多。各省到處都是招募移民的隊伍,只要報名就行,沿途的路費、伙食費朝廷都給包圓了。天啟十一年這方面的財政預算就達到了上千萬元。

  朝廷出路費,這樣的政策對于移民來說是比較有利的。其實不少人都想移民。只是沒有路費無法展開行動。朝廷既然出錢,那么這些想移民的百姓就能踏上他們的旅途,前往海外地區生活。

  因為新政省份經濟的強勢崛起,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了新政地區的好處。特別是各種政策在報紙的不斷宣傳下,各省百姓也意識到了新政對他們的好處。所以愿意移民的百姓也多了,他們只要移民到海外殖民地區,就能享受到新政制度下的環境。大明的海外殖民地,基本上都是新政制度。

  很多選擇移民的百姓,都是為了逃避舊制度的壓迫。去新政省份尋找凈土。皇帝愿意給他們出路費,也算是很給力了。

  特別是那些江南地區的百姓,因為教化程度很高,這些人移民到海外,最讓朱由校放心,可以攜帶很多文化底蘊到殖民地。如果移民一群教化程度不高的刁民到海外,還真怕會集體造反。

  所以這個路費是必須出的。

  天啟十一年下水的船只很多,兩千噸級的商船就下水了將近一千五百艘,海上運輸能力總算是增強了不少,不過還是有些吃緊,因為大量移民的關系,需要運輸的商品和原材料也隨著開發程度的提高而增加。

  小火輪也越早越大了,第一艘千噸級的蒸汽船在天津造船廠成功問世,不過蒸汽船的產能還是差了點,需要進一步的提高。

  至于帆船,暫時還能用,沒必要急著淘汰。

  帆船的淘汰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首先將被淘汰掉的將是帆船產能,轉變為蒸汽船產能,然后才是淘汰正在使用的帆船。

  這一年各省災害依舊不斷,特別是陜西一代,真是變成了天災的密集區。

  不過在朝廷到處救火的情況下,局勢還是很穩定的。在當前北方的新政模式下,有很多工作崗位,農民因為天災離開了土地,也能通過打工賺到錢,從而實現溫飽問題。

  朝廷的建設項目很多,各國企的投資建設項目也多。

  水利工程依舊是在持續建設的項目,公路的建設規模倒是減少了一些,但是地方的鄉鎮公路建設項目卻是開始出現了。

  要想富先修路,主要的公路絡修好了,接下來自然就是開始修鄉鎮級別的公路了,打通了公路,經濟發展就方便多了。

  新興的建設項目還是電報和鐵路,電報系統鋪設到了各州縣,甚至開始往鄉鎮級政府鋪設。

  每個州縣自己構建的電報系統,可以加快行政效率,實時掌控下面的情況。

  鐵路修建規模到了下半年,已經擴大了很多,參與其中的工人數量達到了六十多萬名工人,而且參與鐵路修建的工人數量還在隨著鐵路建設項目的增加而上升。

  鐵路主干線修完,還要修支線。

  支線修好了,還要修到工廠、礦山、伐木場、采石場等等地方,在沒有汽車的年代,鐵路非常很重要,陸地上的運輸效率全靠鐵路來提高。

  那種小線路,都是需要有大宗原材料、商品產出才能修的,還是離不開公路的,公路更多的是負責短程的運輸,因此此時朝廷將公路修建集中到了鄉鎮級公路的修建上。不過財政畢竟還沒有充裕到那個程度,并不能全面在各省修建鄉鎮公路。

  在朱由校的努力下,大明又安穩的度過了一年,除了天災之外沒鬧出多大的人禍。工業發展則迅猛無比,大量的使用蒸汽機之后,生產力快速提高。

  有了鐵路,有了蒸汽機,朱由校決定加大水泥生產規模,水泥這個東西已經出現了,不過應用范圍不大,通常都是用高爐礦渣搞出來的,屬于這些年工業發展的副產品,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筑技術倒是研發出來了。

  但因為水泥大量生產的運輸成本控制不住,同時用畜力生產水泥的效率也太低了,所以沒有大規模的使用。如今有了鐵路,可以修到礦區,蒸汽機動力用來攪拌、碾壓水泥材料,水泥的生產成本已經可以大大降低了。

  鋼筋混凝土的出現,將大大提高工程建設的速度和質量,所以生產水泥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工業。

  大明水泥公司在天啟十一年隨之成立,開始在各地投建水泥廠,鋼鐵公司也加大了鋼筋生產規模。(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