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21.孔子證道

西游21.孔子證道  漢武帝采取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方針,使得儒學成為官方哲學,因此引導天下學子紛紛改弦易張,從師儒學大家,儒門開始大興。

春秋閣中,依舊是簡簡單單,陋室茅屋,不見白玉,不現金銀,唯有浩瀚典籍,竹香之氣裊裊,沁人心脾,浩然之氣噴薄,天地安寧  孔子盤坐一草席之上,白須垂胸,面若孩童,紅潤晶瑩,謙謙君子之風,盡顯無疑,望著從人間界冒起的股股信仰愿力,五光十色,氣芒沖天,心中歡喜,對燃燈言道:“果然不出圣師所料啊,人間界人主認可儒學,我儒門這才真正擺脫諸子百家,獨樹一幟,成就顯赫地位,多謝圣師相助!”

  一旁的孟軻也是點點頭,鶴蒼顏,浩然之氣若隱若現,散著讓妖魔鬼怪心悸的氣息,熾白浩然正氣惶惶大氣,凝結在頭頂,形成一桿春秋筆。

春秋筆,身形浩大如山峰,筆鋒犀利如劍芒,上面上古道韻密布,天地至理匯集,彰顯的是圣賢文章,大德之功,筆則筆,削則削;字寓褒貶,不佞不諛,使亂臣賊子懼  春秋筆在一卷卷竹簡之上行云流水、銀鉤鐵畫,一個個古樸、簡潔的歷史評語被書寫,每一個字必定分褒貶之意,微言大義,斷人品行,直叫天地人神鬼而驚懼不已。

  孟子亦是朝燃燈微微躬身道:“卻是如此雖然儒學自從春秋時代就已經誕生,歷經戰國紛爭、百家爭鳴的時代,而成為顯學,卻是未能成為帝王之學,為天下萬民請命。

  后來,西陲之國秦國勵精圖治,采用法家之言,而終成霸業,一統四分五裂的中原腹地,開創大一統時代。

  嚴刑峻法,六國余民不服,亂象叢生,始皇崩,而天下揭竿而起,秦歷二世而亡,法家之言人人厭惡而痛絕。

  沛縣粗野之人劉邦應勢而起,廣納賢良,重整山河,開創漢家天下,卻是天下凋零,百姓不堪重負,黃老之學應時而為,無為而治,治大國如烹鮮,慢火細燉,緩緩圖之,天下逐步恢復元氣。

  要不是帝師妙棋一招,我儒門興盛之日還未可知啊!”其他人望著虛無之中滲出的萬千道瑞氣和至妙莊嚴之玄黃功德,更是面露大歡喜,頭頂書香之氣噴涌如潮,浩浩蕩蕩,吸納吞吐這些天地間獎賞的教化功德之氣,一個個變得寶相莊嚴,遍體生香,澄凈似琉璃,無垢無礙,清凈不漏,詩書禮樂之美德傳遍大千世界,震動無量乾坤。

  燃燈但笑不語,片刻之后,才對面帶喜色的孔子言道:“如今儒門大興,氣運陡增,夫子身為一教之主,將來必定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不若趁著這股氣勢,成就三皇功德道果如何,坐鎮儒門氣運,此乃社稷之福民之幸啊!”

  “甚好還要指望帝師相助一臂之力。”孔子一聽,卻是毫不猶豫,滿口答應了下來,如此好事,何必拖拖拉拉,其余諸位圣賢也是樂得哈哈大笑,分外歡喜。

  “如此,事不宜遲,趁著這股東風,就把事情定下來吧,以免夜長夢多、橫生枝節,孰為不美,善哉,善哉!”

  燃燈聞言回答道,不喜不悲,神情恬淡,恍若西方佛陀,蘊含無量智慧,看透生死,直照根本。

  孔夫子哈哈大笑,從草席上起身,對燃燈恭請道:“圣師請!”

  其余四位圣賢也是緊接著起身,侍立一旁,畢恭畢敬,朝燃燈躬身行禮。

  “無量天尊此事乃是天地一幸事,當得無量瑞彩相賀啊!”

  燃燈也不矯情,謝過諸位先賢,手中量天尺一擺,流光溢彩千毫光綻放,璀璨之間,照耀大千世界,乾坤寰宇,根根塵絲滲入冥冥虛無之中,與大道冥合,杳杳不可知其玄奧。

  轟隆隆,天地感應,自降瑞華,天邊垂落萬千紫氣,如絲如縷,華美異常,地涌青蓮,馨香氤氳,周圍萬里之內浮現萬千神靈,一個個朝春秋閣朝拜,念誦無量華美篇章,贊頌詠嘆大賢之德,震天動地,響徹諸天。

  孔夫子見到如此無邊勝景,朝燃燈感激一拜,而后踏步而出,橫跨無量時空距離,來到春秋閣外,滄桑明眸觀照虛空,俯瞰無量山河社稷,心有所動,朝天一指,丹口微啟,遍宣法言:

  “蒼天在上,厚土在下,儒門開創之人孔仲尼不才,有感人族疾苦,而不得紅塵之救濟之途,由此以‘仁、義、禮、智、信、孝、悌’為根本,宣揚教化,贊譽君子之德,鄙夷人之心;秉承中庸之德,不偏不倚,摒棄偏聽偏信、厚此薄彼。

  孔仲尼知道人微言輕,卻也心懷天下,雖然遠離廟堂,卻也心憂天下,因此著書立說,以正人心。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此乃孔仲尼之心,天下儒門學子之信念,望天地鑒之”

  說完,孔仲尼跪伏在云海間,朝青天三跪九叩,隨后又朝沃土三跪九叩,而后肅然起身,矗立天地之間,這一刻孔子看上去雖然垂垂老矣,但是脊背直挺,巍然正氣惶惶正大,浩然之氣光明浩大,恍若天地支柱,天下脊梁。

  燃燈笑看,而后一抹額頭,眉心白毫宛轉,綻放萬千光色,恍若西方佛陀,五彩煙嵐散逸而出,與胸中蒸騰而出的五氣匯聚于頭頂,結成一畝左右的慶云。

  慶云之中煙波浩淼,起伏跌宕,一寶鼎沉浮中央,恍若蓬萊仙島,瑞氣千條,霞光萬道,霓虹三百六十五道,位列周天,成圍拱之勢,看上去磅礴大氣,威武不凡,氣勢驚天。

  朝前一指,上面縈繞的一道恢弘紫氣噴薄而出,矯健如神龍,搖頭擺尾,飛至孔夫子頭頂,龍吟陣陣,恍若天籟仙音,蕩滌四方,鎮壓乾坤。神龍鱗甲鮮明,纖毫畢現,巴掌大的鱗片綻放金色光芒,直沖云霄,氣血如龍,云紋凸顯,神秘瑰美。

  千萬道至妙飄渺瑞氣從虛無之中滲出,絲絲縷縷,浩瀚無邊,被紫氣神龍大口大口吸納,隨后恍若飛瀑般噴吐,注入孔仲尼頭頂萬千竹簡典籍之中,無邊智慧、淵博、大氣、儒雅之氣投射而出,震撼人心。

  如今,燃燈拿其為孔子積聚氣運,無數福、壽、祿之氣、長生之氣、不老之氣、青春之氣、生機之氣、不死之氣、瑞氣等紛紛從周天之中滲出,加諸在孔子身上,使得孔子渾身祥瑞顯化,仙風道骨,讓人一眼望去,就心生敬仰,不敢心生褻瀆。

  “造化寶鼎,凝云聚彩,無量福壽,無邊仙福,顯化命格,成就無邊功德”

  燃燈舌綻春雷,轟然炸響,天地震動,云霞散落,天花墜落,孔仲尼渾身一陣,頭頂無量典籍之上萬千瑞氣風起云涌,變幻莫測,朝中央匯聚凝結,須臾,一個寶鼎出現,五彩毫光閃爍,卻是純粹澄凈,洞察一切,清凈無垢。

  其余四位圣賢見之大喜,紛紛相視,而后飛落四極之位,呈四相之勢,圍住孔子。

  孟軻乃是儒門之中地位僅次于孔子的圣賢,頭頂浩然正氣滾滾而上,不曲不偏,直如狼煙,一桿春秋筆在浩淼白氣之中若隱若現,書寫天下典籍,斷人生死,鬼神莫不敢近,唯恐避之不及,一聲大喝,足以震死萬千妖魔鬼怪,海內宴清。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

  恢弘至理名言一出,無量浩大浩然正氣傾瀉而下,浩浩蕩蕩,朝孔子身上傾瀉過去,加之其身,匯聚無量氣運。

  孟子頭頂春秋筆龍蛇游走,銀鉤鐵畫間,‘浩然正氣’四個斗大的字符出現,頓時天地為之一亮,恍若千百日月大放光明,耀眼無比,照定孔子,光明正大,惶惶輝煌。

  曾子,夏禹后裔,孔子之徒,做《孝經》,為天下立德,頭頂香火無數,絲絲縷縷,青煙裊裊千披麻戴孝的男子痛哭流涕,追思考妣,紙錢飛揚,孝義長存。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話音一落,天地皆感,天地為萬靈之生養父母,有感曾子之大德,次將孝推崇到人之道義根本之,天降祥瑞千玄黃功德之氣垂落,如絲如縷。

  曾子望之,巋然不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手指一指,本來奔向自己的萬千瑞氣改道而行,朝孔子灌輸過去。

  頭頂一個浩大的‘孝’字高懸,恍若皓日,照亮天地里山河為之一明,億萬兆生靈心有所感,朝此字拜服,從此孝義長存,在人心底,為人立身處世之根本,功德無量,流芳百世。

  子思,孔子嫡孫,大賢尊者,書寫《中庸》一書,大談君子之道,處世之法,隱忍含蓄,卻是暗合無窮道理,皓童顏,溫和恬淡,見孔子證道在即,也是不遺余力,鼎力相助。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喜、怒、哀、樂之未,謂之中。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大道倫音不絕,響徹寰宇,一道圖卷憑空浮現,上面清光彌漫,毫光閃爍千峨冠博帶的儒門學子手捧《中庸》華篇,搖頭晃腦,刻苦誦讀,漫天霓虹,煙霞散彩,諸天大道神韻勾勒,清晰可辨,片片瑞彩如同羽毛飛絮般墜落,天地一片祥和。浩大云光滾動如潮,浩浩蕩蕩,綿延不絕,朝孔子涌去,氣息中正平和,不偏不倚,公正無私,以成大德。

  荀子,曾經乃是稷下學宮祭酒,教化天下學子,與群賢辯經論道,言辭犀利,引人深思,有門徒韓非子、李斯,雖未成大業,卻是師憑弟貴,聞達于天下。因為門下成名之人,皆為法家之人,因此被人認為是儒而類法,乃是先秦最后一位儒門大家。

  荀況面容嚴肅,不茍言笑,三尺髯須黑白相間,髻高挽,一絲不茍,大有嚴師風度。頭頂仁義之氣噴涌,結成瑞彩慶云,上面一座學宮懸浮,磅礴大氣,書香之氣裊裊,朗朗讀書之聲隱隱可聞,正是名噪天下的齊國學府——稷下學宮,堪稱中國第一所古代大學。

  荀子座下浮現一道臺,紫氣縈繞,蘭麝之香伴隨,口誦華彩文章,闡釋大道學說,一字一言皆是微言大義,洞徹玄理。

  “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輟廣,君子不為人匈匈也輟行。”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數矣,君子有常體矣。”

  “天地,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亙古不變,永世長存。”

  大音希聲,卻是震天動地,恍若雷霆滾滾,獅子怒吼,振聾聵,乃是無上玄音妙義,恍若九天仙樂,繞梁三日而不絕。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一股亙古長存、萬劫不移的意念恍若長河,也匯集到孔子身上。

  此時,孔子渾身晶瑩剔透,遍體生彩霞,甚至煙霞凝結成萬千仙鶴,翩翩起舞,其聲啾啾,動聽悅耳,聞之神清氣爽,疲乏盡去。

  頭頂瑞氣福云花團錦簇千絲絳垂落,絲絲縷縷,如同檐前滴水,涓涓不斷。

  氣血如龍,神芒四射,頭頂大片云彩懸浮,顯化鸞鳳,周天至理亦是閃爍不斷,大道圖錄更是綿延不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最后,孔子念誦《周易,天地為之一顫,天際垂落萬千玄黃之氣,紫氣東來三萬里,天花亂墜,地涌金蓮。

  冥冥之虛無之中,命運長河波瀾起伏,一只麒麟踏波而出,龍頭、鹿角、獅眼、虎背、熊腰、蛇鱗、麕,乃是上古神獸,秉承仁義之德,所以是祥瑞靈獸。

  此麒麟鱗甲鮮明,卻是云紋之狀,五彩之色,艷若彩虹,福壽紫氣縈繞隨身,在四蹄之處匯聚成云彩,彩云之上遍生四枝五彩蓮花,清凈馨香。

  背負一畫卷,卻是河圖洛書之象,上面不斷演化《三墳》、《五典》經書,一個個瑞氣千條,寶光瑩瑩。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唐、虞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麒麟駕云而來,直落九天,駕臨春秋閣,來到孔子面前,前蹄跪倒,叩不已,獻上三皇五帝之典籍,此乃無上道經,三皇道果其中。

  孔子星眸之中慧光流轉,撫摸三尺白須,仰天長嘆道:“昔日,仲尼聞麒麟遇難而不作《春秋》,以麒麟被捕而視之為不祥,今日幸賴諸位相助,得三皇功德道果,卻是麒麟獻瑞,因果之數,當真玄妙”

  話音剛落,麒麟后背上托舉的畫卷突然化作一道彩虹,飛落孔子頭頂,在其慶云之上掀起滔天駭浪,一寶尺閃閃發光,正是儒門鎮壓氣運之寶,丹心尺。須臾,孔子遍體生光,其光無形無色,卻是清香四溢,照耀諸天,洞徹幽冥,普天同慶,龍吟鳳鳴,天降祥瑞。

  腦后閃現一輪玄黃金輪,乃是功德金輪,獎勵孔子教化之德,從此人族在天地之間開始有了立身處世之循法,不再粗俗無禮,不聞道德,不通禮樂。

  天降下大功德,其中六份給了孔子等儒門五賢,二份給了燃燈,一份給了董仲舒,一份飛向丹心尺。儒門能夠在人間建立道統,董仲舒居功俱偉,天道為公,故降一層功德給予獎勵。儒門建立,功德浩大,丹心尺雖是受一成功德,但已經向后天功德巨寶進化,并且丹心尺又有大漢國國運加持,更是貴不可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