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82章 白云蒼狗(下)

  秦舞陽和那些狗仔隊分屬敵對雙方,關注的消息自然也不同。秦舞陽關注的是朝堂之上的變化,而那變化之大,的確讓人側目而視。

  原本應該嫁給壽王母儀天下的姜皇后,如今則是太子妃,未來的皇后。而天子啟的兩個女兒分別嫁給了東魯姜文煥,南方的鄂順。若是他還有第三個女兒,必定將將其嫁給崇應彪。

  如此,殷商將東南北三塊土地,通過聯姻統合成一個整體,借以低檔西伯侯姬昌咄咄逼人的攻勢。

  西伯侯姬氏家族向來是以仁德示人,六百年來,他們處處以德服人。將一個個諸侯國兼并到自己的封國之內,方才擁有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國土。

  這個過程中或許有陰謀詭計,但卻沒有任何有損西伯侯仁義的消息傳出,可見其手段之高明。而西周坐擁天下三分之二的國土,兵甲子弟冠絕天下。然而,西伯侯仍舊誠心朝商,年年進貢,歲歲請安,絕無半點不恭之處。普天之下,誰人不夸一聲西伯侯仁義無雙。

  姜子牙進入西岐境內時,西伯侯立刻夜夢飛熊。然后,未等姜子牙垂釣渭水,留下那句‘寧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的騷包名句,西伯侯便以先天神算之術找到了他,順利的拜為國相,統領西周上下軍政事務。

  霧鎖云封的昆侖山玉虛宮,瑤花瑞草遍地而生,靈鶴翠鳥彼此相合,一派仙家風范。南極仙翁跪在一整塊白玉制成的地板上,對元始天尊道:“師尊,姜子牙并未按照安排進入朝歌為官,徑直投向西岐去了弟子詳細觀察,發現是一些古怪之人在作怪。但是,這些人卻并無惡意,弟子一時難以決斷,特來請示師尊,下一步該當怎么走。”

  元始天尊沉默了一下,道:“天機混沌一片,即便是我等也難以推算出前因后果。但是西周代商乃是天命,姜子牙既然已經投入西周,便由他去吧靈珠子之事,是否安排妥當”

“所有三代弟子都已準備就緒,只等師尊一聲令下”南極仙翁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令姜子牙建造靈臺,開始封神”

  南極仙翁心中一凜,恭聲應是。此事十分重要,說不得他要親自跑上一趟了。況且他對那些不知根底的人甚是好奇,正好趁此機會來一次親密接觸。

  歷史就像是一架客機,或者風暴會讓它改變一下路線,但是最終它還是會回到預定的路線上。比如說,哪吒。

  同樣清澈的東海,同樣丑陋的夜叉,同樣悲劇的三太子,同樣惶恐不安的托塔天王。唯一的區別是哪吒拿起了震天弓,射出了穿云箭,這一次命中的不是碧云童子,而是一氣仙馬元。

  石磯道人和秦舞陽離開,骷髏山白骨洞便荒蕪了下來。蓬萊島練氣士馬元看中了這個洞府,便在此居住了下來。

  骷髏山本非大兇之地,然而馬元在山外行走時,一團七彩霞光陡然間從天而降。攻擊來臨的非常突然,并且不曾帶有一絲的殺氣。饒是馬元身材矮小,行動迅捷,閃避的快,僅僅是被長箭穿透了肩膀。

  馬元無緣無故遭到攻擊,自然不肯甘休,上門理會時,又被蠻不講理的哪吒氣了個半死。馬元很快認出了乾坤圈,混天靈的來歷,他自然不肯以大欺小,落人口實。

  馬元輕松擒下了哪吒,趕到乾元山金光洞要求太乙道人約束弟子。這一次,太乙真人同樣的言出不遜,和馬元動起手來。

  馬元被穿云箭攻擊,傷勢未愈,又被太乙真人突襲,還為來得及取出法寶,便被九龍神火罩煉成了飛灰。接下來,劇情依舊,削肉剔骨,換之父母,哪吒終究還是難脫蓮花化身之軀。甚至,哪吒在碧云山暗中籌建寺廟,享受人間香火一事,也不曾有任何改變。

  父子反目成仇,哪吒報復不成,反背李靖以金塔反制,屈辱不已,養成了暴虐之極的個性。秦舞陽帶走石磯道人,但是歷史的車輪依舊。

  秦舞陽一個人做出的改變不算什么,可是當數十個遴選者同時動手的時候,世界必將變的面目全非。

  西岐方面的遴選者個個實力非凡,最弱的人也是次神的實力。當他們聯合到一起像是蠻族的獵頭者一般,到處獵殺殷商武將的時候,沒有人抵擋住他們的偷襲。

享受朝廷供奉的高階武將紛紛落敗慘死,這個消息,在極短的時間內,便哄傳天下。短短十天之內,朝廷的大小關卡受到了不明人士的襲擊,數十名將領遇難。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青龍關總兵‘喚名落馬’張桂芳,以及佳夢關魔家四將,其余無名將佐更是死傷慘重、不計其數  經查,這些衣著怪異行為怪誕的家伙來自西岐。天子啟震怒異常,勒令西伯侯一家老幼悉數到朝歌來分說明白。然而,西伯侯抗命不尊,并且在朝堂之上,有亞相比干,上大夫梅伯等等大臣為西伯侯做保,力證這些事情絕非向來仁德布天下的西伯侯所為。

  然而,慘案仍在繼續汜水關總兵韓榮以及其屬下七首將軍余化相繼遇害,天子啟立刻勒令四方諸侯,齊聚朝歌,共商此事。

  然而,四方諸侯國的隊伍同樣的遇到了襲擊,縱然他們早有準備,也抵擋不住遴選者無孔不入的手段。

  首先是北伯侯崇侯虎的軍隊,在三千鐵甲的環繞之中,北伯侯崇侯虎、其子崇應彪以及崇黑虎受到了突然攻擊,在短短十秒鐘之內,三人便宣告落敗身亡。北伯侯為國盡忠,北方兩百諸侯國立刻陷入了一片惶惶不安的混亂當中。

  幾乎同時遭遇深夜襲擊的是南伯侯的車隊。在彼此相距萬里之遙的地方,兩位殷商臣屬機遇相同,結果卻并不相同。南伯侯鄂崇禹拼死抵抗,再加上南方將佐都會一些詭異的巫術,拼死急退來敵,但南伯侯也身受重傷。幸而其子鄂順并未同行,聞訊之后,攜兵突進數百里,迎回了自己的父親。有南伯侯坐鎮,南方領地雖然也處于風雨飄搖之中,但暫時無憂。

  天子的老丈人東伯侯姜恒楚同樣遇襲,只是時間上要稍晚一些。憂心國事的姜恒楚攜帶的兵將最少,在東岳泰山之下,光天化日之下,遭遇圍攻。幸而其子姜文煥驍勇絕倫,高呼酣戰之下,士氣大振。敵人不愿兩敗俱傷,只能重傷了姜恒楚,便泱泱而去。東伯侯身受重創,堅持走到朝歌之后,終于不治身亡。

  天子啟親自扶棺,以天子的規格行喪葬之禮。雖然百官紛紛反對,但天子啟完全置之不理,此舉立刻換來了姜文煥的誓死效忠。

  之后,西伯侯姬昌上表謝罪,聲稱自己遇襲,身受重傷,難以堅持,已經返回封國養傷。并對這些恐怖分子的行為報以最嚴厲的譴責。

  由于,每次遇襲都是在深夜之中,襲擊者并未留下任何線索。然而,天下有膽量襲擊四方諸侯的人可不多見,人們不得不聯系到那些西岐的異人。

是不是他們做下了如此駭然物議的慘案  然而,無論天子啟多么希望將這一盆臟水潑到西岐的頭上,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都只得暫時擱置爭議。畢竟姬昌在朝廷之上,盟友眾多,即便是天子都必須仔細掂量才行。

喧鬧了月余之后,又一件大事分散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炎炎盛夏之時,天降蝗災。

  以朝歌為中心,向天下四方爆發。蝗群如梳,所過之處,百草凈盡,綠色皆無。天子啟一夜白頭,雖竭力救災,但是朝廷的力量不過是杯水車薪,局面一發而不可收拾。

  詭異的是蝗災到了西岐境內,便止住了腳步。如此異像,西伯侯的仁德之名再次轟傳四方,無數的愚民百姓,攜家帶口,穿越五關,向西岐而去。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北海七十二路諸侯袁福通趁北伯侯父子俱喪的時機,大舉進攻,并自號北伯侯。太師聞仲領兵平叛,收刮走了朝歌的最后一絲糧草,就連天子啟每日里也不得不喝粥度日。

  為了這一次的出兵事宜,朝歌的文武大臣爆發了激烈的沖突。以丞相商容,亞相比干,上大夫梅伯為首的文官系統,要求以軍糧救急。至于北海袁福通,只要天子勤修德政,自然遠方來朝。

而以聞仲、黃飛虎為首的武官,卻要求以雷霆之勢剿滅叛逆,否則,天下諸侯爭相效仿,國將不國  天子啟力排眾議,堅持遠征。朝歌內外、各諸侯領地,俱都開始傳誦天子失德,致使天降蝗災,諸侯叛亂。

  天子啟祈福于太廟,不料太廟失火,再現警兆。

  一時間,愚民百姓,人心惶惶。

  (創客)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