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四章 鹿門才俊議幽州

  緊羅密布,不論是中原諸侯們,還是幽州北疆之地,一時間都忙碌了起來,不約而同的準備著,而且一則消息開始在街頭巷尾傳開,甚至有了燎原之勢。

  還有許多的文人開始參與其中,中心只有一個,那就是暴秦!

  所有的人都開始議論秦朝的暴虐,秦始皇的昏庸殘酷,更是將秦始皇焚書坑儒,窮兵黷武,嗜殺成性等各種事跡傳遍,千古一帝秦始皇成了一個堪比夏桀商紂的暴君,而秦朝同樣未能幸免,許多的文人競相污蔑,將一個偉大的皇朝描述成了一個本不該出現的皇朝。

  之后,又有文人指出所謂的秦皇后裔就是秦始皇的的子孫,是魔鬼的后人,是該死的前朝欲孽,天下人得而誅之,更有許多的人明文辭賦斥責所謂秦皇后裔實為禍國妖孽,不該存于世上。

  筆征口伐愈演愈烈,弄的天下百姓惶惶不安,很多士子也都開始踹踹難測,開始對于秦皇后裔他們抱有強烈興趣,但是現在他們滯退了,百人之口勝于洪川。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對這件事情盲目相信,雖有三人成虎之說,但是同樣也流傳著流言止于智者的名譽,很多的有識之士都開始覺得這件事情似乎沒有那么簡單,尤其是經過一番調查,他們都不難發現這些所謂的文人都只是為諸侯服務的御用筆人而已。

  那么用意何在,就不得不值得深思了,之后很多有心人便發現諸侯們軍隊的頻繁調動,很顯然這一切都是諸侯們在為自己發兵做前奏,或許不久的將來,剛剛平靜一些的天下又要開始戰火紛飛了。

  不過,很多有識之士,尤其是那些對那個秦皇后裔,幽州之主有興趣的文人才智們開始關注,不知道他會怎樣強有力的反駁諸侯們的陰謀,至于那些人說的所謂秦皇暴虐,秦朝怎樣不堪都被自然過濾了。

  只要是胸有材料的人都知道,勝者為王,秦朝二世而亡不是因為秦始皇,當然或許有他的一部分原因,可他們都認清了一點,那就是在秦始皇在位的時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誰人敢反?

  只不過后來祖龍死而地分,二世皇帝胡亥聽信奸逆,荒淫無道,殘暴統治,大享宮廷之樂,繼續修建阿房宮,橫征暴斂,賦稅超過農民收入的三分之二,重賦繁役,苛法酷刑,最終一個諾大強悍的秦王朝一朝崩塌,二世而亡。

  漢高祖劉邦乘機起兵聚義,最終擊敗項羽,成就大漢王朝百世之基,可是漢承秦制這是不可磨滅的,就算史書上再怎么訴說秦朝之不堪,這一點都不能磨滅,大秦的強大令草原人臣服,不敢南下而牧馬。

  所以,胸有韜略見識的人是不會盲目相信諸侯們放出的風聲的,諸侯無道群雄爭霸,他們不會偏袒誰,也不會支持誰,只會在暗地里竊視誰可以征服他們,讓他們心甘情愿的付出胸中才學,誰才是明主雄才。

  風起云涌中原地,大浪淘沙戰場兵!

  荊州,鹿門。

  山上,一群少年正在激情熱烈地討論,彼此之間互不相讓,面紅耳赤,而爭鋒相對的內容卻正好是現今天下的熱門,幽州之主,秦皇后裔,以及現在流言肆蔓有關秦朝的事情,諸少年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

  不過卻有三個奇怪的人沒有說話,一人面目較大,其余二人皆是少年,他們相對而坐,彼此含笑看著議論不一的少年郎,其中一人眉清目秀,雙目炯炯有神,神采飛揚。

  還有一人年齡比之眾人稍大稍許,不過卻很有神韻,書生面間生俠氣,居中而坐,還有一少年最是奇特,因為他面目并沒有其余人那樣俊秀,相反,卻有些丑陋,但是那一劍眉之下,閃爍著的卻是孤傲的眼神,似乎一切都不被放在眼中孤傲,面目不俊卻別意一番氣度。

  無論是議論紛紛的少年郎,還是三位異于常人的少年,他們都是荊州鹿門子弟,荊州鹿門在這荊襄之地明傳于外,俊杰輩出,人杰地靈,不知有多少少年才俊慕名而來。

  鹿門有三位德高望重的名宿,龐德公、司馬徽,以及荊州大戶黃家黃承彥,三人躬耕于畎畝之中,日落而息,授人學問,三人本是志向相同的好友,世交多年,后來不愿出仕做官便在荊州鹿門山上建了這么一座學院,為的只是將自己的一身學識教授給年輕的才俊,隱居避世至此,劉表曾經也到過這里請三人出山,不過卻一直沒有成。

  這些少年們都是鹿門的精英,這時只見龐德公與司馬徽說說笑笑走了出來,眾俊杰看到老師出來,連忙上前見禮,恭迎二人。

  除了三位少年中較大的一人,其余諸人盡皆執弟子之禮,一少年見禮之后立馬就問道:“老師,弟子等人辯駁時日多矣,可是誰都說服不了誰,請老師斧正!”

  龐德公見狀,與司馬徽相視一笑,和藹道:“廣元有何疑惑,不如說來一聞。”

  石韜恭敬道:“老師,對于幽州之事,我們都很疑惑,天下諸侯紛爭不斷,此時卻驚聞幽州之主乃是當年秦皇后裔,諸侯們必心生間隙,針對幽州,現下天下文人議論紛紛,眾說紛紜,我等弟子對幽州的看法不一,弟子認為幽州之主這一次是躲不過諸侯聯盟的,畢竟秦朝留給后人的只有暴虐,對于這樣的皇族后裔,是沒有人看中的,可是公威和州平卻不那么認為,請老師解惑!”

  龐德公微微一笑,不作言語,看向孟建二人,問道:“你們怎么說?”

  孟建執禮說道:“老師,我們認為幽州之事不足與論,正所謂成王敗寇,拿秦朝之事說幽州之主一點而論,卻是大話了,畢竟此時的幽州之主并沒有和當初的秦朝一樣,再者說,諸侯之間未必就是因為秦朝之事,而是因為他們不想有一個地位尊貴的人成為一大諸侯,與他們分食天下,幽州之事此時不宜早做定論。”

  龐德公點點頭,卻還是沒有說話,眾人不由得將目光轉向司馬徽,只不過司馬徽微微一笑,說道:“好,好,好!”讓眾學子眉生黑線,司馬徽好好先生,又發作了。

  這時,龐德公說道:“你們可知道幽州之主究竟是誰?”

  眾人一愣,隨即搖頭不知,只聽龐德公道:“那你們是否知道潁川三俊杰之名?”

  這下眾人連連點頭,對于當年潁川出了三位少年才俊,游歷天下,見識廣博,為人所稱頌,尤其是秦子風,更是留下無數佳話,大漢十三州幾乎都有他的足跡,可謂是名噪一時,只不過后來據說秦家忤逆,消失無蹤了。

  石韜話道:“老師,這我知道,潁川三位才俊分別是鬼才浪子郭嘉,王佐戲志才,還有最出名的圣才秦子風,三人當年名震天下,潁川地杰人靈,更是為世人敬仰!”

  “沒錯,據說三人還是結義兄弟,只因情投意合,曾經在潁川書院無有敵手,世家子弟,寒門人杰盡皆敗于三人之手,后來結伴而行,甚至傳言月旦評的許子將也因三人而關閉山門。”孟建接著說道。

  說起這三人,就連坐著不言語的三人都目露精光,看上去很是熱枕,龐德公點點頭,微笑道:“沒錯,就是他們。”

  “老師,這和我們說的有什么聯系呢?”崔州平疑問道。

  龐德公揮了揮手,制止了崔州平道:“州平莫急,這當然有聯系,因為幽州之主就是潁川秦子風!”龐德公一石驚起千層浪,說出的話讓眾人瞪大了眼睛,充滿了不可置信。

  只見三個奇怪的人中年長的一人一下子驚起,激動道:“龐德公,此言可當真?”眾人還沒有從驚訝中醒悟過來,卻見到他這么興奮,龐德公也很疑惑,不由道:“元直,怎地這樣失措?”

  徐庶捏緊了拳頭,生怕龐德公說錯了,竟然失禮到沒有回答龐德公,卻反問道:“先生說的是真的嗎?”

  看到激動不已的徐庶,龐德公笑笑道:“呵呵,難不成我會騙你?”

  徐庶一下子面目欣喜,同時心底松了口氣,隨后才發現自己的失禮,對著龐德公抱歉:“庶失禮了,還望先生勿怪。”龐德公搖頭,他還不曾見過徐庶這樣子,徐庶一直以來都鎮定泰然,遇事不驚,其個人修養已經到了極高的境界,文韜武略也有所成就,和他們也算是好友。

  見到徐庶的失態,便有了好奇,一問之下才知道當年徐庶承遇難蒙秦峰相救,之后慷慨解囊救助他,幫助其年邁老母,活命之恩徐庶一直難以忘記,更何況他本是游俠,秦峰點破其從了文,有今日之成就,秦峰之恩大如天。

  可是后來得知秦峰一家泯難,徐庶曾經對腐朽的漢王朝怨恨甚大,直至滅亡,今日偶得秦峰消息,徐庶怎能泰然,重得恩人在世消息,甚至還是一方諸侯,徐庶已經抑制不了心中激動。

  眾人已經明曉其中緣故,可是對于幽州之主便是秦峰這個石破天驚的消息,他們都有些異樣的感觸,當初對秦峰這個名傳天下的少年才俊神童,一生奇幻多姿,很多人都對他感興趣。

  “老師,秦子風是幽州之主,那當初秦家遭受的事情就是真的了,秦家真的是秦皇后裔!”俊朗少年諸葛亮再也不能云淡風輕,他對秦峰一直都視為對手榜樣。

  龐德公點點頭,隨后說道:“秦子風之才誰都知道,所以現在對幽州之事妄下結論是不明智的。”然后對著丑陋孤傲的少年說道:“士元,你怎么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