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 安慶府和徽州府

  安徽原本是南直隸的一部分,歷史上在康熙六年成為獨立的一個省,省名由安慶府和徽州府的首字合并而成,并且一直沿用到現代。?..

  由此可見,安慶府和徽州府是安徽最重要的兩個城市,鳳陽因為是朱元璋的老家,所以地位也比較特殊,被定為明朝的中都。相比之下,后世里的省會合肥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弟弟,很普通的一個府城。

  滿清占領安徽后,鳳陽理所當然的被邊緣化了,安慶府和徽州府的地位卻有所上升。

  后世里經濟趨于全球化,沿海地區都比較發達,這個年代里內陸河運卻更為重要,哪個地方挨著長江或者大運河,哪個地方發展的就比較快。安慶府是長江沿線重鎮,又是安徽最大的城市,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軍事角度來說,安慶府更有著不可替代的戰略意義。

  打開一份中國地形圖就能看到,在長江下游地區和中游地區之間有一道非常明顯的天然屏障,長江以北的大別山,長江以南的黃山、天目山等皖南山區,像一左一右的兩扇大門,隔開了華中和華東,隔開了江西盆地和長江三角洲……兩扇大門之間,也就是大別山和皖南山區之間有一個走廊地帶,長江從中奔流而過,把楚吳越三地連接在一起,安慶府又位于這個走廊地帶的中心,像掛在大門上的一把鎖。

  大別山是河南、湖北和安徽的分界線,著名的革命老區。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之后,威懾整個華中、華東地區,奪取了全國戰略上的主動權。皖南山區同樣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新四軍的大本營,著名的皖南事變就發生在這里……凡是革命老區,大都是層巒疊嶂的山區,以古代的交通條件難以保證大部隊的后勤運輸,所以想從湖廣、江西向長江下游進攻,一般都要利用長江水路,走大別山和皖南山區之間的走廊地帶。安慶就恰恰卡在走廊地帶的咽喉位置,所以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換句話說,安慶就是南京的門戶。從這里順著長江往東北方向走,就是廣闊的東部平原地區,一馬平川,無險可守……在兩百年后的太平天國運動中。太平軍和湘軍就在安慶府進行了一場總決戰。并以湘軍攻克安慶告終,太平天國的形勢因此急劇惡化,天京(南京)很快陷落,有“一戰亡國”之說。

  徽州府也很重要,但和安慶府的情況有所不同。

  徽州府位于長江以南,安慶府的東南方向,緊挨著景德鎮,在安徽的最南端。徽州在后世改名叫做黃山市。給人的印象就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旅游城市,事實上也的確不富裕……但在明清時期。徽州卻是鼎鼎大名的徽商起源地,堪稱富甲天下。

  整個徽州府都屬于皖南山區,“六山三水一分田”,那一分田還是貧瘠的山區紅壤地,當地人迫于生計紛紛經商。徽商一開始主要經營山貨、木材、茶葉、絲綢和典當等行業,在明朝中后期介入利潤高昂的鹽業經營后,徽商迅速崛起,成為可以和晉商相提并論的大商幫,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清軍南下,徽商聚集的揚州等地被血洗劫掠,徽商也因此大傷元氣。但是滿清統治者很快發現,想要長期統治中國乃至實現他們夢想中的“萬年不拔之業”,只憑燒殺搶掠當強盜肯定不行,還得建立基本的經濟秩序,并且對明代的弊政進行改良……但是他們本來就是強盜出身,玩不轉這么復雜的經濟管理工作,所以就開始在漢人中尋找代理人,大名鼎鼎的徽商就成了首選的拉攏對象。

  滿清占領南京后不久,對鹽業專營制度進行改良,把這塊大肥肉交給了徽商,徽商因此又迎來了第二春,發展勢頭之猛,連老資格的漢奸商人集團晉商都比不了。(徽商在康雍乾時期達到高峰,據說總資產是滿清國庫的好幾倍,后來滿清對鹽業制度進行改革,徽商迅速衰落,到了民國時期就已經煙消云散,只留下紅頂商人胡雪巖,張小泉剪刀等等一些殘留的記憶。)

  順治時期的徽商,是漢奸商人集團中的后起之秀,為滿清的經濟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在明朝全盛時期,從兩淮征收的鹽課銀子一年大約在七十萬兩左右,順治時期卻上升到一百八十多萬兩,這些白銀源源不斷地變成了刀槍鎧甲和軍餉軍糧,支持著清軍一步步消滅南明,統一了中國。

  不僅如此,徽商在政治上也積極要求“進步”。滿清在江南開科取士之后,其他地方的士子書生都以參加滿清的科舉考試為恥,徽商卻急于讓下一代擺脫商賈身份,“由賈入儒”,“業儒入仕”,對滿清的科舉充滿了熱情……在清朝初年,徽州府的書院就多達54家,其他徽商較多的大城市里也多有分布,比如揚州、蘇州、上海、南京、杭州、安慶等等,清朝二百多年的歷史里,光是徽州府府城歙縣一個地方就出了296個進士,將近一千個舉人。

  不能否認,以胡雪巖為代表的晚清徽商中有很多愛國者,在對抗西方列強的侵略中做出了貢獻,但在清朝前期,整個徽商集團都投入了滿清的懷抱,是不折不扣的漢奸集團!

  他們所起的作用,甚至超過了一支軍隊……

  安慶府和徽州府都位于安徽南部,但是兩府并不接壤,中間還插著一個池州府。簡單來說,安慶府就在長江以北的走廊地帶,池州府就在長江以南的走廊地帶,徽州府卻在走廊東邊的山區……這三座州府都和江西接壤,隨著明軍步步進逼已經變成了前線,清軍駐有重兵防守。

  譚泰雖然去了浙江,卻留下他最信任的大將屯布兒駐守安慶走廊,手下一萬余清軍分布在安慶府和池州府南部。

  徽州府的防務由滿清江南省負責,江南總督馬國柱派李成棟駐守徽州府,手下有五千精銳綠營。另外在安慶走廊的后面,池州府的府城貴池由熊立春把守。

  隆武五年四月,譚泰率清軍主力到達浙江南部的衢州府,和楚軍通城營、鎮筸營以及趙印選、胡一清所部發生激戰。

  汪克凡隨即對南直隸發起進攻。

  楚軍兵分三路,同時進軍。

  西路的吉安營攻打彭澤、湖口兩縣,由王鼎和顧宗福率領,彭澤縣和湖口縣都在長江以南,實際上屬于江西,但是因為就在長江岸邊,現在屬于清軍的地盤。

  清軍在彭澤和湖口兩縣設有重兵,在彭澤小孤山還有一座大型的水師營寨,隨時可能從鄱陽湖口進入江西腹地,威脅楚軍的后方。吉安營攻打彭澤和湖口兩縣,就是為了拔掉這顆討厭的釘子,并且在長江南岸占領一個大型的碼頭,隨時可以渡江進入安徽,威脅位于長江北岸的安慶。

  東路的蒲圻營攻打徽州府西部,由呂仁青率領,第一目標是位于黃山西麓的祁門縣,并不急于攻打位于徽州府東部的府城歙縣……如果把安慶走廊比作進入南直隸的大門,皖南山區就是東邊的門扇,只要蒲圻營占領祁門縣,就一腳踢開了這道門扇,明軍可以順著安慶走廊長驅直入,歙縣的李成棟卻無法切斷明軍的補給線,或者支援安慶府和池州府。

  簡單一句話,徽州府易守難攻,李成棟又是一員悍將,呂仁青的蒲圻營很難一口吃掉他,只要拿下祁門縣,確保楚軍主力的側翼安全就算完成任務。

  中路的恭義營由汪克凡親自率領,順著長江南岸的走廊地帶進入池州府。

  “諸位,這里是永豐鎮,往北六十里就是長江,我們已經進入南直隸了。”

  隨著汪克凡馬鞭所指,三軍將士爆發一陣歡呼,顧炎武和黃宗羲等人更為激動,神情復雜地望著前方的田野道路,久久無語。

  能夠再次踏上這片土地,而且光明正大地身穿漢家衣冠,與數千楚軍將士一起打回來收復故土,這種場景曾經無數次出現在他們的夢中,今天終于變成了現實!

  江南不僅是他們的家鄉,南直隸也是大明最重要的省份之一,具有非常特殊的意義,能夠對南直隸發起反攻,就意味著戰略形勢明顯好轉,大明,真的復國有望!

  前些日子,黃宗羲在桂林呆了兩個月,隆武朝廷幾次招攬,東林黨的故老親朋也一再勸說鼓動,想讓他在隆武朝廷謀個官身,和魯王朱以海一刀兩斷……隆武朝廷現在這么興旺,這本來是理所當然的選擇,黃宗羲卻出人意料地拒絕了。

  回到家鄉隱居之后,黃宗羲已經不是魯王政權的官員,只是藕斷絲連的,私下里還有些聯系。明明孑然一身,無牽無掛,他卻不愿加入隆武政權,東林黨的知交老友都很不理解。

  黃宗羲沒有向任何人解釋其中的原因,告辭眾人后飄然而去,在一個月前,來到汪克凡軍中。(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