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朱聿鐭一行離開桂林后,乘船順漓江北上,在湘桂運河一段改陸路,到了湖廣境內后再換水路,順利抵擋衡陽。
和日漸成熟的隆武帝不同,朱聿鐭一直是個閑散王爺,人生經歷比較簡單,所以性格很單純,雖然也是四十多歲的人了,有時候卻像個年輕小伙子一樣沖動,考慮問題不會拐彎,耳根子還軟,所以才在年初的那場風波里,稀里糊涂的被呂大器當槍使,惹了一身騷。
四十歲的身體,二十歲的心,朱聿鐭和汪克凡正好相反。
像出籠的鳥兒一樣,朱聿鐭離開桂林后心情一直不錯,一路上的所見所聞都讓他感到新奇和有趣,因為很少出遠門,別人看來司空見慣的事情,對他來說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漓江的秀麗風景讓他迷醉,大明的嶄新變化讓他興奮。路過湘桂運河工地的時候,朱聿鐭甚至挽起袖子,親自下到河灘和民夫們一起干活兒,雖然前后只挖了幾鍬土,卻把民夫們感動得山呼皇上萬歲,王爺千歲……
湘桂運河正在重修。
最近這兩年,汪克凡的勢力發展得飛快,財政收入蹭蹭地往上漲,但是隨著攤子鋪得越來越大,花錢的地方也更多,手里一直緊巴巴的,有些重要的工程項目一直拖著沒有開工,比如湘桂運河就是其中之一。
湘桂運河又名靈渠。是連接廣西和湖南,乃至于連接整個珠江水系和長江水系的水路樞紐,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價值和經濟價值……靈渠始建于秦朝。因為年久失修已經廢棄,但是運河的主體結構基本完好,只要清淤河道,加固河堤就能恢復通航能力,經過測算,大約需要兩萬三千兩白銀的經費。
兩萬三千兩?真的不算多。只要靈渠恢復通航能力,在運河上設一處鈔關向過往商船征收厘金。少則半年,多則一年內就能收回全部投資。再往后就是凈賺了。
兩萬三千兩?汪克凡一開始真的拿不出來。楚軍擴軍的速度太快,兩所兵工廠又是無底洞般的銷金怪獸,最緊張的時候,他甚至被逼到去搶朝廷國庫的地步。哪有“閑錢”修繕靈渠。
但是俗話說得好,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等到東征開始后,汪克凡的財政狀況明顯好轉。朝廷這邊不斷給著糧餉,地方上的縉紳商賈紛紛捐資助戰,楚軍又在前方不斷獲得繳獲,在敵占區就地征集錢糧,兵工廠的武器彈藥也產銷兩旺。賺得盆滿缽滿……
汪克凡有錢之后,立刻回饋朝廷,由湖廣方面獨立出資修繕湘桂運河。唯一的條件就是運河修好后建一座鈔關,所收厘金和隆武朝廷按七三比例分成。靈渠畢竟在廣西境內,能插手進來就可以滿意,再要吃獨食就太貪心了。
對這里面的彎彎繞繞,朱聿鐭不了解,也不關心。他就是喜歡這種百廢待興,生氣勃勃的氣氛。看到在自己的鼓舞下民夫們個個干勁十足,朱聿鐭就覺得非常開心,覺得自己不是一個沒用的廢物。
進入湖南之后,這種感覺和氣氛就更加強烈,如果說廣西桂林附近是百廢待興,湖南境內就是蒸蒸日上,更有活力和朝氣,百姓軍民的精神狀態也更積極,更樂觀,更自信……朱聿鐭雖然一直被圈養,但是這些年從北方逃到南方,從福州逃到廣州再轉到桂林,和外界有過短暫的接觸。那時候清軍鐵蹄所到之處,明軍無不一觸即潰,百姓們國破家亡,背土離鄉,整個國家都籠罩在悲觀的氣氛中,絕沒有現在這種自信的狀態。
“孤王以前讀書,觀屈原、王安石、張居正之事,以為祖宗之法萬萬不可輕變,如今看來,新政并非一無是處!”朱聿鐭找不到合適的對象,對著馬吉祥大發感慨:“哎!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誠不我欺也,當初我確實見識短淺……”
這個話題也太敏感了吧!就差再來一句“呂大器誤我”,皇室內部的政治斗爭很多時候就像皇帝的新裝,大家都知道也不能說破。馬吉祥根本不敢接腔,跪下磕個頭,呈上一份剛剛收到的諭旨。
“圣上有命,命焦璉率軍先行,殿下與微臣拐去襄陽,另有一趟公干。”
襄陽清軍主將沈永忠有意出降,隆武朝廷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最后決定接受他的條件,授予國公的爵位。
自從萬歷年間滿清崛起,明清兩軍多年交戰,滿清的高官大將幾乎沒有向大明投降的,沈永忠的分量雖然輕了點,但是襄陽城中還有幾千清軍精銳,都是從遼東開始打了十幾年仗的老兵,為了千金買馬骨,為了得到這支精銳部隊,給沈永忠一個國公也是值得的。
唐王和馬吉祥特意拐去襄陽,是為了安撫沈永忠和他手下的部隊,哄著沈永忠把兵權交出來,乖乖去桂林養老。這也是學習滿清的經驗,把投降的主將送回朝廷圈養,重用他手下的部將,以后就會形成一種示范效應,更多的敵軍會主動投降。
于是乎,唐王朱聿鐭的使節團臨時改變行程,從衡陽繼續坐船北上,焦璉則帶著五千陽朔兵,押運糧餉輜重繼續趕往江西。因為輜重部隊走得慢,唐王朱聿鐭從襄陽拐回來后,在到達南京之前還能追上焦璉。
在前往襄陽的路上,朱聿鐭和馬吉祥等人對著隆武帝的諭旨反復商議,該如何安撫沈永忠和他的部下,如何與堵錫、李過協調,盡量把這件差事辦得圓滿。除了兵不血刃拿下襄陽,除了善待沈永忠作為榜樣,隆武帝還希望能把這支歸降的清軍抓在手里。
商量來商量去,朱聿鐭都覺得沒有萬全之策。拿下襄陽不難,善待沈永忠也不難,難就難在如何取得堵錫和李過的同意,把這支歸降的清軍順利調走。要知道,這種行為已經不是爭搶勝利果實,而是把別人已經吃到嘴里的肉往外硬摳。
雖然沒有商量出個結果,行程卻一點沒耽誤,他們很快就到了襄陽。出乎意料的是,沈永忠竟然已經投降,襄陽城也已經被楚軍占領,詢問之下才知道,就在幾天前李過自作主張,假冒朝廷的名義答應沈永忠的條件,沈永忠隨即開城出降。
“堵錫,李赤心,你們這是矯詔!”
朱聿鐭非常生氣,對著堵錫和李過大發雷霆。(前文說過,隆武帝有給人改名的愛好,比如鄭森被改成朱成功,比如李過被改成李赤心。)
堵錫很尷尬,也很委屈,卻也無從辯解。一開始這件事李過完全是瞞著他做的,等他知道的時候早就木已成舟,為了穩住沈永忠和他的部下,堵錫不得已還得瞪著眼睛說瞎話,信誓旦旦的配合李過,現在被朱聿鐭責問,他也無話可說。
李過是個實在人,跪下再三向朱聿鐭請罪,聲稱事急從權才不得已這么做,把責任全攬到自己身上,卻沒提汪克凡一個字。
“這個說法嘛,倒也有三分道理。”
朱聿鐭耳根子本來就軟,剛剛登上政治舞臺也不會擺王爺的架子,被李過一番話說得沒了火氣,打仗的時候當然不能墨守成規,所謂夜長夢多,如果一直拖到朝廷旨意送來,萬一襄陽城中出現變化,就會坐失良機。
緊接著,李過最后一句話讓他徹底轉怒為喜,又驚又喜,喜出望外。
“這件事確是末將之錯,該如何處置善后,全憑殿下吩咐。”
“真的哦?這可是你說的哦!”朱聿鐭上前兩步,蹲下身子,和跪在地上的李過正好一般高,平視著他的眼睛:“我要把沈永忠和他手下的兵馬都帶走,行不行?”
李過剛一點頭,還沒來得及說什么,朱聿鐭就哈哈大笑,伸手把他扶了起來,突然間卻臉色一變,轉頭看著堵錫,嚴肅地說道:“牧游先生(堵錫號牧游),興國侯已經答應孤王了,你可不能再從中作梗……”
襄陽城雖然前后被圍困幾個月,但是沒有發生激烈的攻防戰,沈永忠手下的這支清軍基本完整,有四千多人的兵力,其中三分之一都是遼東皮島時期就跟隨沈志祥的老兵,算得上一支精銳部隊。
所以,隆武把他們當成寶。
但是,汪克凡把他們當成草。
老兵未必就是好兵,沈永忠手下這些老兵,都是從明軍叛到清軍,再從清軍叛到明軍的老兵痞,雖然作戰經驗豐富,但是手上沾了太多漢人的鮮血,想把他們融合進楚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除了這個原因,關鍵還是養不起他們,四千多人的部隊一年要好幾萬兩銀子的開銷,汪克凡沒這個預算。與其收編這四千剛剛投降的清軍,還不如對忠貞營進行擴編,要知道忠貞營現在還有三萬多人的附屬部隊,一直沒有解決楚軍的編制。(想知道《殘明》更多精彩動態嗎?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選擇添加朋友中添加公眾號,搜索“ang”,關注公眾號,再也不會錯過每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