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心報效大清的孔有德、尚可喜不同,吳三桂和清廷之間已經起了猜忌,所以更希望清軍、西軍和楚軍拼個三敗俱傷,他才好待價而沽,順風使舵,眼下這種西軍一邊倒的勝利,是吳三桂絕對不愿意看到的。
“楚軍當初能夠在南京城下擊敗濟爾哈朗的大軍,可見實力不俗,現如今在湖廣遭遇小挫,暗中卻必然在籌劃反攻,本王可以斷定,既然湖北戰事已起,湖南戰事必然出現轉折,孫可望不久就會分兵北上,救援李定國,暫時無力攻占衡陽。”
吳三桂對湖廣戰局非常關心,每一份戰報都仔細研究,因為孫可望的表現太過耀眼,李定國攻打荊州的時候又意外受挫,所以吳三桂和孔有德、尚可喜一樣,對李定國的評價都不高。
多日來沉重的壓力一掃而空,吳三桂如釋重負,對著左右心腹輕松笑道:“楚軍若從衡陽發起反攻,必然先取長沙,再取岳陽,以便奪取長江的碼頭口岸,與下游的友軍恢復聯系,如此一來,黃州府的爭奪就會成為焦點,楚軍若是不想放棄長江以北這最后一個落腳之處,就會仗著水師渡江,與朝廷王師一戰,此戰究竟鹿死誰手,諸位可有高見?”
一席話說到最后,吳三桂又賣了個關子,左右心腹紛紛湊趣,有說朝廷王師必然摧枯拉朽的,有說楚賊兇悍難敵的,反正沒人敢像吳三桂這樣,公然把楚賊叫做楚軍。
“兵危戰兇,勝敗難料,這一仗究竟誰勝誰敗,的確都有可能,但依本王來看,最后多半還是楚軍得勝……”
吳三桂為眾人仔細分析其中的道理,楚軍雖然是背水一戰,可是他們有強大的水師作為依托,背靠長江反而變成了一個優勢,可以說已經處于不敗之地。
楚軍想增兵就增兵,甚至可以從千里之外的南京直接增兵。
想撤退就撤退,乘船撤到長江以南,清軍哪怕再厲害,也只能望江興嘆。
想登陸就登陸,可以從武昌到安慶中間任何一個地方登陸,騷擾清軍的后翼,切斷清軍的補給線,分割包抄,隨心所欲,讓清軍防不勝防。
想拖時間就拖時間,清軍的糧草補給都要從后方千辛萬苦的運到前線,楚軍卻占據著長江水道這條大動脈,隨便從南京發來兩船糧食,就夠數萬大軍吃用一個月,楚軍如果戰局不利,完全可以龜縮防守,讓清軍狗咬烏龜無從下口,最后糧草耗費太大,只能被迫退兵。
“王爺所言極是,在江南作戰,尤其是在長江沿岸作戰,有了水師簡直如虎添翼,沒有水師卻寸步難行。”夏國相感慨道:“朝廷如果不能重建一支足以與楚軍爭雄的強大水師,平定江南恐怕就是水中月,鏡中花,無論派多少兵馬來,到頭來終歸是徒勞無功。”
“著啊!本王也是這么想的,否則我為什么一直在徐州按兵不動?朝廷命我收復江淮,可是江淮和江南一樣水網密布,沒有水師,這個仗沒法打,咱們關寧鐵騎攢下這點家底不容易,不能白白扔進淮河打水漂。”
左右只有三四個最信任的心腹之人,吳三桂也不再藏著掖著,說出了自己的真實想法:“要想平定江南,就一定要有水師,但是朝廷現在這個局面,斷然是拿不出這么一大筆錢來的,所以平定江南遙遙無期,就像黃州府這一戰,楚軍已然立于不敗之地,既然如此,我等為何一定要和楚軍打生打死,得罪汪克凡和江南百姓呢?”
話說到這個份上,夏國相等人都是心領神會,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楚軍已經立于不敗之地,清廷卻把最后的家底都押上來了,打贏了最多也就是個劃江而治,萬一這一仗打輸了,后果更是不堪設想,到了這個時候,如果還是一心一意的為清廷賣命,豈不是腦子進水,自尋死路嗎?
“既然如此,我等何時才會豎起義旗,反戈一擊呢?”有一個心腹按捺不住,挑明了大家都沒說出來的想法,當漢奸的滋味并不好受,吳三桂的部隊現在名聲還算不錯,如果有可能,很多人還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打回山海關,以后能夠堂堂正正做人。
“你這還是看得短了。”
吳三桂卻搖搖頭,露出一個“你還是太不成熟”的笑容,說道:“汪克凡雖然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三五年內卻也無力北上,俗話說北人騎馬,南人乘船,楚軍到了北方未必是八旗勁旅的對手,況且西軍虎狼在側,汪克凡也無力謀取江北,就好比黃州府這一戰,楚軍雖然能夠得勝,多半卻是苦戰得勝,甚至是一場得不償失的慘勝,有西軍在側翼騷擾夾攻,譚泰和孔有德哪怕敗在楚軍手下,應該也能全身而退。”
他停頓片刻,又說道:“眼下這個局面,對我們最有利的就是維持局面不變,朝廷想要劃江而治,必然以我為東南屏障,軍需錢糧,有求必應,楚軍無力北上,又要與西軍爭奪朝廷正朔,彼此間免不了先打個你死我活,窮兵黷武之下,最后必定兩敗俱傷,待我等在江淮站穩腳跟,再徐徐圖之,進退兩便也。”
夏國相等人砰然心動,吳三桂的這番話里,隱隱透露出一副從未對人明言的雄心壯志,如果吳三桂一直附在清廷身上吸血,假以時日,必然是主弱臣強,變成大清國的汪克凡,如果西軍和楚軍再拼個兩敗俱傷,到時候這逐鹿天下的群雄里,又會多出一桿“吳”字大旗。
這種情況,可能性并不小!
歷史上每個穩定的王朝之后,都會有一個幾十年到一百多年的亂世,最后統一天下的,往往并不是群雄之一,而是他們的某個手下。比如漢末三國,最后卻是三國歸晉,被曹操的手下司馬氏得了天下,又比如唐末天下大亂,黃巢兵敗身死,被他的部將朱溫得了天下,現在來到了明末亂世,滿清如果退出關外,卻被大清的平西王吳三桂得了天下,簡直是異曲同工,太符合歷史規律了!
“廣積糧,緩稱王……”夏國相在心中暗暗稱贊吳三桂的老辣,他在徐州隱忍不動,竟然暗合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的做法,將來也許真的能夠成就大業。
就在這個時候,門外有八百里快馬送來的急報,吳三桂暫停議事,呈上來一看,突然間臉上的肌肉劇烈扭曲,神情古怪,就像被人當眾打了一個耳光似的,又驚又怒。
夏國相等人想問又不敢問,過了良久,吳三桂才把那份急報輕輕擲在地上,喟然長嘆:“老夫千算萬算,卻還是算漏一件事,汪克凡任人唯親,雖然可逞一時之勇,終究難成大事……唉,沒想到楚軍這大好基業,竟然斷送在汪晟這豎子手中!”
他的語氣充滿痛惜,不知內情的人看到了,還以為這位頂戴花翎的大清王爺是一位反清復明的義士。
夏國相彎腰撿起那份急報看去,上面寫的明白,楚軍堅守衡陽兩個月,在孫可望的連續猛攻下漸漸不支,西軍前幾天突然停止攻勢,同時在衡陽包圍圈的東邊放開一個口子,典型的圍三闕一,城中的楚軍趁機突圍,被西軍從后追殺,大敗逃入湘贛邊界的山區,孫可望兵不血刃奪取衡陽。
“汪晟豎子,臨陣脫逃,可斬!”
“汪晟未必在城中,也許早就逃得遠遠的了,唉,楚軍用此人為帥,焉能不敗?”
“衡陽陷落,楚賊在湖南再無立足之處,只能退守江西和廣東,黃州府孤軍懸于江北,覆滅只在旦夕之間,王爺,西賊若是占領湖廣全境,局面又是大為不同,孫可望的大軍若是順江而下,南京只能開城請降!”
夏國相等人三言兩語,就把衡陽失守的嚴重性分析的一清二楚,楚軍以湘楚之地為根基,如今都落入西軍手里,三軍將士必然軍心大亂,就好像參天大樹被挖斷樹根,馬上就會轟然倒下,從而打破局面的平衡。
西軍占領湖廣全境后,下一步,進攻廣東怎么辦?進攻江西又怎么辦?楚軍在自己的老巢都打不過西軍,分兵防守廣東和江西,肯定敗退的更快,一個搞不好,會被西軍打得落花流水,就此一蹶不振。
水師?的確,楚軍有水師的優勢,但是西軍占領湖南后,可以繞過長江,從江西、廣東包抄南直隸,讓楚軍的水師變成擺設。
“孫可望,一代名將也,老夫自愧不如。”吳三桂情緒稍稍平復,重新梳理湖廣會戰的經過,越是從頭推想,對孫可望越是佩服,他從旁人決計想不到的雪峰山區發起進攻,只用了半年多的時間,就打敗了曾經不可一世的楚軍,占領湖廣全境,吳三桂設身處地的推想,如果換成自己,肯定無法取得如此輝煌的戰果。
天才一秒: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