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頭拜了師傅,林麒叫來小鬼,將藏在棺材中的陰錢全都交還給他,并對小鬼說,這些陰錢是他林麒借用了的,回去如此稟告就是,若有什么懲罰也是他來背,小鬼是個機靈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不過陰錢找回來,自己的責罰就免了,林麒與他有恩,讓他怎么說,就怎么說也就是了,當下招來其余陰差,套上車,拉上陰錢呼啦啦去了。
做完這些,林麒又將張青山身上所有的銀子都借了來,差不多有五十多兩,帶著老李頭來到棺材鋪子,把所有的銀子都給了棺材鋪老板,告訴他若是老李頭有什么不測,這些銀子就是用來葬他的,給準備副棺材,買些紙錢燒了,剩下的銀子全是他的,老板自然滿口答應,五十兩可不是個小數,那能不盡心辦事。
回到義莊,林麒將鬼道真經傳給了老李頭,還告訴他,若是碰到可憐的孤魂野鬼,只要不是惡毒陰煞的,盡可將真經傳授,說起來老李頭還是林麒的大,自然滿口答應,人也精神了不少,一想到死后能得這么個結果,那也是善緣了。
此間事了,林麒就想離開,老李頭卻遞給林麒一個小布包袱,沉聲道:“這是我祖傳的秘術,如今我要入土了,人世間也沒什么好留戀的,唯有這兩本祖上傳下的術法,我也沒個子嗣,更沒個傳人,就送給師傅吧,或許能有些用處,rì后師傅若是遇見可造之才,幫我將這術法傳下去,也不算對不起祖先。若是碰不到那也就算了。”
林麒接過布包,里面包了兩本薄薄的冊子,別看老李頭窮困潦倒的模樣,這兩本冊子倒是的甚好,包著的布也是上好的棉布,林麒點點頭,讓他放心,rì后若是遇到有緣之人,自然將這套術法傳下去。
老李頭了的心事,人變得輕松不少,愁苦的一張臉也有了些笑模樣,將林麒送出安陽,告訴他說,若是有事,直接轉動玉戒指就行,他自然能感應的到。林麒笑著應了,揮手與老李頭告別,走出去好遠,回頭仍能看見老李頭佝僂的身影在黑暗之中。
走出去了好遠,張青山才嘆息一聲對林麒道:“銀子是我出,好處是你小子得,這世道還有沒有天理了?”張青山已經回過味來了,看似林麒吃了虧,擔下了搶劫陰錢的罪過。可這事不能琢磨,一琢磨那陰差必定不敢跟城隍說假話,必然會說陰錢是林麒找回來的,不過就是替人隱瞞罷了,官場人情,不管陰間陽世,都是一樣,做官想要做的久,最重要的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道理,他張青山都懂,當地城隍又怎么會不懂?
只要陰錢找回來了,自然是皆大歡喜,沒人會找那個麻煩向上報,好像自己辦事不利一樣,如此一來,自然無人追究,而林麒呢,陰差要欠他個人情,收了一百多個鬼徒弟,還得了兩本秘術,能時代傳承下來的秘術,自有獨到的地方,否則那老李頭怎么會那么厲害,帶著一幫孤魂野鬼就敢打陰差,搶陰錢,如今這好處可都是林麒的了。
這小子怎么就那么有人緣?斗陰姹,得鬼道真經,幫陰差忙,收徒弟,得秘術。倒是自己忙活了這么多天,打生打死的,什么都沒有不說,還搭出去幾十輛銀子,這話里話外的意思,可就有些酸溜溜的。
林麒斜眼瞧他,道:“咱們兩個一起參合的這事,當初你怎么不出頭?”
張青山苦笑道:“陽間冥界,陰陽相隔,誰愿意找那個麻煩。”
林麒道:“還不就是了,我就得了兩本書,收了幾個鬼徒弟,又有什么好的了?除了我也沒人干這費力不討好的事。”
張青山蹦起來道:“幾個鬼徒弟?小子,別得了便宜賣乖!你這一百多個鬼徒弟可不是一般的孤魂野鬼,那至少都是死了五十年往上的,又得老李頭拜祭,比一般孤魂野鬼厲害的多,更有老李頭的秘術祭養,可附身于草人之人,也可陰魂示人,行走陰陽兩界,如今已是這般厲害,再多幾年,可就是一百多個草頭神,你小子能不知道?”
林麒聽他這么說,停下腳步,正色道:“我還真不知道,就知道老李如此孤寡困苦,仍是不忘本心,施舍一眾孤魂野鬼,我就知道不能讓老李這樣的好人沒了下場,我林麒實在沒有資格當他的師傅,照我來看,該是我像老李學才是,無奈想要幫他,就只有這個辦法,你張青山龍虎山嫡傳,懂得比我多,也能幫他,你為何不幫?現在見我得了好處,卻又心里不平,當初干什么去了?”
林麒一番話說得張青山啞口無言,他是名門正派的,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前思后想,那里能像林麒這樣隨心所玉,人同命不同,再說什么也是沒用。不過猶自不甘心嘟囔道:“那銀子可是我出的……”
林麒也不理他,銀子花就花了,龍虎山親傳的就是不一樣,隨身都帶著百十兩的銀子,一路上打尖吃飯,張青山那也是盡撿著好地方去,好吃的吃,跟自己師傅周興比起來,簡直就是天上地下,就因為周顛能吃,便將兩人趕下了山,張青山出游,卻是銀子滿滿,這是什么道理?想到這些,林麒對龍虎山并沒有多大好感,更沒打算還張青山銀子,花就花了,要錢沒有,要打你也打不過我,你能拿我怎樣?
張青山想必也知道林麒心中所想,一路上念念叨叨,說他得來的這點銀子也不容易,rì后林麒手頭寬裕了,還是要盡早還他,林麒哼哼哈哈的答應,卻從未當個事情,兩人晝伏夜出,再也沒碰到奇怪的事,偶爾碰到作亂的紅巾軍,以兩人的本事,早就遠遠躲開。
一路無話,如此走了半個多月,就到了龍虎山,龍虎山為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祖庭”,龍虎山原名云錦山,乃獨秀江南的秀水靈山。此地群峰綿延數十里,為象山支脈西行所致。傳喻九十九條龍在此集結,山狀若龍盤,似虎踞,龍虎爭雄,勢不相讓;上清溪自東遠途飄入,依山緩行,繞山轉峰,似小憩,似戀景,過灘呈白,遇潭現綠,或輕聲雅語,或靜心沉思。九十九峰二十四巖,盡取水之至柔,繞山轉峰之溪水,遍納九十九龍之陽剛,山丹水綠,靈性十足。不久,靈山秀水被神靈相中,即差兩仙鶴導引張道陵攜出入于山,煉丹修道。山神知覺,龍虎現身,取代云錦。
張道陵于龍虎山修道煉丹大成后,從漢末天師張盛始,歷代天師華居此地,守龍虎山尋仙覓術,坐上清宮演教布化,居天師府修身養性,龍虎山先后建有十大道宮,八十一座道觀,五十座道院,十個道庵,其繁榮景象可見一斑。
尤其是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后,龍虎山更是興盛,元成宗大德八年敕封張陵第三十八代孫張與材為“正一教主”該年元成宗在已授張與材管領江南諸路道教的基礎上,加授其為“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箓”。
其實在兩宋時期,龍虎山還未有如此威望,與茅山、閣皂二宗并稱“三山符箓”,宋室對三宗的禮遇幾乎不分軒輊,三宗的勢力也在伯仲之間,茅山宗還常常略勝一籌;且彼此都是平等的,并無隸屬關系。從張陵起,其子孫雖代代被稱為“天師”,但那只是教徒對其尊稱,朝廷從未正式承認,連最尊崇道教的宋真宗和徽宗,也僅賜張陵子孫以“先生”稱號,加封第三十代孫張繼先為虛靖先生等。然而至蒙古人入關,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蒙古貴族以武力威震歐亞,入主中原后,為了籠絡人心和奴化中原百姓,不得不籠絡道教。
蒙古人早期大力扶植的是全真道,進據江南后,深感勢力影響過于強大,便轉向扶植張陵后嗣主領的龍虎宗,而對全真道采取適當限制。張陵子孫世居江南,他們信奉的天師道、龍虎宗源遠流長,在江南地區有較大的影響。蒙古族又世奉薩滿教,也較易接受道教的符箓派。因此在元世祖統一江南后,張陵后嗣及其龍虎宗特受榮寵。
從至元十三年世祖召見張陵第三十六代孫張宗演起,直到元末第四十一代張正言止,代代被封為天師、真人,或大真人,并受命掌領江南道教。以朝廷名義封張陵子孫為“天師”并命其掌領江南諸路道教。
天師封號尊貴,掌領江南諸路道教又是很大的實權,張陵子孫獲此榮寵,立即身價百倍,在眾多符箓道派中,顯得十分突出和顯要。諸如江南地區各級道官的任命,各派宮觀的賜額,各派之間矛盾的解決,以及各派有重大事務須向元室請示等,都須首先報告天師,或請天師轉達。如此一來,歷代天師自然成為江南諸符箓派的首領。
林麒不懂得這些,就覺得這龍虎山上的一座座的道觀壯觀無比,眼花繚亂之際,竟然有些看不過來,張青山將林麒帶到自己住處,讓他安心等待,他先去點個卯,回來就陪林麒去找周顛。
張青山走了,只剩下林麒有些恍惚,就要見到周顛了,如今可變樣了?可會原諒自己?見到周顛,該說什么?思前想后,惴惴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