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64、孤注黃天蕩

  韓、梁“圍追堵截,bi其鎮江,引困死港,一網打盡。”的大謀略,“圍甕”已成,就差“收網”了。前者乃“天時”,后者為“地利”,就看如何利用地利了。

  吳央,不禁想起張俊的高橋之戰。

  去冬臘月底,張俊撤退到明州,沒能趕上皇家船隊,卻收到一份皇帝走時留下的手詔。

  詔曰:“惟卿忠勇,事朕累年,朕非卿則倡義誰先,卿非朕則前功俱廢。卿宜戮力,共捍賊兵,一戰成功,當封王爵。”

  張俊面對這份許愿似的詔書,一點也激動不起來。他明白皇上的意思是要他在明州,拖住南下的金軍,掩護皇上在海上能逃得更遠一點。他再次感到無奈,只得硬著頭皮被迫準備迎戰。

  張俊在金軍到來之前,在明州作了三項戰斗部署。

  一是偵察敵情。他派了一個叫任存的軍士潛入金軍營地偵察,很快獲得了金軍情報,掌握了金軍虛實。

  二是爭取民眾支持。張俊聽取鄞縣俠士劉相如的建議,由劉相如撰榜文,申明抗金大義,招募當地民眾組成鄉兵參戰,得到踴躍響應。

  三是構筑戰陣。在城西高橋一帶,金軍入侵的必經之地構筑土壘,裝上威力強大的兵器“萬牛弩”。同時,實行堅壁清野,將環城30里的草木、房舍全都燒毀,使金軍難以駐足和藏身。

  張俊到達之前,行在移蹕定海(鎮海區)時,正是兀術占領臨安時間。兀術以為建炎帝還在明州城,于是,坐鎮臨安,命令手下兩員勇將,率前軍4000人火速追擊明州。當金軍來到越州與明州交界的余姚縣。余姚知縣李穎士,把隘官陳彥,率領幾千鄉兵,在縣城以東多插旗幟,布置疑兵。金軍的前哨部隊輪流進行試探,都被擊退。金軍屯兵一天之后,發現宋軍已經撤退,方才進入余姚縣城。金統領留下小部分兵馬駐守余姚,自己則率兵殺奔明州。他探聽到明州有重兵把守,就在城西廣德湖南岸扎寨。

  正在這時,張俊率大軍萬余,抵達明州。

  明州自五代以來,已有200多年沒有經歷過重大戰事了。這200多年是明州社會、經濟、文化等全面發展和繁榮時期,是明州人民休養生息的快樂日子。到北宋末年,明州已發展到人口約40萬。成為頗具規模的,江南著名港口城市。由于皇帝的到來,金軍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明州。新年伊始,一場大戰即將在明州爆發。

  宋軍指揮張俊,下有兩員大將楊沂中、田師中兩統制。有兵馬12000人。

  金軍指揮兀術,下有萬夫長斜卯阿里、萬夫長烏延蒲盧渾,前軍4000人,后來又開到3000多人。

  宋金兩軍于城西17天中,展開了四番激戰。第一戰在高橋。

  由于連日下雨,金兵大隊人馬踏著泥濘,從廣德湖出發向明州進攻。行至高橋時,“望京門”城樓上的張俊、劉洪道已遠遠望見。張俊命令統領劉寶,率2000人出戰。劉寶的人馬與金軍稍一接觸,立即潰退。在自相踐踏之中,正將黨用,副將丘橫死于亂軍之中,宋軍紛紛逃竄回城。張俊在城上,見剛開戰部下就這副狼狽樣,非常惱火。于是,他一面命令統制楊沂中、田師中與統領趙密,率水陸精銳部隊投入戰斗,命令劉洪道率鄉兵助陣,叫劉寶重整部隊再進;一面叫士兵到高橋附近老百姓家中,搜集當地盛產的草席。將幾千條草席,一層一層鋪在各要道上。

  年三十,中軍統領張宗顏,率部先突破金軍。楊沂中帶領3000人,由望京門的水門駕船出城,然后登南岸陸戰。劉洪道也領州兵射擊金軍側翼。戰斗打得異常激烈,宋、金雙方都好象,要在建炎三年的最后一天,取得紀念性的戰果。宋軍越戰越勇,武經大夫夏榮,身中18槍,血染戰袍,仍拼殺不止。金軍在三支宋軍的夾攻之下,終于不支,奪路潰退。哪知鋪在各要道上的草席被雨一淋,滑溜如冰,金軍的騎兵一踏上去,便人仰馬翻。這時,主管殿前司公事李質,也率水軍趕來增援。

  宋軍這次,打了一場水陸配合戰,殺傷金兵達千余人,取得了第一仗勝利。

  強悍的金兵,終于也有敗退的時候,連忙退回廣德湖營寨。

  初八,三戰時,張俊對劉知州謊稱“圣上命我往臺州從扈。”

  翌日,張俊率部撤離明州,往臺州奔去。城中居民見張俊帶大軍逃走,知道就要大難臨頭了,也紛紛跟著出逃。劉洪道心知張俊假傳圣旨,也不拆穿,因為他也準備開溜。下令州兵收拾庫藏,準備逃跑,卻遇到一個書生,率領市民幾十人,攔住他的馬,要求他留下來,帶領大家共同御敵。劉洪道見狀很尷尬,卻道“我有克敵之計,你們自可無憂。”然后于敵人援軍抵達前夜,化裝逃離。

  正月14日,敵軍援軍到。上元日,金軍在望京門下,架炮拋射炮石,擊碎了城樓。

  16日,明州黑暗的日子。有條件、有實力抗擊金軍的明州城,在堅守17天之后,終因張俊、劉洪道棄守,陷落。

  城池陷落,立遭涂炭……

  明州宋金對抗戰,雖然戰役不大,卻系建炎三年唯一的一次,以宋軍為勝方的戰役,列為著名的——“高橋之戰”。

  可以看出,高橋之戰,充分利用了地利與人和,外加充分謀劃。

  “這次,已經前前后后謀劃了很久。一定要利用好天時地利人和,徹底瓦解金軍主力!”吳央想。

  ——吳央,孤注一擲!

  吳央,孤注一擲。趙構,也孤注一擲。大軍,孤注一擲!

  韓世忠以八千水軍,成功阻敵十萬大軍。不僅依然過不了長江,還被圍困死港黃天蕩。捷報傳開,朝野為之震撼。

  宋軍以少勝多,以弱勝強,而且勝利在南宋新朝,瀕臨生死存亡之際,來了轉機,來了希望。國人奔走相告,慶幸大宋有強者,朝廷有強將。

  同時,夏四月癸未(11日),駐蹕越州的建炎帝,對于韓世忠奏捷,說:“金人南侵以來,諸軍望風而逃。如果多幾個韓世忠,金人再來南侵,當有能勝的希望。”

  對皇帝此說,大臣范宗尹,竟然歸之于“全在天意”,“更愿陛下修德,庶幾天意必回,則天下之事不難為矣。”

  剛剛下詔準備親征,又接到鎮江發來捷報。韓世忠不僅再次擊敗金軍,還將兀術十萬大軍,圍困黃天蕩,越州行在立即陷入一片激烈的爭論,什么聲音都有。

  宰相呂頤浩等聞知金兵已至窮境,上奏皇帝集結天下精兵,策應韓世忠夾擊金軍,如是必擒兀術。

  呂頤浩對皇帝分析,大意是:

  我認為,韓的成功有以下原因。

  一是天時。金兵大掠江南后開始北撤,無心戀戰,也沒想到會受到強大阻擊。而韓世忠非常有先見之明,估計到金兵不會久留江南,因此早早就策畫了攔截作戰方案,特別是打造了大量重型艦船,以有備擊無備,此勝算一也。

  二是地利。雙方主要進行水戰,韓世忠的艦船高大占據優勢,而金兵的騎、步兵優勢完全無法發揮。韓對江南水道非常熟悉,而金兵對地形一無所知,在與韓交手屢戰屢敗,并被一路追擊下,竟然誤入黃天蕩死港,在地形上陷入絕境。

  三是人和。韓在本地作戰,得到民眾的廣泛支持,金兵當時也是在江南民眾,四處抵抗下無法立足才撤軍的。黃天蕩戰役中,其他宋軍也沒閑著。雖然在以水戰為主的黃天蕩戰役中,基本幫不上什么忙,但也有效地削弱了敵人援軍的參與力度。

  總的來說,金軍這次大掠江南,一路如出入無人之境,bi.得我們一路逃到溫州,朝廷面臨危亡之險,民心士氣正處極為低落的時候。而此時韓世忠以少量兵力,圍困金國主力部隊,致使十萬金兵無法回家。這個結果給氣焰不可一世的金國,打擊和震憾是非常巨大的。而且黃天蕩戰役由許多場戰斗組成,宋軍幾乎全勝。總體上,黃天蕩戰役是我朝在最困難時取得的一場大勝。

  然而陛下,韓世忠兵力太少,我們實在無法指望他,一支八千人隊伍,完成全殲金軍主力,這樣的傾我大宋之力,也難以完成的任務。

  所以陛下,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應當借此天賜良機,舉我朝大軍全力以赴,速派援軍,合力韓、梁之軍。

  ——陛下,臣愿領軍,前往圍剿!

  呂相智慧,趙構甚喜。然而,御史中丞趙鼎,懷疑韓世忠虛報軍情。他認為,如果所報不虛,韓世忠部足可以剪除金軍,用不著皇帝你御駕親征;如果所報是假,陛下你御駕親征,還要不要天下社稷?他還糾集朝中一部分臣子,共論彈劾呂頤浩專權跋扈。對呂相,進行人身攻擊。呂頤浩一氣之下,免除趙鼎的職務,移之翰林。但趙鼎竟然,引用北宋名臣司馬光故事,不肯就職。

  趙構心中有數。自從秘密準許吳央為朝廷督軍,代天子節制全軍后,自張俊報過吳央調走其麾下九千兵馬,再無消息,蒸發了似的。直至“韓世忠困敵黃天蕩”捷報傳來,趙構恍然大悟——吳央,再一次與呂頤浩不謀而合,而且呂相又是晚一步。

  “陛下,我們這么艱難地走到今天,我絕對不能放過,可以剿滅敵軍主力的最佳時機……”吳央的話縈回耳際。

  趙構心想,兀術大軍被圍困死港黃天蕩,不正是“剿滅敵軍主力的最佳時機”么?

  再細想,岳鵬舉自去冬11月后,其軍主力就再也沒有動靜。于溫州下詔劉光世前往饒州平亂,回奏的卻是駐防九江的統制王德。報劉太尉率精兵二萬,言之阻敵歸師去,卻沒說何處阻敵。因而,由王德奉詔前往饒州,彈壓劉文舜之亂。最后,鄧小乙于杭州灣,奏報吳柱國登陸溫州前,吩咐隨扈返航越州后,不要登陸,直接開走20條船舶,前往鎮江。這些串起來,不就是吳央的“作為與動靜”么?如此看來,吳央的計策是:不動聲色,但等韓世中困敵黃天蕩,然后她集結的朝廷援軍,剿敵黃天蕩,一舉扭轉朝廷被動局面。

  他心里很欣賞,也很敬重呂頤浩,知道呂相“集結精兵,策應夾擊。”之策,是對的。雖然慢半拍,但吳央乃芍仙轉世,心有“方外”成分,自然不是凡人能比之。因而,呂相之籌謀,已經難能可貴也!然而——

  一是,如果沒有吳央未雨綢繆,行動在前,到現在集結,有軍幾何?時間上也來不及。

  二是,如果準了呂相之計,必然大動干戈,不僅于事無補,還打亂了吳央計劃。

  三是,呂相已經年屆甲子,今年60歲,太老了。七十古來稀,還是讓他安逸晚年吧。

  趙構通過細細分析,下了決心。

  結果是,在這種內耗中,呂頤浩被罷相,改任為鎮南軍節度使、醴泉觀使。“御駕親征,巡幸浙西。”也被擱置下來。然后,范宗尹升右相,趙鼎升簽樞密院事。

  范宗尹,字覺民,襄陽鄧城(襄陽.樊城區)人,宣和三年進士,時年30歲,可謂年輕的宰相。

  趙鼎,政治家、詞人。字元鎮,自號得全居士。解州聞喜(山西)人。其詞被評“清剛沈至,卓然名家。”時年46歲。

  ——看來,趙構重視“老中青”三結合,呵呵……

  揚子江,焦、金山至龍潭一線的大戰,宋軍的軍事部署,讓兀術明白“南朝”有人,自此他再也不敢輕視南朝了。

  兀術被困黃天蕩,進有阻軍,退而無路,女婿龍虎大王,已被生擒。驚呼:宋軍“使船如使馬,奈何?”即,宋人用船,就象金人用馬,能夠怎樣?無可奈何啊!

  兀術船隊曾經硬闖,韓世忠戰艦嚴守黃天蕩“瓶頸”,來一條,鉤翻一條江中……

  兀術惶懼之下,要求把一路所掠的女人、寶物、金銀,全部交還,以求借道,韓世忠不允;又請求把金軍高級將領,所乘的數匹罕世名馬奉獻,又不許。

  兀術氣餒之下,派人哀求與韓世忠通話,“祈請甚哀”。

  韓世忠說話很直接,“不難!還我二圣(道圣、淵圣),復舊疆土,歸報明主(趙構),足相全也(兀術為國論.勃極烈,相當于左臣右相)。”兀術語塞,默然而退。

  兀術見韓世忠氣壯如牛,并把自己隨身攜帶的美酒傳身邊將士,一起縱飲狂笑。其部下,也象整天沒事干一樣。不禁,很是沮喪。

  于是,兀術更加坐臥不安,欲“買路而走”的態度比先前更加恭敬,韓世忠不予理會。

  過了幾天,兀術眼見后到的萬余人馬,又被宋軍弄入港灣,前后已經一萬大幾千人馬,喂了王八。南下時,擁兵十萬。一路來回折損,實際余兵七八萬,現在,更少了。便哀求,要與韓世忠,于黃天蕩有陸岸地方相見。韓世忠,同意了。

  4月18日,按約定雙方各帶四人。少頃,果有金兵五騎如期而至。

  雙方,坐于馬上會語,都沒有通報誰是頭兒。

  兀術見部下裝孫子哀求不管用,漸怒,開始喝罵,出言不遜。

  韓爺見話不投機,也怒。拿起弓箭,引弓怒射。

  敵五騎驚馳,嚇得這位金朝大帥“紅袍玉帶,既墜,復跳馳而脫。”

  韓將軍,縱馬緊追不放。狼狽之下,兀術挺兵器而出,與韓世忠大戰數十回合。雙方五對五,各自拼殺。最后,跑掉三個,活捉兩個。據俘虜交代,脫落“紅袍玉帶”者,乃兀術。

  當然跑掉的三人中,有“紅袍玉帶”者。自然,還是在黃天蕩內。浩瀚的黃天蕩,之中有好幾處突出水面之洲島的。

  18日會晤后,兀術安靜了。

  棲霞寺這邊,進入緊鑼密鼓,籌謀“圍剿”。

  4月12日,兀術被圍困黃天蕩。當晚,岳、劉、楊,急請戰。

  吳央不置可否,卻問到:“你們先說說,我在金山寺提的問題,你們有答案了嗎?”

  “我們早就一起琢磨過了,冰父,主要是你的策略,你說。”鵬舉點名。

  冰父趕緊起立“吳大人,各位將軍,小生不過秀才談兵也!但岳將軍要我說,不敢不從。”

  于是,他分析與解答了系列問題,關鍵是“水下鑿船,對付蓋板防鉤。”

  吳央大加贊賞,“很好!四位不愧是我朝,軍事大才與后起之秀,我很欣慰。水軍,馬上挑選水性好的百人左右,加強潛水訓練。決戰時,此百人專領‘潛水鑿漏敵船’任務,參與大戰黃天蕩。如何大戰、何時大戰,明日再說。”

  她要劉、楊先去休息,留下岳飛,與之先行密議……

  13日,他們五人,登上江岸泊船。鵬舉按吩咐,帶上圍繞黃天蕩的局部軍事輿圖,領劉光世、楊沂中,三人于船艙合議,如何圍剿黃天蕩。冰父列席,做記錄。吳央自己在甲板上看書,其實是望風。

  三個小時后,他們四個出來,由鵬舉匯報了一遍討論結果。吳央表示,全憑他們計劃。

  接下來幾天,各自進入緊張籌備。

  18日,于泊江南岸船艙,開會。岳飛、劉光世、楊沂中、鄧小乙在座,冰父列席。

  “各位將軍,此次甕中捉鱉,圍剿金軍主力之良機,既是人為,也是天賜,所以是不可再得的機遇。而剿滅金軍主力,即兀術的十萬大軍,對我大宋國防的巨大意義,自然不言而喻。就是說,也是各位將軍,為大宋,為朝廷,為陛下建立奇功的難得機遇到了。能否把握這次機遇,就看在座四位都統制與統制了。”

  說到這,她起身,“吳央在此,拜托了!”向四位,各一鞠躬,然后行軍禮。

  各位立即表態后,吳央拿出圣旨,宣旨,請大家過目,向楊、劉要回她調兵的手書。正式以朝廷督軍身份,主持會議,拜岳飛為朝廷援軍主將,拜劉光世為副將。

  主將岳鵬舉,當即請各位,走到軍事輿圖前,開始布置。最后道:“各位將軍,女真,是我大宋不共戴天的死敵!這次圍剿敵寇主力,是我岳飛,也是各位將軍義不容辭的責任,韓世忠、梁紅玉就是我等榜樣!我們都是朝廷一路大將,大道理不用我說。我就命令你們,也請你們傳達所有將士:不能包了敵人餃子,本主將,我,就包了你們所有都統制、統制的餃子!”神色凌厲,聲音震耳欲聾!

  話落,一拳砸在案上,案臺立馬砸裂了!

  將軍們,為之精神一震,個個憋紅了臉,神情激越,異口同聲:“末將遵命!”

  吳央心中一凜,他有五萬大軍,包了統制們餃子,不是玩笑話!

  她為岳飛驕傲!她為岳鵬舉自豪!

  當晚,金山寺,韓、梁帥帳。見六人到訪,翰、梁喜出望外,熱情接待。

  賓主剛剛落座,吳央起身,“各位將軍,請起立!”他們按路上約定站一排。

  “向我軍大英雄,韓世忠將軍致敬!”六人整齊劃一,行軍禮。

  “向我軍大英雄,護國夫人梁紅玉致敬!”又整齊劃一,行軍禮。

  禮畢。未等韓、梁還禮,吳央亮出“如朕親臨”金牌。

  全體行覲見禮“臣,恭請圣安!”

  吳央一抱拳“圣恭安!”接著道,“各位將軍,請入坐!”

  待大家入座,“岳將軍,請向韓將軍、梁將軍通報一下,朝廷援軍概要情況,以及初步圍剿方案。然后,請韓、梁二位將軍,提出寶貴建議,以便敲定最后的,我軍圍剿黃天蕩方案。”

  接著,通報、商議了近半個時辰。吳央先表示,自己不懂打仗,只是代天子督軍,傳達皇上旨意。最后起身,道:“我命令!”大家趕緊起立。

  命令——

  一、我軍決戰目標,一舉全殲兀術大軍。

  二、各軍,以煙花彈升空為信號,發起總攻。總攻前,除戰艦繼續于長江上阻截外,一律禁止擅自行動。

  三、所有戰艦,但見總攻信號,一律下帆,以漿代帆行船,預防火攻。

  四、凡繳械投降者,一律不得殺戮,只能捆綁關押。

  五、一旦敵人援軍開到,只要是駐扎長江北岸,一律禁止登岸追擊。

  六、一切繳獲要歸公!此條,作為我軍今后,戰場鐵律。

  七、總攻前,今晚所涉內容,除了在座八位,不得有第九個人知曉。

  “以上七條,但有膽敢不遵者,無論是誰,本督軍一律重辦,格殺勿論!”

  “末將遵命!”眾人領命,行軍禮。

  然后,她示意大家坐下,作補充說明:總攻的估計時間,金援軍的估計駐扎地點,期許凡繳獲金錢與物資一錢、一物、不留,總攻前韓部以死困黃天蕩為首要,若有當地驍悍鄉勇前來請求助陣,請韓將軍收留他們助戰。如有未盡事宜需要與之商議的,敬請護國夫人前往棲霞寺議之。

  大家,一一握手,告別。

  一行五人,回到棲霞寺。吳央,要鵬舉到她屋里。

  “大哥,我下面說的,僅供你參考。”

  吳央建議完,鵬舉立即與劉副將等,于18日當晚,敲定最后決戰方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