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120、山水有清音-14

  與《》相關的小說友情推薦:

  以下是:

120、山水有清音——坐井五國城  從皇帝,到囚徒,趙佶父子不是第133章奏能自制,帝愛其才”。顯而易見,鄭氏不僅姿色出眾,而且還能幫助趙佶處理奏章。因此,趙佶更偏愛鄭氏。他多次賜給鄭氏情詞艷曲,后來傳出宮禁,廣為流傳。政和元年(1111年),王皇后去世,趙佶馬上冊封鄭氏為皇后。可見,才子皇帝,也愛才女。

  值得一提的是,趙佶曾經特別寵幸的劉貴妃去世時,一聽臣子楊戩說,有一位也是姓劉的女子,有傾國傾城之貌,不亞于王昭君,便趕緊將其召入宮中。

  這位劉氏本是酒家之女,出身卑賤,但長得光艷風流。趙佶一見,魂不守舍,瞬間便將喪妃之痛遺忘殆盡,對劉氏大加寵愛,與她形影不離。若離了她,竟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劉氏天資穎悟,善于逢迎趙佶。還極善涂飾,每制一衣,款式新穎,裝扮起來勝似天仙。其穿著打扮,不但趙佶喜歡,就連京城內外也競相仿效。在趙佶看來,劉氏回眸一笑,六宮粉黛盡無顏色。

  趙佶,就是如此這般地熱愛漂亮女人,更為離奇的是,皇宮女人,遠不能滿足皇帝趙佶的需求,宮外獵艷也是趙佶一絕。專門設立行幸局,負責出行事宜。從親王到皇帝,都是時常光顧,京城內有名的妓館“擷芳樓”。其中,名冠汴京的名妓李師師,更是深得趙佶青睞。他經常乘坐小轎子,帶領數名侍從,微服出宮,到李師師家過夜。

  是故,趙佶的日子,過得好瀟灑,可謂如虎如狼地紈绔生活的風流君王。然而,自從成了階下囚,他的不少妃嬪都成了敵虜的玩物。

  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勘稱千古一帝,千古一憾。

  一虎,生產了80個子女。

  趙佶“盛產子女”,亦可謂千古一帝,千古一憾,不能不令人咂舌。

  1125年12月,趙佶禪位。在位25年,育皇子女65人(子31、女34)。有皇孫兒16人,有皇孫女30人。孫輩排前的,當然就是趙桓的太子趙諶(10歲),公主柔嘉(7歲)。

  趙佶禪位后,育子趙相。趙佶被囚禁后,還育子女14人(子6、女八)。就是說,其前后生育子女80人。(而其長子趙桓,被囚禁后也生育子女各2人。)

  其中,32子——

  1、桓(靖康帝)。親王7——檉、楷(鄆王)、楫、樞(肅王)、杞、栩、棫。

  2、構(紹興帝)。親王10——材、模、植、樸、棣、è(木咢)、栱.、栻、榛、椿。

  3、郡王2——趙楃、趙楗。

  4、國公11——機、梴、樾、陰g(木英)、椅、棟、橞、桐、柄、樅、相。

  5、薨于靖康之難前的皇子7——檉、楫、材、樸、栱、椿、機。

  6、出生五國城的兒子——趙極、趙柱、趙檀……

  一個終年54歲者,竟然生育子女八十人,不能不說是“偉男子”。子女多,當然女人也多。單就侍婢轉妃嬪的就有41人,所以為之生兒育女的,也就多了。

  一個男人,駕馭女人數以百計。難怪有人要問,趙佶的霸氣,都對付生育去了?

  另外,趙佶似乎對樹木情有獨鐘。38個兒子,都取名“木”。其中,“木咢、木英”結構的字,都變古字了。啊啊,真是難為了。單就子孫“取名”,就夠嗆吧!

  然而,生的多,死的多。除了靖康之難前的7個,屬于正常死亡外,其余的絕大多數死于災難了。可謂生育越多,災難越大。

  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勘稱千古一帝,千古一憾。

  宋代,牛人多,最牛的,非趙佶莫屬,當得百藝之王“九牛人”。

  一牛書法“瘦金體”,二牛丹青“文人畫”,三牛蹴鞠無敵手,四牛茶論獨一人,五牛裱褙“宣和裝”,六牛道士皆朋友,七牛創始“工筆畫”兼理論,八牛大手筆艮岳集天下美景于一園,九牛做人藝術絕頂。

  其一,獨樹一幟的“瘦金體”,瘦挺爽利,側鋒如蘭竹。瘦金書的意思是美其書為金,取富貴義,也以挺勁自詡。與其所畫工筆重彩,相映成趣。這種瘦金體書法,挺拔秀麗、飄逸犀利,即便是完全不懂書法的人,看過后也會感覺極佳。

  別具一格的“瘦金體”,既有“天骨遒美,逸趣靄然”之感,又有強烈的個性色彩,如“屈鐵斷金”。特點是筆劃瘦細而有彈性,尾鉤銳利,運筆迅疾。字一般呈長形,張弛有度,有一種秀美雅致、舒暢灑脫的感覺,而且通篇法度嚴謹,一絲不茍。這種瘦挺爽利、側鋒如蘭竹的書體,需要極高的書力、涵養以及神閑氣定的心境來完成。此后盡管學習這種字體的人很多,但能得到其神韻的卻寥若晨星,這足以見證趙佶的書力。

  趙佶的藝術主張,強調形神并舉,提倡詩、書、畫、印結合。他是工筆畫的創始人,花鳥、山水、人物、樓閣,無所不畫,這便是卓然大家的共同特點。

  其三,蹴鞠,是趙佶最為喜愛的運動。每每逮著一個蹴鞠高手,讓他覺得有了對手,玩個盡興,對方往往都能得個一官半職。

  其四,《大觀茶論》極有見地的點評道:茶葉這種東西,發揮甌閩的秀氣,飽含山川的靈稟。祛除體內滯留之物,能夠使人清醒調和,那就不是凡夫俗子,可以知道的……

  其五,“宣和裝”,開啟了書畫裱褙之先河。

  其六,信奉道教,自稱“教主道君皇帝”。大建宮觀,并設道官二十六階,凡道士,都發給俸祿。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認為不吉利,他就改成10月10日。他的生肖為狗,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內屠狗。凡此等等,都說明其與道教,非一般的結緣。

  其七,“工筆畫”兼理論,對后人研究美術史有極大的貢獻。其酷愛藝術,在位時將畫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國歷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書畫院,即當時的宮廷畫院。

  趙佶每每親自出題,以畫作為科舉升官的一種考試方法,每年以詩詞做題目,曾刺激出許多新的創意佳話。如題目為“山中藏古寺”,許多人畫深山寺院飛檐,但得第133章。廣泛搜集歷代文物,令下屬編輯《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宣和博古錄》等著名美術史書籍。

  趙佶,還喜愛在自己喜歡的書畫上,題詩作跋,為“御題畫”先驅。

  著名的《清明上河圖》,也和這位書畫皇帝不無干系。張擇端完成這幅歌頌太平盛世歷史長卷后,首先將它呈獻給了趙佶。因此,他成為此畫的第133章惇,當即提出,按照嫡庶禮法,當立哲宗同母弟簡王趙似。不料向太后不同意。章惇只好改口說,若論長幼,那么當立年長的申王趙佖為帝。

  這兩個建議,都排除了端王趙佶。

  然而,向太后看中的恰恰是趙佶。趙佶并非向太后所生,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向太后堅持立趙佶為帝,可能與趙佶,在向太后心目中良好的印象有關。

  之前,趙佶每天都到嫡母向太后住處請安,稱得上是又聰明又孝順的孩子,因此向太后偏愛他。哲宗病重期間,向太后對誰繼承皇位,早已胸有成竹,故她并不接受章惇的意見。

  她語氣堅決地說:“老身無子,所有的皇子都是神宗的庶子,不應再有區別,簡王排行十三,不可排在諸兄之前,而申王眼有疾病,不便為君,所以還是立端王為好!”

  表面上看,向太后辦事公平,但在這些冠冕堂皇的言辭背后,顯然是在偏袒趙佶,為其繼承皇位,找到合情合理的借口。

  宰相章惇,是反對端王即位的,他認為“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

  這是將攻擊的矛頭,直接轉向了趙佶的人品。向太后,卻不以為然。雙方為此僵持不下,互不相讓。關鍵時刻,知樞密院曾布,首先附和太后之議,尚書左丞蔡卞、中書門下侍郎許將,也相繼表示贊同。

  最后,章惇勢單力薄,不再爭辯。趙佶就這樣被向太后、曾布、蔡卞等人推上了皇帝寶座,真是,也幸,也不幸。

  另外,無論是親王的趙佶,還是皇帝的趙佶,都大受臣子與女子的喜愛與歡迎。除了親和親善,八面來風,關鍵的還是多才多藝、才智絕頂。

  是故,百藝之王“九牛人”。其中,每“一牛”都是萬言難表,故事良多。也可為此,列一趙潔“成就清單”。

  一、20多歲獨創書法“瘦金體”。這個年齡段,歷代書家中再無第133章占城(今新疆且末縣)”。因而,一度控制了西域的東南部地區,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

  至于,治國繁榮、子民富裕、文化大發展等方面,那就更是值得大書特書的偉大一帝了。

  趙佶,性格上“羊性”十足,當皇帝也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終于被“狼性”十足的金人滅掉。即使“羊角”如好鋼,也沒用在強大國防的刀刃上,最終淪為階下囚,失國、失家,失去女人,更失去眾多子女與宗親一大族。

  靖康之難,給金兵統帥帶來的是功名利祿,子女玉帛,而給這些無辜的人們,帶來的是深重的屈辱和不幸。

  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勘稱千古一帝。也太遺憾了,他真不該做皇帝。

  比如,當趙佶,聽到財寶等被擄掠毫不在乎,等聽到皇家藏書也被搶去,才仰天長嘆。可見,他最在意什么方面,便可見微知著了。

  趙佶,在被押送的途中,受盡了凌辱。先是愛妃王婉容等被金將強行索去。接著,到金國都城后,被命令與趙桓一起穿著喪服,去謁見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廟宇,意為金帝向祖先獻俘。爾后,趙佶被金帝辱封為昏德公,關押于韓州(今遼寧省昌圖縣)。后來,又被遷到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囚禁。

  凡來過依蘭的人,都會聽到過有關北宋二帝,在五國頭城“坐井觀天”的故事。

  “井”是指四合院的院心。坐井觀天,形象地概括了被囚禁的凄慘景象。

  五國城,座落于黑龍江,依蘭縣城北門外。

  遼代,居住在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下游的“生女真人”,建立了越里吉、奧里米、剖阿里、盆奴里、越里篤,這五大部落,史稱五國部。

  依蘭,是五國部第133章度使一員,駐守其地。

  1115年正月,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1123年,滅遼后,逝世。

  1126年,女真人南下,汴京淪陷。剛剛登上皇帝寶座一年之久的趙桓,只好率百官捧呈降表,釀就“靖康之難”。隔年4月,金兵押解趙佶、趙桓二帝,與隨從千余人,及其金銀珠寶隨軍北運。次年7月到達燕山府,又來到中京(西京云州),再遷移上京(今,哈爾濱、阿城區、白城子)。金帝完顏吳乞買,當面降封,太上皇趙佶為“昏德公”,靖康帝趙桓為“重昏侯”。12月,又將二帝從上京發配至韓州(今,遼寧昌圖八面城)。直至1130年7月,金兵押解二帝,自松花江上游乘船而下,46天后,到達依蘭,被軟禁五國頭城——五國城。

  五國城,從此以囚禁北宋二帝,而聞名中外。

  趙佶、趙桓父子被囚禁五國城后,所遭受的苦難,池墨罄宣也難書。

  后人李山有詩曰:

  云霧繚繞氣蒸騰,登高一望客心驚。

  水擁依蘭攝北渡,山枕江流向天橫。

  蛙聲鼓噪二帝井,世事滄桑五國城。

  鶯飛草長三月暮,何人不起故園情。

  趙佶,被囚禁了9年。抬頭低頭,只能看見“一井”天地,度日如年。盡管如此,仍雅好寫詩。二帝坐井觀天的故事,流傳神州大地。五國城,也因關押二帝而揚名。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公元1135年四月甲子日,趙佶,終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國城,享年54歲。完顏亶將他葬于河南廣寧(今河南省洛陽市附近)。

  金帝完顏亶,皇統元年(1141年)二月,完顏亶為改善與南宋的關系,將死去的趙佶,追封為天水郡王,將趙桓封為天水郡公。第一提高了級別,原來封為二品昏德公,追封為天水郡王,升為一品。原封趙桓為三品重昏侯,升封為天水郡公,升為二品。第二是去掉了原封號中的污侮含義。第三是以趙姓天水族望之郡作為封號,以示尊重。

  然而,這種封賞,對于本為帝王的趙佶父子,成為階下囚后,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公元1142年8月乙酉日,宋金根據協議,將宋徽宗遺骸運回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由宋高宗葬之于永佑陵,立廟號為徽宗。

  紹興十二年(1142年)三月,宋金《紹興和議》徹底完成所有手續。夏四月丁卯(1142年5月1日),趙構生母韋賢妃同徽宗棺槨歸宋,八月十余輛牛車到達臨安。十月,南宋將徽宗暫葬于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名曰永固陵(后改名永佑陵)。

  趙佶早已作古,余痛尚留人間。

  趙佶,這樣的一位“虎虎生威、九牛一身。”的皇帝,祖宗“一寸山河一寸血”拼來的大好江山,卻斷送在他的手里。而他在位時,卻生了子女人數,獨占歷代君王,排行榜之鰲頭。

  雖然如此,絲毫不影響他成為,成就非凡的卓越藝術家,而且是“百藝之王”。

  “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斷山南無雁飛。”

  宋徽宗為囚時的這首悔恨、哀怨,凄涼的詩句,讀來依然讓人心中,隱隱作痛。

  [吳央注:遵囑,收集了“靖康之難”的實錄,分成朝廷、女人、皇宮、子民、將士、臣子、偽帝、帝囚八個部分編輯紀實之,以供某人御覽參詳。]

  (訪問書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