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150 戰爭前夜(下)

  老赫姆斯特拉已經七十九歲了,作為一個即將迎來八十大壽的老人,他的生活在老頭界算是奇葩中就奇葩。老赫姆斯特拉先生對安度晚年沒有什么興趣,他平生最大的愛好就是各種驚險刺激的事兒,比如在上個月,他剛剛駕駛一架單引擎飛機創造了一項環繞世界的新紀錄。

  當然,環繞世界神馬對他的吸引力已經不大了,連續幾次刷新了記錄之后,環球飛行已經不能讓他感到興奮,甚至他已經覺得有些無聊了。

  老頭迫切地想找一項新的運動,比如最近他就在考慮是不是造一艘潛艇去創造世界潛深記錄,他已經盯上了馬里亞納海溝,據說那里最深了。當然,也有人建議他去登山,世界屋脊足夠他玩幾年的。

  而就在老頭舉棋不定的時候,偶爾看報紙讓他獲得了新的靈感——蘇聯將是德國的下一個獵物嗎?

  根據這篇報道,似乎德國和蘇聯之間的戰爭一促即發,雙方已經劍出鞘槍上膛,唯一等待的就是一個信號了。

  這篇報道讓老頭眼前一亮,他終于想到了自己最大的愛好是什么了,自從1920年內戰結束后他被迫“退役”以來,正是因為沒仗可達,他才不得不進行一系列的新嘗試。而現在按照報紙上的說法,新的世界大戰一觸即發,我勒個去的,這時候還玩個屁的潛水和登山,打仗才夠刺激嘛!

  老頭有一個愿望,他始終想成為大英雄,青年時代因為身體所累錯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又只趕上了個尾巴,如果好容易二戰在望,怎么看這都是老天爺在照顧他。給他一個最后的機會。

  建功立業在此一舉!打定了主意的老赫姆斯特拉駕駛著自己的飛機風風火火的就趕回了列寧格勒,沖出機場之后,顧不得風塵仆仆。他第一時間趕往了征兵處。

  “老先生,您不在應征范圍之內。請您……”

  這話立刻讓老頭一陣吹胡子瞪眼,他虎視眈眈地瞪著征兵官,雙手按在桌上氣勢洶洶的咆哮道:“我怎么不在應征范圍之內,征兵廣告上不是說了么,保家衛國人人有責,難道我不是蘇聯公民?”

  征兵官有些哭笑不得,他努力地解釋道:“老先生,我們暫時只需要18歲以上。45歲以下的公民參軍,而您……”

  征兵官話還沒說完,老頭又是一通咆哮:“老子今年剛好45歲,憑什么不要我!”

  征兵官很無語地指著老頭的身份證說道:“老先生,您的證件上可是說您不止45歲了!”

  “那東西印錯了!”老頭面不改色地回答道。

  征兵官心中一陣無語,暗道:“就算是身份證上印錯了,可您這張滄桑的老臉別說45歲,說您九十了都有人信哈!”

  不過任憑征兵官磨破了嘴皮,老頭就是要參軍,逼急了這個老不休直接在征兵處賴著不走了。這給征兵處急得,又不能給這貨趕走,還不能動手。甚至連罵都不能罵。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向上級反映。

  那么給上級反映有用嗎?屁用沒有,上級來了,不斷地做老頭的思想工作,可是老頭是一門心思的就要參軍,任憑你政委來了說得天花亂墜都沒用,無奈之下上級也只能再找他們的上級想辦法。

  層層上報之后,老赫姆斯特拉先生參軍竟然變成了一條轟動性的新聞,尤其是當那比較聰明的記者發現老頭并不是老無賴。而是前貴族,并參加過紅軍還在內戰中獲得過紅旗勛章之后。這就是正面的典型了。更當記者們發現這個老頭還有一個當政治局委員的孫女婿之后,這句是妥妥的正能量了。

  “爺爺。你也鬧得太不像話了。您都這么大年紀了怎么還像小孩子一樣?”安吉麗娜無語了。

  而老頭卻絲毫不覺得羞愧,反而振振有詞的回答道:“保家衛國人人有責,我不過是年紀大了一點而已,憑什么就不能出力?”

  說著他反而還做安吉麗娜的工作:“給你那口子說說,讓他趕緊地給我把事情辦了,不就是當個兵嗎?能有多難,我又沒要求當個師長軍長,這么屁大點小事都辦不好,還算什么國家領導人!”

  這話傳到李曉峰耳朵里時,他也是一陣無語,您老人家都半截身子入黃土了,就不能過兩天安分日子?

  很快老赫姆斯特拉就讓李曉峰知道,指望老頭安分,那得等老頭停止喘氣,這個老家伙是越來越能折騰,最后實在沒辦法了,李曉峰只能滿足他的愿望。

  “我要當騎兵!”老頭很快樂的說道,“我要在第一線砍德國雜碎的腦殼!”

  不過很快老頭就發現,這十幾年來紅軍的變化太大了,曾經最風光的騎兵已經是日暮西山,第一騎兵軍直接被調往了中亞方向,只負責剿匪。頓時老頭又不干了,嚷嚷著必須給他換軍種,必須要上一線打德國鬼子,否則就死給某仙人看。無奈之下,李曉峰只能給老頭調到了裝甲部隊,成為了一名坦克手。

  別看老頭八十歲的人了,但精神頭十足,有一段時間也學著年輕人飆車,駕駛技術是相當的過硬,沒費什么功夫就成為了優秀的車長,指揮一輛t54讓老頭覺得成就感十足。

  老頭所屬的部隊是駐扎在利沃夫的烏克蘭方面軍基輔特別軍區第六集團軍所屬的獨立第100重型坦克營,該營全部裝備t54坦克,屬于該集團軍的尖刀攻堅部隊。

  實際上這個第六集團軍也是相當強大,在其麾下除了獨立第100重型坦克營之外,還轄有第四機械化軍。這個第四機械化軍由第8、第32坦克師,第81機械化師以及第3摩托團,第184獨立通信營和第48獨立機械化工兵營組成。是紅軍中最早的一批機械化部隊,是戰場上的主要突擊力量。

  而老頭所屬的第100重型坦克營一般都是加強給這個第4機械化軍使用。而該軍的駐地利沃諾緊靠東波蘭,有個風吹草動。該軍將第一個越過邊境進入東波蘭。

  1941年5月1日,當紅場進行盛大的閱兵慶祝國際勞動節的時候,赫姆斯特拉所在的獨立第100坦克營不光沒有放假。反而取消了一切休假,所有的軍官和士兵一律返回營地。以一級戰備狀態迎接勞動節。

  之所以如此的緊張,源自于政治局的擔憂,根據kgb的情報顯示,德國已經放棄了海獅計劃,其主力已經基本集結于東普魯士和東波蘭一線,已經做好了臨戰準備,只要一道命令,數百萬德軍極其仆從軍將瘋狂地涌入東普魯士和東波蘭。戰爭一觸即發。在這種情況下,越是節假日就越要提高警惕,誰敢說德國人不會突然來那么一下?

  不過讓人無語的是,德國人并沒有在五一發動進攻,德國人似乎還在等什么。而包括李曉峰在內的政治局大長老都搞不清楚德國人究竟在等什么,能做的準備德國人全都做了,還能等什么呢?

  “要不,我們搶先動手?”拉狄克建議道。

  這個建議遭到了包括托洛茨基在內的其他政治局大長老的一致白眼,此時搶先動手有什么意義?德國人都準備好了,就算搶先動手也是硬碰硬。能討到什么便宜?而且之前紅軍的作戰計劃都是利用東普魯士和東波蘭削弱和遲滯德軍的攻勢,突然改變作戰計劃,這不是全都亂套了。

  “要不。命令紅軍提前進入東普魯士和東波蘭,這對德國人也是威懾!”烏利茨基建議道。

  這個建議一樣很白癡,提前進入東普魯士和東波蘭有什么意思?嫌紅軍兵力太強大了,準備讓紅軍去扛德國人的三板斧?

  不過李曉峰卻認為這個建議部分可行,他說道:“根據kgb的觀察,東普魯士和東波蘭軍隊缺乏機動性,反坦克能力也不是特別理想。一旦一線陣地被德國的機械化部隊突破,幾乎沒有重新封閉突破口的能力。紅軍可以將一部分機械化部隊配置在東普魯士和東波蘭軍隊之后,在第二線待機。一旦發現友軍陣地被突破。可以利用機械化的優勢前往封閉突破口。”

  經過一番討論,李曉峰的建議被通過了。紅軍將一部分重型坦克營提前配屬在東普魯士和東波蘭境內,充當移動反坦克盾牌。其中就包括老赫姆斯特拉所屬的獨立第100重型坦克營。他們被重新部署在了東波蘭的盧布林市。

  一個月后,6月5日,當紅軍機械化部隊中的獨立重型坦克營都前出配置完畢時,戰爭依然沒有打響。這讓急不可耐想要大顯身手的老赫姆斯特拉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

  老頭為什么著急?很簡單,有一些很不妙的小道消息讓他坐立不安,比如里賓特洛甫在5月底再次訪問了莫斯科,似乎是達成了某種和平協議。反正傳得是有鼻子有眼,據說上頭將東普魯士和東波蘭“割讓”給了德國,以換取雙方簽訂一個睦鄰友好協定。

  對東普魯士和東波蘭的死活老頭一點兒都不關心,老頭只關心能不能打仗,如果沒仗可打了,哪怕蘇聯反過來讓德國人割讓西波蘭,他都不會高興。

  那究竟是什么情況呢?里賓特洛甫確實緊急訪問了莫斯科,但是并沒有達成什么協議,蘇聯不可能跟德國結盟,而希特勒此時說實話已經有些飄飄然了,打敗了英法之后,他認為拿下蘇聯也不是什么大問題,而且既然俄國人不識相,那就正好乘機教訓一下俄國佬好了。之所以一直沒有動手,希特勒確實在等,等一個重要盟友的反應。

  6月6日,日本東京,有一個人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這個人就是佐爾格。作為蘇聯潛伏在日本的秘密間諜,這些年佐爾格取得了相當驚人的成績,不管是哈拉哈河沖突還是張鼓峰沖突爆發之前,他都及時的向政治局預警。尤其是在德日軸心形成之后,佐爾格的情報工作就顯得異常重要了。

  1941年5月,德國新任駐泰國大使館陸軍武官肖爾中校來到東京。作為佐爾格的朋友。他向佐爾格透露了希特勒可能將于6月10日或推遲二三天進攻蘇聯的情報。當然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情報,更重要的情報在于,這位肖爾中校還透露。作為德國的盟友,日本將配合德軍一起開始針對蘇聯的軍事行動。將突襲蘇聯遠東地區!

  這一情報驚呆了佐爾格,很快他就明白了德國人為什么會一直保持克制,原因就是在等日本。一旦德國和日本從東西兩個方向夾擊蘇聯,那蘇聯的情況將變得十分糟糕。

  獲知這一重要情報之后,佐爾格知道必須立刻通知莫斯科,必須讓遠東方面趕緊做好戰斗準備,否則后果不堪設想。不過讓佐爾格撓頭的是,他之前的間諜活動已經引起了日本特高課的注意。一旦他冒險用無線電聯系莫斯科,恐怕立刻就會暴露。

  擺在佐爾格面前的是個選擇題,蘇聯和他自己的生命只能二選一,經過一番痛苦的思考,佐爾格毅然決然的接通了電源……

  6月6日,當佐爾格發了完了這封至關重要的電報之后,兇殘的日本憲兵闖進了他的住所,將其連同其情人一起逮捕。

  “佐爾格同志用生命捍衛了蘇聯的國家安全,”獲知佐爾格被捕之后,托洛茨基異常沉重地說道:“我希望kgb的同志盡一切可能去營救佐爾格同志……”

  其實政治局都很清楚。佐爾格恐怕是救不出來了,但是佐爾格的功勞太大,政治局總不能任何表示都沒有吧?不管怎么。蘇聯都必須要采取行動,哪怕是做個樣子,也必須做!

  不過李曉峰卻不打算做樣子,必須將佐爾格營救出來,kgb沒有讓自己人流血又流淚的習慣。這一項工作他準備讓莫瑞根接手,務必要將佐爾格和拉姆塞小組全部營救出來。

  當然,現在重點要討論的問題不是如何營救佐爾格,而是日本參戰的問題。遠東軍區此前并不是政治局關注的焦點,甚至托洛茨基還準備從遠東地區抽調部分軍事力量。而現在德國和日本一齊出手。就不能這么搞了。

  “可以考慮從中亞軍區抽調一部分部隊增強遠東軍區。”托洛茨基說出了他的想法。

  李曉峰不反對這么做,反正中亞方向沒有太多的威脅。抽調部隊也是合理的。但是他認為此時最重要的不是抽調部隊,而是搞清楚日本的具體軍事部署。

  “有必要通知布柳赫爾同志。應當盡快的做好戰前偵察,搞清楚日軍的進攻重點,并有針對性的調整軍事部署!”

  甚至李曉峰還建議:“日軍想要進攻我們,必然要從中國戰場上抽調部隊。我認為應該聯系重慶方面,能不能促成雙方結盟或者達成一個共同應對日本的協定呢?”

  托洛茨基立刻表示同意:“電告崔可夫同志,讓他立刻去做這方面的工作。”

  說實話,李曉峰其實對老蔣實在沒啥信心,更不用說多大的指望。當年美帝參戰之后,國軍也沒能表現出收復河山的勇氣,反而一退再退。如今恐怕也強不到哪去。

  當然,李曉峰更多的是自我反省。他覺得自己太大意了,只顧著盯德國,而忘記了日本這匹惡狼。和歷史上不同,美帝并沒有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美日沖突并沒有激烈化。這直接導致了日本可能鋌而走險的北上進攻蘇聯。而他卻忽視這一情況,依然想當然的認為日本會和歷史上一樣按兵不動,這不,就付出了代價。

  好在佐爾格足夠給力,竟然搞到了這份至關重要的情報,否則,蒙在鼓里的蘇聯面對兩線夾擊時,恐怕會措手不及。而這也是他為什么愿意營救佐爾格的原因。某仙人認為這完全是他的失誤,而他的失誤不應該由佐爾格買單。

  6月6日深夜,遠東軍區的部隊立刻開始緊急動員,所有的軍官和士兵立刻返回營地,連帶著東北抗日同盟軍也進入高度緊張狀態。而從第二天開始,一列列火車從中亞方向開出,帶著至少五個師的兵力向遠東方向轉移。

  同時,歐洲方向的紅軍也全部進入臨戰狀態,所有的飛機、坦克、大炮全部拖出倉庫,該保養的保養該做最后檢測的立刻檢測。完成整備工作之后,所有的部隊開赴集結區域。

  6月9日,一切準備基本就緒,少部分紅軍機械化部隊已經提前開拔,朝東普魯士和東波蘭開進。至于空軍更是提前開展空中警戒行動,軍委要求所有的飛行員和戰機進入二十四小時待命狀態。

  就在紅軍做好了最后的臨戰準備同時,在狼穴中,希特勒在一副東歐地圖前駐足停留,就在幾分鐘前,他正式向德國國防軍、黨衛軍以及所有傀儡國軍隊下令——巴巴羅薩行動正式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