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九十五章 關東諸侯集團分劃

  關東諸侯目前分割成兩個勢力,一個是袁紹為首的“紹勢力”,一個是袁術為首的“術勢力”,這哥倆因為一件事情徹底決裂了,也因此大打出手;

  龍湊之戰,袁紹一舉將公孫瓚趕出冀州,同時將勢力滲透到了幽州的地界,并州自領并州刺史的韓遂被袁紹派遣的許攸、審配聯合高干、顏良算計的連褲衩都差點輸掉,若不是把兄弟馬騰的接應,恐怕連并州地界都難以走出去;

  受到管亥所率領的黃巾軍暴徒的攻襲后,孔融老實了許多,拉下自己的面子寫了一封書信,先是吹捧了袁紹一番,后是要迎接袁紹接納青州,袁紹頓時大喜,立即派文丑、郭圖前去;

  就這樣袁紹一舉吞并了青州與并州兩大塊地盤,幽州也不過是負隅頑抗而已,袁紹儼然已經成為了北方唯一的豪強霸主,心中日益驕縱的他,想出了這么一個辦法,他想重新立皇帝;

  立誰呢?幽州前刺史劉虞!這樣皇帝就在他們袁家手中賺著了,想干什么還不隨他們?

  而袁術也趕跑了揚州牧周干,吞并了揚州之地,兼之荊州的一部分土地,徐州南部的一塊土地,豫州的全境,成為了南方的霸主;

  袁紹想著自家兄弟南北呼應下,重新立帝的事情絕對有門,他書信一封要與袁術聯手,袁家書信的神奇只能在別人身上彰顯,自家人身上不好使啊!袁術根本就沒鳥他,不屑的對他的兄長嗤之以鼻;

  家世顯赫,身為袁家嫡子的袁術逢此亂世,可謂得天時;喜獲孫堅舊部為前驅,可謂有人和;兼跨荊、豫、楊、徐四州,可謂得地利,此時的袁術,已經大有天下誰與爭鋒之勢了;

  他已然成為南方諸雄的首領,暗生帝王之心,怎么可能同意?

  于是進京二次勤王的計劃就因為這兩個兄弟的反目成仇而暫時擱淺;

  長安城中的董卓舊部也不是省油的燈,李傕用太尉周忠、尚書賈詡的計謀,以獻帝名義征召朱儁入朝。

  名義上的朱儁部下,徐州聯軍都知入關不妙,欲響應陶謙即刻起兵。

  可惜朱儁本人認為李傕、郭汜小豎,樊稠庸兒,可乘間而滅。于是辭謝陶謙的提議,應召入朝,又被任命為太仆。

  結果事于愿違,后來李、郭雖然相爭,但朱儁為郭汜所劫持,秉性剛烈的他即日發病而死…….。

  因為首領朱儁的離去,徐州聯軍不攻自破,這時候天下風云涌動,一場狂風暴雨般的盛宴即將拉開,老狐貍陶謙也做出了選擇,身為徐州聯軍中勢力最為昌盛的徐州首領,加之徐州位于袁氏兩兄弟的勢力中間要地,他的選擇至關重要;

  一方面是看似勢單力薄的袁紹自己,一方面是袁術、公孫瓚以及打著孫堅旗號的孫堅江東舊部;這是陶謙的兩個選擇;最終他選擇了袁術的集團軍,而他本人也出于三分方面考慮;

  一、徐州北接青、兗兩州,自袁紹吞并冀州,曹操吞并兗州后,陶謙也意識到徐州正處于袁曹勢力的威脅范圍。而徐州勢力范圍于幽州的公孫瓚、荊州南陽的袁術來說,其與徐州間州隔郡,并不構成威脅,且與袁紹等又正好敵對。

  二、而陶謙曾任幽州刺史,其時公孫瓚為幽州遼西小吏,遼東屬國長史,兩人在幽州已經相識,交情深厚。而在中平二年跟隨張溫討伐邊章之戰中,陶謙、孫堅兩人均為張溫參軍事,公孫瓚當時又正好督烏桓突騎從征,三人同為張溫部下,屬于故交。

  在初平二年諸侯討董時,徐州黃巾復起,當時被袁術坑了一道,又被曹操詐騙去三千騎兵的孫堅。于此百忙之中,兵馬不多之時還派遣部將朱治率領軍馬,相助陶謙討黃巾。可見孫堅和陶謙的友誼之深。

  而孫堅雖死,他的勢力還依附在袁術麾下,可陶謙還是認為孫堅的部下可以幫到他;

  三、公孫瓚本人曾經北敗烏桓、南破黃巾,雖然近期敗給袁紹兩仗,可白馬將軍之名還是值得信賴的;袁術收攏的孫堅部下多有將才,且南方少戰事,袁術的勢力相對平穩許多;

  而袁紹剛剛得到青州,并州根基未穩,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選擇袁術領銜的關東諸侯集團都是沒錯的!

··········分割線  很快袁紹立劉虞為帝的計劃就破滅了,本想著公孫瓚敗于袁紹兩戰后,兵鋒受挫、勢力大跌,劉虞自以為抓住機會要一舉擊垮公孫瓚,他親自領軍十余萬征討公孫瓚;

  白馬將軍公孫瓚與劉虞有著極大的文化上的沖突;

  一方是以仁政安撫、懷柔對待異族為主張的劉虞;

  一方是以殺伐、鐵血震懾異族為主張的公孫瓚;誰也不能服誰,只有戰場上見高低;

  正所謂:死者無言,敗者閉口;不外如此;

  仁義賢德的劉虞更得民心,苦寒的幽州都被他經營的像模像樣,而白馬將軍公孫瓚更擅長軍略,雙方大戰半斤對八兩,都有勝算;

  劉虞任幽州刺史期間,在鮮卑、烏桓、夫余、濊貊等外族間有崇高威望,隨時朝貢,不敢侵擾。在張純勾結烏丸丘力居反叛時,亦能說服丘力居等投降,并交出張純。可見他的影響力之高;

  公孫瓚亦知道若是殺害劉虞對自己也是個打擊,可他不得不做,現在劉虞與袁紹幾乎是穿著一條褲子,一旦戰事開啟他就會腹背受敵,為了阻止袁紹肆無忌憚的利用異族對漢朝子民作戰,公孫瓚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只有這樣他公孫瓚才能堅持下去,與袁紹相抗衡,等待天下雄主的誕生,從而達到抵御外族的終極目標!袁紹這個與異族勾結的人顯然不被白馬將軍看好,為此不惜與其決戰···

  劉虞在政治上、治理地方上多有建樹,在軍略上遠不是公孫瓚的對手,再加上被公孫瓚的親戚公孫紀出賣,不過十數天,十萬大軍被公孫瓚打的分崩離析,公孫瓚一直追殺到居庸將劉虞擒獲,并斬首示眾;

  公孫瓚也真正意義上的成為了幽州的主人,擴大了勢力范圍,增強了可以與袁紹周旋的資本···

···········分割線  PS:不要說凱子是亂寫,這些都是有歷史記載的,還有以后可能會虛構一些事情,畢竟太老套的東西誰也不愿意看;

  求票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