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百八十章 班固

  那莊子特地趕來,告知敖信通天圣人的一些意見,按理說圣人法旨自然是最重要的事情,但不知為何敖信卻隱隱覺得,莊子想告訴自己的重點,卻并不是關于發展勢力一事,而是后面那些讓他以自身安危為最根本考慮之事。

  敖信和莊子不過是萍水相逢,他可不覺得莊子會對自己如此看重,居然把自己的安危,放在了通天圣人讓他發展勢力的法旨之上。

  既然想不明白,那就不花時間去想,這是敖信一貫的做法。

  帶到莊子走后,他想了想,便喚來了琵琶仙和小萬圣,取回了混沌九金環和混沌金鐃,然后又做了一些安排。

  話說另一邊,藥師如來雖然抵擋住了通天圣人的攻擊,并且從場面上看,通天圣人那一劍被他擊飛出了不知道多遠,他看起來并不是特別吃力,甚至佛門、阿修羅道幾大神通他都沒有使用……

  按理說他是不用畏懼通天圣人的,但可惜,那一劍卻是通天圣人從遙遠的三十三天之外射來的,并且主要是用來擾亂天機,打到他這里的時候,威力已經弱得幾乎剩不下多少了!而且這一劍能威脅到藥師如來的,也不是上面的法力,而是‘圣人之威’!

  圣人一怒,浮尸萬里,圣人一般是不會發怒的,但圣人若是發怒,圣人之下絕對沒人可以躲過他們的怒火!

  不用通天圣人告誡,藥師如來也能知道為何通天圣人對他發火。如今洛陽城中異寶將要出世。通天圣人門下也有人想要爭奪此寶,而圣人門下便是準圣巔峰最強。截教中已經沒有了斬二尸的存在,所以通天圣人也不允許別教有斬二尸巔峰的準圣出手,這才小小給予了藥師如來一點‘教訓’,警告他不可欺截教如今弟子單薄……當然,這警告教訓乃是藥師如來能接下通天教主一劍的前提下才有的,若是接不下,那死了也就白死了。

  若是藥師如來不識抬舉,依然裝傻留在此地。只怕通天教主下次出手,他就決計活不下來了。藥師如來也想到了這一點,所以就算心中萬般不甘,他也只能離開洛陽。

  逝者如斯。

  敖信斬心魔成功已經過去了許多天,但此事的影響力,卻是沒有立刻平復下去。那南匈奴派來的使者親眼看到了敖信以龍神之軀和九頭鳥交手,又親耳聽到了諸般動靜。甚至親身感覺到了數次地震,他依然有些不敢相信,向漢明帝請示了之后,便讓人帶他去戰場上看了看。當看到那滿目瘡痍、寸草不生的一處處熔巖凝固處后,他深深的感覺到了震撼。

  修士是不能隨便在人界顯露伸手的,是佛教急于進入東土。這才開了個頭,然后敖信等人才放開手腳,這南匈奴使者還是首次看到‘神通’……

  一想到漢明帝所說那巨龍是大漢的守護神,這使者便不由對南匈奴投靠大漢的事感到慶幸,若是把大漢得罪得狠了。根本不用出動大軍,只要那守護神出來出手幾次。就足以造成數十萬傷亡……

  同時這南匈奴使者也對向漢明帝所請示的事情,增加了幾分希望。

  南匈奴使者心中這些天越發滿意,而大漢帝王漢明帝心中卻是越發愁苦。

  隨著時日漸逝,那異寶出世的日子漸近,洛陽城中也漸漸出現了各種異相。城中各處不時有一口口泉眼突兀出現,溢出的泉水清澈甘美,而且入口溫潤。有些農戶家中的牛欄、豬欄之中,也莫名其妙的長出了人參、靈芝。更奇怪的是,最初是三天一次,然后是兩天一次,接著一天一次,到現在每天子午兩次,整個洛陽城的泥土中都會冒出陣陣藥香,讓人聞一聞神清氣爽,吞兩口身輕體健。

  若這些異象在平日里出現,漢明帝只會高興,然后肯定會向全國發出布告,說此乃天降祥瑞,讓人鼓吹是因為帝王文治武功,又或者說是有圣賢出世……然而在剛剛見識到敖信等人的神通之后沒多久,就有這些異象出現,漢明帝卻是高興不起來了。

  特別是這段時間以來,每天漢明帝布在民間的探子都能收到信息,某某某地方又突然莫名其妙的出現了一些看起來不是善類的生人,某某地方又發生了械斗,而且不是一般的打斗,這些人造成的破壞非常可怕……

  這些人,一看就知道和敖信、法戒之流一樣,都是神仙中人!

  這么多異人神人出現,漢明帝簡直是坐立難安!

  雖說洛陽城已經成了佛教和道門的地盤,但道門已經決定要讓出地盤,所以不太方便出手壓制城中混亂,再說如今道門金丹一脈大搬遷,也沒留下什么有實力的人來震懾局面,而佛教藥師如來之前才被通天圣人擊傷,佛教上下都心有怨氣,自然也都不愿意出手相助……

  凡人如何是修士的對手?面對著這些身懷異術的神仙中人,漢明帝只覺得頭大如斗。

  一直到了敖信斬心魔后半個月左右,張果老重新出現,漢明帝才得以放松下來。張果老曾經幫助光武帝劉秀爭奪江山,和東漢可以說已經緊緊聯系在了一起。漢明帝曾經見識張果老的神通,如今張果老放不下心回來,有人向他通報了此事后,他當晚終于得以睡一個安穩覺。

  無為而治的太上忘情之道,張果老終究只得其形,不得其神……

  正如漢明帝所想的那樣,張果老在修士中擁有極高的威懾力,張果老一露面后,洛陽城中各個修士們的異動便是安靜了下來……

  御花園中。

  漢明帝正站在一處青草地上,手扶著一株百年梧桐木。在他身邊,站著一身材瘦高、穿著樸素、雙目有神、一身儒雅之氣的男子,年紀約莫四五十歲,身上有一種讓人無法忽視的氣勢。這并不是他修為高深,而是儒門大賢精于治學之后,精氣神會得到極可怕的提升,單從神念上來說,和佛教得道高僧也不差分毫。

  此人相貌和班超有七八分神似,其中少了班超那種鶴立雞群的敏銳、英武,但卻多出了幾分成熟穩重。

  “先生,你覺得之前南匈奴使者所說之事,我當如何回應?”漢明帝忽然問道。

  在漢明帝身邊此人,敖信也是知道,乃是他之前所見的班超之兄班固!

  班固生于公元三十二年,他乃是天授文韜,和班超天授武略是兩個極端,他九歲便能吟詩作對,十二歲便可以和人論史講經,在文、學之道非常有造詣。成長后被舉孝廉為官,入京后任典校秘書足足二十年,整編、考究歷史,著《漢書》而名震天下,連漢明帝都稱他為‘先生’!

  讀史使人明志、使人明得失、知興替,自古史學家都能得帝王重視,特別是越有為的帝王,就越重視史學家!班固雖說沒有班超的機變之能,但出謀劃策卻是穩重得體、面面俱到,在許多大事上,漢明帝都會問問班固的意思。

  眼下漢明帝問班固的,便是那南匈奴使者向自己請求的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