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49章 整軍備武

  ('丁度站在軍帳中間,劉平示意所有人都到齊了的時候,丁度這才說道:“諸位,這把弩是我們根據你們說的意見改造的。比之以前上弩匣方便了許多。”

  丁度說道這里,把那弩拿了起來,動手示范了一下,兩個呼吸之間那弩匣就換裝完畢。丁度顯然對自己的這個動作很是滿意,嘴角揚起了笑容:“還有弩箭的問題,這一次我們制造的弩箭,根據駙馬爺的意思做成了三菱箭頭,當弩箭射入對方身體的時候,就算是沒有射中要害部位,也會讓對方不斷的流血,止不住的。”

  他又把箭頭拿出給大家看了一下,接著語氣有些不爽了:“缺點是她的射程縮短了近三十步,我們還沒有想到辦法讓這樣箭頭的弩箭射的更遠,這一點請大家使用的時候注意。”[搜索盡在.z

  說著又拿起了那個竹筒:“來,諸位跟我來。”

  大伙跟著丁度走到外面,只見一側已經扎好了十幾個草人,丁度很是自信的笑了一下,點燃那竹筒旁邊的一個引線,將竹筒放在地上,用兩根棍子夾住,從側面對準那一排草人。

  當引線燒盡的時候忽然一股烈焰從竹筒前面噴射了出來!熊熊火焰馬上把十幾個草人全部燒著!火焰噴射出來的時候,丁度開始數數。

  眾人看的大驚!這樣大火,如果真的用在戰場上的話,那敵人是無法幸免的!

  丁度用那兩根棍子還晃動了竹筒幾下,火焰一直在噴射,隨著丁度手的搖擺劃出一道火墻!

  數到十,火焰才慢慢小了下來,直到那竹筒也被燒掉!

  耿天德看后發出一聲感慨:“乖乖,厲害!”

  這樣的噴火器本來要等到一百多年之后的南宋才會出現,作為宋軍守衛長江的利器,被水師廣泛使用。

  有很多厲害的武器其實在《武經總要》兵器篇就已經有了初步的設想,甚至已經成型。只是在北宋沒有得到重視,所以發展緩慢。掌心雷出現在東京保衛戰之中,石炮是女真人根據武經總要制造出來的,噴火器出現在南宋時期。

  至于世界上第一支槍,也是武經總要里面也有記載,雖然不知道誰發明的,但是北宋的一些獵戶已經用這種最原始的,竹筒做槍管的槍在打獵了,也僅限于打獵。

  現在有了陳元給丁度和曾公亮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讓曾公亮可以把一門心思都放在研究上,不必因為錢而發愁。最主要的是戰爭的勝利刺激了研究的進展,所以很多東西,特別是陳元指明可以試一下的一些東西,都提前問世了。

  最后那個投石機自然就是石炮,曾鞏亮把它做的小了一些,便于攜帶,正好可以用來發射掌心雷!

  這次士兵對掌心雷的反應就是兩點,一是引線無法控制,二是太重,一只手拿很是費力。

  曾公亮找不到解決掌心雷體重的辦法,現在的科技還沒有達到能制作手雷的地步。他們干脆就弄個小的投石機,專門發射掌心雷,效果倒也不錯。

  三樣東西都試了一遍,眾人看的很是興奮,有了這些,那他們這次肯定能取得更輝煌的戰果!

  丁度說道:“弓弩可以給你們全部配齊,掌心雷也會比上次多上許多。只是這個家伙,”

  他用腳踢了一下地上那被燒壞的竹筒:“這個家伙我們剛剛搞出來,你們先拿一些去,一百桶吧,用過以后把情況記一下,我們改進之后再全面配備。”

  劉平點頭:“多謝丁大人了,如果我們這一仗打不好,不要說別的,連你丁大人都對不起!”

  丁度笑了一下:“劉將軍不用這么說,我們的東西你們能說一聲好,對我們最大的鼓勵了。在下還有事情,東西都給你們看過,剛才怎么操作我也說過了,我走了,回頭你們派些人去搬東西。”

  武器是可以提高戰斗力的,只要拿著武器的人有足夠戰斗能力,這一點毋庸置疑。

  對于新軍裝備的投入陳元可是下了血本的,好在現在仁宗已經不讓他獨立支撐了,日子要好過不少。

  不要小看這些裝備,那一身盔甲,連衣服帶頭盔,三十多貫,是以前宋軍士兵的五倍還多。這是最便宜的,刀,鉤鐮槍,盾牌,弓弩,這一套加在一起要兩百多貫,折合紋銀三十兩的樣子,還不算還些車弩,石炮之類的大型裝備。

  這一萬人的身上,陳元總共投入了三百七十萬貫!相對于以前的宋軍裝備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仁宗雖然給了一部分,但是很大的缺口是由那些商人們那天捐出來款項彌補的。

  仁宗不敢全部拿出來,不是他沒有,是他如果全拿出來了,那些言官不會放過他,這絕對是一個非常的好阻止強軍的理由。一萬人就要兩百多貫,那十萬人要多說?二十萬人又要多少?這只是裝備,還沒打仗呢。

  陳元把這些錢怎么花掉的,一五一十和仁宗說了一個清楚,仁宗聽后心中默默的算了一筆賬,然后看著陳元:“世美,照你這個打法,帶上支援李士彬和角廝羅的物資,那這一仗打下來少說也要兩千萬以上才可以。”

  陳元點頭:“是,不過微臣以為,如果兩千萬能解決黨項問題,而且不讓黨項變成一個爛攤子,是很值得的事情。”

  仁宗猶豫了一下,慢慢說道:“朕總算明白,當初漢武帝平定匈奴,為什么會一朝散盡百億存錢了。”

  陳元當即跟著說道:“可是就算后來有人說他窮兵黷武,但是漢武帝的功績至今沒有哪個君王能相提并論,萬歲,想做大事,就不能在乎小錢!只要萬歲平定黨項,再征服遼國,千古一帝的位置上必然有您一份!”

  仁宗慢慢的坐了下來:“朕又何嘗不想?只是我們現在糧食如此短缺,朕總是覺得,萬一出個紕漏,怕是難以收拾了!”

  陳元小聲說道:“所以,才要用前線勝利來不斷的給人們帶來好的消息。”

  仁宗一擺手:“朕知道你的意思,你放心,這仗我是打定了!一年半的時間,你平定黨項,這里的問題交給朕來解決,一年半之后,你回來幫我辦好遼國的事情。”

  陳元馬上說道:“微臣遵旨!”

  陳元想了一下,又小聲問道:“萬歲,那高麗的事情?”

  仁宗深深吸了一口氣:“我已經讓文彥博去了高麗,和他們商量建交的問題,歲幣,朕給他。”

  大宋有錢,大宋有錢到什么程度?當初和遼國談歲幣的時候,是富弼去談的。回來真宗問他,答應給遼國多少錢?

  富弼伸出兩個手指頭,宋真宗愣了一下:“哦,兩百萬啊,是多了一些,不過只要休兵就行。”

  后來富弼笑了一下:“他們要二十萬,臣,只給十萬。”

  真宗當即哈哈大笑。十萬,還是二十萬,在宋朝皇帝看來都是小數目,打發要飯花子的數目。

  現在仁宗依然如此,可是,仁宗總是覺得,不管是兩百萬還是兩萬,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一個面子的問題。

  他現在腰桿硬了,自然要要回面子的。

  現在,他只能在高麗人面前把面子丟掉,因為大宋確實需要糧食!仁宗笑了一下:“我和文彥博說的,就對高麗國王說,我們可以給他們多少歲幣,我按照他們賣我們多少糧食來算。如果賣我們一萬石糧食,我每年給他一千貫。世美你看這個方案如何?”

  陳元很是驚奇的看看仁宗:“萬歲,若是那高麗國王把所有糧食都賣給你,湊足千萬石,那豈不是要每年給他一百多萬貫么?”

  仁宗瞪了他一眼:“我只給明年一年的,或者后面再給一年。就當是謝謝他幫我度過這個難關。假如他還想要,哼哼。”

  陳元忽然發現仁宗真的變了,和自己當初第一面見他的時候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以前他只是一個仁慈的長者,還有些許的懦弱和猶豫。

  但是現在,仁宗更像一個皇上,一個君臨天下的霸主!

  他的仁慈,已經不會再濫用在敵人的身上。

  “臣明白,臣向萬歲保證,后年,高麗不會和我們談糧食的問題!”

  仁宗又問道:“世美,那李瑋在軍營之中怎么樣?”

  這話真的把陳元問住了,陳元愣了一下:“這個,這個,臣有罪,把他送進軍營之后,我就沒去看過。”

  仁宗莞爾一笑:“這樣吧,馬上就要出征了,朕也想去看看軍士們,你去安排一下,明天我們一起去軍營看看。”

  陳元知道,李士彬在黨項已經戰敗,新收攏的五萬士兵被李元昊和野利遇乞聯的只剩下兩萬多人,狼狽的逃了回來。

  那角廝羅更是不堪,本來想看著李士彬打起來了,他再上去撿便宜的。結果沒有想到李元昊居然以他為第一個攻擊的目標,帶著兩萬黨項人風一般撲了過來,將角廝羅手下的三萬人馬砍殺大半。

  光靠他們兩個肯定是不行的,這一點陳元早就知道。

  李士彬和角廝羅的作用就是,在宋軍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不讓李元昊閑著。等宋軍重創李元昊之后他們再來趁火打劫,這樣就可以了。。.。

更多到,地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