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12章

史上最牛駙馬爺第612章第612章  那些大臣們馬上都明白陳元的意思了,他是要廢除銅錢,將大宋的貨幣制度改為銀本位。

  這個問題陳元早在很早之前就和仁宗說過,所以仁宗聽了之后看看堂下的朝臣:“諸位愛卿,你們認為可以么?”

  范仲淹馬上上前一步:“萬歲,此事并無不可,只是實施起來一定要慎重妥當,老百姓手中的存錢我們要用真金白銀去兌換,絕對不能讓他們吃虧才是。”

  陳元馬上說道:“范大人放心,我們現在有足夠的白銀可以保證市面不會出現動蕩,臣請萬歲將白銀和銅錢的兌換價格由皇榜在各地張貼,所有的銀行,衙門,都必須嚴格按照皇上的價格來兌換,不會讓百姓們吃虧的。”

  仁宗點頭:“可以,朕準奏。”

  富弼往前站了一步:“臣敢問萬歲,現在國庫中有多少存銀?”

  仁宗看看站在自己身后的那個內廷官,仁宗的錢都是他管著的。內廷官先是沖富弼抱拳行禮,然后往下面走了兩步:“回各位達人,現在國庫中的存銀達到兩百萬兩,黃金五十萬兩。”

  富弼的眉頭皺了一下,這個數字如果放在其他的國家那算是天文數字了,但是放在大宋,富弼害怕還是會出現百姓吃虧的現象。現在的大宋有人口八千多萬,馬上近億了。而且這些年百姓富足,一般的人家里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存款,仁宗如果只有這一點金銀顯然不夠兌換百姓們手中的銅錢。

  陳元知道大臣們顧慮什么,臉上很是輕松的對富弼說道:“富大人放心,我這里還有一些存銀,加上現在民間流通的一些,足以應付了。”

  他何止有些存銀,他現在有一座銀山,有這座銀山做保障,陳元能夠讓大宋的貨幣體制順利的完成從銅錢本位向銀本位的過渡。

  銀本位有什么好處?

  表面上看是為南洋一帶生意的方便,其實也確實方便。但是更一層次的原因是,陳元這次又要拔羊毛了。他早在一年前就開始秘密的收購白銀,白銀的價格已經出現的上漲。

  當仁宗圣旨一下的時候,整個大宋的所有百姓或多或少的都要拔幾根毛下來給陳元。

  這還不是陳元的最終目的。大宋的百姓給的只是少數,真正的大頭,要來自于那些藩屬國還有遼國。

  現在的大宋就相當日后的美國,大宋的貨幣就相當美元一般。回鶻,吐蕃,大理,遼國現在都是在儲備大宋的銅錢,銅錢的多少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富裕程度。

  但是,大宋忽然用銀子來交易了,這就意味著他們國庫里面的那些銅錢將迅速的縮水。

  他們這一次都要面臨很嚴重的危機。跟著大宋變,他們沒有足夠的金銀貯備。如果強挺著不變的話,那事情更簡單了,陳元收來的那些銅錢就有了一個很好的傾銷地點,當那些大宋的銅錢紛紛涌入的時候,只會讓他們的國家銀子的價格越來越高,他們挺不住的,想讓自己的國家渡過這次危機,他們必須來求得大宋的幫忙。

  那些藩屬國如果表現的恭敬一點,愿意付出一些代價的話,陳元會幫助他們慢慢的渡過這個危機。但是遼國,就要看那耶律洪基和耶律宗元有沒有本事接住這一招了。

  他們要是接不住,遼興宗幾年的改革聚攢的那一點財富,將在瞬息間落入陳元的口袋里面,這才是大頭。

  當然那些朝廷大臣們絲毫沒有意識到這其中的關鍵,陳元早就和仁宗說過,用銀子可以讓遼國陷入被動,所以,在對遼國動手之前,取得的銀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仁宗對此心知肚明,笑了一下說道:“好吧,這件事情做的越快越好,不要給一些投機的人嗅出什么味道來才是,陳世美,兌換的價格你負責擬定,擬定好了以后交給相國大人,由相國大人負責此事。”

  夏竦上前:“老臣遵旨。”

  下面就是對遼國的第二個布局了,仁宗拿出一本奏折:“諸位愛卿,狄青的部隊已經在登陸,這幾日和王子王徽配合戰斗,局勢進行的相當順利,盤踞在國土的那些東瀛人現在已經基本被肅清了。狄青和宋祁上書,請示是不是可以立王子王徽為國王,諸位愛卿以為呢?”

  這個沒有什么好討論的,王徽現在是宋朝唯一的,也是最好的選擇。朝堂上一片贊成之聲通過了這個決議。

  仁宗又是說道:“剛剛經歷戰火,國力相當的脆弱,那王徽深怕遼國插手事物,請求我們駐軍北部,朕以為可以。”

  范仲淹馬上上前說道:“萬歲,臣也以為可以,若是駐守我們的部隊,也能給遼國人一定的壓力,還可以穩定東瀛的局勢。”

  仁宗呵呵一笑:“范愛卿所言甚合朕意,就這樣吧。不過有一件事情必須做好。”

  他的眼睛看看陳元:“我們在東瀛的部隊要得到約束才可以。劉平的隊伍一向能征善戰,在我大宋屢立軍功,可是到了東瀛之后居然變成豺狼之師,當真讓人痛心。朕以為,這和他們沒有監軍有很大的關系。”

  仁宗看向司馬光,司馬光趕緊把頭給低了下來。

  仁宗微微搖頭:“諸位愛卿可以合適的人選推薦?”

  劉平在將軍中間的級別很高,按照監軍的規矩,給他做監軍的大臣必須有四品以上的品級才可以。司馬光合適,可是人家不愿意去。

  朝堂上的大臣們正在想著合適人選的時候,仁宗輕輕的咳嗽了一聲:“純佑,你可愿去東瀛?”

  范純佑聽的心中大喜,這就是仁宗給自己一個機會了,讓自己去東瀛獨當一面,若是做的好,那回來之后必然會得到提升的。就算得不到提升,一下弄了一個四品的官職,他最少這幾年知足了。

  正待謝恩的時候,范仲淹卻先站了出來:“萬歲,小兒學識淺薄,難以擔當大任,還請萬歲收回成命。”

  范純佑終于忍不住了,一下在大堂中間跪下:“萬歲,草民請命前去東瀛,這一趟去東瀛,必然不會辜負萬歲厚望!”

  他如果不說這話,仁宗會勸說范仲淹的。但是范純佑這意思擺明了是要到東瀛去做一番事情,仁宗卻反而猶豫了。

  陳世美已經把東瀛的事情弄的差不多了,相信剩下的陳世美也有安排。仁宗的意思就是讓范純佑去混混日子就行了,等到東瀛局勢穩定,跟著部隊一起回來,自己也有借口找個合適的位置安排他一下。

  就這么簡單,可是范純佑顯然沒有理解。

  仁宗在猶豫,范仲淹回頭瞪了范純佑一眼:“逆子!還不趕緊退下,想要進朝堂,你就給我好好考一個功名出來,因為你是我范仲淹的兒子!”

  滿朝文武都不說話,這是人家父子兩個的家事,旁人插不上嘴的。

  范純佑也不敢頂撞,低頭不再說話,那不甘心的摸樣卻讓所有人都看的清楚。

  仁宗一聲嘆息:“好吧,那此事以后再議,退朝。”

  范純佑的又一個機會就這樣喪失了,不過還好,宋朝給士子們灌輸的就是忠孝的理念,而且范純佑不是那樣叛逆少年,盡管心中有些怨言,也不敢和范仲淹翻臉。

  父子兩個坐著一輛馬車回家去了。

  接下來陳元就開始實施用白銀回收銅錢的計劃了。這個計劃他已經醞釀了很長時間,所以出手的時候顯得非常的穩健。仁宗下了皇榜之后,陳元馬上在各個銀行門口貼出公告,那些把錢存在銀行的人不用著急,從即日起,他們存款將由銅錢直接轉換成為白銀。

  也就是說,仁宗的皇榜上貼出的銅錢和白銀兌換比例是多少,等到他們在存款到期之后,陳元就會給他們相應數量的白花花的銀子。這中間只需要他們有時間的時候來銀行一趟,拿舊的存單把換了新的存單就可以。當然,要真的不來換也沒有關系。

  兌換銅錢分為三部分,首先是那些大戶的銅錢,對于這些人陳元給他們開具銀票,銀票在半年之中就可以隨時兌換為銅錢了。然后是通過每個地方的官府,發布兌換銅錢的期限,在這個期限之內,你拿著手上的散錢去官府兌換就可以了。

  過了期限也沒有關系,朝廷不會馬上就廢止銅錢,銅錢在市面上依然可以繼續當做一種流通的貨幣,由銀行慢慢的回收。假如你只是買些柴米油鹽的話不會有任何影響,但是那銅錢進入銀行之后,就不會再出去了。

  總之,陳元為那些老百姓想的非常周到,這一次他們肯定要受到一些損失的。陳元希望把這些損失控制在最微小的范圍之內,比如原來的一貫錢換一兩銀子,換過之后可能一兩銀子買不了以前一貫錢的東西,這種現象必然發生,陳元希望就算買不了,相差也不會太多,不要給百姓的生活造成什么大的影響才是。

  這說起來容易,但是要真正操作起來確實一個技術活,首先,自己每天放多少銀子出去,收多少銅錢進來,這一定要有一個比例才行。

  大宋的通訊現在還是靠人力傳送消息的,每一個分號的情況自己都無法及時把握,這是陳元面對的最大的難題,所以他才規定,銀票必須在半年之后才能通用。

  從自從接了這個活,陳元又開始忙碌了起來,他一面馬上派出采礦的隊伍趕赴東瀛挖銀子,一面想著怎么下好自己的這一盤棋。

  幾日過后,張匡正終于從南洋趕來回來,呼延慶找到他的時候他正在蘇門答臘,一聽陳元已經為他準備好了遠航的艦隊,張匡正什么也不顧了,馬上調轉船頭回來。

  因為逆風,所以一路上他當真是心急如焚。

  張匡正又顯得瘦了,不過精神看上去非常的好。下了碼頭之后他第一件事情就是來到陳元的駙馬府。

第612章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