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32章 還以顏色

史上最牛駙馬爺  這營寨的遼國士兵馬上陷入了混亂之中,他們找不到馬,找不到自己的將軍,甚至找不到自己的隊伍。,,。

  在其他的幾個丟失的營寨也上演著同樣的一幕。剛剛靠著偷襲取得了決定性優勢的遼國部隊根本沒有想到,宋軍這么快就以同樣的方式對他們還以顏色。

  戰斗打響的最初階段,宋軍的突然攻擊顯然讓遼國人有些措手不及,直到兩座營寨被宋軍攻打下來之后,遼國人才從混亂中恢復了過來。

  遼國騎兵的速度優勢再一次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他們以比宋軍更快一步的速度先行集中了絕對優勢的兵力,迅速朝正在運動中的宋朝士兵壓了過來。

  正在攻擊第三座營寨的宋軍,后路受到了嚴重的威脅,李瑋的部隊奉命在城外擔任阻擊的任務,一千軍士排成一道陣型,面對著迎面撲來的上萬遼國士兵,李瑋的胸口急劇的起伏。

  無數支弓箭帶著那凌厲的呼嘯劃破黑色的夜幕,擊打在李瑋面前的盾墻上面,那連續不斷的響聲根本沒有任何節奏,傳入耳朵中間讓人感覺異常的煩躁。

  對面的遼國人越來越近了,宋軍的弓弩手雖然連續不斷的射擊,可是無法阻擋十幾倍于自己的敵人靠近。李瑋那臉上的刀疤不自覺的跳動著,不用看,從那馬蹄的聲音他就知道對方距離自己的距離。

  “噴火筒”

  那個十歲的遼國新兵跟在他們隊長的身后,用盾牌護住自己的馬頭沖了過來,眼看著要沖入宋軍的軍陣了,他的心中充滿了對勝利的信心。

  隊長說過,這些宋軍的最后一招就是從那盾牌后面伸出長槍來,會有一些遼國的騎兵被宋軍扎死,不過沒有關系,因為他們的速度足以撞破那面盾墻,然后剩下的事情就是宋軍敗逃,遼國人跟在后面砍殺而已。

  隊長在前面扯起了喉嚨吆喝了一生:“殺啊”

  那契丹少年已經舉起了自己長槍,準被扎死擋住自己道路的宋軍。

  就在這個時候,幾十條火龍從那宋軍的軍陣之中了出來,他根本沒有反應過來時怎么回事,只是覺得自己眼前忽然一亮,然后一股爍熱傳遍全身,接著是皮膚上感覺到陣陣撕裂的疼痛,戰馬早已經把他甩了下來。

  那契丹少年發出一聲聲凄慘的嚎叫,徒勞的翻滾著自己的身體,他想滾滅身上的火焰,但是那火龍再一次把他籠罩,他下意識的站了起來,腳步拼命的跑,往哪里跑他也不知道,只是想離開這個地方,離開這股爍熱。,。

  他本來是向前的,慌亂之中的方向居然沒有改變,很快就沖到了宋軍的方針前面。這個時候他已經沒有了戰馬,沒有了兵器,沒有了盾牌,身上的衣服全部都被燒著了,那臉上被烤的焦糊,皮膚發出一股味道,就像那烤肉熟了的時候一般。

  “噗嗤”

  一個宋軍的長槍扎在他的身上,在渾身的神經瞬時間陷入麻木的時候,那少年心中有一絲慶幸,終于不痛了。

  他不知道誰殺了他,只看見那把長槍又從射孔中縮回宋軍的盾墻。

  前方遼國人的攻擊隊形已經亂了,那些沖的最快的最勇猛的遼國士兵在火海中掙扎喪失,剩下的一些受驚的遼兵或者受驚的戰馬再也不敢往前,他們紛紛向后退去。

  如果宋軍是騎兵,這個時候殺上去絕對能夠讓遼國人一潰千里,可惜了,任富手上的士兵全部都是步兵。

  不過即便是步兵李瑋抽出自己的刀來:“盾墻出擊”

  即便是步兵,該上去的時候也要上去。李瑋不是第一次上戰場了,他知道呆在這里等著遼國人把混亂的軍隊整理好了之后再度殺來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所以即便沒有速度,即便人數遠遠少于對方,宋軍依然邁著腳步慢慢把那方陣向前推去  “犯我家園者”

  “殺”

  “侵我國土者”

  “殺”

  “辱我百姓者”

  “殺”

  “藐我國威者”

  “殺”

  宋軍喊著整齊的口號邁著堅定的腳步帶著那凌厲的殺氣向遼國士兵逼了過去。

  這當真讓許多的遼國老兵看的差異不已這還是以前的宋軍么?以前一千遼兵在城外遇到一萬宋軍步兵的時候,宋軍步兵會爭相往城內逃去。

  可是這一次,他們居然上來了而且那氣勢異常的迫人,讓遼國士兵胯下那戰馬都揚起了前蹄。

  “沖上去殺光這些宋豬”

  遼國的將軍長刀往前一指,他不允許有人挑戰他的武力,更不能接受一向在他馬蹄前顫抖的宋軍現在居然這樣咄咄逼人。

  重新整理好隊形的遼國騎兵再次沖了上來,這一次他們變的聰明了許多,不光是正面的沖鋒了,兩邊的迂回和背后的包抄同時進行。

  而宋軍這個時候也開始了全面的攻擊,那些駐守在其他營寨里的宋軍一看主營發起了對敵人的攻擊,也紛紛排列著整齊的隊形出來作戰。

  遼國人的穿插,分割,包圍,不斷給宋朝部隊造成損傷,那些脫離大隊的小股人馬轉眼就被遼國人吞噬。但是宋軍方陣也給對手造成了極大的殺傷,遼國人根本沒有足夠的利器去突破。方陣越來越大,各種武器的打擊力度就逐漸加強。

  雙方都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想擊潰對手,關鍵在于遼國人能不能阻止一個個宋軍的方陣慢慢的靠在一起。能不能阻止宋軍奪取那些白天失陷的城池。

  激戰竟夜,數次肉搏,雙方均死傷甚眾。

  整個戰場到處都是斷去的肢體和倒在地上哀嚎的士兵,那戰馬徘回在遼國騎士的身軀前不讀書離去,嘴中發出一聲聲的嘶鳴,仿佛是想把倒在地上的騎士喚起。那一個個倒在地上宋軍手中還緊緊握著自己的兵器。

  李瑋的部隊已經只剩下不到一半,他們成功的和從另一個營寨中沖出來的宋軍匯合在一起。

  據守在城池里的宋軍可以用弓弩支援和石炮等遠程武器對依然在城外戰斗的同袍給予。往往一個方陣被遼國人圍攻的情況下,城頭上的打擊會給遼國造成極大的傷亡。

  連續兩個時辰的血戰,雙方比拼的其實就是戰斗素養,在這方面宋軍明顯要比遼隊稍微強出來一些,有些小隊伍在被遼國人切開之后,即便知道自己面臨著什么樣的厄運,居然也是毫不退縮。甚至落單的士兵四五個聚集在一起也敢擺出一個戰斗隊形繼續和遼國人作戰。

  最讓遼國人受不了的是,打到這個程度的時候,遼國人無論是軍官的指揮還是軍士的反應,都不如平時靈活迅速了。按道理來說,宋軍也該如此,可是宋軍士兵在這個時候居然還能靈活的運手中各種武器。

  他們現在體力也是超出極限,只是那每人一本的小冊子上說的話,已經深深的印在了宋軍的腦海中,他們不用思考自己該做什么,不用判斷。全部按照那冊子上說的去做,遠距離的弓弩,稍近一些用噴火筒,再近了就是長矛,混戰的時候使用刀盾,絲毫不亂。

  這當真讓遼國人吃了很大的虧,被殺地血光滿地。若不是人數上面占據絕對的優勢,恐怕現在已經要被宋人擊潰了。

  還有一個遼國人面對的最大的難題,就是他們的統帥蕭達不知道為什么還是沒有回來。

  遼兵劫掠是不會走的太遠的,蕭達早都聽到了這里的動靜,他也想回來,可是他回不來了。

  他并不知道,像韋強這樣的地主武裝,早已經在當地官府的組織下,相互簽訂了攻守同盟,若是韋強他們這里被打,其他的地方不給予適當的增援,戰爭過后他們是要付給韋強賠款的,而且以良田計算。

  也就是說,韋強這里被遼國人包圍了,那些莊子必須給予一定的援助。

  白天的時候他們不敢來,但是晚上就不一樣了,這里是宋人的地盤,對于附近的地形他們比遼國人清楚的多。天色一黑,宋朝其他的地主武裝紛紛向這個地方趕了過來。這著實讓蕭達很是意外。

  發現遼國人包圍著這里,而韋強依然在堅持之后,那些村子的私兵和村民馬上對遼國部隊發起騷擾性的攻擊。雖然這樣的攻擊大部分被遼軍擊潰,可是那些宋人并沒有遠去,他們就躲在這附近某一個角落里面,偷襲落單的遼兵。

  直到那邊大戰的焰火在這里能看的清清楚楚了,震天的喊殺聲也傳過來的時候,盤踞在蕭達周圍的宋朝的村民已經達到了上萬人。

  天色這么黑,人生路不熟,對方的人數是自己的好幾倍,宋朝人把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他們認為可以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全部都占齊了這個時候蕭達敢動么?

  如果不是那邊看起來也有些吃緊,他到時想著從哪里調集一些人馬過來的。

  那些義軍其實也害怕的很,他們大多在白天還是村民,除了少數的一些私兵之外其他人根本沒有進行過什么訓練,扛起自家的鋤頭就來打遼國人,這讓他們的心里很是惶恐。

  但是不來不行,首先那些地主不會放過他們,其次,遼國人也不會放過他們。人是來了,心里還想著家里的老婆'孩子。韋強的反抗給其他的村子爭取到了足夠的時候,老弱婦孺都已經轉移了,可是宋人就是這樣,他們不親眼看到自己的親人安全,心中總是有些牽掛。

  就算親眼看到了,他們也想著這一仗能,因為如果自己死了,家里的老婆'孩子以后怎么辦?所以他們盡量讓自己位置靠后一些,一旦形勢不利,好跑。

  真正敢來沖一下的也就是那總數還不到三千人的私兵,這些人還是指揮不統一。

  就這樣,蕭達包圍著韋強,外面的那些義軍包圍著蕭達,雙方都投鼠忌器不敢攻擊。

  到目前為止,這里的局勢已經進入了僵持,許懷德那里也和遼國人進入了僵持階段,雙方都缺乏能打破局勢的手段。

,到網址沒有添加任何彈窗,永久網址收藏閱讀并相互轉告一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