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章 壯士 (二 上)

  ››››第三卷破陣子第三章壯士(二上)

  第三卷破陣子第三章壯士(二上)

  小說:

  第三章壯士(二上)

  望著遠方伴隨著鼓點節奏緩緩推過來的刀叢,大食圣戰東征軍主帥艾凱拉木忍不住在心中暗暗叫苦。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他無論如何都不想在這個時候,領軍跟大唐爭鋒。東方有句格言說得好,‘如果你想打贏一場戰爭,至少需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之一。第一,要掌握有利時機。第二,要占據有利地形。第三,將領和士卒,國王和臣子們齊心協力!這三個條件重要性依次提高,特別是第三條,乃是重中之重!’而現在他手中的這支圣戰軍,卻任何一個取勝的條件都不具備。(注1)(注2)

  論時機,眼下大哈里發艾布﹒阿拔斯纏綿病榻,隨時都可能亡故。第一繼承人曼蘇爾﹒阿拔斯威望不足,難以令首相和群臣信服。軍隊最高指揮者大艾米爾穆杰希德心灰意冷,沉迷于從西方傳來的一種特殊飲料,終日精神恍惚。若不是教法官賈布里勒大人聯合當年追隨哈里發一同發動叛亂,驅逐了倭馬亞家族的若干老兄弟們苦撐局面的話,整個帝國幾乎要分崩離析。(注3)

  論地形,坦叉始羅附近河谷眾多,丘陵林立,根本不適合騎兵大規模展開。而對面唐軍的重甲步卒,在這里卻如虎歸山。唐軍已經抵達此地半月有余,基本上是在以逸待勞。圣戰東征軍卻是遠道而來,人困馬乏。

  論內部團結,此刻的東征軍更是千瘡百孔。當年恒羅斯大戰結束后不久,呼羅珊總督阿布﹒穆斯林就被大哈里發下令毒死。其麾下悍將齊雅德﹒伊本﹒薩里稀里糊涂地卷入了一場叛亂,全家上下七十余口盡數被誅,無一人得到寬恕。更有葉齊德、賈哈姆、塞勒曼等一眾勇士,立下了曠世奇功卻沒有受到應有獎賞,反而跟著阿布總督一道被殺,死得不明不白。眼下的東征軍里核心將領,除了艾凱拉木本人,幾乎全是從其他戰場抽調而來,之前沒有半點兒與唐軍交手經驗。

  從某種角度上講,眼下的這支東征軍看起來規模龐大,盔明甲亮。真正實力還不如兩年半以前,恒羅斯之戰時與唐軍遭遇的那支隊伍的一半兒。當年的那支隊伍,十五萬人中有六萬是嘎茲(圣戰者),四萬穆特瓦爾(愿意獻身的人,志愿者),剩余五萬才是從被征服各國臨時招募的武士。領軍的呼羅珊總督阿布·穆斯林,前鋒齊雅德﹒伊本﹒薩里兩人都堪稱一時名將。而眼下,十二萬大軍當中,居然有六萬是臨時拉起來的穆特瓦爾,三萬余各國仆從,真正受過嚴格訓練的護教嘎茲還不足三萬。至于他艾凱拉木本人,雖然深受大哈里發的信任。但此刻他心里卻非常清楚,自己的真實本領,距離前任呼羅珊總督阿布將軍相差不是一點兒半點兒。(注4)

  但是,艾凱拉木又不敢推辭上面交代下來的任務。曼蘇爾并不是一個寬容的人,此刻國內權力爭斗的局勢又不明朗。一旦被曼蘇爾和首相兩方之中任意一方誤會自己跟另外一方是同伙,故意不聽調遣的話。待爭斗結果出來之后,艾凱拉木不敢保證自己的結局會比齊雅德﹒伊本﹒薩里好上多少。

  坦叉始羅曾經為佛教圣地,對周邊各國影響甚重。失去它,天方教所遭受的打擊將不可估量。所以盡管準備不足,盡管心里一百二十個不情愿,艾凱拉木卻不得不硬著頭皮接下了東征重任。并且在清真寺中立下誓言,要將真主的旨意傳遍整個東方,甚至一直傳到唐人的國都,數千里之外的長安。

  嘴上的誓言說得響亮,真正走上戰場之時,他卻慎之又慎。上次恒羅斯之戰,阿拔斯帝國做足了充分準備,并且收買了對方的仆從軍背后下刀子,才勉強獲取了勝利。雖然將唐軍打得大敗虧輸,自己一方也傷筋動骨。這回,唐軍有備而來,阿拔斯帝國的圣戰軍卻是倉促拉起,憑借著上次跟在呼羅珊總督阿布﹒穆斯林身邊獲得的經驗,艾凱拉木不相信自己能創造更高的奇跡。

  所以,他一直試圖以巧計破敵。先將十二萬大軍齊頭并進,期待著以人數方面的優勢,逼迫唐軍后撤,不戰而屈人之兵。待發現這條計謀未能得逞之后,艾凱拉木又迅速想出第二條妙計,利用單挑的方式,打壓唐人的士氣,同時為自己一方爭取更多的休息時間。

  計策成功了一半,素有賢者之國的唐人,果然接受了圣戰者的單挑請求。沒有趁東征軍立足未穩之際,立刻發起攻擊。然而,令艾凱拉木始料不及的是,自己麾下那些打遍了整個西方世界未嘗一敗的圣武士,居然接二連三地敗在了唐人之手,無論是單挑,還是群毆,半點兒便宜都沒占到。

  為了揭開圣戰武士們集體意外失手之謎,艾凱拉木不得不派遣更多的嘎茲出戰。盡管他心里面明明知道自己這樣做,會遭到對手,甚至自己一方將領的恥笑。但是,為了達到最后目的,任何手段,都可以原諒。誰料想,先前一直不斷謙讓唐軍主帥卻突然改了主意,居然主動向圣戰軍這邊發起了進攻。

  第一波殺過來的唐軍只有六七千上下,人數不及圣戰軍的十分之一。然而,就是這區區六千余眾,卻令艾凱拉木頭皮發乍,心里發毛,需要用盡全身力量,才能穩住呼吸。那是怎樣一支隊伍,他根本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踏著鼓點,他們緩緩邁進,每前進一步,都好像踩到了對手的心窩子上,令眼前的戰場來回晃動。

  過午的陽光很暖和,艾凱拉木卻覺得渾身發冷。他恨不得現在就立刻把全部兵馬都派出去,直接用人數淹沒對方。卻不敢保證對面的那名白胡子唐人將領,還有沒有其他妖術未曾使出。對,是妖術。異教徒最擅長的黑魔法與詛咒,否則,打遍了整個西方世界無敵手的圣戰軍,也不會被區區幾千人,壓得幾乎喘不過氣來。曾經砍下無數西方騎士頭顱的圣戰者們,也不會突然就失去力氣,被唐人像殺牲畜一樣,肆意宰割!

  破解對方詛咒的,只能是對信仰的虔誠。想到這兒,艾凱拉木忍不住在心里默念經文。這番虔誠的舉動,迅速被身邊的親信學了去,繼而傳播開來,以最快速度傳遍全軍。“他們躺在寶石鑲嵌的床上,長生不老的少年端著碗、壺和一杯最純的酒;他們自己選擇水果和喜愛的禽肉。他們還會得到深色眼睛的天堂美女,如同蚌殼里的珍珠一樣貞節.......”

  “他們躺在寶石鑲嵌的床上,長生不老的少年端著碗、壺和一杯最純的酒;他們自己選擇水果和喜愛的禽肉。他們還會得到深色眼睛的天堂美女,如同蚌殼里的珍珠一樣貞節.......”祈禱文慢慢從軍陣當中響起,聲音由混亂慢慢變為整齊,由低沉慢慢變為響亮。旋即,幾乎所有大食將士都加入了進來,將經文如梵唱般傳遍原野。

  對面的安西軍將士聽見了,卻依舊走得不緊不慢。他們仿佛根本無視于對方人數是自己近二十倍的事實。邁著整齊的步伐,他們繼續向前推進,推進。一步,兩步,從三百步推進到二百步,從二百步推進到一百五十步,一百三十步,一百二十步.......

  “咚、咚、咚、咚”從他們背后傳來鼓聲單調且響亮,掃過沙場,越過人群,刺入圣戰者們的耳朵,令他們骨頭發冷,手腳發木。

  “咚、咚、咚、咚”接連不斷的鼓聲,始終以同一個節奏,穿透誦經者的耳朵,穿透他們的靈魂和心臟,如同烏云背后的一縷陽光,將誦經聲攪得支離破碎。

  “啊——”終于有大食人受不了鼓聲所帶來的壓力,率先發出了一陣箭雨。一百二十步距離,羽箭可以命中目標,卻無法射穿對方的護甲。走在攻擊隊伍最前排唐人刀盾手,只是隨便將盾牌舉了舉,就攔住了大部分攻擊。零星幾支羽箭穿過盾牌縫隙,砸在鐵甲上,發出“叮”的一聲,軟軟落地。

  “穩住,穩住。不準浪費箭矢!”艾凱拉木突然驚醒了過來,扯開嗓子大聲喝止。

  “穩住,穩住。不準浪費箭矢!”畢竟久經戰爭,他身邊的嘎嗞們扯開嗓子,將命令迅速放大,傳遍全軍。

  羽箭的密度迅速變稀,但有人還在盲目地亂射。一支接一支,落在唐人的腳下,與先前胡亂射出的羽箭混在一起,在軍陣面前形成一道細密的屏障。

  這種完全由木桿和羽毛組成的屏障,不具備任何防護效用。唐人的包鐵戰靴踏上去,立刻粉碎一片。一百一十步,一百零五步,一百步,忽然,鼓聲猛然停頓,隨即,化作一陣連續的雷鳴。

  “咚咚咚咚咚咚咚——”伴著奔放不羈的節奏,所有唐人停住了腳步。走在隊伍最前方的刀盾手猛然將手中巨盾向上一舉,瞬間結成了一面明亮而低矮的城墻。所有盾牌,上緣都微微前傾,與頭頂上已經走過天際中線許久的烈日,呈某種默契的角度。

  剎那間,西域特有的明亮日光,就從打磨平滑的精鋼盾牌表面上反射了出來。無數道反光匯聚成粗壯凝重的一團,狠狠劈向了對面大食人的眼睛。

  “啊——!”艾凱拉木本能地選擇了閉眼,耳畔驚叫聲響成了一片。還沒等他弄明白唐人到底有使用了什么古怪魔法,雷鳴般的鼓聲又急轉稀疏,“咚、咚、咚咚、咚咚......”踏著鼓點,安西軍前鋒再次向前推進,如同一只渾身閃著銀光的巨龍般,壓向黑漆漆的大食軍陣。

  “放箭,放箭!”到了此時,艾凱拉木再也顧不得什么控制戰場節奏了。扯開嗓子,不顧一切地命令己方弓箭手進行攔截。命令被化作喊聲和角聲,迅速向周圍傳播。聞聽號令,早就按耐不住的大食弓箭手彎弓,仰頭......

  無法瞄準。即便信仰再虔誠的嘎嗞,在這單純的自然力量面前,也無法讓自己睜開眼睛。他們只能憑著直覺,調整弓箭的角度。數以萬計的羽箭騰空,大多卻都成了無用角色。或者高高地從安西軍頭頂掠過,或者沒等到達目的地,便一頭扎向了地面。只有很少一部分,直接打在了移動中盾墻上,將光潔的盾面打出無數小麻點兒。然而,這些小小的麻點兒,根本影響不了整個盾墻的反光能力。粗壯的光柱繼續劈來,晃得大食人兩眼流淚,無法看清楚對面目標。

  好在艾凱拉木麾下兵馬足夠眾多,中軍的弓箭手被盾墻晃成了瞎子,兩翼的弓箭手還能盡最大可能地提供一些支援。通過側向攻擊,給前進中的唐軍制造一些不大不小的麻煩。為自己一方贏得更多的調整時間。只是這樣一來,兩翼的隊形就無法保持齊整,慢慢地被自家弓箭手擠壓向前,慢慢被擠壓成了一個雁翅形,并且起伏不平。

  連綿不斷的箭雨越下越猛,前進中的唐軍漸漸有了傷亡。一名位于隊伍邊緣的刀盾手身體猛然晃了晃,鮮血從肩窩處冒了出來。他身后的弓箭手立刻上前,先接過巨盾,然后將傷者推開,推向隊伍后側。隨即,耀眼的巨盾再度舉了起來,護住附近的大唐男兒。

  又一名盾牌手無聲無息地倒了下去。羽箭從空檔處斜向撲入,射中了幾名弓箭手。為了保持射擊的準確性,唐軍給弓箭手提供的皮甲,在一百步以內的距離上,防不住羽箭攢射。傷者被推開,盾牌被撿起,內排弓箭手在低級軍官的指揮下迅速補位。整個隊伍在行進當中做好了調整,腳步依舊不疾不徐。

  “咚,咚,咚咚,咚咚......”終于,鼓聲的節奏再度發生了變化。敵我雙方,幾乎同時松了一口氣。前進中的唐軍再度停住腳步,在距離大食人軍陣不及八十步的位置,重新調整隊形。盾墻兩側慢慢向后彎曲,為自家袍澤提供更全面的保護。盾墻正面的盾牌數迅速減少,反射的陽光也不再如先前那般強烈。

  “傳,傳令。讓兩翼約束隊伍,小心唐軍有詐!”艾凱拉木聲音已經緊張的變了調,沙啞著嗓子調整部署。他麾下眾位嘎嗞和穆特瓦爾的身體,似乎越休息越疲憊。只是匆匆射出了三五支羽箭,就已經有人無法拉開弓弦。他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沒比別人好多少,心臟狂跳不止,幾乎無法停下。嘴唇發干,手腳發軟,平素隨便就可以肆意揮舞得長矛此刻竟然好像重逾千斤!

  一切都向最不利情況發展。這種狀態下,艾凱拉木不敢輕易驅使大軍上前決戰。否則,根本無法預料麾下的弟兄們,會不會在激戰當中,忽然失去全身力氣。成為一群任人宰割的羔羊!

  “安拉啊,難道您是懲罰仆人的信仰不夠虔誠么?”抬頭看了看可惡的太陽,艾凱拉木暗暗追問。雖然家族中偶爾有人也會做一些搶劫,勒索的勾當,但那都是針對異教徒的行為,按道理根本沒有違反教規。為何今天圣戰大軍突然失去了往日的好運氣?承受著一個接一個莫名其妙的磨難?

  還沒等他將心里的疑惑想清楚,對面傳來的鼓聲再度化作一陣陣雷鳴。在擋住了大食人數輪羽箭攢射之后,安西軍刀盾手突然把盾墻撤開,露出了先前隱藏在盾墻之后,蓄勢已久的弓箭手。

  “嘣”一聲整齊的弓弦響,切入了軍鼓的節奏。數百支破甲錐同一時間發了出去。掠過八十步的距離,將正面的大食軍陣,整整齊齊砸出了一道豁口。

  八十步,唐人制弓技術之精良,在這個距離上表現的淋漓盡致。尖鋒長達三寸,有著四個棱面的破甲錐輕易地撕破了大食人身上的保護,無論是皮甲、板甲、還是鎖子甲。尖利的錐鋒去勢未盡,繼續撕開皮膚,撕裂肌肉,將里邊的五腹六臟攪得稀爛。

  第一輪羽箭射起的血珠尚未落下,唐軍前鋒的第二排弓箭手已經松開弓弦。又是數百支羽箭同時升空,聲響和威勢與先前絲毫不差。唯一不同的就是,這輪羽箭為斜射,先向上飛了一段距離,然后急轉直下,越過第一波弓箭手撕開的缺口,將后邊的大食兵將射得人仰馬翻。

  緊接著,第三排羽箭又至,將更多大食人推向死亡的深淵。整個大食軍陣正面登時一片混亂,很多訓練不足的穆特瓦爾抱頭鼠竄,將自家隊形撞得百孔千瘡。

  一些參加過上次恒羅斯之戰的大食老兵見狀,不等艾凱拉木發令,立刻一手舉著盾牌,一手持刀沖上前,嚴肅戰場紀律。十幾個血淋淋的尸體倒下去后,軍陣正面終于恢復了一點兒秩序。另外數百名經過嚴格訓練的圣戰者也從驟然打擊中緩過神來,彎弓搭箭,向對面的唐軍發起反擊。

  “近衛營,嚴肅戰場紀律!圣戰營,反擊,馬上反擊!”到了此刻,艾凱拉木好歹想起了主帥的職責,揮舞著手臂,大聲命令。

  更多的老兵投入缺口處,或者用刀鋒逼迫穆特瓦爾們充當肉盾,或者加入弓箭手行列。冰雹般的羽箭從缺口處射了出去,逆著對方羽箭射來的方向,扎向大唐將士。一瞬間,雙方隊伍中都出現了大量死傷,血光在兩支隊伍頭頂輪番飛濺。

  站在前排的一名唐軍弓箭手剛剛將羽箭搭上弓臂,就仰面朝天倒了下去。他左右兩側的袍澤卻不聞不問,前腿彎曲,后腿緊繃,用全身的力氣,繼續將角弓拉圓。緊跟著,左側的弓箭手受傷倒地,角弓摔出老遠。沒受傷的右側弓箭手目不斜視,繼續蓄力,瞄準,松手,破甲錐如毒蛇般飛出,正中對面大食弓箭手的面門,將其整個人射飛起來。脖頸在半空中折斷,腦袋被破甲錐穿透,前后各露出血淋淋的半截。

  前、中、后,三排唐軍弓箭手,每排都有不少人受傷倒地。但沒被敵軍羽箭射中的人,則繼續遵從身邊校尉的指揮,將破甲錐搭上弓弦,將弓臂拉滿,將死亡的烏光送向指定的目標。

  “啊.......”整整一排大食弓箭手倒地身亡。很快在彎刀和經文的驅動下,又補上了新的一批。

  “噗....”羽箭入肉,數名大唐男兒血染沙場,身邊的袍澤迅速補位,拉開角弓,繼續向大食人射出羽箭。

  沒有停頓,沒有閃避動作,敵我雙方面對面站在八十到一百步的距離上,瞄準對方的要害,不停拉弓,放箭。放箭,拉弓。

  戰鼓聲依舊響如驚雷,卻已經無法蓋住弓弦的彈動聲。“嘣”“嘣”“嘣”簡單而又清脆的弓弦響猶如從地獄發出來的召喚,每一輪過后,都帶數十條鮮活的人命。

  一排大食人倒在了缺口處。轉眼又是一排。

  活著的人手開始發軟,腳開始發虛,卻不得不繼續向前補位。否則,他們將無法證明自己對信仰的虔誠。

  不虔誠者,死后無法升入天國,活著也會身敗名裂。

  不知不覺間,圣戰者們又開始念誦經文,一聲比一聲急促,“他們躺在寶石鑲嵌的床上,長生不老的少年端著碗、壺和一杯最純的酒。”

  “他們自己選擇水果和喜愛的禽肉。”

  “他們還會得到深色眼睛的天堂美女,如同蚌殼里的珍珠一樣貞節.......”

  “他們躺在寶石鑲嵌的床上,長生不老的少年端著碗、壺和一杯最純的酒。.......”

  注1:黑衣大食建立于公元750年,開國哈里發姓阿拔斯,所以自稱為阿拔斯帝國。

  注2:當時的阿拉伯帝國橫跨東西,對東西方文明都有涉獵。文中模擬阿拉伯人口吻翻譯的孫子兵法,

  注3:黑衣大食是政教合一國家。最高為哈里發,其下為首相,稱作維齊爾。再下為教法官,負責審理教徒內部的訴訟。全隊總司令稱“大埃米爾”。

  注4:嘎茲、穆特瓦爾都是黑衣大食國對戰士的稱呼。嘎茲:為圣戰者,信仰虔誠,訓練嚴格,打仗時奮不顧身。穆特瓦爾是志愿者,同時也是狂信徒。但沒有經過嚴格軍事訓練。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