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一章 轟炸

  在滇西南的邊境線上,王銘章正帶領著一支巡邏隊在快速行進,此時的王銘章已經榮升為團長,這次隨同朱慶瀾一起到云南邊境駐防,心中的豪情涌動,中國自古以來對于西南邊疆就缺乏有效控制,有邊無防。[]

  現在王銘章率領的軍隊算是第一支正式肩負起邊防任務的部隊,不過剛剛巡邏沒幾天,糟糕的氣候就讓他們吃足了苦頭,邊境地區潮濕悶熱,蚊蟲,螞蝗,毒蛇不計其數,除此之外淡水缺乏也是最為嚴重的問題,氣候炎熱,就要求士兵大量飲水。

  當地雖然也經常降雨,森林之中遍布溪流,但是這些水雖然看起來很清澈,但是只要一喝絕對中招,這些溪水之中含有不知名的毒素,喝下去之后輕者拉肚子,重者甚至可能喪命,飲水全部要靠后方補給,沒有足夠清潔的水,洗漱就成了大難題,偏偏溫度又很高,不少士兵已經感染了皮膚病,奇癢無比。

  除了水之外,還有各種層出不窮的有毒植物,時時刻刻威脅著人的生命安全,巡邏的這段日子里王銘章的部下已經有三人喪命。

  至于整個部隊損失就更加驚人了,不得已只能夠聘請一些當地人,靠著他們做向導才能夠繼續巡邏,不過這種困難并不能夠嚇到西南軍的士兵,從他們入伍的那一天起就被反復灌輸了領土神圣無比的觀念,可以流血,可以喪命。就是不能失去寸土,這已經成為西南軍的融入骨子里的信條之一。

  就在王銘章指揮著軍隊前進之時,忽然對面不遠處也出現了聲響,王銘章急忙讓士兵們隱蔽起來。就在不多一會兒一隊英國殖民軍隊也出現了,這支軍隊領頭的是英官,后面都是當地士兵,他們正在向這邊走了過來,一共是十一人。

  英國殖民地的軍隊多數都是少爺兵,他們來到殖民地就是享受的,所有的當地人都是他們的奴隸,胡作非為也不用擔心。在這種心態支配之下軍隊還能有什么戰斗力呢。

  一邊詛咒著該死的氣候,一面艱難的進軍,那位英官似乎有些勞累,想要坐下來喝口水。正在此時一聲清脆的槍響傳了過來,他的腦門之上多了一個冒著鮮血的洞,頓時死的不能再死了,其他的當地人武裝,一見這個軍官喪命了。頓時就呆住了,他們不知道隱蔽,也不知道反擊,甚至不知道逃跑。沒有了主子的指揮,這支軍隊瞬間就仿佛是待宰的羔羊一般溫順。

  王銘章都感到了一陣吃驚。這些人怎么連基本的防御都不懂啊,不過也沒有時間多想。他率領著手下人沖了出來,將剩余十個人全部俘虜,這些俘虜也老老實實的跟著中國人,聽話溫順異常,這就是被徹底馴服的殖民地的狀態,沒有了主子什么都做不了,戰斗變得輕松異常。

  這種巡邏隊之間的交鋒并不少見,其實中國和英國都很清楚隨著中國實力的提升,雙方在邊境線上的沖突必定增多起來,甚至會直接爆發大規模的戰爭,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英國人借助清無能的機會不斷的擴張自己的勢力,將手伸向了和云南等地,現在中國實力壯大起來,英國人又不想把到嘴的肥肉吐出來,除了戰爭之外就沒有別的選擇了。

  只不過英國有一個致命的戰略誤判,英國高層堅信喬宇不會在沒有統一全國的情況下貿然發動同英國的戰爭,他們這種判斷也是很有道理的,攘外必先安內這是各國都明白的道理,現在喬宇直接掌控的省份只要七個,再加上一些外圍省份,還不到十個,正好是三分之一的中國,其他省份還在北洋的手中掌控,因此任何聰明的政治家都不會隨意對外發動戰爭。

  因此英國判斷邊境沖突可能發生在1925年以后,那時候英國已經能夠從戰爭之中恢復過來,到時候就能夠大量增援遠東,鹿死誰手就不一定了。

  或許英國人這種判斷是對的,但是喬宇擁有百十年的領先眼光,看待問題卻不是這樣,光會打內戰的部隊是不行的,當然連內戰都打不贏的就更是飯桶了,國內的爭奪不是軍事的力量的爭奪,而是政治的較量,是民心士氣的較量,中國的國運已經到了幾千年來最為衰微的時刻,不管哪個政治團體,只要他能夠給中國帶來希望和尊嚴,讓中國獲得自主的權力,重新崛起,這個集團就會收到國內民眾的支持,也就能夠立于不敗之地,甚至能夠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也是喬宇現在開始鞏固邊防的主要動因,現在北洋還沒有解決北方的問題川系卻能夠在西南戰敗英國,維護疆土,誰能夠領導這個國家自然就一目了然,到那時喬宇憑著強大的民意就能夠壓服北洋一系,最大限度的避免內戰。

  攘外就等于是安內,這兩者本來就沒有先后之分,正是基于這種考慮,西南才會將大軍調到云南,而戰略誤判的英國此時就十分被動,在邊境線上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雖然前線的漢密爾頓顯得信心十足,但是英國國內以及印度殖民政府全都不看好這場戰爭。

  他們還是傾向于用外交手段,靠著大言恫嚇,讓中國退縮,這是滿清時代百試百靈的好辦法,對付北洋也很有效果,不過已經把他們的底子看透了的喬宇根本不會買賬。

  英國公使朱爾典作為最權威的中國通此時也陷入了迷茫之中,他一度已經認為自己將中國人看透了,他們雖然擁有漫長的歷史,璀璨的文化,但是那都屬于過去,現在的中國卑微怯懦,雖然還有一批并不甘心沉淪的人,但是整體上中國和非洲。南亞并沒有什么區別。

  但是隨著西南的崛起使得朱爾典又看到了另外一個全新的中國,勤勞,精明,尤其是對世界局勢有著超乎正常的把握。對于列強也沒有出自本能的恐懼,而且朱爾典注意到西南的進行工業化的速度簡直是妖孽一般,西方國家用了上百年才發展到了現在,但是中國不到十年的時間似乎已經追了上來,從現在遍布在北京市場上各種商品就能夠看出來。

  服裝,布匹,火柴,食品。小型電器,汽車,水泥,家具等等全部都是西南生產的。原本在中國稱雄一時的日貨已經開始大量的消失,不出幾年的時間,中國主要市場上八成以上都會被國貨占領,這是任何人都不會懷疑的事情。

  只有在這個時候朱爾典才會驚覺中國是何等龐大的一個國家,如果整個中國都完成了工業化。那將是一個堪比美歐聯合的經濟體,蘊含的力量絕對是驚人的,想到這里朱爾典脊背之中不斷的有冷氣冒出。

  當然現在還不至于擔心這些,但是緬甸的對峙讓朱爾典費盡了腦筋。國內的壓力也很大,他很清楚能夠決定這個事情的只能是喬宇。因此朱爾典急忙乘坐火車趕到了四川,在路過武昌的時候。朱爾典還特意到了租界看了看,情況遠比想象的要糟糕,租界目前只能高價雇傭一個流氓團體幫助他們走私日用品糧食蔬菜,大量的富翁政要已經開始搬出正在變得骯臟匱乏的租界區,朱爾典知道想要解決問題,必須得到喬宇的妥協,因此沒有任何的耽擱來到了成都。

  “巡閱使先生,一路上我看到了貴國在經濟建設上面取得的成績,很值得夸獎,我想巡閱使先生應該理解中國的繁榮是和英國的支持分不開的,我們兩個國家還是好朋友,那些不愉快應該放在一邊!”

  曾幾何時英國人也學會說軟話了,喬宇可不買這個老家伙的賬,收起這幅嘴臉吧。

  “公使先生,好朋友就應該把中國的領土送給日本么,好朋友就應該騎在中國人的頭頂么,這不是好朋友,而是冤家對頭,是敵人!對于敵人中國只有一個原則,那就是徹底消滅,堅決摧毀!”

  朱爾典的笑容頓時就減弱了不少,看來對方的怨氣的確不小啊,自己這一次談判的難度太大了,“巡閱使先生,我本人也對有些事情很遺憾,但是我覺得我們雙方應該互相諒解,采取友好的態度共同協商解決!”

  “公使先生覺得我們需要協商什么事情呢?”

  “主要有兩點,第一是租界的問題,第二是緬甸的問題,西南現在對于租界進行了粗暴的物資限制,這是極為不友好的行為,不只是大英帝國,法國和日本的權益也都受到了損害,幾國公使正在共同擬定一個行動方針,如果西南不能夠采取妥善的辦法解決,我們保持進一步行動的權力。

  中國和緬甸的劃界問題是在清朝的時候就有協議的,我希望中國能夠尊重歷史,維持現有的實際控制線,不要肆意挑起戰爭,威脅遠東的和平,大英帝國是有決心,有能力維護遠東秩序的!”

  朱爾典說完之后,喬宇一陣放聲大笑,好像聽到了什么最好笑的笑話一般,朱爾典也有些發愣。

  “公使先生,你說尊重歷史,那歷史就是你們英國一再無恥的侵略中國,妄圖殖民中國,你們的道理就是拳頭,誰的拳頭大,誰就有理,現在中國想要檢驗一下自己的拳頭了,英國方面必須放棄對中國固有領土的覬覦,廢除同滿清簽訂的各種不平等條約,將江心坡,高尖山,南坎等地區全數交還中國,重新核定邊界,這才是真正的尊重歷史!”

  朱爾典萬萬沒有想到喬宇的態度竟然會這么強硬,雙方的條件差距的太大了,根本就是南轅北轍,根本就沒有談攏的可能,朱爾典只好通報英國政府。

  就在朱爾典離開之后,三天之后,英國率先宣布緬甸北部進入戰備狀態,中國也隨之下達了類似的命令,雙方都出于控制戰爭規模的想法,并沒有宣戰,但是前線火藥味十足,大戰隨時都會爆發。

  就在九月五日,中國方面由十二架轟炸機組成的空襲編隊從騰沖起飛,每架飛機掛著八百千克的炸彈,向著二百公里意外的密支那飛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