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十五章:華東商會

  抱歉,第二更晚點了,今天自己弄牌,弄到晚上十點半才回家,草草吃了點東西上來更新!

  明天早上8點之前第一更會發上來。

  就在江渝在組織農會的時候,國內的局勢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是12月初南北在英國的調停下進行了和談。

  袁世凱派出了唐紹儀,南方派出了伍廷芳,雙方的分歧有些大,正如江渝所預料的那樣,袁世凱一開始意圖采取君主立憲制。

  這樣一來袁世凱有不少好處,首先不用背負什么噬主的罵名,再則君主立憲后也不需要什么選舉。

  但是南方革命黨拒不接受這一提議,而是堅持要滿清退位,并成立中華民國。

  為了策反袁世凱這個實力派,孫文許諾袁世凱,只要共和就讓袁世凱擔任大總統。

  袁世凱接著面臨兩個問題,一個就是和談一旦鬧崩了,他怎么辦?

  如果武力蕩平南方革命軍,首先飛鳥盡彈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第二,他沒有錢去打,再則英國佬不他打。

  滿清在10年的股災過后,由于金融風暴的原因,錢莊倒閉使得滿清損失了大筆公款,加上革命爆發時正值秋收,南方稅款收不上來,根本就沒錢。

  打也不能打,更沒錢打。

  袁世凱見此,十二月底唐紹儀也承認了共和,不再堅持君主立憲制。

  自從孫大炮回國后,馬上就和武昌方面進行了爭權奪利,因為孫大炮活動多年,又擅長鼓吹,很快就壓制了武昌政府,12月29日召集各省代表選舉中華民國總統。

  安徽省代表缺席,江蘇省代表由程德全派發,最終孫大炮以15票當選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孫大炮成功當選了總統,即到處借錢。

  首先向日本人借錢,說:如果沒有幾百萬銀子的話,那我當了大總統只能落荒而逃了。

  日本人說:我們一時也變不出這么多銀子。

  最后是上海商會出了八百萬兩銀子,孫大炮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江渝收到消息,頓時眼紅了。

  “尼瑪,有銀子給孫大炮吃喝玩樂,就沒銀子來安徽蘇北投資?”江渝不爽了,農會剛辦完,就馬不停蹄的準備開辦‘工業大會’,意圖吸納民族資本,合股開辦工廠。

  而在外資方面,江渝是堅決不引狼入室的。

  回想后世,外資每年攫取中國60的GDP,從而綁架經濟、政治、外交,導致中產階級全面塌陷,底層民眾長期養分不足。

  外資畢竟是外資,總歸不是自己的。

  經濟上有一種效應叫‘涓滴效應’,即高收入群體進行消費,從而將養分一層層的傳遞給低收入群體。

  如果外資投資了很多產業,那么等于就是‘漏水’,而且是不斷的漏水,屆時雖然表面上繁榮了,但實際上卻并非如此,反而會造成很劇烈的內部矛盾,根本就是得不償失。

  因此江渝根本不引進什么外資,反而對外資極為排斥,兩淮行政總署在工商稅方面定得很高,但對于民族資本商人,又有退稅政策。同時通知了下面的行政人員,給外資辦什么手續之類的,能卡就卡,能拖就拖,老子玩死他們。

  為了培養出一批能為民族服務的民族商人,江渝并非是中國商人就接納,而是在這些中國商人當中進行挑選,那些亂七八糟的洋行買辦商人,以及那些不道德的商人是排斥在外的,能入江渝法眼的,則拉進‘華東商會’當中。

  華東商會是江渝組織的一個具備紀律約束性的商會,加入華東商會的成員,必須遵守各項規定。

  首先不能購買外國奢侈品,如果要購買必須向商會申請,如果那些奢侈品實在需要,中國又沒有出產的,可以允許購買一些。

  同時資本要有國界,不能像國際資本那樣沒有國界,也就是說加入商會的商人,不能將資金抽逃出國。

  再則加入華東商會的商人,在生活上不能太鋪張,對于社會緊缺資源,不能過度占有,以免造成內部矛盾。例如房子,不能超過三棟,占地面積不能超過150平米。女人也是社會緊缺資源,因此禁止他們三妻四妾,忍不住可以上青樓,也可以娶幾個洋妞回去。

  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切資本以服務民族為重,必須服從商會會長的指揮,民族面臨困難時必須解囊。

  作為回報,江渝則將對他們開方便之門,對他們大力扶持,并與他們一起進行金融圍獵、投資。

  華東商會的成立,類似于美國共濟會。

  商會除了吸納有民族意識的民族資本商人,還吸納各種社會精英,同時還將成立海外分部,海外成員。

  商會分核心成員與外圍成員,只有核心成員能接觸到決策層。

  商會規模越大,人脈就越廣泛,渠道也就越寬。一個目標制定下去,馬上就能調動大量人脈,馬上就有專業的精英拿出一個完整的施行方案。

  當商會的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在市場上要誰死誰就得死,絕對得破產,從而將那些無法為商會所用的商人排擠出市場,并讓更多的新興商人蜂擁加入商會。

  這個模式和美國共濟會是差不多的,美國共濟會則是由各財團組成,制度和華東商會基本相同。

  張謇、尤先甲、朱葆三等人成為了江渝出的第一批華東商會成員,他們在淮陰參加了工業大會。

  參與大會期間,他們參觀了淮陰的行政、軍隊、工廠。

  讓他們感覺震撼的地方很多,江渝只回國兩年,便做出了如此巨大的成績,也讓他們這些老一輩商人為之汗顏。

  同時也意識到,這個年輕的后生將是未來中國的主宰。

  從經濟實力上來說,江渝掌控的經濟實力已經是中國最強,工業能力更是不論袁世凱還是南方革命黨都無法比擬的。

  而在行政方面,他們也看到了與南京政府不一樣的風氣。

  南京政府成立之后,上海商會支援了孫大炮八百萬兩銀子,結果革命黨那群人,整天爭權奪利,干實事的少得可憐,吃拿卡要樣樣精通,搞得蘇南等地十分混亂,反倒是讓老百姓懷念起滿清統治時期的日子。

  而在蘇北、安徽則不同,這里行政風氣廉潔,官員務實勤快、公正守法,幾乎看不到任何舊官僚的風氣。

  在蘇北和安徽實業,政府方面是完全不用擔心的。絕對不會有人來搗亂,也不會有流氓來敲詐。

  同時江渝還推出了不少工商業扶持政策,不過大多只限于華東商會的成員享有。

  例如技術上的,江渝手上有很多先進技術,而且在德國有門路,可以和德國的工廠交換技術。

  良好的行政環境和社會治安,加上較強的技術競爭優勢,如今的蘇北和安徽正逐漸成為一個工商業的天堂。

  江渝的各種政策,改變了在中國實業的困難性,讓一切變得更加簡單。

  同時在軍事實力上,復興軍的規模雖然不大,但絕對是精銳,而且還有自己的兵工廠,加上江渝手上有大把銀子,一旦有需要可以隨時擴軍,陸軍的建設成本并不高昂。

  相比之下,不論革命黨還是北洋軍,在軍費上都是十分拮據的。而且江渝并非把所有錢都投入到軍事當中,而是更加注重經濟、工業,這會使得江渝手中掌控的實力越來越強。

  在進行了一番考察之后,張謇、朱葆三、尤先甲等人紛紛加入華東商會當中,成為了第一批核心成員。

  張謇在工商界擁有很高的聲譽、人脈,而朱葆三作為上海商會會長,同樣也擁有很高的聲望、人脈,尤先甲雖然差一些,但也是蘇州商會會長。

  他們將各自商會當中的品行端正的商人,逐一引薦到華東商會當中。要想進入華東商會,必須有人作保。

  加入之后,還將考察一段時間。

  各方面符合要求之后,才能享有商會的福利。

  華東商會的骨架開始形成,一個聽從江渝指揮的商業團體逐漸誕生。

  加入了華東商會的張謇、朱葆三、尤先甲等人,紛紛開始在蘇北、安徽投資實業。

  江渝則與張謇合辦‘兩江紡織公司’,一個托拉斯模式的紡織集團隨之誕生,江渝占90的股份,張謇占6的股份,另外4則由其余幾個紡織商人持有。張謇就任董事長,把兩江紡織公司的股東旗下的紡織廠都整合了起來,全部換上華東紡織廠的先進紡織設備,并開始對其他紡織廠進行兼并。

  當所有競爭對手都被兼并之后,壟斷便可形成,這將意味著超額的利潤。

  不過兼并本土紡織廠并不急于一時,因為中國的棉布市場上,充斥著大量的洋布,以英國、日本的洋布最多。

  第一步,是要擊敗這些洋布,奪回本土市場。

  第二步,才是兼并其他紡織廠。

  以兩江紡織公司所掌控的紡織技術,在生產成本方面有巨大的優勢,擊敗洋布并不是太困難。

  朱葆三與江渝合作的項目比較多,銀行、保險是最主要的兩個,朱葆三此前已經開設了‘通商銀行’,以及‘華安水火保險公司’,最主要的合作項目,就是朱葆三為江渝作保,向上海銀行、錢莊貸款。

  朱葆三在上海金融界是一塊金字招牌,出了名的講信用,只要他一句話,就能借到大筆的錢。

  尤先甲則是和江渝合辦養蠶基地、繅絲廠,以及生絲出口。

  這次工業大會之后,總共募集到了一千三百萬民族資本,這些民族資本在兩淮工商總局進行了登記,成立了上百家實業公司。

  這些資本雖然不多,但企業數量卻不少,不少企業在華東集團的扶持下做強做大,呈現出遍地開花的局面。

  兩淮的工業,已經遠遠的走在了各省之前,并迅速將差距拉大。

  此時南京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袁世凱也決心要逼迫清廷退位,然而清廷卻遲遲未能退位,全國局勢更加混亂,而在兩淮地區則十分安定。

  滿清退位并非那么容易,阻力來自以良弼為首的滿清少壯派。

  自1月起,段祺瑞聯合五十多名軍官,接連兩次通電威脅滿清政府,并將指揮部從漢口前線遷往保定。

  保定離北京很近,威脅的意味很昭然若揭。

  北洋軍的反水,讓滿清意識到,撲滅南方革命已無可能。但良弼認為,滿清只要除掉袁世凱,然后挾持北洋軍,依舊能保住北方大半江山。

  而良弼等人手中,則掌握著兩萬禁衛軍。禁衛軍是一支軍官多有滿人組成的軍隊,他們裝備精良,平日里負責保衛京城的皇親貴胄,讓袁世凱也十分忌憚。

  很快,禁衛軍在北京發動了兵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