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海軍軍備,終究不是想要建造多少就能夠建造多少的,這需要看一個國家的財力。如果財力不夠,連建造戰艦的錢都沒有,更別說是維護戰艦的錢了。
當然,有一個例子是例外,那就是日本。如果從日本現在的經濟和財政收入來看的話,日本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財力保有一支強大的海軍。他們的財政,早就已經陷入了崩潰的邊緣了。為了獲得更多的資金,日本政府只能夠通過提高糧食價格,來從普通的日本百姓手中掠奪更多的財富。這使得日本人的生活十分困苦。當然,這也是日本人的性格堅韌,才能給忍受。換做任何一個國家的民眾的話,恐怕都是堅持不了的。即便日本政府這樣斂財,想要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那也是不可能的。畢竟,每一艘戰艦都是需要大量的資金才能給建造的。所以,海軍無疑是一個十分燒錢的軍種。
幸好日本海算是比較有用,美國、英國和法國希望能夠將日本作為牽制中國的棋子,這才一再向日本提供貸款,使得日本有足夠的財力來建造這些戰艦的。否則的話,日本人只能夠抱著那堆戰列艦的建造圖紙發愣,因為沒有錢而無法開工建造那些戰艦。
各國擬定的重巡洋艦的建造也是這個樣子的。雖然,緊緊只對重巡洋艦的噸位和主炮口徑做了規定,并沒有規定數量。但只要不是腦袋被門給夾了,就不會不計后果的瘋狂建造重巡洋艦的。畢竟,重巡洋艦建造的再多,也比不上主力艦。真正的海上對決的時候,主力艦才是最重要的。
巡洋艦接下來就是驅逐艦了。對于這些驅逐艦,各國都完全沒有心思來討論。畢竟,驅逐艦這類艦艇在各國的海軍當中,都是最普遍的存在,也不會在海戰當中起到太大的作用,根本就沒有必要做規定。
法國人曾經十分迷戀驅逐艦的雷擊作用。妄圖建立一支以雷擊艦為主的艦隊,以實現用小艦戰勝大艦的目標。但是,最終證明這根本就是行不通的。所以,最后法國人也只得放棄了雷擊艦思路。回歸到了大艦巨炮這條路上來。即便各國海軍部隊驅逐艦做任何的規定,想必各國也不會無休止的去建造驅逐艦的。畢竟,資源是有限的,如果再驅逐艦上投入了太大,在后續其他戰艦的建造上。就會受到影響。
最后討論的一個重點,則是潛艇了。英國最忌別人的潛艇,因為在一戰期間,神出鬼沒的德國潛艇讓英國的艦艇和商船吃夠了苦頭,成了英國刻骨銘心的記憶。所以英國主張完全禁止潛艇。法國針鋒相對,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建議,聲稱如果不準海軍弱國使用潛艇,就等于是把它們交給海軍強國任意宰割,因此根本不應對潛艇作任何限制。
于是雙方展開了唇槍舌劍般的爭吵。英國代表氣勢洶洶地說:“英國決不能允許擁有八十萬陸軍的法國再擁有頭等的潛艇艦隊!”法國代表反將一軍:“如果英國愿意取消主力艦,那我們就立即取消潛艇。”
英國代表立即回擊:“基地遍布各地的法國。如果再擁有大量的潛艇,那對英國的威脅可能要比德國對英國的威脅大許多倍。”法國代表反唇相譏:“英國建造主力艦想必是為了打撈沙丁魚?那么,何不讓可憐的法國也造幾艘潛艇來研究研究海底植物呢?”
美國見英、法的“潛艇戰”陷入僵局,趕緊出來打圓場,可是由于大家分歧太大,限制潛水艇問題最終沒有達成任何協議,只好不了了之。
中華帝國對于潛艇這個方面,倒是沒有怎么發表意見。中華帝國海軍的潛艇,雖然在一戰當中不顯山不露水的。但是,這并不代表中國海軍的潛艇性能就不好。實際上。中國海軍的潛艇性能比在一戰當中大出風頭的德國潛艇還要厲害。只是,中國潛艇沒有攻擊的目標而而已。所以,中國潛艇在一戰當中基本上沒有什么建樹。但實際上,即便是德國的潛艇。也絕對不敢小覷中國潛艇的。
一戰結束之后,德國的潛艇部隊解散,那些資料和人才成為了各國掠奪的對象,這使得各國的潛艇性能都得到了極大地提高。但是,這對于帝國來說,根本就不算什么。帝國最新式的潛艇。早就已經遠遠領先于其他國家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才是帝國潛艇部隊大顯身手的時候。到時候,整個太平洋、印度洋甚至是大西洋都將成為帝國潛艇部隊的狩獵場。帝國的敵人,將為此而承受巨大的打擊和損失。
整個會議,經過了長達半個月的爭爭吵吵之后,終于達成了一致,美國、英國、中國、法國和意大利王國的代表,在條約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這意味著《限制海軍軍備條約》正式達成并且生效。
《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規定,五國主力艦總噸位限額為美英中三國各五十萬噸、法意各17.5萬噸,即五國按比例為5∶5∶5∶1.75∶1.75。禁止建造標準排水量超過3.5萬噸的主力艦,并不得裝置口徑超過16英寸的火炮。航空母艦的總噸位限額為中國18萬噸,美英各13.5萬噸,法意各6萬噸;單艦標準排水量原則上不超過2.7萬噸,并不得裝置8英寸以上口徑火炮。
之后,美英中法四國又就太平洋和遠東地區的利益展開了談判。在談判當中,美國提及了中國在太平洋上的那些島嶼上面修建軍事基地,并稱中華帝國這樣的做法是加劇太平洋地區的沖突。中華帝國應該停止在那些島嶼上修建軍事設施。
但是,美國人的這個觀點,遭到了中華帝國代表們的強烈反對。帝國外交大臣唐紹儀提出,太平洋上的那些島嶼屬于中華帝國的領土,中華帝國有權力在這些島嶼上修建任何的設施,不管是民用設施還是軍用設施,這都是中華帝國的自由。如果美國一定要中國停止這些軍事設施的建設,那么,除非美國同意停止在夏威夷群島、菲律賓以及關島上面修建軍事設施。英國停止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甚至南洋修建軍事設施。要不然的話,帝國絕對不會同意的。
英國人頓時就不干了,他們提出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是英國的固有領土,很多年以前就被英國占領了。所以,英國在這些地區的建設,那是沒有任何問題的。更何況,澳大利亞是面積達到七八百萬的龐大島嶼。新西蘭的面積也不小,不能和太平洋上的那些島嶼混為一談。反觀中國在太平洋上的那些島嶼,都是從德國得到的殖民地而已。中國作為太平洋上的后來者,理應尊重大家在太平洋上的利益,停止軍事設施的建設,保證太平洋的和平。
中國代表則提出,那些島嶼雖然之前是屬于德國的。但是,在德國將這些島嶼賣給中國之后,那些島嶼就屬于中國的了。其他的國家,統統無權過問。否則的話,就是干涉中國的內政。
美英中三國代表,在這個問題上再一次的展開了唇槍舌戰。畢竟,美國和英國在太平洋上有著巨大的利益,他們擔心中國以那些島嶼為跳板,直接向美國和英國的領土發起進攻。那樣的話,他們恐怕很難抵擋住中國的進攻。為此,他們迫切的希望中華帝國能夠停止在太平洋上的島嶼上的軍事化建設。
至于法國,則一副旁觀的樣子。法國除了印度支那殖民地之外,在太平洋沿岸并沒有什么利益。他們在之前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當中被美國人和英國人給坑了一把。所以,他們自然不會再站在英美那邊,幫助他們壓制中國了。畢竟,如果把中國得罪的狠了,對他們可是一點好處都沒有的。萬一中國直接從南方出兵進攻印度支那殖民地的話,他們想要保住那里,恐怕就十分的困難了。
但是,最終因為中華帝國的代表的強烈反對,這一條也只能夠不了了之。為了防備中國,美國和英國也只得加強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力量的投入了。
因此,最終美英中法四國,只不過是簽署了一個沒有任何約束力的《四國公約》而已,條約規定四國相互尊重彼此在太平洋區域內島嶼屬地和領地的權利,如相互間發生涉及上述權利的爭端而未能通過外交途徑獲得滿意解決時,應舉行締約國會議以便考慮解決;如上述權利受到任何國家侵略行為的威脅時,締約各國應全面進行協商,以便“聯合地或單獨地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應付局勢。
實際上,這個《四國公約》沒有任何的用,一旦各國因為這些島嶼和領地發生戰爭的話,各國除了戰爭之外,也就沒有其他的手段來應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