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十四章 大道清虛,清約治民

  劉勝之不知道王獻之和自己說這些做什么,也許只是有感而發。

  但是,劉勝之卻不打算和王獻之一起感嘆。

  一來,這事情和他一毛錢的干系也都沒有。更重要的是,劉勝之卻沒有那種藝術家多愁善感的性格。

  他現在關注的是另外問題,道:“我看陳家調動有異,見到許多陳家男丁帶著武器,十分緊張。說不定就會有什么大變……”

  劉勝之想來,就算上次在江上把那高跑。但是鐘山君和王家既然冤仇頗深,想來,也不會放過王氏父女。

  島小說r/

  “唉……我活在這世間。不僅沒有光耀門楣,反而,盡給他人帶來麻煩。想來這次王家也要被我連累了……”王獻之早有發現,卻擔心的并不是被陳家出賣。

  這讓劉勝之有些訕訕然,摸摸鼻子,很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意思。

  “陳家儒學傳家,最講忠義。此事你放心吧,我怕的只是連累了陳家!”王獻之嘆息道。

  劉勝之點點頭,再無話可說。閉目靜坐,等著夜間的來臨。

  外面起風了,有著雨意。山雨欲來風滿樓!

  到了天色漸漸變晚,劉勝之張開了雙眼。到處燈火通明。

  劉勝之的傷勢,還不大好。只是閉目靜坐,隱隱的能夠看到山下的陳家聚族而居的塢堡內外,到處都是火光熊熊,不時還有著鼓聲響起。

  就有著一個老者,帶著三四十個堡丁男子,走了進來。肅穆道:“還請子敬先生,隨我等去塢堡之中一行!”

  “如此。麻煩了……”王獻之說道。

  一行人護送著王獻之父女等人,就向著山下而去。

  卻見著鼓聲越發激烈。在那元祐公的墓前,點燃了巨大的火堆。許多陳家的族人,都在墓前祭祀。

  格外莊重,甚至充滿了一種大戰將要來臨之前的肅穆。

  白玉,綢緞,金銀,牛羊。甚至是木頭雕刻的兵器,鎧甲,盡數被投入大火之中。化為裊裊的青煙。

  用著望氣術看過去,青煙之中,隱隱的就出現了一個另外的空間。

  似乎是一個依山而建的塢堡,規模卻要比陳家塢大的多了。似乎青煙盡數涌入于其中。

  再多就看不清楚了,但是劉勝之知道。這些祭祀的東西,就差不多和道家的施法食一般,都會化在靈界化為鬼神所需要的物資。

  心中微微有著所悟,這是這個時代的道門絕對禁止的。

  這個時代的道教還是新興起的力量,最為反對一些上古流傳下來的陳規陋俗。

  尤其是殺生血祭!

  不論是祭祀于人。還是動物。總之,只要接受血祭的,在道門看來,都是巫鬼。都是在被鏟除之列!

  所謂,!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神不飲食,師不受錢。

  道教正神。為天真清氣所化,不受人間的血祭。飲食祭祀。而道教的神職人員,不接受百姓錢財……

  后世的齋醮科儀。可以說根本就和此背道而馳!

  其實便是在這般道教興起時候,這般清約卻也都沒有堅持多久。

  很快的,道教這般種種帶著革命性質的東西,很快就淹沒無聞。

  這就關系到道教初創時候,最大的差別了。在這時候,道教眾神,都是為清氣所化。

  和那些儒教的祖先故鬼,上古接受血祭的神靈,都是群邪故鬼……

  劉勝之微微眼波閃動了一下,其實這個時候的道教,還真是一個理想主義的,富有戰斗力的組織……

  幾乎和后世堅持隨方設教,傳道那里,就把那里民俗神靈盡數收歸己用的教派,簡直就是兩碼事了。

  至于,好與不好。只能說時勢使然,不敢輕易下結論了。

  總之劉勝之本人所修行的《》,卻還是充滿此種理念。

  卻在這時候,劉勝之就聽到了召喚。微微一愣,就對身邊攙扶他的人交待了兩句。閉目一坐,神魂遁出,就來到了一片道場靈境之中。

  那是一片典型的塢堡,只是擴大了數十倍,看起來就好像一個大型的軍事堡壘一般。

  其中有著數千的鬼兵,肅立于校場之中。更有數十員鬼騎兵,單獨肅立于一旁。

  若不是現在是神魂之身的話,劉勝之眼角都要跳動了。為此地的兵力感到震驚。

  單單說著幾十個鬼騎,就不會比當日所見徐盛麾下弱上多少。

  而眼前的數千鬼兵,居然盡數都是怨鬼以上,其他還有著厲鬼,甚至惡鬼。

  更驚人的是,這些鬼兵,居然大多數都是戰鬼,帶著。

  數千鬼兵肅立于一處,不言不動。卻自然有著一道暗紅色的煞氣和鬼氣凝聚于一處,飄蕩在上空,宛如旌旗一般的飄揚。

  “這,這……”

  當日劉勝之只是見到陳家派出那么一點鬼兵,以為陳家這元祐公實力就只有這些。

  卻怎么也都沒有想到,這靈境道場之中,居然有著一支這般強大的兵馬!

  “先生勿怪!”

  這個時候,卻見元祐公從容走出,卻換下了官袍,穿著一身鎧甲,手拿長槍。居然宛如武將一般。

  “這些都是昔年跟隨我戰沒的手下兒郎們,卻不是有意隱瞞先生。

  離此地百十里遠,有著一位。此人為鐘山君之黨羽。便是那,也是其派來的。

  今夜,我意便要出兵。滅了此袁侯神!”

  腦海之中,忽然有人霹靂閃過。劉勝之這才忽然想起,自己當真是小瞧了這位元祐公了。

  這位元祐公當年可是流民帥出身,自己在新安此地草創基業,建立新安郡。

  隨著劉勝之在這個時空呆的久了,劉勝之對于東晉的政治生態,和一切的事情,知道的越來越多。

  就好像,天下任何事情,都沒有宣傳的那般偉光正一般。

  當年八王之亂,晉室南遷。司馬睿當年被封為瑯邪王。卻只是當年西晉所封的幾十個藩王之一。

  而且,還是最不起眼的,最沒有實力的一個。

  話又說回來了,有實力的藩王都去參加八王之亂去了。早就死光。(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