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009章 央視專訪

  又一個訓練日。

  凌晨,林禹站在三分線外,不斷地練習著投籃。

  上午,他又出現在了力量房,在布萊恩-杜的幫助下,進一步給自己掛肉增重,增強自己的對抗能力。

  而下午,道格-里弗斯教練安排了一場隊內的對抗賽。

  對抗賽開始之初,吉姆-布雷沃出人意料的把一條白背心遞給了林禹,這是主力的象征。

  林禹感到驚訝,完成首秀之后的第一場隊內對抗賽,他就進入了主力隊,而被他擠出首發陣容的,恰恰就是隊內和他關系不錯的里基-戴維斯。

  不過這場隊內對抗賽只打了四分多鐘,就被里弗斯提前叫停了。

  幾分鐘后,隊內對抗賽又重新開始,這一次,林禹出現在了替補隊,主力隊中原本屬于他的位置,又被托尼-阿倫拿走了。

  也就是說,里基-戴維斯還是替補。

  這樣的一個變化,讓林禹琢磨出了一點味道,他瞄了一眼場邊的道格-里弗斯,清楚的知道,在里基-戴維斯被固定到替補之后,他可能連首發的位置都能搶一搶了。

  只是在此之前,他還需進一步的提升自己在進攻端的個人能力。

  “相較林,托尼還是有點進攻能力的,就這么定了吧,里基去替補,托尼去首發。”

  場邊,里弗斯拿著一本筆記本,寫了點什么之后,扭頭對吉姆-布雷沃說道:“至于林,讓他到第二陣容,跟里基搭檔吧。”

  另一邊,萊克斯-卡拉米安提了個建議:“要不要改變林的訓練計劃,讓他練練三分遠投。”

  里弗斯搖了搖頭:“沒什么必要,在林的防守進化前,他一直練習的就是投籃,你也看到了,萊克斯,一個多賽季的時間,他的投籃毫無進步,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他實在沒什么投籃的天賦。”

  林禹并不清楚場邊的里弗斯已經給他的投籃判了死刑,此刻的他已經因為下午的這場隊內訓練賽,開始計劃一些東西了。

  他清楚的知道,在里基-戴維斯被拿下首發之后,出現在首發陣容里的球員之所以不是他,而是托尼-阿倫,原因只有一個。

  現在的他毫無進攻能力,不說自主進攻的能力,就連吃餅的能力都沒有。

  相比之下,托尼-阿倫也沒有自主進攻的能力,但他卻有非常出眾的吃餅能力,這就是托尼-阿倫擊敗他成為首發的原因了。

  林禹也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對比他和托尼-阿倫現在的實力,他的防守,尤其是單防,應該是要略優于托尼-阿倫的,優勢小的可以忽略不計,但進攻卻是遠弱于對方的。

  對于林禹而言,如果他想要搶到托尼-阿倫手中的首發位置,在接下來的一個階段里,他必須要分兩步走。

  一是要進一步提升自己的防守,或是提升自己的對抗能力。

  提升防守自然不用多說,現在他的單防屬性值為86點,如果進一步提升,那他的個人防守能力就直逼布魯斯-鮑文、羅恩-阿泰斯特這樣的歷史級的外線單防球員了,他就可以和現在的托尼-阿倫拉開檔次上的差距了。

  提升對抗能力則是從另一個方面考慮,如果他的對抗能力得到提升,那么,林禹可以去防守聯盟里的那些重型小前鋒,相比目前只能防守后衛球員的托尼-阿倫,他就將得到一定的身體優勢。

  二是要提升個人進攻方面的能力,想要在個人進攻方面超越托尼-阿倫,短期內的難度還是很大的。

  林禹把希望放在了杜蘭特的那兩個梗上,那么,盡快的完成那兩個偷梗進度,就成了當務之急。

  林禹思考著對策,他覺得,他必須要找一個聽話的記者了。

  訓練賽結束后,休息時間,林禹一直坐在場邊思考著,球隊的新聞官霍華德-哈姆林卻在此時出現在了球場內。

  哈姆林走到里弗斯身邊,對著里弗斯耳語幾句,接著,里弗斯就叫起了林禹。

  “林,你跟哈姆林走一趟。”

  林禹有些詫異,球隊的新聞官找他能有什么事,他跟著哈姆林走出了訓練場,走進了訓練館長長的通道里。

  “林,有一個你的同胞,說是剛從休斯敦趕過來,要給你做個專訪,一般而言,媒體部會拒絕這些專訪請求,讓他們去聯系你的經紀人,但考慮到幾天前你剛剛接受了一個米國記者的專訪,說明你并不拒絕這些專訪,加上你的這個同胞掏出了一張中國央視的記者證,所以我做了決定……”

  林禹點了點頭,表示理解,央視的記者,這個專訪他還真拒絕不了。

  張建偉是央視派駐NBA的記者,還是國內某些體育紙媒的特約撰稿人,平常的任務就是做一些專題采訪,提供給央視的體育新聞欄目和籃球專題欄目,然后再給國內的那些體育紙媒,寫一些專欄文章。

  相比楊猛和沈陽,他不需要全美各地的亂跑,大部分時間里,他都待在休斯敦,因為休斯敦有姚明,他只需要盯緊姚明就行了。

  央視對新聞的真實性把控的很嚴格,所以,他不需要也不可能去做一些虛假的、吸引口水的新聞報道。

  從他被派駐NBA開始,他就很少報道位處東海岸的林禹,因為林禹沒有比賽可打,沒什么可報道的價值。

  但現在,一切不同了,林禹完成了他在NBA的首秀,數據雖然不漂亮,賽后還被國內的媒體各種冷嘲暗諷。

  但張建偉看了凱爾特人對山貓那場比賽的錄像,他發現,林禹并不像國內的那些記者說的那樣,出場六分多鐘完全打醬油、甚至是副作用。

  相反,張建偉從林禹身上,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閃光點,這讓他興奮了起來,大洋彼岸的NBA,終于又有了一個能夠穩定出場的中國球員,而且還是一個不同于往常的外線球員。

  于是,他連夜訂了機票,飛到了波士頓。

  凱爾特人訓練館的一間辦公室,霍華德-哈姆林退出了房間,還順手幫林禹帶上了門。

  房間內一下子就只剩林禹,以及林禹面前的那個同胞記者了。

  “我先自我介紹一下吧,我叫張建偉,供職于央視,同時也在給國內的一些體育紙媒寫專欄文章,這次對你的專訪,會發到央視,不會發給國內的那些體育紙媒。”

  張建偉介紹了自己,末尾還解釋了一下,意思是,他雖然為國內的那些體育紙媒寫文章,這次的專訪卻不會發給國內的那些紙媒。

  顯然,他也很清楚,林禹和國內的那些體育紙媒、以及網絡媒體的關系不太好,甚至可以用糟糕來形容。

  林禹露出微笑,他既然決定接受專訪,就不會去糾纏這些細枝末節的事情,更何況,張建偉的到來,還讓林禹有了其他的想法。

  他決定借助張建偉的專訪,先把他正在進行的一個梗的偷梗進度完成,所以,準確點說,張建偉是來幫他的忙來了。

  “那么,我們的專訪就開始吧?”

  眼見林禹沒什么意見,張建偉調好身后的攝像機,對準了正襟危坐的林禹,開始了專訪。

  “先說說你的NBA首秀吧,0分2個籃板1個失誤的數據可不算好?”

  林禹點了點頭:“的確,這個數據跟好搭不上邊,甚至可以算是差了。”

  張建偉笑了笑:“但國內的一些媒體卻用上了‘怒砍’這個詞,然后引發了一些口水。”

  “是的,我注意到了。”林禹沒想到老張這么快就進入了主題,他感到欣喜,很快提到,他也一直在關注國內的輿情。

  “你也注意到了?”

  “沒錯,我一直都會瀏覽國內的媒體報道,基本上,每一次的比賽日后,我都會騰出專門的時間去瀏覽國內有關我的新聞報道。”

  “你會看那些新聞報道后面的評論?”

  “是的,沒錯,我會看,我甚至還會一個一個,認真的去看。”

  “評論里和你有關的黑評可不少,這不會對你產生影響嗎?”

  問題問到這,林禹組織了一下語言,直接進入了正題:“當然,當然會對我產生影響,有些客觀的、的的確確是在給我提建議的黑評,我會去思考,然后去改變自己,但某些純粹是為黑而黑的評論,我會很生氣,有時候生氣到一定程度,我甚至會注冊一兩個小號,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去反駁那些黑評。”

  “你會親自下場反駁那些黑評?”張建偉覺得不可思議,他沒想到林禹會對這些黑評如此的在意。

  “我會,因為我真的忍不了。”

  “為什么忍不了?”

  “因為我真的不是那些媒體記者、球迷網民口中的不思進取、加入NBA只為鍍金、混日子的人,我也在努力。”

  說這段話的時候,林禹的表情非常認真。

  張建偉也點了點頭,表示理解,接著,他就把話題轉回到了林禹的首秀表現。

  “其實我是完整的看了凱爾特人對山貓的那場比賽的,尤其是你出場的那六分多鐘,我覺得你的表現并不像國內的那些媒體記者、球迷們說的那樣,完全醬油,甚至還有副作用。”

  “我注意到了你的防守,你對杰拉德-華萊士的單防很成功,在你出場前,杰拉德-華萊士得到了11分,山貓全隊最高,而在你出場的6分多鐘里,你一直在防守端和杰拉德-華萊士對位,華萊士一分未得。”

  “我想問的是,你的防守是不是你最強的一個點,以及,你能夠出場,是不是也是因為防守?”

  林禹點了點頭:“沒錯,我的確是靠著防守,成功的打入球隊的輪轉陣容的,而打山貓的那場比賽,道格-里弗斯教練也的確對我的表現很滿意,因為我成功的限制住了杰拉德-華萊士。”

  “所以,這么說的話,下一場比賽你還會出場?”

  “不好說,我只能說,大概率會出場。”

  “如果說防守是你的長處的話,你覺得你的防守大概是哪個等級的?”

  林禹思考了一下,非常不謙虛的答道:“介于頂級和次頂級之間吧,已經很接近頂級了。”

  “你覺得你能依靠這一等級的防守,得到更多的出場時間嗎?”

  林禹又搖了搖頭:“恐怕不能,因為我的進攻很糟糕,如果不提升進攻,我很難得到更多的出場時間。”

  “……”

  時間飛快,半個小時后,張建偉關閉了攝像機。

  “好了,大禹,專訪就到這了,大概半個小時的素材,回去后我會剪輯一下,只留10分鐘左右,然后再加上你的一些比賽集錦,湊成15分鐘,然后發給央視的‘籃球公園’,你要有什么要求,提前告訴我。”

  “……”

  林禹有些無語:“我的比賽集錦?五分鐘?怕是很難湊齊吧?”

  “防守成功也是集錦,再加上你在NBA的一些出場時刻等等,很容易湊齊的,而且我的這篇專訪不是立刻發,可能要到下個月的中旬,所以,我還會看幾場你的比賽,多找一些素材。”

  張建偉解釋了一下。

  林禹點了點頭:“行吧,我的要求的話,就是我對網絡言論比較重視的那一段,一定不能剪掉。”

  “為什么?”張建偉有點撓頭,恰恰那一段是他想要剪掉的,因為尺度有點大。

  “因為國內對我的輿論環境太差了,我的壓力很大,我需要靠這篇專訪,緩解一下壓力。”

  張建偉一下子理解了,他立刻打了包票:“那沒問題,我會幫你留著這一段的,當然,如果央視實在不給播,我也會寫幾篇專欄文章,把這一段放進去,然后發給國內的那幾家紙媒的。”

  林禹露出笑容:“那就多謝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