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40章 束手無策的裕仁

  相模灣周圍的東京、神奈川、千葉、靜岡、山梨等城市已經全毀,經濟損失過8o億日元,三百年以來的江戶文化化為灰燼。無論是人員還是財產損失都令人觸目驚心。

  而這些還僅僅是直接的損失,更嚴重的因為災害帶來的間接損失。因為日本政府對于救災工作的遲鈍和混亂,讓日本平民大失所望。再加上一些媒體披露的各種丑聞和內幕,讓他們現了皇太子裕仁的真實面目,這個曾經被他們寄予厚望的未來君主,原來和那些豪門權貴也是一丘之貉。

  而在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在前面的預警和事后的反應,就讓中國在日本平民當中狠狠刷了一次聲望。而青年日本會這個組織更是在這場地震里賺足了聲望,與毫無反應的日本政府不同,他們對于中國的預警非常重視,雖然他們并沒有掌握政權,但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組織人員撤離。并且他們還通過電臺廣播和散傳單,提醒人們注意防震,并普及了很多防震知識。在震后,他們也組織了人員和物資對災區就行救災搶險。

  當然,實事求是的說,他們這些措施確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過起到的作用并不大,畢竟他們的實力有限,而且號召力也遠遠不如政府,最主要的是還有政府的刻意打壓。所以在開始愿意服從他們的人并不多。

  但是事情是需要對比的。比起對預警無動于衷,事后反應遲緩的日本皇室和政府,他們一下子就變得高大上、偉光正了。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各家媒體對于青年日本會的表揚與自我表揚,在震后就有很多境外媒體,甚至日本本土的眾多有良心的媒體都在明里暗里的吹捧青年日本會,使得這個組織在日本民間的聲望暴漲。

  按照這些媒體的說法,如果沒有青年日本會的諸多努力,關東大地震的傷亡起碼要大上一倍到兩倍。這個說法水分是肯定不少的,但是架不住眾口一詞啊,而且這個結論還有很詳實,看起來很真實的數據支持。這個年代的人可沒有經過后世的信息轟炸,知識水平更是不能比的,對于那些后世媒體常用的手段更是毫無了解,大伙自然就相信了,最起碼也是半信半疑。

  當然如果換個時間的話,這些宣傳的效果肯定沒這么好。但現在卻是有著中國事前預警的鋪墊,就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日本上層對于地震預警的漠視和故意遮掩,與現在慘重的損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幾十萬人傷亡,幾百萬人無家可歸帶來的悲痛,使得日本屁民們對于上層權貴怒氣十足。

  再加上有良心的境內外媒體們大肆披露:權貴們并不是無視警告,他們在地震前都給自己找了后路,飛艇就停在他們家門口。但是他們為了自己利益,卻對下層的普通百姓隱瞞了這個消息。不相信?你們自己可以看看,在地震里死了幾個權貴?他們就是在草菅人命!

  如果從中立的角度看,日本政府和權貴的那些做法也無可厚非,都算是正常的反應。但是絕大多數人類都是自私的,任何事情只有一旦和自己利益攸關,那就是只論屁股不論對錯了。對于生命財產受到損害的人來說,日本政府的那些做法就是草菅人命,不負責任。再加上不患貧而患不均,如果大家都倒霉都死了人,那還好說,可這次那些權貴們可是沒死幾個。

  這些種種原因加在一起,使得日本民間對于上層權貴的怒氣達到了巔峰。

  一開始,焦頭爛額的日本政府并沒有想那么多,對于這種民間思潮也沒有太過重視。直到后來他們才現事情不對勁了,民間的反應越來越激烈,最讓他們憂慮的是,皇室這塊屢試屢靈的招牌似乎也不怎么管用了。在很多地方出現了“天皇御真影”被砸爛的事情。

  而與之相反的是,個青年日本會在民間的聲望越來越高,已經有不少人提出讓青年日本會組閣,這些人里面除了下層平民之外,還有很多知識分子和軍官,甚至有一些上層權貴。這種現象讓日本上層感到深深的恐懼。

  日本上層社會也不是傻子,青年日本會這個組織的存在并不是什么秘密,他們早就知道了。他們也知道這個組織的思想和他們尿不到一壺,兩邊的屁股完全做不到一個地方去,因此他們對于這個隱藏在暗處的異己組織還是非常警惕的。

  如果換一個類似的“非國民”組織,以日本權貴們的節操和一貫的做法,早就大開殺戒了。但是青年日本會這個組織卻不好用這種手段,這個組織和他們以前遇到的“非國民”組織做法完全不同。先這些家伙藏得太好了,組織極為嚴密,保密意識極高。到現在為止,日本政府也沒能找到他們的總部,就連這個組織的成員也是一頭霧水,除了北一輝等幾個名氣大的主要領袖之外,其他還有哪些骨干都搞不清楚。

  最主要的是,這個組織有著一大幫法律專家和律師,對于日本的當前法律鉆研得很透。他們做的那些事情,在法律上都是允許的,就算有些不合法的事情,手尾收拾得非常干凈,在法律上完全抓不到把柄,也找不到證據。想要通過明面上的理由對其進行剿殺,就非常困難了。

  當然,我們都知道,這個時代可不是后世的法制社會,法律那都是制訂給屁民的,對于權貴們來說,法律就是一張衛生紙。這年頭的各國列強都是不要臉的,吃相難看得很,比如美國的權貴們可以動用私兵干掉罷工者,可以請競爭對手坐土飛機等等。日本自然也不例外,他們在前些年鎮壓群眾組織和工會的時候,可從來沒有講究過法律。“哦,沒有相關條文啊?來啊,咱們給他寫一部新的。”

  但是青年日本會不一樣,這個組織可不是那些沒后臺沒實力的吊絲組織。這個組織的實力非常龐大,他們不但在日本本土有著雄厚的經濟實力,還與海外的多個列強財閥有勾連,而且政府和軍隊內部還有不少同情者和支持者。最重要的是,還有來自中國的外交壓力。

  每次他們想搞事的時候,那些消息靈通的外國媒體、國際組織和“公共知識分子”就開始大放厥詞了,反正是怎么黑怎么噴,把各種屎盆子扣過來。而中國政府也是適時的表示“嚴重關切”。

  因為這些原因,使得日本政府和權貴們不得不把以前那些好用的手段都收拾起來,只能捏著鼻子用明面的法律手段來對付。當然,他們雖然一時還找不到機會將其徹底干掉的理由,但在各方面的打壓和排擠卻是不遺余力的。

  不過,從現在的情況看,那些打壓手段的效果并不理想。青年日本會非但沒撲街,反而越活躍滋潤了。

  “八嘎!”裕仁飛快的看完手里的情報,狠狠的拍了下桌子,氣沖沖的說道:“這幫非國民,真是豈有此理!內閣無能,竟然讓他們如此敗壞皇室聲譽!”

情報上提到的內容把裕仁看得青筋暴跳,那些揭露皇室剝削人民、無視民間疾苦、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