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七章 那年十八(二)2/5

  《茶經》:一之源。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數十尺。

  其巴山峽川有兩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樹如瓜蘆,葉如梔子,花如白薔薇,實如栟櫚,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其字或從草,或從木,或草木并。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音c花n,三聲)……

  楊守文所寫的,正是中唐時期茶圣陸羽所作的《茶經》。

  此時,陸羽應該還沒有出生,所以楊守文把茶經寫出來,可說是毫無壓力。

  在唐代以前,茶主要是用于藥用,而非日常飲品。一直到陸羽寫出茶經之后,茶這才逐漸形成了的體系,并且隨著歲月的沉淀,演變為茶文化,甚至說是禪文化。

  禪茶一體!

  而事實上,早在唐代,茶文化就分為兩個體系。

  一個是陸羽的《茶經》,另一個則是在陸羽之后,由盧仝提出的修行茶,幾近于禪文化。

  唐代的日常,其實很枯燥,食用的飲品種類極少。

  楊守文喜歡吃茶,偏偏時人卻沒有飲茶的習慣。而市面上所供應的茶,大多是生茶,沒有經過加工炒制,主要是用來煎藥,里面添加了亂七八糟的材料,以至于全無味道。

  為此,楊守文也頗為苦惱。

  幽州不產茶,他也就沒有那么多的想法。

  可是到了滎陽之后,楊守文就發現茶葉其實已經從南方傳入中原。只是人們不得其法,以至于大多數人并不知道這茶中趣味。這也讓楊守文就產生了新的想法。

  茶經,不過七千字。

  比之那些大部頭而言,要簡單很多。

  他前世好飲茶,雖然癱瘓在床,卻給了他很多時間閱讀書籍,其中不泛茶文化經典。

  把《茶經》寫出來,若進行推廣。想必也是極有趣的事情。

  唯一的問題,就是那茶經中設計南方。

  不過這對于楊守文而言也不是問題,他已經說了,他所學源自于母親夢中傳承。而鄭三娘生前曾在巴蜀以及南方生活過。若涉及其中。大可以用母親傳授解釋。

茶經,共分十卷  其中第一卷第二卷加起來,原版甚至不足一千字。

  楊守文可能無法完全照抄原版,但是修修改改下來,也不過堪堪一千五百字左右。

  可就是這一千五百字。足足用了他一個多時辰。

  放下筆,輕輕活動手腕,楊守文臉上露出了滿足之色。

  就在這時,樓下傳來了楊氏的聲音,“兕子,快下來,阿郎回來了。”

  “知道了!”

  他把那兩卷茶經收好,便拄著拐杖從樓上下來。

  “兕子,阿郎在前堂,等你過去呢。”

  楊守文覺得。楊氏的笑容有些怪異。

  “嬸娘,怎么你們今天一個個,都有些古怪呢?”

  “有嗎?”

  楊氏呵呵一笑,便攙扶著楊守文往外走,一邊走還一邊啰唆道:“兕子,你要多出來走走,不要總待在屋子里。縣城里的先生都說,要你多活動,曬曬太陽。”

  “嬸娘,我這不是突然來了靈感。所以才坐在屋中嗎?”

  “那也不能一坐就是一個多時辰,我中間兩次上去,看你那么用功,也不好打攪。”

  楊氏說著。忍不住伸手掐了掐楊守文的臉蛋。

  不過,她旋即醒悟了什么,連忙慌亂道:“兕子,我這是習慣了!”

  楊守文,已不再是當年那個在昌平縣城外,虎谷山下的傻小子。他如今是家里的頂梁柱。更是名滿滎陽的楊兕子。以前,楊氏可以像對待小孩子那樣掐楊守文的臉,可是現在……

  楊守文則笑了,輕聲道:“嬸娘你這是作甚?在我心里,你永遠都是楊兕子的嬸娘。”

  楊氏笑了,眼中流露出慈祥之色。

  幼娘雖然是她心中的痛,可是有楊守文在身邊,多多少少緩解了她對幼娘的思念。

  她知道,楊守文一定會找到幼娘,把幼娘帶回到她的身邊。

  兩人從后院來到前堂,卻發現所有人都在。

  楊守文露出疑惑之色,走進了客廳,就見那桌子上擺放著一個托盤。

  托盤上蓋著一塊紅布,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楊守文走進來,卻見楊承烈已迎上前來,笑著對他道:“兕子,快過來坐。”

  “父親,你們這是干什么?”

  楊守文糊涂了,看著眾人。

  而楊承烈則把他按在了席榻上,緊跟著就見楊瑞捧著一個包裹走上來,恭恭敬敬把包裹遞給了楊守文,“祝兄長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生辰快樂。”

  “啊?”

  楊守文愕然抬頭,向楊承烈看去。

  卻見楊承烈笑道:“傻小子,你忘了,今天是你的生辰。”

  “啊!”

  楊守文張大嘴巴,一時間竟愣住了。

  生日,今天是我的生日?

  如果按照實歲,楊守文今天十八歲,可如果按照虛歲,他今天就已經二十歲了!

  他早就記不得自己的生日,腦子里甚至沒有這個概念。

  沒想到……

  “大兄,這是二郎用貼己錢為你買的禮物。我知道大兄正在學射,故而請鄭九郎幫忙介紹了滎陽最好的匠人,為你做了這張二龍戲珠,還請你不要嫌棄才是。”

  楊守文打開那包裹,就見里面是一個黑犀牛皮制成的弓囊。

  把弓囊打開,他取出了那張二龍戲珠。

  弓是用上等的柘木制成,上面用牛筋纏繞,通體黑色。弓上,雕刻雙龍。

  “這張弓需三石力方可打開,百步之內能貫穿鐵甲。”

  楊守文忍不住把玩了一下,那清秀的臉上露出一抹燦爛笑容,伸出手狠狠揉了揉楊瑞的腦袋。

  “二郎,多謝了!”

  楊瑞聞聽,頓時笑逐顏開。

  “大兄大兄。這是奴奴給你做的香囊。”

  楊青奴也不甘寂寞,把一個香囊遞給楊守文。

  這香囊看上去有點大,上面的圖案也顯得……不過看得出來,這是楊青奴親手繡制。

  心中一陣感動。他伸手把青奴抱起來,抵著她的額頭,輕聲道:“奴奴果然心靈手巧,大兄很喜歡。”

  “嘻嘻,奴奴就知道。大兄一定喜歡。”

  接下來,吉達送了一根水勒韁,而宋氏則送了一件親手縫制的衣服。

  楊茉莉最搞笑,竟然拿著半只雞送給了楊守文。不過楊守文知道,對于楊茉莉而言,食物就是最珍貴的禮物。別看這半只雞很可笑,卻代表了楊茉莉的一番心意。

  “兕子,嬸娘沒什么好東西。

  平日里見你好使彈弓,所以就找了陳木生,按照你平時用的那只彈弓為你打造了一支。也望你能夠喜歡。”

  彈弓,使用鑌鐵打造而成,上面還有一個獅子的雕像。上等犀牛皮制成的弓袋,兩邊則是用三股牛筋制成的皮筋。楊守文試了一下,這彈弓至少有一石的力道。

  二十步內,配以鐵丸,楊守文相信可以擊碎頑石。

  “嬸娘,多謝了!”

  待眾人紛紛送上了禮物之后,最后輪到了楊承烈。

  他走到了楊守文的面前,輕聲道:“兕子。你如今業已雙十,如果按照族中的規矩,你這個年紀,就應該由長者賜字才對。不過。你母親在你出生的時候,就為你想好了字。現在可以正式與你,還望你不要辜負你母親對你的教誨。”

  表字,在古時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般而言,有了表字,就代表著成年。需要擔負起責任。

  “娘為我取了什么表字?”

  楊守文也非常好奇,忍不住開口問道。

  楊承烈笑道:“你名中有文,左傳昭公二十五年中有云:五章以奉五色,故而你母親為你取字:青之。”

  楊守文,楊青之?

  聽上去似乎不錯嘛,楊守文不由得臉上露出了笑容。

  按照后人的注釋:青與赤謂之文。楊青之這個名字,想必就是由這句話衍生而來。

  楊守文掙扎著站起身,而后在楊氏和宋氏的攙扶下,跪在楊承烈面前。

  “孩兒必牢記母親教誨。”

  楊承烈臉上的笑意更濃,連連點頭,上前把他攙扶起來。

  “一晃廿載,我兒已經成人。

  昨日你母親還托夢與我,說她很喜歡你寫的《西游》。不過,她讓我告訴你,你外表柔和,內心剛烈。須知,剛不可持,柔不可守,剛柔相濟,方為長久之道。”

  這句話是出自楊承烈,亦或者真是鄭三娘托夢?

  楊守文不知道。

  可他卻清楚,楊承烈這是在提醒他,有的時候不要太過執拗,須知退一步海闊天空。

  明白歸明白,但卻不一定能做到。

  不過楊守文還是恭恭敬敬一揖,“孩兒牢記在心。”

  “好了,來看看為父為你準備的禮物吧。”

  楊承烈說完,哈哈大笑,上前攙扶著楊守文走到了桌前,指著那桌上的托盤道:“兕子,掀開來看看?”

  楊守文看了他一眼,又看看眾人。

  深吸一口氣,他伸手把托盤上的紅布掀開,卻一下子愣住了。

  那托盤里,擺放著一摞書籍。書上的油墨味道猶在,顯然是剛剛才印刷出來……

  “這是?”

  楊守文疑惑的拿起一本書,在封面上掃了一眼之后,眼前不由得一亮。

  那書籍是線裝本,藍底黑字,上書‘西游’兩字,而落款則寫著‘青之’二字。

  西游,成書了?

  楊守文驀地向楊承烈看去,就見楊承烈正微笑看著他,輕輕點頭。(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