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百六十四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四)

  那丫頭不會犯傻自殺了吧?

  亦或者要做什么傻事?還是……

  在電光火石間,楊守文的心里可說是翻江倒海,腦海中更接連不斷產生出許多念頭。

  面對這段感情,他不知道該怎么處理。

  可是內心中,楊守文并不想讓李裹兒受到半點的傷害。

  高力士從未見過臉色如此嚇人的楊守文,一時間竟期期艾艾,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才好。

  這也讓楊守文心里更加緊張,“小高,你快說啊,小過到底怎么了?”

  “楊君息怒,公主并無大礙。”

  “沒有大礙,會說什么‘世上從此無安樂’嗎?”

  高力士一愣,這才反應過來,楊守文可能是誤會了。

  他連忙擺手道:“楊君,且聽奴婢說來……公主沒事,只是在三日前突然決定入道出家。”

  “啊?”

  楊守文松開了手,那提在嗓子眼的心,也隨之放回了肚子里。

  出家啊!

  可出家也不成啊!

  豆蔻年華,卻要守著古佛青燈,也有悖于他的初衷。

  不過,他倒是沒那么緊張了,蹙眉道:“出家?這好端端的,為什么突然想到出家?”

  “這,就非是奴婢能夠知道的。”

  高力士一臉苦澀,輕聲道:“楊君當知,奴婢現在已經不在內坊局,自然無法知曉太多事情。事實上,奴婢已經有很久沒有見過公主了,也不知道她如今什么情況。

  這封信還有這包袱,是永泰郡主晌午派人送給奴婢,讓奴婢轉交給楊君。其他的事情,奴婢一概不知,還請楊君莫要為難奴婢……奴婢還有事情,就先行告退了!楊君食罷后,只管把餐具放在這里,奴婢晚上送飯時。一起收拾了就是。”

  說完,高力士朝楊守文一揖,便躬身退走。

  楊守文呆坐在墩子上,眼睛似看著那食盒里的飯菜。可是瞳孔放大,目光游離。

  小過要出家嗎?

  他閉上眼睛,腦海中卻不知為何,浮現出那紙條上的七個字:從此世上無安樂!

  該死,怎么會變成這個樣子?

  我只是告訴她。我不想做一個窩窩囊囊的駙馬,她怎么就要出家了?

  也難怪,在楊守文的潛意識里,大唐是一個氣象萬千的豪放年代。這個時代的女性,也應該如后世影視劇里所表現的那樣,一個個奔放開朗。原以為李裹兒會改變主意,但是卻沒想到她改變到想要出家的地步,讓楊守文有一些措手不及。

  午飯,他一筷子都沒有動。

  坐在屋中,他打開那包袱。從里面取出了一件白狐貍皮制成的大袍。袍子的針腳,說實話很粗糙,一看就知道是個新手。東宮里面缺少繡女嗎?楊守文很輕松就猜到是誰制作了這件大袍……這傻丫頭,何苦呢?為了我,真的值得嗎?

  楊守文的手,放在皮袍上摩挲,輕輕嘆了口氣。

  不行,不能讓她出家。

  若真的出家,他就算是死了也難以心安。

  高力士拎著食盒再次出現在小院門口的時候,已經日頭偏西。

  斜陽夕照。把這小小的庭院,籠罩在一片血紅的暮色之中。高力士發現,楊守文好像已經恢復過來,不再像中午那樣激動。他不由得松了口氣。提著食盒走過來。

  “楊君,該吃飯了。”

  他輕聲喊叫了一聲,卻見楊守文坐在門廊上,目光直勾勾盯著他。

  “楊君……”

  “小高,公主待你如何?”

  “啊?”

  高力士愣了一下,旋即回答道:“公主待我親若家人。雖然有時候會有些任性,但是對奴婢卻好得很。”

  “那你真愿意,眼睜睜看著公主出家嗎?”

  “這個……”

  “花季年華,卻要古佛青燈常伴……那跳出紅塵的生活,可并不美好。況且,公主的出身也注定了,有些事情她躲避不來。你,真就忍心看著她就那樣凋零?”

  明明是你的緣故好嗎?與我又有什么關系?

  高力士心里狂吐槽,可是臉上,卻流露出了無奈之色。

  “這是公主的決定,奴婢又怎能讓她改變?

  楊君可能還不了解公主,她有時候雖然很任性,但卻極有主見。一旦決定了的事情,很難改變,甚至連太子都沒有辦法。奴婢現在身在掖庭,又如何去勸說?”

  “那你可知道,公主要在哪里出家?”

  高力士想了想,低聲道:“這個奴婢倒是知道,似乎是在翠云峰上的太微宮。”

  太微宮?

  不知道,不清楚,沒去過!

  楊守文想了想,又問道:“那你可知道,她何時入道?”

  “晌午時奴婢聽郡主府的人說,好像是后天。

  這幾日,圣人、太子好像都在忙碌這件事情,不過公主在七天之前,已經進入太微宮了。”

  翠云峰,太微宮。

  楊守文閉上眼睛,沉吟許久后,一把攫住了高力士的手臂。

  “小高,你要幫我!”

  天色,已晚。

  沈慶之在南市的飄香坊吃了一頓花酒,乘著幾分酒意,搖搖晃晃行走在坊內長街上。

  此時,坊外已經開始夜禁,路上到處可看到巡兵。

  作為一個老洛陽,沈慶之執掌北市的地下世界,能活到現在,最重要的一個法則便是:守規矩。

  他會去遵守官家的規矩;同樣,他的手下,也必須遵守他的規矩。

  也正是這個原因,沈慶之在洛陽是如魚得水。各坊團頭,都會敬他三分,更不會輕易和他發生沖突。而在官面上,他則有商人的身份,按時交納各種費用。并且和官府里上上下下的關系密切。所以,在洛陽提起沈慶之,很多人會評價一個‘醒目人’。

  沈慶之不能打,也沒有特別雄厚的背景。

  偏偏混的是風生水起。若說沒有幾分眼力價,根本做不到這一點。

  所以,他并不打算犯禁,返回北市。

  在這南市里,他想要找一個歇腳的地方。實在是太容易了!

  口中哼著小曲,他搖搖晃晃走著。

  路上,他還遇到了在坊內巡邏的武侯,不過那些武侯也大都認得沈慶之,沒有上前阻攔。

  人生得意,莫過如此!

  做人一心往上爬,須知地位越高,風險越大。

  就好像那楊守文,得了一個武狀元又能怎樣?現如今,他還不是被關在東城獄。無人問津?

  曾幾何時,沈慶之想過要去走楊守文的路子。

  所謂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結識于微末之中,日后方能得到最大的回報。奇貨可居的道理,他當然清楚。只是,就在他準備好生經營這段關系的時候,卻傳來了楊守文被關入東城獄的消息。收付東城獄,可不是一般的小事,楊守文恐怕是完了!

  不過,沈慶之心里又有些期盼。

  萬一呢?

  他有心去銅馬陌走動一下。但是又有些猶豫。

  今天跑來和南市的團頭吃酒,酒席宴上,他又從南市的團頭口中又聽到了些許消息。

  “楊青之,這次怕是要完了。”

  “我聽人說。他這次可不是得罪了別人,是薄了圣人的臉面。具體情況我也不是很清楚,但這消息卻千真萬確。如果是這樣的話,楊青之這輩子別想有出頭之日。”

  那只是酒席宴上的閑談,誰都沒有放在心里。

  可沈慶之卻記在了心中!

  真是如此嗎?

  如果楊守文真是得罪了圣人,那肯定是完了。

  可如果是這樣的話。圣人為何還沒有動作?按道理說,把他丟進那司刑獄就好,何必收付在東城獄內?

  嗯,這件事,還真有蹊蹺……

  沈慶之想著,不知不覺便走到了一個巷口。

  一陣尿意涌來,他停下腳步,見左右無人,便鉆進箱子里,解開了腰帶……口中,哼著小曲,耳邊響著水聲。他打了個寒蟬,正要提起大袴,系上腰帶,卻聽到一陣腳步聲從身后傳來。心中,頓時有一種莫名的驚悸!沈慶之身為北市團頭,雖然不擅拳腳,但是那警覺性可一點都不比練過武的人低,甚至更高一些。

  他一邊轉身,順勢想要從腰間拔出匕首。

  可就在這時,從小巷中竄出一道黑影,來到他跟前,一把就扣住了他的手腕。

  那黑影的個頭很小,沈慶之完全沒有地方。

  緊跟著,有人用口袋套住了他的腦袋,一把匕首隨之抵在了他的后背。

  “沈老爺,隨我們走一遭吧。”

  沈慶之沒有去反抗,而是順從的點頭。

  耳邊傳來了車轱轆的聲響,他覺得自己被推進了一輛車上,而后隨著那車輛顛簸起來。

  “兄臺,要是為了錢,好說,你說個數就是。

  如果是兄弟之前有得罪和冒犯之處,兄弟愿意賠罪。我沈慶之雖然不是什么大人物,卻喜歡結交朋友。真要是有為難處,兄弟只管說就是,沈某絕無推辭。”

  他壓低聲音,不敢大聲叫喊。

  身為團頭,這種事情他也干過,知道一旦大聲叫喊,沒等武侯趕來,他怕就要死了。

  沒有人回答,可沈慶之卻能夠感覺得出來,身邊似乎不止一個人坐著。

  “兄臺……”

  “閉嘴,再廢話要你的狗命。”

  身邊男子,突然壓低聲音喝道。

  沈慶之心里一哆嗦,那到了嘴邊的話語,又生生咽了回去。(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