擾亂匡文淵的本就不怎么安寧的清修。匡文淵本來要大發雷霆,轉念一想,又釋然了,怪不得張北約,他自己不也因為許易北上之事,心神不寧么?
“說吧,到底傳來了什么消息?莫非許易惹惱了紫金王衛的徐金戈,小命不保?”匡文淵低聲喝問,這是他最期待發生的一幕。紫金王衛的統領徐金戈脾氣向來火爆。
因著其父死于南天庭的斬仙臺,極為敵視南天庭。從來第七行都的行人去紫金天王府交涉,都會被徐金戈發作一通。如今,紫金王衛心氣正高,和第九衛衛光明正大對峙,許易過去想滅火,只能是火上澆油。
張北約一臉的晦氣,跺腳道,“總憲,您說邪門兒不邪門兒,第九衛竟然,竟然特么地退兵了,難以理解,難以理解啊。”蹭地一下,匡文淵才蒲團上坐了起來,“怎么可能,這怎么可能。”
兩山對峙許久,紫金天王府的通告一次比一次強硬,徐金戈也多次喊話,要第九衛不得越過山北一線,否則隨時發動總攻。按理說,雙方都鬧騰到這一步了,不打一場是不可能了,怎么能退兵?
張北約一臉的憤恨,“我看姓徐的就是一張嘴,嚷嚷那么久了,竟然就退了,他要不要臉?不對,會不會是許易許下了什么條件,說服了徐金戈,一定是這樣……”說著,他皺著的一張臉已經全舒張開來。
匡文淵道,“許易如果真這么蠢,也就熬不到今天了,看不明白他葫蘆里到底藏得什么藥,但我絕不信他有能力足以撼動整個紫金天王府,一定是巧合,一定是巧合,這是走了狗屎運。”
張北約緩緩點頭,“總憲大人所言極是,這下可就麻煩了,不管怎樣,紫金王衛是退了,他這趟差事,總是有功無過,總憲大人總不能真按照當時宣布的,為他上表功的文書吧,這也太便宜姓許的了。”
“上表公文書?他是做夢。”匡文淵冷聲道,“他有什么功勞?不過是瞎貓撞上死耗子。他若敢在公堂之上問我要功,我必將此話還與他,問問他到底是怎么縱橫捭闔的,我倒要看看他的臉皮到底有多厚。”
張北約恨聲道,“倒是讓他逃過一劫。”匡文淵哼道,“逃過一劫,我還有千劫,有的是辦法消磨這小子,且等著……”他話音未落,又一道身影撞進廳來,正是魯園。
張北約道,“魯兄,也收到消息了吧,奶奶的,姓許的走狗屎運了,紫金王衛竟他娘的退兵了,這回,算是讓他逃過一劫,不過,魯兄放心,總憲大人已有計較,有的是辦法收拾他。”
魯園臉色陰沉,“哦,卻不知總憲大人要怎么上那個給許易表功的文書。”張北約笑道,“姓許的想得倒美,表功文書,做他的清秋大夢,總憲大人喝問兩句,怕是他自己都不好要這功勞。”
魯園面上青氣郁結,“不好意思要?這回,只怕是大人不想給他上這表功文書,上面也會將功勞賜下了,這人簡直就是一朵奇葩,他竟然在兩山和紫金王衛簽署了三年不戰公約,公約內容已經對外公布了。”
“這不可能,魯兄。”“魯園,說內容。”張北約和匡文淵同時喝問出聲。魯園跌足道,“公約對我方沒有做任何規定,完全是限制紫金王府那一方的,據說,在紫金王衛大帳中,他許易舌綻蓮花,不聽分析時局,縱橫捭闔,直接將徐金戈說服了,徐金戈不但沒有為難他,還設宴款待了姓許的。當日,紫金天王府就來了一名少卿,和許易簽訂了三年不戰公約。”
魯園說完,張北約的嘴巴已張得合不攏了。匡文淵齜牙道,“什么縱橫捭闔,真當紫金天王府里都是一群飯桶么?不對,大大不對,這里面一定有事兒,一定有事兒。魯園,給我盯緊許易。”
魯園領命,“總憲大人,事已至此,姓許的可徹底在行人司站穩了腳跟。并且,這公約一簽,上面也會矚目,再要用原來的粗野辦法動他,不容易了。想想,真叫人氣悶。”
匡文淵只覺心口一陣陣憋悶,口中生咸,一口老血隨時都想奪口而出。運作許易擔任了第七行都的假行人后,匡文淵很是接受了一撥禮敬,一時間,他的洞府簡直門庭若市,不知多少大族攜重禮前來。
他再是驕矜,這許多番吹捧下來,他也忍不住飄飄然,更放出話去,不日便要叫許易好看。多少家都盯著他這邊的動靜兒呢,他滿以為要大大露一把臉,這回可好,褲帶一松,屁股先露出來了。
好容易挨到午時,下面的力士來報,許易回來了,前來拜見,隨同許易一并前來的,還有許多得了消息的行人、中置官,匡文淵心情再差,也得作欣喜狀,接見了許易。
在驗視了約書后,匡文淵喜道,“大才,大才啊,先前派你接手這么重要的任務,老實說,我和總堂大人都不太放心,現在好了,事實證明,匡某人還是有些眼光的,這趟差事辦的漂亮至極。”
許易抱拳道,“若非大人教誨,此事斷不可能如此順利,職下謝過大人。”既然匡文淵有了興致,要好生飚一把演技,許易當然不能不給面子,認真陪著演繹就是了。
匡文淵道,“許易啊,據我所知,那紫金匪類,天生兇悍無禮,粗鄙少文,卻不知你是怎么說服他們的?我想大家都很好奇,不知你可否賜教,一解大家的疑惑呀。”
許易道,“本來此事,許某不愿意宣揚,好像許某在表功一般。此刻,大人問了,許某再避而不答,旁人不免要說我矯情。其實,事情沒那么夸張,我只是宣揚了我天庭上帝威德,若敢抗命不從,必將化作齏粉。徐金戈和紫金王府的秦少卿深受震動,惶恐不已。自知繼續和我天庭對峙下去,便是對我天庭上帝的最大冒犯,必遭天譴。二人惶恐,這才答應簽下這三年公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