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30章 從零開始的工業

  來到職業技術學校的蔡睿宸并沒有走進悶熱的教室,和那群踢足球的小家伙打完招呼,就朝著教室旁邊的車間走去。

  幾個小孩子從蔡睿宸那里拿到了糖果,也不再踢球了,而是跟在他的屁股后面,從大門邊上瞧著里面正在忙碌的一群工人。

  十來個身穿黃色制服,頭戴工作頭盔的工程師,正在給自己身邊的學生,講解如此使用建議的機床。

  在車間里面,整齊擺放了二十臺各種機床,這些機床上面都印著未來機械公司的logo,上面還有完整的型號和編碼。

  其中最里面還有兩臺五軸聯動加工中心,左手邊還有兩臺巨大的龍門銑床加工中心,從中間出來還有各種精密機床。

  這些設備,都是這兩天從設備工廠生產出來的機床,擺放在這里就是為了教學使用。

  旁邊,還有一些昨天學生們的作業成品。

  今天的動手作業還沒有開始,工程師們都還在講解一些使用知識,講解數控計算機的編程基礎。

  其實,對于這些東西,蔡睿宸和那些學生一樣,什么都還不懂。

  來這里也不是來當學生的,而是看看學生們的學習情況。

  好在情況都算不錯,至少他進來了好幾分鐘,那些學生都沒有發現他,還在專心的聽著工程師們的講解。

  最后。蔡睿宸也沒有打擾他們,悄無聲息的過來,也悄無聲息的離開了。

  臨走時,蔡睿宸只是交代學校的臨時食堂,做準備一些清涼降暑的涼茶。別讓那些師生都熱壞了。

  乘車離開的蔡睿宸,又看了一下其他學校的建設,這才返回了馬林鎮。

  其實,這些學校的修建,蔡睿宸很早之前就開始計劃了。

  他還特地在小鎮北部,劃定了一個區域。作為未來的教學基地。

  將來的多所院校也都會修建在這個地方,到時候不但有馬林鎮上的學生,他也會在伊拉克境內,進行招生。

  特別是那些受到戰爭波及的學生,以及那些到了學習的適齡兒童。是他主要招收的對象。

  特別是在廢土聽到,那個崛起于非洲的神秘領袖,蔡睿宸就更加的坐不住了。

  沒理由其他人可以,而他就不行。

  這一次回到現世,蔡睿宸就準備要大刀闊斧,該怎么辦就怎么辦。

  那五噸黃金,全都被他帶了過來,準備找機會出手。為發展提供支持。

  其實這也是蔡睿宸最為無奈的地方,想當年的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的工業就已經很完善了。

  否則哪里有可能支持八年的兩伊戰爭。但是當美國佬來了之后,整個伊拉克的工業,徹底的毀于一旦。

  說句難聽的一點的話,現在的伊拉克連專業生產步槍子彈的生產線都找不出來幾條。

  更別說以軍工業下來的整個工業體系,幾乎都是一片廢墟,幾十年時間。工業發展也更是一片空白。

  別說軍工了,就算是鋼鐵產業體系。在伊拉克境內也找不到全套的完整系統。

  而一個鋼鐵生產體系,至少要包括鐵礦山、石灰石礦山、煉鐵廠、煉鋼廠、軋鋼廠、焦化廠、耐火材料廠、機修廠等生產單位。

  只是這些東西。伊拉克真的找不出來。只有一些小作坊形式的存在,不但效率低下,質量更無法保障。

  這也是為什么蔡睿宸出售的武器,會很受歡迎的原因。

  別以為那些武裝勢力,真的會拿那些小作坊組裝的武器去打仗,也會使用那些隨時都有可能炸膛的子彈,走上戰場。

  那些戰場上使用的武器和子彈,幾乎都是國際軍火商的產品,那些伊拉克國產的武器,最多就是警戒和嚇唬平民而已。

  常年交戰的各大勢力,誰都不會腦殘到去購買這些坊間武器交給士兵使用。

  因為從鋼鐵到武器的整個工藝下來,任何一個環節都無法讓使用者信任,至于火藥,也是如此。

  很多子彈里面裝的火藥,根本就不是專業的火藥,不是土制的火藥就已經很不錯了。

  裝那些高度提純的黑火藥,那幾乎是不可能的。首先一個是渠道,還有一個就是價格。

  說得簡單一點,那就是現在的伊拉克,真的可以說什么都沒有。

  哦,當然要除了煉油工業,這可是伊拉克人的命脈,好歹也保持了一些下來。

  只是開采出來的原油,幾乎也都是被裝船拉走,伊拉克政府也只是負責收錢,煉油過程,也很少在伊拉克本土進行了。

  三分天下的伊拉克,伊斯蘭國自然無需多說,庫爾德人整天想著建國,伊拉克政府懦弱無為,哪有什么安全的地方用以提煉原油。

  工業發展,也自然全都發展不起來。

  最可悲的就是那些曾經的工人和技術人才,不是全都離開了,就是死于戰火,在這一層面,完全處于空白。

  所以,蔡睿宸現在真的是任重道遠,在什么都沒有伊拉克發展,不亞于在原始社會,從零開始打造一個國家重工業體系。

  至于伊拉克的輕工業,總算不是太糟糕,畢竟那也是大量伊拉克賴以生存的行業。

  以農業產品為原材料的輕型加工業,伊拉克現在還剩下畜牧、蜜棗種植業這兩種了,其他都因為惡劣的天氣,幾乎停滯了。

  非農產品為原料的,如日用金屬、日用化工、日用玻璃、日用陶瓷、化學纖維及其織品、火柴、生活用木制品等工業。

  這些都還有,但是規模普遍不大,和那些武器作坊差不多,少有成規模的工廠,也都是聚集在巴格達內。

  畢竟也只有巴格達有比較穩定的消費群體,而輕工業產品大部分是生產消費品,一部分作為原料和半成品用于生產,如化學纖維、工業用布、紙張、鹽等都是人們生活必須品。

  不過,就算有一定的輕工業存在,可在蔡睿宸看來,和沒有也差不多。

  不成規模和體系,小作坊形式,注定存在局限性。

  所以,蔡睿宸只有任重道遠的感覺,就當這些全都不存在。

  至于現在的他,真的沒啥可抱怨的,老天選擇了自己,一切從零開始也就是那么回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