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026章 征服者的嘴臉

  皇宮前面的人群散去了,可皇宮里面的交鋒才剛剛開始。丁大全穿戴整齊的站在大慶殿門口,手里拿著一本花名冊,每進殿一位官員,他就高聲報出這名官員的名字和官職,這時站在旁邊的一名陸戰隊軍官就會用筆在自己手中的花名冊上勾畫一下,他們倆在點名呢。

  大部分寫了認罪書和揭發材料的本地官員都可以出宮回家,前提條件是朝會的時候必須參加,否則就會被當做謀逆一黨的人抄家滅門,現在就是他們兌現承諾的時候。往常參加朝會也會有人負責記錄考勤之類的東西,但都沒有今天這么讓人壓抑,所有文武百官都低著頭,不敢看同僚,也不敢去看那些站崗的陸戰隊員和御林軍。

  “我說以后就少開這種大朝會吧,除了能讓大家看看皇帝還活著,沒有任何實際意義,還勞民傷財。”洪濤是第一次參加大朝會,或者說是第一次參加朝會,他和理宗皇帝早早就到大慶殿里落座了。按照禮制,皇帝是應該最后出來的,但禮制這個玩意已經讓洪濤破壞得一干二凈了。按照禮制他還應該站著呢,現在他卻搬了一把椅子,就坐在理宗皇帝的右下方,也就是右相應該站的地方,叼著根雪茄,一邊噴煙、一邊噴毒。

  “……”理宗皇帝就像個木頭人,呆呆的坐在皇帝的寶座上,兩眼看著鞋尖,不聲不響、一動不動。那些已經按照次序分站在大殿兩邊的朝臣也基本是一個德性,偌大的房間里,如果閉上眼,根本感覺不到已經站了二百多人。

  “今天的議題里并沒朝會的事情,我看還是下次再討論吧。”第二個活著的人就是文南,他站在洪濤的對面,也就是左相的位置上,本來也是可以坐著的,但他自己堅持要站著。聽見洪濤的牢騷,文南拐彎抹角的提醒了一下,別把步子邁得太大,這些幾百年流傳下來的規矩,不能一下子都改過來,那樣會引起不必要的阻力。

  “要我說洪兄說的對,把各部門負責人找過來商量商量就成了嘛,弄好幾百人一起開會,這能商量出來什么結果?一個人說一句就該吃中午飯了。”第三個活著的人坐在洪濤身邊,羅有德也忙完了碼頭上的事情,一聽能和理宗皇帝在一起開會,二話不說就來了。他雖然也當過大宋子民,但經過這么多年的海外生活,早就不把皇帝當了不得的大人物了,更沒有什么敬畏的感覺。相反,還有很多看不慣。

  “總理大人說的極是,確實商量不出來什么事兒,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互相攻訐,和市場上吵架一樣。”第四個活著的人站在文南旁邊,賈似道立場堅定的站在洪濤這邊。雖然他也不想得罪文南,但不表態豈不是可能得罪洪皇帝了?兩邊比一比,只能選洪皇帝這邊站隊。

  “總理大人高瞻遠矚,此等陋習早就該改,你們說呢?”挨著羅有德站的,就是丁大全。現在他和賈似道成了一對爭寵的冤家。剛剛又被賈似道搶了先,丁大全肯定不甘落后,對洪皇帝的支持慢一步不要緊,咱人多啊,說服朝臣是他的本職工作,所以他身旁站著的,都是識時務者。他這一問,立刻就是幾十名大宋朝臣點頭稱是,表情還得特別莊重嚴肅。

  “丁大人,人都到齊了嗎?”當著這么多人被一群識時務者吹捧,洪濤還真做不到旁若無人。但又不能打擊這些投靠者的積極性,暫時來說他們對自己還是很有用的,只好先改變個話題。既然丁大全都進來了,那就說明點名結束了,朝會該開始。

  “有三名御史抱病未到,我已經派人去他們家中查看……”丁大全小心翼翼的把花名冊遞向洪濤。

  “他們都多大年紀?”洪濤沒接花名冊,陰沉著臉問了一個新問題。

  “呃……有兩位四十七,一位五十一歲。”丁大全摸不太清這位洪皇帝到底是什么想法,為何思維跳躍得如此快。

  “我今年五十六歲,自打兩個多月前離開港口,就一直都在大海上奔波,在這次變故中基本都是全程參與,到現在為止我也沒病倒。如果諸位說我是武官,身體本來就好,就來看看文部長。他比我小三歲而已,一直都是文官,也和我一樣奔波了兩個多月。而這位羅部長比我還年長三歲,到了冬天就年滿六十,依舊坐在這里。他們三個人昨天出宮時都是自己走出去的,我沒接到任何告病的請示,可是一回家就病了,病得都無法來開會,也就是說都起不來床了。我如果認為他們是在無言的對抗,大家覺得是我不通人情嗎?”洪濤站起身,走到皇帝的御座前面,沖著近三百位朝臣,拿自己、文南和羅有德當做例子,探討了一下三位御史裝病的可能性。

  “……”滿屋子的人都沒出聲,就連賈似道和丁大全也不知道該怎么說才算合適,他們根本摸不清洪濤的脾氣。

  “賈大人,派人抄了這三個人的家,所有人拉到皇宮南門外的廣場上,以欺君、謀逆罪處斬,一個不留!”等了幾秒鐘,看到沒人應答自己,洪濤沖賈似道下達了命令。

  “哦,對了,官家,您認為呢?”下完了命令,洪濤突然想起了什么,一轉身,沖著理宗皇帝拱了拱手,打算征求一下皇帝的意思。

  “……”理宗皇帝張了張嘴,啥聲音也沒發出來,又把頭低下了,這怎么說啊!

  “陛下,還請三思……三位御史說不定真的是病了,人吃五谷雜糧總會得病,就算他們心懷抵觸,也罪不至死。這樣亂殺忠臣、草菅人命,如何服眾!”聽到洪濤上下嘴皮子一碰,就把三個御史連同三個家族都判了死刑,終于有人忍不住了,站出來指責洪濤的處事方法不妥,言語上還有點激烈。

  “吳大人,還是別叫我陛下了,一個朝堂上總不能有兩位皇帝,你說是吧?現在我是大宋帝國的總理,這件事兒本來要在今天的朝會上宣布,可惜被打斷了。至于你說的服眾,我用服眾嗎?我沒有服眾嗎?在場的諸位也都是知書達理、深明大義之人,誰不服我?來來來,說出來我聽聽……”洪濤都不用回頭看,一聽這個男低音,就知道是吳潛。這個老頭膽子確實大,為人也算比較正直,但真不是一個合格的政客,心里還有對錯的概念,還算個人。

  “笑話,我是來改變這個朝廷的,說白了,就是來推翻你們的,我干嘛要讓你們心里認同我?我們天生就是敵人啊!各位,先搞清楚自己的狀況,我不是在和你們商量朝政,我也不打算和你們商量,只是讓你們按照我的命令做事情。誰不服,抄家滅門!誰不干事,抄家滅門!誰敢反抗,還是抄家滅門!我就算是把你們全殺光了,然后坐上大海船回我的國家繼續當國王去,也不會留著你們繼續禍害大宋的。在這種情況下,我用得著讓你們服嗎?我只需要殺就可以了。古人不是說過嘛,無欲則剛!我現在就是這種情況。大宋我并不是非得到不可,扔給我兒子的金河帝國統治,對我也沒什么害處。我只是不忍心看著大宋百姓替你們這些無能之輩白白送命,被金河帝國當海外殖民地來統治,才回來試試能不能救一救。各位的死活在我眼里還不如幾只小螞蟻,如果你們配合我讓大宋平穩過渡,我會讓諸位的家族保住一條命,拿著你們的合法財產回家去,以后的朝堂跟各位大多數基本沒關系了,這就是我對你們最大的仁慈。如果不配合,我發現一個就殺一家,而且不需要證據,只要我認為你對我不利,我就殺,聽明白了嗎?我再問一遍,聽明白了沒有?每個人必須回答!丁大人,你去給我挨個聽,誰不說話,直接拉出去砍了,然后抄家滅族!”洪濤突然爆發了,一番話把之前僅存不多的假面具全都揭了下來,完全撕破了臉,瞪著一雙小眼睛,真的打算把今天的朝會變成大屠殺,而且連基本的臉面都不給。

  “總理大人,他們都聽明白了……”丁大全也沒料到洪濤會這么兇狠,卻一個字都不敢多說,自己帶著頭先喊了一聲聽明白了,然后帶著手下挨個去問朝堂上的每個官員。一圈下來,沒有一個人被拉出去,包括吳潛在內,所有人都明確表示聽明白了。

  “賤骨頭,給你們好臉就不知道姓什么了!還有你,別以為我這番話光是對他們說的,你聽明白了沒有!”滿朝文武都聽明白了,洪濤還不滿足,沖著理宗皇帝又吼了一嗓子。

  “吾……吾聽明白了……”理宗皇帝估計這輩子就沒見過這么狠毒的人,而且他也相信洪濤說得出來就做得出來,和全家族的性命相比,臉就先別要了吧。

  “我再提醒你們一句,誰要是敢自殺,就視同造反,照樣抄家滅門,有本事你們就試試!好了,現在開始說正事,賈大人,該你了。”罵痛快了,洪濤的煩躁也就少多了,罵歸罵,事兒還得干。

  有了洪濤這個大煞神在場,朝會進行的別提多順暢了,要是以后都按照這種方式開會,還真和洪濤說的一樣,這種朝會開不開根本不重要。找出來幾個主要負責人,能按照大宋原本的制度把流程走完就足夠了,事后把會議精神傳達一下,又省時間又省精力。

  此次朝會的主要議題是人事方面的調整,董槐全家已經成了冤魂,他左相的位置由丁大全的同黨接替了。吳潛樞密使的職務也被擼了,賈似道一躍成為太尉,把控全國軍事大權。還有一部分空下來的職位,都由比較識時務的官員接替,不夠的就把職位合并合并,一人身兼數職。反正有些職務在洪濤看來根本就沒用,比如禮部的大部分官職,留下兩個人看堆兒就夠了,今后也不會有太多皇家祭祀活動。

  其實這都是瞎扯淡,三省六部的一切人事任免、新政頒布、軍事調動決定,都要先交給洪濤的參謀部審核,最終還得由洪濤、文南、羅有德商議決定之后,才輪得上理宗皇帝和大臣們看。也僅僅是看,既沒有修改的權利,也沒有不同意的權利。

  為了不讓自己三個人陷入公文堆里,洪濤還特意叮囑了賈似道和丁大全這兩位新晉朝堂領袖,讓他們轉告下屬。從現在開始,大宋進入冬眠期,也就是說只處理重要的、關系國家目前狀況的公務,其它的事情一律延期,什么時候恢復再等通知。

  這次朝會等于是把大宋皇權和相權徹底剝奪了,但保持了大宋朝廷的基本完整。不管理宗皇帝和那些大臣們到底樂意不樂意,也得按照目前的狀態工作,消極怠工都不成,該完成的必須完成,而且還得比以前努力。因為洪濤洪總理的屠刀分分鐘都懸在他們和他們家人的脖子上,稍不如意就會落下。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監軍、通判被圣旨調回臨安城,然后被秘密控制住,大宋朝廷和地方政府之間的聯系基本就已經被洪濤切斷了,再派出去的人要不就是賈似道、丁大全的心腹,要不干脆就是說這一嘴漢話的外國人,這些官員就算想集中力量撥亂反正也沒機會了。

  這次洪濤并沒有急于對大宋政體進行全面改造,只是宣布自己為大宋總理,文南和羅有德是副總理。總理嘛,洪濤對大宋朝臣的解釋就是啥都管。但這個任命只在朝堂里適用,并不公開。也就是說在大宋帝國的其它地方官眼里,朝廷還是原來的朝廷,只不過是內部發生了權利斗爭,換了幾個主要官員而已。不是洪濤不想對大宋朝廷下手,而是他手里還沒可用之人,改革政策再微妙,沒人去給你執行也是白搭。()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