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百六十一章 名士和狂士

林子軒站在甲板上,望著漸行漸遠的上海。全文字閱讀  他們乘坐的是一艘英國郵輪,由于有英國大使館的關照,條件很不錯,大家比較放松。

  這次前來的都是上海出版領域的知名人物,平時在一個圈子里混,彼此熟識,互相閑聊,倒也不會寂寞,反而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以往大家在不同的書局做事,是競爭對手,此刻朝夕相見,攀談起來才覺得志趣相投。

  商務印書館的領隊是王云伍,作為中國最大規模的出版社,他自然成為眾人的中心。

  至于林子軒,雖然是萬象書局的大老板,但他還是著名的文學家,早已脫離了出版行業的范疇,檔次不同,找他聊天的人并不多。

  他只是和徐至摩、郁達浮兩人說著閑話。

  徐至摩和郁達浮兩人很有意思,他們都是浙江人,年歲相近,還在同一所中學上學。

  1911年春,徐至摩考入杭州府中學堂。

  郁達浮也考上了這所學堂,不過他覺得費用太高,又考入嘉興府中學堂,第二學期開學后,他嫌嘉興離家遠,又轉入杭州府中學堂。

  兩人有半年時間在一所學堂上學。

  在杭州府中學堂,郁達浮對徐至摩的印象是:身體不高,臉面卻是很長,頭也生得特別大,戴著金邊近視眼鏡。平時不怎么用功,考試總是得第一。

  實際上,以少年時顯示的文學天賦來說,郁達浮一點都不比徐至摩差。

  郁達浮上中學的時候,就以筆名在浙江省的報紙上發表舊體詩了。

  他們都有在海外留學的經歷,只是地點不同。

  郁達浮十七歲的時候,他的哥哥要去日本考察,他就跟上哥哥去了日本,第二年考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獲得官費生資格。

  日本的高等學校相當于中國的高中。

  當時北洋政府的留學政策規定,在日本指定了五所高等學校。凡考上的就是官費生。

  后來,郁達浮又考上東京帝國大學,學的是經濟學,他在日本待了整整九年時間。

  徐至摩中學畢業后。考入北京大學預科,隨后自費赴美國留學。

  他先入克拉克大學學歷史,畢業后考上哥倫比亞大學攻讀經濟學。

  這正是和林子軒同學的那段時間。

  1920年9月,徐至摩前往英國,先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學習。后在劍橋大學皇家學院學習,他在美英兩國,待了整整四年。

  有趣的是,他們在國外學的都不是文學。

  仔細想想,民國時期的文學家大多是專業不對口,或者說都改行了。

  魯訊留學的時候學醫學,胡拾學的是哲學,周作仁在日本先攻讀海軍技術,最后學習希臘語,算是外語人才。郭沫偌學習醫學。

  像是沈叢文和張痕水連中學都沒有畢業。

  加上徐至摩和郁達浮,這些人都沒有正兒八經的學過文學,也沒有人教過他們該如何寫作,但他們就是憑借著天賦和自學,成為了文學大家。

  這說明學什么專業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喜歡什么,只有喜歡才能發揮潛力,才能做好。

  什么是文學天賦?

  郁達浮在日本的時候就有小說《銀灰色的死》在國內報紙發表,隨后出版中國第一部新文學小說集《沉淪》,比魯訊的小說集《吶喊》還要早一年。

  在新文學領域。他是中國除了魯訊之外最有影響力的小說家。

  到了1927年,他都準備出版《達夫全集》了。

  當然,他的名氣和林子軒沒辦法比,不過林子軒是作弊。他可是真才實學。

  徐至摩的詩歌天賦不用多說,就算沒有《再別康橋》,也能寫出無數才情飛揚的詩句來。

  “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像這種詩句沒有一點小才華還真寫不出來。

  所以,讀者可以批評他的人品,但不能否定他的文學才華。

  徐至摩和郁達浮都是有真性情的人。他們看到了社會的暗面或者不公就會說出來。

  比如,徐至摩對蘇聯的批評,郁達浮對廣州國民政府的抨擊。

  然而,他們兩人畢竟不同,這點從梁時秋對兩人的看法中可以得到印證。

  梁時秋屬于文壇后輩,新月社的成員,和創造社也有聯系。

  在新文學領域,按照文壇輩分來說,胡拾和魯訊屬于啟蒙者,林子軒和徐至摩屬于開拓者,沈叢文和梁時秋就是文壇后輩了。

  梁時秋對徐至摩非常敬佩,對郁達浮則較為厭惡。

  有一天,徐至摩去看望梁時秋,看到院子里有圍棋,便要求和梁時秋對弈。

  徐至摩棋力較高,到了中盤,大勢已定,他沒有窮追猛打,反而借故離開。

  這就是紳士風度,也是徐至摩能夠交游廣闊的原因。

  他會照顧朋友的情緒,不會使人難堪,有種文人名士超然灑脫的氣度。

  相比較而言,創造社給梁時秋的感覺就是頹廢。

  “我有一次暑中送母親回杭州,路過上海,到了哈同路民厚南里,見到郭、郁、成幾位,我驚訝的不是他們生活的清苦,而是他們生活的頹廢,尤以郁為最。”

  “他們引我從四馬路的一端,吃大碗的黃酒,一直吃到另一端,在大世界追野,在堂子里打茶圍,這一切對于一個清華學生是夠恐怖的。”

  還有一次,郁達浮北上到了北平,找到梁時秋。

  當面提出兩點要求:一是訪圓明園遺址,二是逛北平的四等窯子,這讓梁時秋更為不喜。

  梁時秋在文章里這樣評價郁達浮。

  “譬如郁達浮先生一類的文人,報酬并不太薄,終日花天酒地,過的是中級的頹廢生活,而提起筆來,輒拈酸叫苦,一似遭了社會最不公的待遇,不得已才淪落似的。這是最令人看不起的地方。”

  在中國古代的文壇,有名士和狂士的說法,如果說徐至摩是名士,那么郁達浮就是狂士。

這和兩人的家庭環境有很大關系  徐至摩家境優渥,是大家族的公子哥,有成為名士的資本;郁達浮家道敗落,難免憤世嫉俗,頹廢彷徨,這就是成為狂士的條件。

  其實,無論是名士還是狂士,只要具有真性情,不虛偽,便可以結交。

  當林子軒在海上漂泊的時候,在上海,或者說在中國發生了一件改變國內局勢的大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