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章 大預言家

  成就感滿滿的林子軒把稿紙收攏起來,放到皮包內,準備出門。

  他早就打算好了,要去找一位學習文學的留學生做翻譯。

  在這個時代能夠來美國留學的大抵有幾類人。

  一類是官費的留學生,由國家提供助學資金,他們學習的方向大多是工業科學。

  還有一類是有錢人家,他們由家族資助,到外國來開闊眼界,學習經濟金融的居多。

  還有人是來游學的,他們的興趣很廣泛,對什么都想涉獵一,在歐美各大院校游走,對學位不怎么在乎,只是為了興趣。

  民國初年,西學東進,留洋的風氣日漸興盛。

  在紐約有不少來自國內的留學生,因為遠離家鄉,來到陌生之地,這些留學生比較團結,經常聚會,互幫互助。

  林子軒認識一位在紐約大學讀文學的留學生,平常聚會聊天的時候這位仁兄動不動就吟詩作對,對國內國外的文學現狀評論一番。

  指江山,慷慨激昂,感覺上比較靠譜。

  再他又不是不懂英文,翻譯的好壞他還是能看出來的。

  林子軒穿上西裝,準備到紐約大學走一趟。

  他在照鏡子的時候才發現不妥,宅了這么多天,一臉憔悴,胡子拉碴。

  這不是后世,穿著睡衣就能逛街,在這個年代,作為一個讀書人,一個有身份的人,一定要注意儀表,否則會被人鄙視。

  他洗了把臉,刮了胡子,整理了頭發,離開公寓。

  來到大街上,上了公車,看著周圍的外國人,感覺很新奇。

  這是他穿越以來第一次認真的觀察周圍的生活,這就是0年代的美國,正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

  美國從來都不是天堂,特別是對少數族裔來,種族歧視隨處可見,這輛公車上就沒有一個黑人。

  林子軒記得那篇馬丁路德金的演講,《我有一個夢想》。

  他倒是想寫出來,這樣能夠快速的出名,贏得黑人的友誼,可想想還是算了,太危險了,萬一被刺殺就不值得了。

  這么胡思亂想著,他來到了紐約大學。

  那位學習文學的留學生名叫季鴻明,前清官員家庭出身,祖上出過進士,他時常掛在嘴邊,引以為豪。

  原本那位富家子弟林子軒不差錢,也不吝嗇,為人仗義,在留學生中的人緣不錯。

  兩人相見,林子軒把稿子交給對方。

  季鴻明看了看稿子上的鋼筆字,不由得搖了搖頭。

  他們雖然是留學生,到外國學習西洋文化,可若是寫中文的話大多都是用毛筆,這才能顯示出他們的學問來,所以他對林子軒的鋼筆字不大滿意。

  耐著性子看了一兩頁,他放下了稿子。

  “子軒兄,你這篇文過于直白,沒有文采,怕是難以成功。”季鴻明毫不客氣的道。

  作為一個研究文學的文人,他覺得自己的比較委婉,給了林子軒面子,他更想的是這種平鋪直敘的大白話誰會去看啊,一個老頭去釣魚的故事有意思么?

  林子軒愣了一下,有不敢置信。

  他興沖沖的拿來了世界級的名著想要得到無盡的贊譽和褒獎,沒想到得到的竟然是一盆冷水。

  過于直白,沒有文采?

  他一下子反應了過來,這是時代的代溝啊!

  在這個時代,國內雖然開始提倡使用白話文,可文人寫文章的時候一般都是文白相間,這是從文言文到白話文的過度時期。

  林子軒寫的《老人與海》是后世的翻譯作品,和這個時代的文人相比,用的都是大白話,通俗易懂,自然談不上什么文采。

  也就是,林子軒的文章“白”的太過徹底,不符合這個時代人的閱讀習慣,被人給鄙視了。

  剽竊之路真心不好走啊!

  林子軒在心里哀嘆。

  “鴻明兄,我這是為了迎合西方人的閱讀口味,寫的太深奧怕他們看不懂。”林子軒給自己找了個理由糊弄過去。

  “也是,西方人重視故事性,對文字不太講究,很難懂得文學的韻律之美。”季鴻明表示贊同。

  “還要勞煩鴻明兄翻譯一番,讓西方人見識東方文字的魅力。”林子軒趁機吹捧道。

  這話讓季鴻明心里舒坦不少,如此才能展現他的才華不是。

  這件事就算是談妥了,也沒有講到報酬,順手幫忙而已,談錢多傷感情,不過林子軒還是請季鴻明在一家館子里大吃了一頓。

  回到公寓,林子軒開始準備離開紐約的事宜。

  他在哥倫比亞大學呆了兩年,早就能獲得學士學位,不過一直拖著不想回國,才造成如今的局面。

  想要得到經濟學的學位,他還需要向教授提交一份畢業論文。

  寫什么好呢?

  林子軒不停的琢磨,他對經濟學沒什么興趣,有無從下手的感覺。

  于是他開始在腦海里搜索有關美國經濟的問題,突然看到美國經濟在199年進入了大蕭條時期。

  當時大多數人,包括國家都認為經濟會持續繁榮下去。

  沒想到一夜之間股市崩盤,經濟陷入危機,這種危機更是波及到了世界上其他工業國家,整個世界都陷入了經濟崩潰之中。

  可以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一個重要根源。

  作為一個穿越者,林子軒覺得有必要把這件事情寫出來,一方面滿足穿越者掌控未來的心理,另一方面也借此提醒全世界。

  他當然知道,作為一個留學生寫出來的東西不會得到重視,特別是在這種美國經濟日趨繁榮的背景下,會被認為是杞人憂天。

  可當幾年之后,大蕭條真正發生的時候,再來看他這篇畢業論文,如預言般精確的論斷,肯定會在世界上引起轟動。

  或許會給他頒發諾貝爾經濟學獎。

  光是想想就激動不已。

  林子軒渾身充滿了干勁,在剽竊了世界名著之后,他又開始把手伸向了經濟領域。

  整篇論文只用了三天時間完成,寫論文不需要文采,他能夠應付。

  一般寫論文需要從各種資料中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結論,可他知道了結論,只要找到證據來補充就可以了。

  結果顯而易見,當他把論文交上去的時候,并沒有引起重視。

  教授認為這是林子軒的胡思亂想,完全不可能,美國經濟正在騰飛之時,離崩潰還有很遠的距離,但他提倡學生進行發散思考。

  唯一的收獲是林子軒獲得了學士學位,順利的從哥倫比亞大學畢業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