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420章大軍

  三月間,春風送暖,晉陽大軍各部已是整裝待發。

  這一次,并非是并代兩州各部軍旅傾巢而出,卻也毫無疑問是李破領兵征戰以來軍勢最盛的一次。

  三萬余騎軍,近六萬步軍,組成了整個南下大軍。

  騎軍構成不用多說,自去歲北上草原歸來,騎軍又進行了一次擴充,越來越多的突厥降人進入了騎兵軍中。

  突厥人在李破麾下騎軍中占有的比例也越來越大,這已是不爭的事實,北方胡人是天生的騎兵,在邊地潛力漸盡,人口也是大減的今日,突厥降人已經成為了代州三郡騎兵最主要的來源。

  這些突厥降人在經過一些操練之后,能夠很快的適應軍旅生活,只是對森嚴的軍紀還有著各種本能的反抗。

  此次擴充之后的騎兵軍旅,戰力到底如何,還要經過戰爭的檢驗才成。

  只就兵力而言,當日李破率軍北上云中的時候,幾乎將并代兩州所有騎兵所部抽調一空,才組成了三萬多的騎兵大軍。

  而今三萬余騎軍共聚晉陽,卻還給各處守軍留有余地,可見大業十四年后半段晉北騎軍擴軍之迅猛了。

  相對于騎兵而言,步軍的膨脹則更為厲害。

  步軍大軍的組成差不多分為幾部分。

  大軍是以恒安鎮軍的老底子擴充起來的步軍軍旅以及幽州步卒為核心建立起來的,其中又有唐軍降卒以及并代兩州府兵為輔。

  在一年多的時間里,李破麾下的步軍已經翻了翻。

  戰力如何,李破心里沒底,可他手下的步軍將領們卻都信心滿滿,不為別的,只因出去唐軍降卒之外,其余各部軍卒,大多都經過遼東之戰的洗禮。

  這也許就是隋帝楊廣三征高句麗給中原帝國留下的最為珍貴,也是唯一的一件禮物了。

  當然,這個禮物上面同樣散發著濃濃的血腥味兒,若非有這些從遼東歸來的大隋將士,天下可能也不會像現在這么亂吧?

  他們給各處反王帶去的是隋軍遠征的經驗,幫助他們訓練出更為精悍的士卒,于是,義軍開始紛紛擊敗官兵,看到了爭雄天下的曙光。

  李破作為諸侯之一,其實也不例外。

  他起家時的恒安鎮軍步軍,就是最典型的一個例子,開始幫助他打下根基的那些人,都是從遼東風雪中跟著一路返回云內的山東人和河北人。

  后來又進入到河北在楊義臣麾下平叛,等到尉遲兄弟投效,恒安鎮軍的步軍基本成型。

  那個時候,馬邑無疑是騎兵的天下,步軍也只處于萌芽階段。

  到了李破率軍擊敗羅藝,遷幽州之民入代州三郡的時候,步軍終于迎來的膨脹的契機。

  雁門樓煩守軍陸續加入了進來不說,幽州降人才是擴軍的主要來源。

  幽州步卒之彪悍,本就名揚天下,而幽州也正是征伐遼東的起點,無數的幽州將士血染遼東城下,可也有很多幽州軍卒回到了故土。

  步軍第一次擴充,其實就是招納幽州降卒以及府兵。

  第二次擴充則是唐軍降人。

  這種招降納叛的事情其實不用多言,時值亂世,真正寧死不屈的差不多都要掉下腦袋,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墻頭草。

  別看李破一直在談忠誠,可他心里也明白,忠誠這東西一直都是強大的附屬品,背叛好像才是人類的天性。

  唐軍降卒用著確實不太穩當,臨戰之時,逃兵有可能出現,可要說成規模的叛亂,那就是沒影的事情了。

  唐軍軍卒被俘之時,他也做了很多,撤換唐軍將領,將不愿繼續從軍的人也挑出來,補入民籍。

  至于各種安撫軍心的手段,那就更不用說了。

  大部分都是并州人的唐軍士卒也沒多少選擇,而忠誠這東西對于普通士卒而言,無疑是個奢侈品,沒有帶頭興風作浪的,之前也沒有多少令人緬懷的東西,只要能讓自己吃飽飯,又能給家人帶回去一些,對于他們來說,也就沒有背叛一說。

  其實也正在大業十四年一戰,以及之后唐軍降卒的反應,讓李破產生了唐軍不過如此的印象。

  凝聚力不成,更不用談什么軍中魂魄了,李唐興起時對門閥世族的吸引力,明顯不能從這些普通軍卒身上得到體現。

  唐軍之所以能摧枯拉朽般的攻下長安,不是唐軍有多強大,而是敵人出了問題。

  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占據了更多的資源,又能進行很好的利用的話,李唐和其他諸侯的差距必將漸漸拉開。

  可現在,他們也不過是剛沖出起跑線不遠而已。

  李破招各部將領到并州總管府議事,這樣的站前軍事會議,說重要吧,肯定是重要的,誰是前鋒,誰是后衛,又有誰倒霉的去護送糧草了,都將在這里宣布。

  說不重要吧,其實也不算有多重要,因為各人之前心里就都已有數,如此重要的事情不會留個懸念讓你來猜或者讓大家伙陷入爭吵中去。

  唐軍降卒加兩千騎軍押運糧草軍械,在衛府商量的時候,有人提出招募民夫,并李破親口否了。

  并代兩州初定,常備軍過多,之后還要準備春耕,再加上他曾親口向并代兩州百姓許諾,免代州三年賦稅徭役,免并州上下兩年錢糧,如今才過于不到一載,就要出爾反爾,你當大家都不識數嗎?

  而且,長遠考慮的話,征發民夫也是極為不智的,大隋亡就亡在徭役上面,天下百姓懼役如虎,如今戰事又這么頻繁,連續征發役夫的話,就并代兩州這點底子,早晚都得敗光了。

  征發徭役將來的事情,現在行之就是下下策。

  如果不是出兵有點急的話,李破倒是想從馬邑突厥戰俘那里,弄過一些人來運送糧草輜重呢。

  所以,運送后勤輜重上,就都成了軍人,正經的押送。

  總管府的兩位司馬,薛萬均和王慶都成了后勤大總管,也就是不缺馱馬,不然的話,步軍差不多都得成了運糧官。

  之后也就沒人再有異議了,這么長的時間,誰都知道總管“愛民如子”,治平之心強烈的都讓武夫們感到有點不適了。

  步軍前鋒為宇文鑊所部,這位唐軍降人在此戰中得到重用,讓薛萬徹,尉遲信等都有些不服,可也知道總管的考量。

  宇文鑊即獻榆次,實乃大功,犒賞上并不出眾,如今擔當重任,除了有收服人心的考量之外,怕是也有考量其忠誠和才干的意思。

  大家差不多都是這么走過來的,倒是能理解,所以爭上一下,見總管其意已決,也就無話可說了。

  步軍中軍為陳圓統領,尉遲兄弟分統左右兩軍。

  騎兵上就不用多說了,可謂是人才濟濟,以羅士信和王智辯各領兩千騎兵為鋒銳,尉遲恭,步群則各領五千兵馬為左右,薛萬徹為中軍官,阿史那吉乎輔之,劉敬升斷后。

  李破當然會坐鎮于中軍,成為整個大軍的中心所在。

  步騎混同其實還談不上,代州騎兵太強勢了,而且戰功彪炳,各個都不好惹,步軍將領們現在根本爭不過他們。

  而現在的左右衛府,也是以騎軍將領為核心組建起來的,打起仗來,騎兵一撒歡兒,除了攻城守城之戰外,估計就沒步軍什么事兒了。

  這些安排,都在一月二月間一次次的軍議當中完成,除了李破自己外,也不會再有什么人能改變這些結果。

  這最后一次軍事會議,更像是為李破量身打造的演講臺。

  眾將陸續到齊,總管府內外盡都是持刀而立的軍兵,可謂是殺氣騰騰,戒備森嚴。

  已經等待多時的李破,望著滿堂頂盔冠甲的領兵將領,聽著不時傳來的金屬摩擦聲,得意之余,同樣是豪情滿腹。

  時至今日,大兵在握,猛士云集,別說是南邊兒的唐軍,便是此時突厥人來了,他也能硬碰硬的跟他們戰個酣暢淋漓。

  這就是他領兵數載,南征北戰的成就,一直強大,精銳而又聽命于他的軍事力量……

  ,有些書友總覺得主角的創新能力不夠,尤其是在武器和戰術上,阿草在前面的文章里其實已經解釋了很多了,這樣是比較合情合理的局面。

  不說別的,這是隋末戰亂時期啊,從主角進入恒安鎮軍開始,每一年都有戰爭,吃飽肚子都不容易,你讓他改革技術?

  就說現在吧,擁有了并代兩州,差不多四郡之地,書友們覺得地方夠大嗎,人口夠多嗎?足以支持你任意揮灑的創新之舉嗎?

  到了大業十四年,隋末戰亂也進行了大約六七年的時間,一場場戰爭寫下來,阿草自己都越來越覺得那是個人間地獄,民不聊生都是輕的,還有那個時間去搞創新?

  當然,阿草寫的是網文,不是歷史,開金手指是難免的事情,可從將血開始,阿草就在力爭能寫的合乎情理一些,真要是弄出熱武器來,我看書友們要有一多半兒會想著棄書了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