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591章官制

  封王過程其實談不上繁瑣,離著隆重也有些差距,甚至不如李破在云內祭奠陣亡將士時那么慷慨激昂。

  可它的意義在于,這是一個階段性的總結,無論是官吏還是將領,為什么期盼李破稱王?

  俗話說的好,蛇無頭不行,用到這里,也不是說大家沒有首腦,而是說李破沒有王爵加身,便與群雄有著一定的差距,大家心里總覺不安。

  這和打仗一樣,目標不夠明確,眾人也就覺得底氣有點不足,這是一個道理。

  而最大的收獲其實不是李破頭上多了一頂王冠,而是三家使節在一旁觀禮,不管他們愿不愿意,在一定意義上都表示著他們承認了李破的地位,于是也就踏實了李破的名份。

  也會以最快的速度,將李破稱王的消息散布開來,于是,天下人便也知道,晉地多了一位漢王出來。

  此時效果也許沒有多少,可若李破一旦開始攻城略地,那么對于一些人而言,歸于漢王治下也就不是那么難以接受的事情了。

  好處其實很多,也就不用一一細數了,不然的話,亂世當中,大家也不會注重什么大義名分。

  對于李破本人而言,唯一的缺點也很明確,那就是他的退路越發的少了起來,你都戴上大帽子了,誰捉住你也不會縱虎歸山。

  至于漢王的王號,李破的心腹們再也沒有叨咕什么,和天下群雄有別,卻又沒有離經叛道,其實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禮畢,新鮮出爐的漢王殿下打道回府,過程很順利,沒出什么紕漏,是個好兆頭。

  回到府中的李破并沒有感到疲憊,他知道,接下來的時日會非常忙,設置官署,分封官吏,在最近的一段日子里,他的大部分時間都得埋頭于人事任免上面。

  陳孝意等人列出來的名單上,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名字,官職多的連李破都覺得頭暈。

  其實大部分還是沿襲隋時官制。

  前隋官制有多復雜?這么說吧,隋時的官制完備程度曾被時人贊曰,亙古皆無,它是后來軍事政治制度的開端。

  其中大部分制度都形成于漢時,經歷了漢末戰亂,魏晉南北朝之后,在隋開皇年間做了一次大規模的總結,于是形成了定制,讓后來各朝制度難有逾越,各種改革也幾乎逃不出它的范疇之內。

  楊堅之雄才大略,表現在外的可不光光是統一了中原,壓制住了突厥那么簡單,他讓中原帝國的統治架構徹底發生了變化。

  人們常說中央集權自唐而始,實際上,李唐只不過是沿用了隋開皇年間制定的各種制度而已。

  只不過是大隋出了楊廣這么個敗家子,太過短命,于是占便宜的也只能是后來人了。

  李破對大隋官制了解的很多,卻也不算太多。

  說起來有點矛盾,可就是這么回事兒,說他了解的多的地方在于,對于郡縣以及總管府的一套流程,他是非常清楚的,對各個軍府也不陌生。

  可說起來隋時官制的精華來,他就有點蒙了,本來他挺好學,跟李碧,陳孝意等請教了不少東西,可完全沒有系統性的研究過。

  其實你只要不融入那個環境,在長安或者洛陽待上幾年,外間之人想要說清楚大隋中央的各種官制職能,那簡直就是癡人說夢一般。

  比如陳孝意就跟李破講過一個笑話,他曾任東都行臺吏部考功侍郎,大雪過后,心血來潮,便派人去請禮部主客侍郎柳撣晚間至他府中飲酒賞雪。

  派的人去到禮部,正好看到柳撣的侍從,便將邀約說了,那侍從也信誓旦旦說會說予主人知曉。

  可陳孝意回到府中,備好酒菜,等到夜深人家也沒來,陳孝意比較氣惱,然后第二日便去尋人家說話。

  可柳撣卻莫名其妙的道,根本沒人跟我說過此事啊。

  兩人還道是下面的人辦事不利,所以也弄的差了,各自回去嚴責侍從不提,可沒過幾天,柳撣笑著來找陳孝意。

  說跟他不太對付的那個堂兄鬧了笑話,前兩日據說得了邀約去吏部陳侍郎那里飲酒,沒成想吃了閉門羹,陳侍郎已經去好友家飲酒去了。

  他那位堂兄性情火爆,當即就跟門子朝了起來,差點還動了拳腳,如今呢,卻是在參奏陳侍郎納妾之事,說其人耽于美色,不理政務等等。

  陳孝意一聽,想了半天,一拍腦袋,才曉得傳話的人不但把事情辦差了,而且還讓別人鬧起了誤會。

  禮部那邊有兩個柳侍郎,吏部這邊可也不知他陳孝意一個姓陳呢。

  這個故事里面的人都有些糊涂,可卻是真人真事兒,最終的結果是,那位倒霉的陳侍郎被罷了官,因為獨孤皇后還在,納妾的事情上只要你有錯,那就一定會產生不妙的后果。

  而陳孝意也確實在用這個故事感嘆東都官員之多,官職劃分之細,非是前朝可比。

  這些天李破只要閑下來,便不恥下問的跟幕僚,跟自家婆娘,跟心腹臣下討教官制之事,算是補了一腦袋的知識。

  弄的他常常在想,后來的京城也沒這么多的官兒吧?早知道是這么個模樣,這個什么什么王老子還不當了呢。

  當然了,那都是牢騷而已,做不得真,后來的官職之多哪里是現下可以比的?到了后來你要是自己說不太清,請錯個人算什么,說不定能請回來一群人,外加一群狗呢。

  此時在李破看來,隋時官制大體分為幾個部分。

  首當其沖就是六部制度,這個其實卻是李破最為熟悉的一部分,吏戶禮兵刑工在后來可是鼎鼎大名,不知道的人肯定是文盲無疑。

  到了隋開皇年間,六部制度漸漸完善了起來,名字也在向后來靠攏,開皇三年,改都官為刑部,改度支為民部,等到楊廣登基,又改民部為戶部,至此,六部正式定名。

  六部之上,又設尚書令,左右仆射,于是便組成了整個尚書省的行政架構。

  之外還有中書省和門下省和尚書省一道,也就成為了三省六部制的政治形態。

  在開皇年間,對官制屢有修改,加上臣子們的政治斗爭,尚書省漸漸權重,掣肘于中書省,門下省也沒閑著,慢慢從內廷中脫離出來,加入了這場政治較量當中去,也獲得了一定的權力,于是,楊堅想要的政治平衡也就完成了。

  三省六部涉及的官職數以百千計,加上還有內史省,內侍省,秘書省湊熱鬧,之外又有御史臺,都水臺等游離于外。

  這么多的官職,你想一股腦弄出來,那絕對是找死的行為,即便是李淵,王世充占據了兩京之地,手握人才無數,手底下也是缺職甚多,何況是李破這里了。

  而像竇建德那樣的,別看六部齊全,還封了中書令,內史令什么的,其實都是花架子,手底下小貓兩三只,根本撐不起來,他們主要的作用也只是幫竇建德出些主意而已,真正的職能發揮不出一成。

  李破不想弄什么花架子給人看,所以他要一點點的充實這些府衙,而他也感覺,身邊出主意的人其實不用太多,那不是博采眾家之長,而是人多嘴雜,很難聽到真知灼見。

  總管府……嗯,現在應該是漢王府才對,漢王府前面被拆的差不多了,被看拆的時候費時不少,建起來卻要容易的多。

  因為拆的時候需要保留下原來的磚瓦木料,那可都是好東西,這是晉陽王氏除了主宅之外最大的一處庭院,建造時用的都是好料子,拆起來自然要小心一些。

  而重建的時候就要快一些……

  此時李理政務都是后宅,在考量人事任免的同時,他還要先做一件事,那就是將幾家使者送走。

  對劉斌沒有太客氣,直接告訴他,王薄,楊恭仁我都留下了,你家主公的好意我也領了,如今我這里兵強馬壯,士氣可用,若有礙難之處,盡可告知于我,咱定然前來相助。

  劉斌才不會去管其他兩人的死活,晉地之行讓他膽戰心驚,王世充,蕭銑的使者都到了這里,他覺著晉地的王者之氣在搜搜的往外冒。

  能夠帶著人頭以及李定安的承諾回去河北,他覺得很慶幸,自然對李破話語中的威脅之言猶若未聞,只是重新言明了修好之意,便率人匆匆東去。

  可以說,劉斌這個使者當的非常失敗,隱約的已讓李破看出了竇建德麾下人才寥落的情形。

  楊恭仁這樣的人不愿給其效力,劉斌才干膽魄皆有不足,卻居于高位,老竇,你這是示弱于人呢還是真的窘迫至此?

  之后便輪到王世惲了,這人不太好打發,連番受挫之下,卻還能據理力爭,跟李破糾纏了幾個回合,李破向其重申兩家結好,先入關中者為王的約定,王世惲則提出以王氏女與李破聯姻,兩家結百年之好,日后如何各憑本事,卻能不傷情義的建議。

  最終李破似笑非笑的來了一句,那我可就靜待王氏佳音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