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1323章:庭審(二)

  pS:最近身體太差了,因此晚飯后被媳婦叫出去走路鍛煉,今日的第二更,容我回來后再碼。

  ————以下正文————

  回頭看了一眼肅王趙弘潤,平城侯李陽帶著幾分恭敬說道:“回肅王殿下話,在曲梁侯與匡城后追查到那個村落時,小侯已得到了戶牖侯、苑陵侯等幾位的支援,率軍再次攻陷了金鄉……在接到曲梁侯的報訊后,小侯下令搜查全城居戶,果然查到了許多冒稱平民的北亳軍反賊就混跡了城內,因此下令緝殺,可沒有想到的是,在我方下令緝殺城內北亳軍反賊的時候,城內反賊攜民造反……肅王殿下,小侯曾聽殿下您說過,「民若手持利刃,不復視其為民」,因此,小侯與其他幾位大人,下令屠戳城內每一個手持利刃的反賊……”

  趙弘潤聞言皺了皺眉。

  的確,「民若手持利刃,不復視其為民」,這還真是他曾經說過的言論,類似的言論還有「民若暴起殺害軍卒、可立殺之」等等,總而言之,趙弘潤雖然嚴格約束麾下的軍卒,但也絕不會讓麾下士卒因為「恐于傷民」而被一些暴民趁機加害。

  不過話說回來,屠戳了整個金鄉縣,這未免有些過了吧?難道整個金鄉縣內的宋人,皆是北亳軍?就沒有一些無辜的民眾?——這趙弘潤是不信的。

  想到這里,他皺眉說道:“即便如此,也不必屠戳整個金鄉縣吧?”

  聽聞此言,平城侯李陽搖頭說道:“肅王殿下您不知當時情況,其實并非是我等屠戳了金鄉縣,而是當時我方騎虎難下。……那時,整個縣城,宋民群起而攻,更有北亳軍混跡其中,我方根本難以分辨誰是良民、誰是反賊……”

  根據平城侯李陽的講述,當時他們下達了兩個命令。

  其一,在一開始平亂的時候,勒令全城宋民回到各自家中,緊閉門戶,任何在全城禁嚴后仍在街上逗留的宋民,皆按「北亳軍反卒」論處,就地格殺。

  其二,在穩定了城內街道的治安后,再下令全城緝捕,挨家挨戶搜查北亳軍余黨。

  聽聞此言,趙弘潤頻頻皺眉。

  其實客觀來說,這兩道命令并沒有什么錯,歷來城內平亂皆是按照這個步驟,可問題就在于,誰能保證平城侯李陽等人麾下的私軍士卒,不會借機殺民搶掠呢?

  這些私軍士卒,可不像趙弘潤麾下的商水軍、鄢陵軍、游馬軍那樣,有著優厚的士卒待遇,家中有田屋有牲畜,儼然一副小地主的家底,一來不屑于去搶掠平民,二來,逐漸養成的「精銳榮譽」,也約束著他們不會自壞身份去做一些賊寇的勾當。

  可貴族的私軍士卒不同,這些人本來就是一些無賴、游俠,手中既沒有什么錢,也沒有什么「精銳」榮譽感,在巨大利益的誘惑面前,難保還能恪守本分。

  尤其是像這次在金鄉,只要誣陷那些無辜的宋民為北亳軍,就可肆意搶掠那些人的財富,這種誘惑,貴族私軍的士卒,有幾人能抵御得住?

  因此在趙弘潤看來,平城侯李陽等人下令全城搜捕北亳軍,這是極其失策的命令——這道命令,給有些心思不純的私軍士卒,創造了趁機屠殺、搶掠的機會。

  不過他也必須承認,碰到像北亳軍那樣的存在,著實是讓人有點頭疼。

  對此,他暗暗慶幸,慶幸于遇到麻煩的并非是成陵王趙燊他們,否則,恐怕他趙弘潤這次也會像慶王弘信那樣急地焦頭爛額。

  “你們不該下令全城緝殺……”

  趙弘潤中肯地說道。

  沒想到,他還沒說完,隨即就被慶王弘信打斷:“那些皆是北亳軍反卒,難道不應該緝殺,還要姑息養奸不成?老八,你也是常年帶兵打仗,難道連這點道理都不懂么?”

  趙弘潤看了一眼慶王弘信,見他一腦門的熱汗,面龐漲得通紅,一副激動的樣子,也就不再多說什么。

  很明顯,慶王弘信這會兒已是急得方寸大亂,生怕遭到輿論的攻訐,因此就像是發了瘋似的逮誰懟誰,趙弘潤可不想花費力氣跟他打什么口水仗——反正這次,慶王弘信是注定要栽一個大跟頭,因為雍王黨是絕對不會放過這個打擊他的天賜良機的。

  也不曉得南梁王此時是什么表情?

  出于好奇,趙弘潤轉頭瞧向南梁王趙元佐,卻意外地發現,南梁王趙元佐此時似乎并不打算插嘴給慶王弘信幫腔,而是正微皺著眉頭看著曲梁侯司馬頌等人,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他在想什么?

  趙弘潤不禁有些好奇。

  當日,宗府暫未對「平城侯李陽」、「曲梁侯司馬頌」等涉及「金鄉屠民」之事的貴族做出論處,因為平城侯李陽、曲梁侯司馬頌、匡城侯季雁等幾人提出了北亳軍「出則為賊、入則為民」的說法作為對己方行為的辯護,并且提供了一定的證據作為依據。

  相信對于這個辯護,宗府宗正趙元儼、刑部尚書唐錚以及大理寺卿正徐榮三人,在審訊之后也得仔細琢磨一番,才能做出判處。

  關鍵還是在于對金鄉縣那些宋人的身份的定位:如果認定那些宋人屬于「民」,那么,這次慶王黨貴族的行為就是極其惡劣;但倘若將那些宋人定義為「北亳軍反卒」,那么,慶王黨貴族的行為,影響就相對小一些。

  當然,這只是朝廷對慶王黨貴族的論處,至于在外界的輿論上,慶王弘信以及慶王黨,名聲恐怕早已臭了,畢竟屠戳了整個金鄉縣,這件事的負面影響實在太大,無論平陽侯李陽等慶王黨貴族當時有什么苦衷,朝廷在這件事上都得‘偏袒’宋郡,來挽回魏國在天下人心目中的形象。

  總而言之,慶王弘信這次鐵定是要被牽連了,就像當初原東宮太子趙弘禮為「北一軍營嘯」事件負責,自罷儲君之位一樣。

  相比較之下,這次的事件比當年「北一軍營嘯」事件更惡劣,直接影響到魏國在中原的形象。

  “慶王這回可真是……”

  在離開審訊的大堂時,宗衛長衛驕亦不禁搖了搖頭感慨道。

  在這件事發生之前,慶王弘信在大梁朝野的聲譽,可以說是力壓代為監國的雍王弘譽,但相信在這個事件之后,慶王弘信短時間內,恐怕再也無法與雍王弘譽抗衡。

  若是在這段時間內,雍王弘譽抓住機會,大力打壓慶王弘信,那么下一任魏國的新君,雍王弘譽將有極大的可能勝出。

  “走吧,這不關咱們的事。”對衛驕說了句,趙弘潤邁步走出大堂。

  此時,他正巧看到南梁王趙元佐主動迎上曲梁侯司馬頌,好似是想與后者說些什么,將后者帶到了一旁的走廊轉角。

  趙弘潤微微一愣,忽然回憶起方才,南梁王趙元佐曾用令人難以捉摸的目光打量著曲梁侯司馬頌。

  心中微動,他當即停下腳步,遠遠觀望著南梁王趙元佐與曲梁侯司馬頌二人。

  而與此同時,南梁王趙元佐已將曲梁侯司馬頌叫到了走廊的轉角,轉過身來面色陰晴不定地打量著后者。

  見此,曲梁侯司馬頌疑惑地問道:“南梁王,不知你喚小侯有何要事?”

  只見南梁王趙元佐上下打量著曲梁侯司馬頌,壓低聲音問道:“曲梁侯,你是雍王的人么?”

  聽聞此言,曲梁侯司馬頌臉上閃過幾絲錯愕,驚疑地問道:“南梁王何出此言?”

  南梁王趙元佐目不轉睛地盯著曲梁侯司馬頌,沉聲說道:“這件事的起因,在于你給平城侯等人送了一個口信,指認北亳軍混跡于平民之中,可是「金鄉屠民」一事,你卻能置身之外,呵,這怎么想都不太對啊……”

  “南梁王誤會了。”曲梁侯司馬頌苦笑著說道:“小侯當時哪里曉得平城侯他們會下令屠戳金鄉縣?……南梁王是懷疑小侯故意坑害其余幾位王侯?這實在冤枉啊!若是南梁王信不過小侯,總信得過匡城侯吧?總不至于我與匡城侯聯合起來陷害其余幾位王侯吧?”

  “……”南梁王趙元佐將信將疑地看著曲梁侯司馬頌,還想在說些什么,忽然瞥見遠處,肅王趙弘潤正目不轉睛地盯著他們,且臉上泛起陣陣驚愕之色,遂改變主意說道:“這件事,回頭本王會細細詢問匡城侯等人,但愿是本王料錯,否則……縱使日后有雍王弘譽護著你,也難保你無恙。”

  “南梁王,你這話可……”曲梁侯司馬頌苦笑著離開了。

  看著曲梁侯司馬頌離開的背影,南梁王趙元佐難得地走到了趙弘潤面前,淡淡問道:“你聽到了?”

  趙弘潤搖了搖頭,隨即又點了點頭。

  他并沒有聽到南梁王趙元佐與曲梁侯司馬頌的對話,但他還是從南梁王趙元佐的口型變幻,‘看’到了那句最關鍵的話:曲梁侯,你是雍王的人么?

  不得不說,這句話讓趙弘潤大為吃驚,因為正如南梁王趙元佐方才對曲梁侯司馬頌所言,曲梁侯司馬頌,正是「金鄉屠民」事件中的關鍵人物,因為正是此人道破了「北亳軍反卒藏匿于宋郡平民之中」這件事,因此引來了平城城李陽下令屠戳金鄉宋人。

  “若經我查證,我的猜測無誤,你還會認為,「那位」更適合作為新君么?呵!”

  丟下一句話,南梁王趙元佐自顧自離開了。

  曲梁侯司馬頌,難道真是雍王弘譽安插在慶王黨當中的「暗子」?

  看著南梁王趙元佐離去的背影,趙弘潤皺著眉頭,久久不語。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