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漢中之爭

  諸葛亮頒布了劉備的好政策,一切苛政全部去除,家家戶戶都有地。

  諸葛亮曾對劉備說,必須要用好政策,才能得到民心,若是不然,無力抵擋秦峰入蜀。

  然而,由于多少年來,多少事情的發生。百姓心向秦王,對皇叔反而不信任了。

  因此雖然諸葛亮保證有好政策,百姓還是要離開。

  諸葛亮就尷尬了,他就在城門外小推車上,猛扇扇子,而不遠處,就是紛紛哀求放行的百姓。

  諸葛亮剛才大談皇叔仁德,如今若是不順民意,仁德何從談起。

  很快,諸葛亮作出了決定。他不能讓百姓走,百姓走了,得到漢中的意義減半。

  法正嘆氣道:“秦王善用仁政,百姓以忘我漢室,恐無力阻擋百姓離去。”

  諸葛亮心里一發狠,就道:“可用先秦連坐之法,互相監督。一人離去,一家為奴,一家離去,一巷為奴。”

  法正大驚,急忙道:“軍師,這樣做,恐有損主公名望。”

  “本軍師也是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相信用此法,無人敢逃離。”諸葛亮又道:“百姓多被秦軍宣傳蒙蔽,吾等善待百姓,百姓知道我們的好政策,就不會走了,也不會有損名望。”

  法正嘆了口氣。

  于是,諸葛亮傳令全軍威逼百姓歸家,又有連坐之法,禁錮百姓。這連坐之法何其殘酷,百姓皆不敢逃。

  另一方面。

  張魯等人順漢江南下,五日后就來到秦王駕前。

  張魯哭拜在秦王駕前,哭道:“大王,我天師道勸人向善,繼承祖上的教法,教民誠信不欺詐,令病人自首其過,對犯法者寬宥三次,若為小過,則當修道路百步以贖罪。又依照《月令》,春夏兩季萬物生長之時禁止屠殺,又禁酗酒。創立義舍,置義米肉于內,免費供行路人量腹取食。”

  “今大王仁德布于四海,我教教義與大王仁政相合,本舉教獻城依附大王。沒想到諸葛亮打破我漢中城,殺我教眾無數,今厚顏叩見大王,求大王為我教做主。”

  秦王高度贊揚了天師道和張魯的行為,好言安慰,就任命張魯為鎮南將軍,以禮相待。又派人護送,前往鄴都靜養。

  漢中已經被諸葛亮掌握,而秦軍‘黃忠部’受阻箕谷。

  自秦王以下,眾人震驚。

  龐統出班道:“大王,漢中以失,雍涼、中原震動,大王不可遲疑,必須親自征討,奪回漢中。”

  賈詡出班道:“劉備使法正、張松、孟達等叛亂之徒奪取了西川,川人尚未歸心。大王奪回漢中時,定然震動西川,可速進兵攻之,勢必瓦解。智者貴于乘時,時不可失也。若是遲緩,諸葛亮明于治國而為相,關、張等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守關隘,不可犯矣。”

  漢中對于秦峰來說,不亞于劉備丟失了巴中門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于是,秦峰當機立斷,留下張遼郝昭郭淮三人,領兵五萬,在巫縣牽制巴郡的蜀兵。

  秦峰親自帶三十萬大軍,前往爭奪漢中。

  另一方面。

  諸葛亮得到漢中后,打開漢中庫房,便發現錢糧無數,因此軍需充足又犒賞三軍士氣高昂。

  后一日,諸葛亮召集眾人開會。

  法正進言道:“秦子進親自帶領大軍進攻巴郡,巴郡乃是我蜀中門戶,不可不小心提防。”

  諸葛亮笑道:“我軍巴東防線堅固,我更是在魚腹浦布下八陣圖,秦峰想要打開巴郡大門,斷無可能。我軍則可趁機吞并雍涼,既得長安,就望中原,漢室中興可待。”

  法正提醒道:“軍師,若是如此全面用兵,我軍兵力稍顯不足,斷不可輕進中原。”

  諸葛亮輕搖羽扇道:“我也是這么考慮的,然此次機會難得,我意奪取西都長安,則我漲彼削,從此不懼秦峰。反而是在秦皇龍興之地,振我漢室中興。”

  果然若得雍涼,劉備就占據了戰國后期秦國的領土。

  于是諸葛亮就打算兵進雍涼。

  然這個時候。

  “報……,軍師,以探知消息,秦軍大軍未到永安,順襄樊西進,現在就要到達上庸了。”

  諸葛亮得到這個消息后,緊皺眉頭,急搖羽扇。

  法正就說道:“人都說秦子進戰略眼光獨到,果然傳言不虛。他定然是怕吾等趁勝進攻雍涼,這就前來爭奪漢中要地。”

  如此,諸葛亮就不敢輕舉妄動了。他嘆了口氣,道:“看來奪取雍涼的天時未到,還需設謀擊退秦峰。”

  于是諸葛亮放棄了進兵的打算,而是著眼于在漢中布局,抵擋秦峰的進攻。

  眾將聽說秦王親自帶領三十萬大軍,加上雍涼的兵力怕是要有四十萬,本方只有十萬人,頗為驚慌。

  諸葛亮安撫眾人道:“若漢中在秦軍手中,我軍必須第一時間撤退。然現在漢中卻在我軍手中,本軍師視秦軍如同草芥。漢中北依秦嶺山脈,南屏巴山淺麓,險要之地極多,似米倉山、陽平關、天蕩山、定軍山、南山,皆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所在,而張魯無能,不會用。”

  “這些險要所在,但凡有兩處在我手中,秦子進就不敢窺伺漢中城。”

  于是諸葛亮開始分配守備任務,調李嚴守陽平關,孟達守天蕩山,張任守定軍山,吳懿守南山,張飛守米倉山。

  五處所在各一萬兵力,諸葛亮親自領軍五萬坐鎮漢中城,是為一城五星衛。

  “我軍得到漢中錢糧,錢糧充足,只需固守,不出半年,秦軍自退。”諸葛亮信心十足道。

  另一方面。

  遠在數千公里外的天竺國。

  如今天竺國,就和唐宋時期的天竺國不一樣。天竺國分東西南北中五個國家,都稱天竺國。東天竺王摩羅枝摩,西天竺王尸羅逸多,南天竺王遮邏其跋邏婆,北天竺王婁其那那,中天竺王地婆西那。

  五個天竺王,統治著天竺國。雖然天竺國分裂為五部分,各有大王,但有一點是一樣的,就是信奉佛宗。天竺王有五個,但佛宗只有一個。佛宗在五天竺國的影響力,不亞于后世基督在歐洲。

  然佛宗弟子苦心潛修,雖然得到萬民敬仰,王者敬畏,但卻個個不理俗務。

  這一日,中天竺國大雷音寺外,來了兩個人。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