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三十節 皇帝赴宴

  當天下午,皇帝親至。

  沒說來參加什么回門宴,只說來探望一下自己的堂妹,也想給潘府祠堂上柱香,代替自己的第一任正妻潘氏,告潘家祖先,潘府有女出閣。

  簡單來說,就是來走親戚的。

  潘府正廳內,皇帝上座,潘惟熙陪在一旁,劉安坐在下首。

  “官家……”

  皇帝一罷手:“在家里,叫姑丈也行,叫舅公也行。”

  皇帝親自來,宴上要有好酒。

  劉安親自捧上一壇:“姑丈,這是酒中珍品,可惜還沒有窯藏,若藏三年才是真正的好酒。此酒用五種糧食釀造五種酒,再用特殊的比例勾兌而成。請姑丈點評。”

  “好酒。”皇帝將一小杯一飲而盡。

  劉安順勢再來:“姑丈,此酒皆為御酒,非姑丈賞賜而不可飲,更不可販賣。”

  “好。”

  皇帝也會算賬的。

  那鏡子價值連城,依皇后與自己堂妹商討的結果,超過兩寸的鏡子市面上沒有販賣的,只有皇家恩賞,僅這一項,一年就能為皇家節約幾十萬貫的支出。

  酒烈,那怕是三錢的小杯,皇帝被劉安連勸三杯,都感覺臉上有點微紅。

  皇帝打算緩一緩。

  “安哥兒,話說在慶福樓那七字對,你怎么想出來了。”

  劉安回答:“姑丈,那一年我讀書有點餓了,想去廚房找點吃的,卻在廚房的屋檐下看到一個燕子窩。我當時想的是這煙熏了燕,迷了燕的眼。后來幾經修改,便有了這七字對,可惜侄兒學問還不夠,自己都對不出下聯。”

  皇帝很開心的又飲了兩杯。

  他也對不出。

  劉安說到他自己對不上的時候,皇帝挺喜歡劉安的單純。

  劉安要給皇帝倒酒,皇帝卻拿過酒壺,給自己倒了一杯,也給劉安倒了一杯。劉安趕緊退后兩步,這要施大禮。在劉安心中,皇帝給親自倒酒是什么節奏。

  事實上,這個皇帝人挺好,朝中三相皇帝都給親自倒過酒。

  見劉安后退要施大禮,皇帝說道:“說了,是姑丈這是回家,是一家人。話說靈丫頭有些任性,安哥兒多體諒些。”

  “是,她,她挺好的。”

  劉安也不知道應該怎么夸了,就算睡一起了,也不是很了解對方。

  皇帝笑著指了指酒杯,劉安趕緊上前捧起酒杯。皇帝這時說道:“你小時候姑丈就見過你,那年姑丈還是壽王,掌開封府。那一年,靈丫頭六歲,上元節,姑丈與呂相公等數人游花燈,就帶著她。”

  劉安沒這一段記憶,但自己的爹劉浪說過,自己七歲的時候解過呂相公的對子。

  劉安不記得的是,潘秭靈那時還給了他一支糖葫蘆。

  “來,飲了這一杯,賦詩一首。”

  劉安雙手捧著酒杯,開始沉思。

  讓他立即給作一個會計報表什么,不難。

  作詩,有難度。

  可劉安會抄。

  這會劉安想的是,抄那一首呢?

  有了!

  劉安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后開口背了起來: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潘惟熙是武人,他識字,但讀書到不了秀才的級別。

  皇帝卻是細細口味。

  “這詞,你念錯地方了,不過,作的好。”

  皇帝的意思就是,你應該去給靈兒念,不是用在這里,但詞作的確實好,意境夠,而且又貼合那年那事。

  那便是劉安與潘秭靈的初遇,十年后,二人結為夫妻。

  這當是汴梁城一段美談。

  皇帝很高興,劉安也是不住的勸酒。

在皇帝明顯已經有醉意的時候,劉安上前又倒上了酒  “姑丈,侄兒想說的是,能用錢解決的事,就不是事。就拿小小遼國來說,他一年的國民總產值翻十倍,也比不過咱大宋。咱大宋有錢。”

  皇帝哈哈大笑。

  大宋確實有錢,國庫充盈,民間也非常富有,這一點皇帝不懷疑。

  劉安站了起來:“姑丈,給侄兒一個立功的機會,求你了。”

  劉安用了一個求字。

  對皇帝不能用,但對自家長輩是可以的。

  “如何立功?”皇帝這一問純粹就是好奇。

  劉安說道:“姑丈,三十萬貫,把靈州買回來了。黨項人那些窮鬼,他們一年也掙不到三十萬貫,拿錢買回來,靈州失而復得。姑丈也可以在太廟告先帝知,在姑丈手上,咱大宋沒丟城池。”

  這話皇帝心動了。

  不是因為買回來這話,而是丟了疆土,確實是一件丟人的事情。

  將來說起來,太祖建立大宋,太宗開疆擴土,可自己卻丟了,讓兒孫們怎么想。

  只是這事,能買回來嗎?

  聽起來有點可笑。

  不過今天高興,皇帝也沒說劉安的想法可笑,只說道:

  “真的買回來,區區三十萬貫,沒多少。”

  皇帝確實是財大氣粗,經李沆這位良相改革,勵精圖治之后,大宋的國民生產總值這些年是狂漲,國庫也是相當的富足。

  三十萬貫,在皇帝眼中,就不算個錢。

  皇帝節儉,因為節儉是美德,只在自己的用度上不浪費,可不代表他不懂得錢有多少,錢怎么花這些事。

  劉安立即跟上:“姑丈,三相那里有侄兒去說服,兩個月之內。不過到時候,姑丈給派一點兵馬,萬一談的不好,他們也不敢打我。”

  皇帝爽朗的大笑,心說不管這事是不是靠譜,若三相真的同意,那這事就辦辦:“好,若三相真的同意,給你調三萬禁軍。”

  皇帝雖然有些醉了,可心里卻很清楚。

  有些事情就算是錯了,成本沒多少,但萬一錯過了,這個就有些可惜了,失去的會更多。靈州的事情拖的越久,拿回來的機會就越小。

  所以,可以讓劉安試一試。

  “謝姑丈!”

  “水晶鏡的事,好好辦。編書的事,好好辦。作學問也要認真,每三天到內書房,姑丈給你講學。”

  “謝姑丈。”劉安再次道謝。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