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

  封關。

  皇帝不想封,因為他看到靈州關卡的稅收,若好好經營的話,財富是海量的。

  劉安上前:“臣有一策。”

  “說。”

  “請官家出宮,飲一杯茶,說幾句話,這事就辦了。”

  “當真?”皇帝不信。

  李沆一指劉安:“此時,莫要胡說。”

  “臣有把握。臣作不到,但官家卻可以,請官家信臣。”

  “好,出宮。”

  皇帝在準備的時候,劉安派人送了一封信出去,給醉仙居摘星園。

  一句話,所有的大商一個不差,所有商會魁首一個不差,在汴梁的都給我到摘星閣去,皇帝有話要說。

  半個時辰后。

  醉仙居迎客樓門內門外恭敬的站著幾百人,摘星園內,卻只有不足五十人。

  商人們內部也有階層,沒點身份的沒資格在這里聽皇帝當面訓話,你們在外面聽傳話就行了。

  皇帝身穿便服,在坐下之后又看了一遍劉安寫的小紙條。

  “草民拜見官家,吾皇,萬歲。”

  萬歲這個詞,去年皇帝巡視鄉間看苗的時候就有人喊過。

  皇帝擺了擺手:“各位辛苦了,靈州能歸重大宋,各位都是我大宋有功之臣,爾等的功績,朕心中有數。”

  “為我大宋,萬死不辭!”眾商異口同聲。

  皇帝又說道:“這糧賤傷民,布賤亦傷民。李公回鄉路上,親眼所見兩事,讓朕擔憂。”

  李沆站出來把事情一提。

  雖然他還在懷疑,這能管用嗎?

  但試一試,他還是可以接受的,封關不是小事,他也沒指望皇帝能立即答應。

  李沆說完,當下有一人站了出來:“草民,萬石。為白崖推舉的這一任大坊主,也是幾大名窯推舉的這一任五老之一。臣代表大宋各窯向官家保證,各窯再有械斗,草民領罰。各窯若有械斗,永不入窯商。”

  一個個大商站出來表態。

  劉安上前一步:“本官的意思是,各位寫下文書,官家心系天下,關愛百姓,凡事以和為貴,官家為的還是萬民的生計,拿著章程出來,以后凡事也有規矩可查。”

  “是!”

  劉安又補充了一句:“西北的貨物定價,要有一個限度,別傷了民。”

  “是!”

  劉安退到一旁:“李公,下官這么講可否合適?”

  劉安這幾句講的還不錯,但在李沆心中還不夠,李沆又講了許多民生,商路,所謂的惡性競爭,砸行壞事等等之類的擔心。

  大商們與商會代表沒一句反駁,都一一認可,表示馬上著手搞章程。

  各行各業,有規矩可尋。

  李沆也沒話說了,皇帝看了一眼劉安,劉安走到皇帝身旁低語幾句,皇帝很疑惑的問:“這事,可行嗎?勞師動眾,花費巨大?”

  “官家,看臣的,這事收益巨大,花的錢讓西州十倍補上。”

  “你試試。”

  “是!”

  劉安轉過身:“官家有令,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明年正月十五,天下大比。今年為試行,比天下第一瓷,天下第一繡,天下第一錦。各位可有異議。”

  “官家圣明,我大宋千秋萬代,萬歲,萬歲,萬歲。”

  跪了。

  大商們,商會宿老們跪了,那怕老朽,讓人扶著也要跪禮。

  皇帝不知道這種大比代表什么?

  他們知道。

  大比的這個天下第一,代表極致,會讓行業再上一層樓。

  “爾等用心,若真有才,朕賜狀元之名。”

  瓷器狀元?

  這個可以有。

  皇帝起身離開,劉安走在最后,出門前給這里的管事說了一句:“告訴他們,這事要辦好,沒有驚天動地的名品,別在官家面前丟臉。”

  “是!”

  “還有,若這次辦的好,大比就不止這三樣。不需要他們出錢,但要他們出力,就這樣。”

  “是!”

  劉安的交待李沆聽到了,劉安也沒有回避什么。

  回到宮里,李沆松了一口氣。

  “官家,有幾大麻布產地的大商會出面,穩定布價,臣便是放心了。臣想暫時留在京城,看一看他們報上來的章程。”

  皇帝對李沆說道:“李公,復職吧。”

  “官家,臣!再等等。”李沆原本想著,自己的時代結束了,不想留了。

  可突然發現,劉安很能生事,所以打算回來。

  但是,剛致仕就復職,這老臉掛不住。

  皇帝也沒再勸,他知道李沆的想法。

  這時,李沆看到了御案上的表格:“官家,臣可以看嗎?”

  “李公請。”

  李沆看過之后,大呼一聲:“好,妙。”

  “安哥兒之功。”皇帝指了指劉安,因為李沆現在不是官,所以不用官稱。

  李沆點了點頭:“有才華。”

  李沆又說道:“官家,這樣吧。臣不上朝,這些日子也和劉正監一起,在這里整理公文,臣要教一教他。比如這兩份就放錯了位置,決堤聽起來可怕,但也要看危害性,以及修復的難度,這種級別的,不應放在紅簽。”

  皇帝對劉安說道:“還不趕緊謝過李公。”

  劉安長身一禮:“謝過李公。”

  劉安心里苦,感覺好日子剛來,苦日子就跟著來了。

  這老頭能把自己嘮叨到哭。

  不過,苦中也有樂。自己可以從李沆這里學到處理公文的辦法,甚至可以借李沆的手,作一些壞事。

  比如,將來時機成熟了,可以在表格后加上自己的建議。

  劉安低頭偷著樂。

  李沆又說道:“官家,臣請刑部派一員,既然商立規,那么臣請刑部備案。”

  “此事,用不著吧。”皇帝心說,一群小商人的事情,竟然需要刑部備案,這事有點小題大作之嫌。

  李沆再次進言:“官家,臣以為,不是小事。”

  “李公請言。”

  “向敏中告訴臣,靈州開市,商戶如過江之鯽、雨前之蟻一般,涌向靈州。臣初入仕時,商稅一年約有四百萬貫。臣雖沒有查看靈州卷宗,但臣估算,僅靈州一地,商稅一年不止四百萬貫,臣請立規備案。”

  李沆第二次的請求,讓皇帝有些動心。

  但依然認為,這是小題大作。

  皇帝思考后回答:“這樣吧,下次大朝會,議。”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