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一三節 科學帝

  劉安呢,沒去宮里,而是去了開封府。

  開封府沒有府尹,因為開封府這個府尹比尚書的官都大,能作這個府尹的只有未來的皇帝。歷史上的包拯也沒當過,他的官應該稱為權知開封府事。

  寇準也當過這個官。

  此時的開封府主事官員叫胡旦,也是臨時派來管理開封府日常事務的,連權知開封府事這個官名都沒給他,只是用來過度一下,他才來了一個月,而且馬上也要離開。

  下一任是向敏中,權知開封府事。

  劉安到,胡旦親自出迎。

  沒辦法,劉安正四品,比他這個臨時調來支撐幾天的從四品要高。

  “胡學士。”

  “劉學士。”

  兩人相互見禮。

  劉安開門見山:“焦作的礦又炸了,死了十一人,傷了三十多人,都是輕傷。這是死者名單。”

  胡旦接過一看,心里笑了。

  這些人流放都是輕的,應該先割再砍頭。

  但胡旦卻一本正經的說道:“依律,要罰。給死者家里每人三貫錢,再罰十貫。劉學士可有異議?”

  劉安低聲問道:“上次不是五貫嗎?”

  胡旦說道:“上次是殺人罪的重犯,雖然他們要死,但理應問斬明正典型,所以五貫是正確的。而這次的,這些人犯下的是奸罪,連他們家人都不敢來開封府。所以一百文埋了,再花五十文作個道場,其余的錢派人送到他們家里。”

  劉安純粹是好奇,再問:“有免費的沒?”

  “沒,謀逆大罪,十大惡,今年來開封府沒有。”

  劉安立即說道:“這都是官家治國護民,才沒有這等惡人存在。”

  “是,是。”

  “我的礦給焦作縣令封了,暫時也用不上人,相信這幾日并州的石炭就運到了,那危險的礦洞總是死人,還是封了好。”

  “是,是。”胡旦不想接話了,他感覺這其中有鬼。

  但作官多年,他不會說破這種事。

  從官家開口讓劉安從開封府牢里提人去挖礦的時候,胡旦就知道這些人肯定回不來。所以他在給人的時候,就挑了一批必死的重犯,特別是標注了名單給劉安。

  然后才是輕犯。

  果真,死的全是必死的重犯,所以這事有古怪。

  但,還是裝作不知道的好。

  “嘿嘿!”

  “呵呵!”

  劉安告辭,胡旦把劉安送到門外。

  劉安走了幾步,突然轉過頭看向胡旦,這么上道的人,那么能聯絡一下感情嗎?

  胡旦看劉安回頭,微笑點頭。

  劉安再次一拱手轉身上了馬車,他要進宮去的。

  宮里,皇帝正化身為學霸。

  錯了,是科學帝。

  見劉安到,皇帝拉著劉安到自己的御案前。

  這是皇帝的御案,御案上卻用紫檀的托盤擺著幾盤煤。

  劉安心說,這煤塊此時便是煤生的巔峰了。

  “安哥兒,過來,過來。”

  劉安趕緊上前。

  皇帝指著那些煤說道:“炭,在汴梁有三六九等之分。最好的炭要三百文一稱,好,非常好。姑丈發現,這石炭也有三六九等之分,你看這如鏡子一樣光潔,手摸上去不粘黑,卻是最耐燒,而無雜煙。”

  “這一摸就掉粉的,煙大,但卻非常容易點燃,可不耐燒。”

  “這一塊中等……

  皇帝滔滔不絕的講著石炭的不同種類,然后竟然當場寫下一道圣旨。

  那意思就是,煙煤只能用于引燃,汴梁城內嚴禁以煙煤為主炭,違反此令者重罰。

  劉安心中大寫了一個服字。

  皇帝,你真有趣。

  這就結束了嗎?

  皇帝又讓人準備了不少土,皇宮里用的蜂窩煤用什么土,汴梁城貴族用什么石炭什么土制作蜂窩煤,皇帝都興致勃勃的給定標準。

  不僅如此。

  皇宮的蜂窩煤不能是圓的,要八角形,含八卦之義。

  高級官員用的,煤要是方的,內圓孔,必須是從十八孔到十三孔……

  劉安那怕內心感覺這種作風,無聊到讓人想吐,可卻是滿臉堆笑的說了足足兩個時辰的,姑丈高明、姑丈英明、姑丈圣明……

  李沆呢,站在一旁除了保持微笑,還是保持微笑。

  皇帝難得這么有興致,李沆不打算掃皇帝的興。

  石炭很重要,關乎民生。

  皇帝定的那些規矩在李沆眼中也是咸淡話,定了也無所謂,石炭的規矩朝堂上還在議,石炭已經有官員提議,提高到與鹽、鐵、糧同等高度的物資等級。

  突然,皇帝語風一變:“安哥兒,你之前說過,用石炭煉鐵,刀具會非常的脆?”

  劉安一指御案上的煙煤:“這一類的下等煤,用窯燒木炭的方法變成焦炭,去除雜質就可以成為煉鐵的好石炭,如果再加上云石會更好。具體,要派工匠不斷的嘗試,這個投資……”

  劉安突然停下了:“姑丈,你賜給我的尚方斬馬劍似乎是出自夏州?”

  “是!”

  劉安想到了一句話。

  契丹鞍,夏國劍,高麗秘色,皆為天下第一。

  高麗秘色是什么東西?

  劉安先問這個:“官家,高麗秘色是什么?”

  皇帝真懂,皇帝說道:“是唐末,越州官窯的技術流傳到高麗,中原戰亂,工藝失傳后,高麗的青瓷當世無雙。”

  劉安點了點頭:“官家,我想推薦一個官。”

  “噢,說來聽聽。”

  “官家,現在天封府臨時頂差的胡旦能否派到夏州,他只有兩個任務。一個是想辦法搞到黨項夏州鑄劍工藝,我相信他用的是鉗鍋工藝。這世上還有一種武器,叫大馬士革刀,產自極西之地,產量非常低,應該是類似工藝。”

  皇帝真沒想到劉安懂的這么多。

  李沆上前:“唐時傳聞,有來自極西之地的烏茲鋼,老夫查過與烏茲回鶻無關,他們懂一點,但確實應該從更西的地方傳過來的。”

  劉安對皇帝說道:“姑丈,我要夏州制刀工藝。”

  “隨你,隨你,這么點小東西,你喜歡就好。”

  制刀工藝有什么用處,皇帝根本就沒當回事,他連劉安準備提到胡旦的第二個任務都沒有問。

  “胡旦,夏州巡撫安民使。就這么辦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