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

  既然選擇了圍點打援。

  所以劉安把主力都放在埋伏的路上。

  很快,士兵們啃了干糧之后,第三輪攻擊即將開始。

  大宋禁軍這一千士兵都是真正的精銳,他們負責帶隊,他們的任務是帶著黨項人跟上節奏,別沖的太前,也別離城墻太遠。

  曹琮帶隊上前。

  在步兵喊著口號開始往前推進的時候,曹琮下令:“空心藤球彈、三連擊。”

  三連擊是當下虎蹲的炮的極限,三連擊之后虎蹲需要清理炮鏜,也需要降溫。五連擊就有炸鏜的風險。

  空心藤球彈就是燃燒彈。

  三輪,就是三千發燃燒彈。

  無數的裝滿油,而且被燒熱的油,還有燒油用的木柴,城墻上堆放的油桶被點燃。

  為了步炮協同,曹琮這邊寧可射過頭也不會射在城墻外。

  最后一枚燃燒彈落在城頭的時候,攻城部隊已經距離城墻只有四十步。

  當云梯加在城墻上的時候,黨項人士兵突然發現,城墻上竟然沒有反擊的力量。

  一名黨項將軍問身邊的宋人校尉:“城上沒人,上不上?”

  沒人,上不上?

  普通士兵不知道他們的任務是佯攻,可一定級別以上的武官卻非常清楚,可眼下城墻上竟然沒有多少反擊的力量,這是上還是不上。

  宋人校尉心說,不上才是傻。

  低聲說道:“拿下大同城,這功勛,還有戰利品的數量肯定巨大無比,上。”

  “那就攻。”

  旁邊另一名宋軍校尉揮刀大喊:“沙袋,扛沙袋上城頭!”

  沙袋能有什么用,打仗為什么扛沙袋?

  這會黨項人普通士兵腦袋里就是空白的,只會聽命令。

  沙袋是有用的,可以快速的將一部分火焰熄滅,給攻上城頭的士兵落腳的地方。

  僅僅一刻鐘后,在城墻上挖洞的士兵也停下了,因為他們發現有許多人都已經上了城頭。

  就在挖洞的士兵錯愕的時候,城門被打開了。

  城頭被拿下,然后下城墻。

  看著那堆滿石塊的城門洞,無論是宋人武官,還是黨項人武官都不約而同下令,奪城門。

  就這樣,最初攻進城的士兵成功的殺到了城內,并且打開了城門。

  劉安懵了。

  李沆震驚了。

  大同城是雄城,城門竟然被攻破。

  這時,更驚人的一幕出現了。

  原本只是壓陣的整個軍團所有的高級軍官腦袋是清醒的,什么佯攻,城門都打開了,此時不上還等什么時候。

  所以,劉安這邊整個軍陣原本坐在地上的士兵全部站了起來,敲了盾刀往前整齊的移動了足有三十步。

  劉安心說,我這里是佯攻。

  還有,軍陣怎么沒有命令就敢動。

  佘太君對劉安說道:“十六年前,我夫領軍隨大軍北征。當時曹大帥領軍,距離幽州只有半日路程,而幽州當時空虛。先帝下令,讓曹大帥按兵不動,命令下軍心渙散,給遼人五日喘息之機后,曹大帥無奈退兵,潘大帥領兵斷后。”

  說到這里,話已經太明白了。

  劉安站了起來,抽出劍用力往前一揮。

  七色戰旗在傳令臺同時開始揮舞,總攻。

  佘太君的話已經講的很清楚了,無論是計劃是什么,眼前的變化不能不作出應對,五萬黨項雜兵不足以對抗大同城內的守軍。

  巷戰靠的是人數。

  而城門已經打開,整個軍陣已經士氣高漲,沒有什么比順風仗更容易。

  無論是黨項人、西州人、六谷人、還有宋兵。

  那怕是非精銳的士兵在順風仗的時候,戰斗力也可以達到精銳士兵正面戰場的力量。

  所以,只能戰。

  劉安沒有得選擇,他手下是混編的軍團,曹大帥就是曹彬,連曹彬都扛不住士氣二字,自己更不能。

  總攻令下,除劉安這邊五千中軍護衛不能動之后,連輜重兵都提刀往前沖。

  眼看騎兵先一步沖入城中,劉安轉身問佘太君:“戰損會如何?”

  “一成,最高兩成。”佘太君這話是有把握的,以士氣來比較這邊是占上風的,但巷戰的時候還要看誰更狠,精銳在外,靠這些雜兵除非遼軍潰敗,否則死傷是無法避免的。

  劉安再問:“若放棄東邊的包圍圈呢。”

  “往東跑?”

  “對,給高將軍送個信,我們派騎兵追殺,他負責截殺?”

  “兩個時辰后再放開東門。”

  “傳令吧。”

  大同可不是普通的小城,遼國的陪者,是遼國控制西部草原的重鎮。

  城內的戰斗是殘酷的。

  可劉安部下的士兵幾乎是帶著一種亢奮的情緒在打仗。

  城內。

  一名黨項貴族突然站在屋頂高喊:“我部何在,召集三千人馬攻打糧倉。”

  我部?

  早就殺亂了。可這時只看軍銜,好在劉安事先給每個軍官都配有一個袖套,上面有不同的標志,代表著軍官的級別。

  本就是混編的兵馬,低級軍官和士兵們快速匯集到這名黨項貴族身邊。

  “拿下糧倉。殺!”

  糧倉另外一個門已經在惡戰,這邊殺到的時候遼軍的士氣已經低落到了極限。

  遼人本就不具備陣地戰的能力,而且他們屬于劫掠性部隊,遇到順風的戰斗很強,遇到失利,除了最精銳的軍團之外,其余的皆是草包。

  可往那里逃呢?

  劉安的命令已經下達,為防止遼國垂死抵抗,兩個時辰后讓出東城門。

  可兩個時辰后,劉安突然發現,這條命令無用。

  城內已經殺的瘋狂的,到處是優勢兵力圍殺遼軍的場景。

  劉安下令,一千禁軍護自己入城。

  這時,還在中軍的佘太君才給李沆解釋道:“李相公,劉巡使還是太過心軟,慈不掌兵。兩個時辰聽起來是給遼軍一條活路,事實上這樣的情況下,是遼軍的催命符。”

  李沆微笑著點了點頭:“一顆人頭可以換到至少三匹麻布,老夫原本也不信他們會看著自己手上的錢飛走,兩個時辰會讓進城的士兵明白,他們只有兩個時辰去搶人頭。”

  “李相公英明。”

  李沆回捧了一句:“是佘太娘子高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