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

  宋遼兩國撤兵,代表和談正式開始。

  談判需要時間,但兵馬留在這里每天消耗的糧草與輜重是一個天文數字。無數宋遼都不敢把錢糧消耗在沒有意義的對峙上。

  既然已經決定和談,劉安已經開出條件,那便談吧。

  這一日,在幽州城下。一座很華麗的帳篷搭了起來,劉安、李沆、張齊賢三人作為大宋皇帝授權的談判代表坐在帳篷內。

  對面,則是耶律隆慶、韓德讓兩人。

  石保吉與李繼隆再有大功,再有官職,因為他們是武將,大宋朝堂百官認為沒資格參與這種大事。

  巨大的地圖上,劉安直接就畫了一條粗線:“這里,要歸我大宋。”

  “放屁。”韓德讓重新劃了一條線。

  李沆與張齊賢看到這條線眼睛都瞇了起來,因為韓德讓畫的線比他們三人商量的最低底限還要多那么一點。

  李沆與張齊賢用眼神飛快的作了一個交流,他們都認為遼人的底限是奉圣州。

  既然高過了底限,那就討價還價吧。

  沒等兩人開口,劉安突然開口說道:“梁王殿下欠我千金黃金,就依這個價,遼國每年納三十萬零一百貫宋錢給我大宋,可以不要錢,拿東西也可以。然后幽州城割半城給我,我要設關!”

  “不可能!”韓德讓一巴掌拍在桌上。

  劉安心說,歷史上你們讓大宋歲幣三十萬貫,我也要你們給我,而且要更多。

  可接下來,韓德讓的話讓劉安整個人都懵了。

  只聽韓德讓說道:“黃金可以給你們,但是贈,不是納。”

  劉安懵了,一個字有這么重要嗎?

  張齊賢看劉安沒開口,接口說道:“用納,我大宋可減十萬貫。”

  “用贈,我大契丹寧愿多付五萬貫。”

  臥槽,什么情況?

  劉安差一點就想說,那就用贈吧,你們多給五萬貫。李沆發現了劉安的異常,立即拉住了劉安,示意劉安別說話。

  頭天的談判,就圍繞著這個納,還是贈。張齊賢與韓德讓爭了足足一天。

  一直到傍晚,這才談好,一千二百斤黃金。

  就用黃金支付,但用贈這個字。

  同時,為表示和談的誠意,宋軍從順州、新州撤兵,將城池交還遼國。遼國會在三天之內將第一筆黃金五百斤黃金送到劉安手中。

  頭一天的談判結束。

  各自回去,耶律隆慶也回幽州城了,需要偷聽的內容已經足夠,多留耶律隆慶一天,被發現那帳篷秘密也就加大一分。

  回到宋營,張齊賢放聲大笑:“劉學士,你這個探花郎實質名歸,這個納字用的好,用的好啊!”

  劉安這時才想起來,當年宋遼談判最初用的是贈,后來是納。

  自己讀這段歷史當時也沒什么感覺,一字之差有這么嚴重嗎?

  今天聽一天劉安懂了。

  贈是平等關系,納就是進貢認輸稱臣的意思,所以這個字韓德讓在死爭,寧哥多給二百斤黃金,也要改為贈這個字。

  遼人愿意出黃金,而不是錢,這讓劉安很意外。

  李沆卻知道原因。

  李沆告訴劉安:“聽說遼國蘇州發現有金礦,但更大的金礦卻在高麗北,看來遼人是打算對高麗下手了,再等最多兩天,你把刀遞給遼人。這個高麗,就這樣吧。”

  張齊賢只是在笑,他也是剛剛知道某些事。

  張齊賢心說,高麗人竟然敢出兵助遼攻宋,你們就要付出代價。

  劉安也只是笑。

  他可不敢告訴李沆,這一共六處金礦的位置是自己通過某種手段讓遼人知道的。

  特別是遼國蘇州,相信很快會改名為金州了。

  六百里加急。

  皇帝很快就知道談判的起點,最低底限就是大同以西割讓給大宋,然后一年贈送一千二百斤黃金。

  勝了,面子、里子都有了。

  皇帝開懷大笑,吩咐回汴梁。同時給劉安下了一道圣旨,除了必要的公文行文格式之外,只有八個字,你作主談,好好的談。

  皇帝很開心。

  史書上已經可以記一筆,皇帝御駕親征,遼人割了賠款,燕云十六州已經拿回了五分之一,這足可以祭祀天地、祭祀先祖。

  而后,百官也很開心,史書上有許多人都可以留名,其余的官員也混到了名聲。

  皇帝還沒有起程回汴梁,劉安的第二封、第三封六百里加急就到了。

  這次皇帝卻自己作決定,把寇準、王旦叫了進來。

  “兩位卿家,劉安請示兩件事。兩位看看吧。”

  兩件事的頭一件,劉安請示皇帝,自己想撕下幽州一塊,須用一些非常手段。但不知道朝堂上怎么看。然后就是劉安給耶律隆慶所建議的那三條。

  寇準看完之后立即說道:“遼興建大型鐵坊之日,就是女真一統攻遼之時。遼有滅女真之心,女真則有不臣之心。遼擁有大型鐵坊,女真為自保也會暫時團結如一,這是陽謀。但臣更擔心的是宋遼之間不出五年,還會有一場大戰。臣以為,太急。”

  寇準是主戰派,但他更清楚這一次宋遼大戰讓大宋國庫空了多少。

  皇帝對寇準的話以往都是聽的,這次卻在內心不認同。皇帝語氣之中有點不高興,淡淡的說道:“國庫空了,多掙錢填滿難道不是臣子們應該作的事情嗎?”

  王旦說道:“官家,這次北伐軍費總支出高達四千萬貫。”

  “什么,這么多?”皇帝還以為就大幾百萬貫呢。

  王旦似乎早有準備,從袖子里抽出一卷紙打開挑出一張遞了過去:“官家,這是初步的推算,具體還需要三司核算。以北方各州府半年的軍餉、糧草、軍械支出。加上禁軍出征的糧草、軍械、征調民夫。四族支援兵馬的糧草、賞賜。臣以為,四千萬貫。”

  皇帝聽完就反駁了:“不打仗,北方各州府的軍餉就不需要支出了?”

  “官家,戰時軍餉高于平時。”

  “行,四千萬貫,這個國庫還撐得住吧!”皇帝也認了這個數字。

  王旦回答:“官家,這還沒算戰后撫恤呢。今年軍費總支出,已經超過歲入,臣估計會達到九千萬貫。臣以為,撐得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