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九八節 雁禮

  接下來,其余貴婦一一上前見禮。

  僅是這見禮的過程,就花了足有半個時辰。

  潘秭靈是名門出身,禮節上挑不半點瑕疵。

  禮畢,潘秭靈這才說道:“聽聞崔家孫輩大姑娘今年十五,待字閨中。”

  “回大娘子的話,是。”

  崔氏大娘子一招手,一位高麗貴族少女趕緊上前向潘秭靈施禮。在問安禮的時候,她的身份還不夠排隊來向潘秭靈施禮,只是作來陪同長輩所以在這里。

  也是崔家帶她出來見見世面。

  崔家之前在高麗也不過是二流貴族,金氏以下還有比崔氏更大的貴族。

  “可有婚約?”

  這話自然不是人家小姑娘敢回答的,崔氏大娘子說道:“回大娘子的話,沒有。”

  是真沒有,還是假沒有。潘秭靈不在乎。

  潘秭靈只管辦自己的事。

  “那改日我舉辦一場馬球,叫大姑娘一起前來。這次來高麗,我長兄潘袞作為護軍指揮使也一同前來。”

  潘秭靈半個字都沒提劉安所建議的平妻一事。畢竟是名門出身,這些彎彎繞潘秭靈就算沒經歷過,也受母親指點過。

  就是給你的一個妾位,看你崔氏如何選擇。

  你欣然接受了,再告訴是平妻之事也不晚,潘秭靈很清楚,劉安在這里是殺出來的威,崔氏沒了,還有李氏、還有鄭氏。有的是人想代替你崔氏上位。

  正如潘秭靈所猜測的那樣,崔氏大娘子起身到下首,帶著自己的長孫女一同施禮,感謝潘秭靈的安排。

  廳中有貴婦就不理解了,既然是這位侯爵娘子的長兄,年齡肯定不小了,難道沒有娶妻。

  一個妾位,崔氏激動什么。

  有人在小聲議論。

  當下就有知道的多的低聲說道:“大宋韓國公姓潘。”

  “啊?難道是同宗同族。”

  “是侯爵娘子的父親。”

  所有人全部閉嘴。

  潘惟熙是怎么殺入開城的,是怎么血洗高麗貴族扶崔氏上位的。

  這位韓國公的女婿大權在握,人一到高麗就把所有反崔氏的化為灰燼。

  潘秭靈憑什么不高貴,夫君與父親在高麗開城留下的影響有多深。

  聽到真相的人此時開始思考,自己剛才施禮的時候有沒有足夠恭敬,有沒有在動作上有錯誤,有沒有什么讓這位大娘子反感的行為。

  話說此時在高麗王宮。

  宴會已經開始,石保吉親自給了崔氏倒了一杯酒。

  “崔相公,你看這個侄兒儀表可好。”石保吉指了指站在不遠處正和高麗貴族侃侃而談的潘袞。

  “自然是好。”

  石保吉看了劉安一眼,劉安正獨自一人坐在上席,聽著絲竹之聲。

  到劉安此時在高麗的身份,高麗現在的大貴族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過去敬酒,更不用說拼酒了,第一輪客氣又禮貌的敬酒之后,劉安落得一個清靜。

  再轉回頭,石保吉說道:“那改天叫袞哥兒去獵一只雁。”

  崔山嵬愣了一下。

  石保吉沒再說什么,心說劉安你這小子,竟然什么也不管。所以石保吉沒解釋,轉身向其他人敬酒。

  崔山嵬小跑著來到劉安這里,給劉安倒上酒。

  劉安笑了,笑的意思是石保吉真見不到自己閑:“這是我的意思。安心,不會虧待你們家的。袞哥兒正妻健在,其娘家是侯爵府的康家。你可愿意?”

  “愿意,一切憑主君吩咐。我家女兒、孫女只要年齡合適,一切憑主君作主。”崔山嵬沒有一絲的猶豫。

  事實上,劉安想的多了。

  高麗崔氏心中,女子就是用來結親拉關系的,什么幸福不幸福,在夫家地位如何,崔氏根本就不在乎。

  劉安并不知道,畢竟劉安了解到的潘家、石家、曹家家中別說嫡女,就是庶女都有一個良好的受教育機會,以及合理的安排。并沒有太嚴格的嫡庶之分。

  所以劉安說道:“讓袞哥兒獵雁,便是誠意。”

  “斗膽問主君,可是那個雁。”

  “對,若你家沒問題,便會請媒人去問名。”

  崔山嵬懂了,納妾用六禮,這意義非凡。

  劉安又說道:“宋律妾六等,貴、良、平、侍、奴、賤。周禮中有媵一詞,側、副、偏、陪、侍、婢、通、外、私。依側這個級別,高于貴。可滿意。”

  崔山嵬一叩到底。

  他是高麗人,卻自小就學習漢學,劉安說的這些他都懂。

  貴妾的孩子可受封,貴妾可接受誥命冊封。在大宋只有極少數人有貴妾的,因為貴妾出身貴族,而且身份都不低。

  良則是陪嫁過來的正妻堂姐妹,在娘家身份遠低正妻。平民為妾、貼身侍女轉為妾就是普通妾,奴隸、青樓出身的,就是奴與賤妾,這級別妾生的孩子都在家中抬不起頭。

  大宋大貴族,一船不會下等妾的。

  高麗的妾室與妾室的孩子地位更低,從開始崔山嵬就沒有想過在家中挑一個妾生子給潘袞的。

  劉安安排用正規的六禮給潘袞娶側室,這是給足了他崔家臉面。

  崔山嵬如何不感動。

  潘袞又是潘府的長房長孫,這是劉安對崔氏的愛護之心。

  劉安向崔山嵬勾了勾手指,崔山嵬靠近之后劉安說道:“王之大長公主出嫁,應該邀請些賓客。你心里應該有一份名單,高麗王族男人還是死光的好,但不要急著動。金致陽還有黨羽,相信活著的高麗王族也樂意看到他們……死。”

  “明白,一切依主君意愿。”

  “恩,去吧,我想靜一會。”

  “是。”

  崔山嵬退下之后,劉安此時繼續開始思考。

  高麗真是自家的后花園嗎?

  答案是否定的。

  往南,還有原本就不服王令的人。往北,高麗西京還有一個大人物到現在都沒有表態,劉安尋思著,要先給女真人一點顏色看看,還是先收拾這個不聽調令的康兆。

  入夜,宴會盡,人散去。

  開城崔氏大宅之中,崔山嵬夫婦二人一交流,崔氏大娘子大喜,立即就把自己的兒子叫了過來。

  崔山嵬的兒子可是高麗的歷史名人。

  他叫崔沆,很有才華,十年前高麗科舉甲科及第,在高麗宮亂前任知制誥。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