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四六八節 二試船碎了

  這些工匠們瘋了,他們根本就沒有計算動力、推進力等數據,挑了一個最大的蒸汽機,自身重量就達到十噸的超大號蒸汽機,這東西的力量可以調起幾萬石的鐵錠,是因為沒有更大的鐵筐,沒有更粗的鐵纜繩,所以沒有測試這機器的極限。

  船內,五百料的船三分之一都被蒸汽機占據,還有三分之一是煤,六分之一的備用水,只有六分之一的船艙剛好夠船員們活動。

  只見那船在海上,船頭離水,船體一半是翹起的,船身后三分之一的位置明輪轉的飛快,船速目測能超過時速五十公里。

  船上,獨臂吳鐵還在吼:“加力,加力,加力。”

  前兩個壯漢已經累的手臂都抬不起來,這次換上四個人瘋狂的往爐子里加煤,鼓風機開到最大,爐膛都燒的見到了暗紅色,船速再次往上提,繞了一個大圈再回到岸邊的時候,船速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六十公里時速。

  然后……

  船裂了,船體開始變形,船身也開始扭曲。

  眼看著船就要碎掉,船長一邊高喊讓所有人跳船,一邊調整角度,讓船用最后的力量直接沖上一處淺灘。

  船碎了,巨大的鋼鐵蒸汽機帶著明輪,還有鐵架子繼續往前沖,一直沖到了岸邊足一百步的位置,其間撞斷了好多樹,還有兩間屋。

  劉安捂著臉大笑:“有趣,有趣,他們干的太漂亮了。”

  “他奶奶的。”潘惟熙擦了一把額頭的虛汗:“這東西好,這東西太好了。就這航速,老子能兩天從杭州到占城跑一個來回。”

  不可能,占城到杭州這速度也要跑幾天幾夜,畢竟好幾千公里的呢。

  船毀了,蒸汽機竟然沒太大的損傷,就是爐體噴出好多開水把幾只鳥,還有船沖上岸邊時帶上來的幾只魚給燙熟了。

  再造。

  這一次換成小號的,動力差不多就行。

  大宋的風帆船速度,小型快艇,就是只有船員用于送信,巡邏的快船,最快可以達到大約十八節的速度,劉安的炮艦一千五百料的可以達到差不多十節至十二節的速度,這已經是極快的速度了。

  而貨船,特別是大肚子槽船,裝滿糧食在側風,風力普通的情況下,最慢只有三節,順風最快也沒有超過七節,逆風有時候基本上跑不動。

  劉安要求不高,以讓重型貨船達到時速十五節就是優秀。

  廣州港出發的遠洋貨船,劉安問過,他們有跑到地中海的,差不多要八十天。

  造,再造。

  有了一次瘋狂之后,這一次直接換上一只半成品的五百料輕型軍用戰船。

  這次速度快了些,大約七天之后,這船就準備再次試航。

  沒有瘋狂的超大蒸汽機,只有一個小號的,體積僅僅就是七尺長、四尺高、兩尺寬的一臺蒸汽機。

  試航,這船的速度比滿帆順風還慢了一點點。可碼頭上所有的都非常滿意這個結果,在海上跑沒誰能好幾天遇到完全順風的狀態,基本上都是側風。

  能達到滿帆順風的速度,已經非常讓人滿意了。

  潘惟熙拉住了張昭允:“兄,說說那天的大家伙按這么算能帶動多大的船?”

  “是你那艘?”

  “不行嗎?”

  “估計不行,那船太大,明輪是有極限的,所以等他們研究出水下螺旋槳之后再給海船大量改造。眼下用于運河運輸此船就應該很不錯。”

  潘惟熙說道:“造一艘漂亮的,然后派可靠的送到汴梁去。”

  “汴梁?”

  “當然。”

  張昭允明白了:“好,給官家獻禮。”

  只要不在乎砸錢,就沒什么不能造的。

  水師的將領們看到了蒸汽機的好處,楊延昭,以及幾位從河北、泉州、廣南兩路招來的將軍到了,劉安這才拉上所有人開會。

  “各位,論輩份,各位都是我的叔伯,在座的都是長輩。今個要說幾件大事。”

  沒人接話,此時大家還沉浸在被蒸汽船帶來的震撼之中。

  劉安先說道:“票號沒錢了,小賬上也沒多少錢了,各位叔伯販軍械的錢還沒回來,造蒸汽機,研究新鋼材,造大船,這些事花錢如流水。昨天我查了一下,明州軍港欠杭州、金陵商盟的食材錢、布匹錢、煤錢、鐵礦石錢等等,大幾百萬奔著一千萬貫去了。”

  一千萬貫有多少。

  換成米來算,至少折現代的五十個億。

  若不是兩大商盟財大氣粗,換成某個商號這會已經破產。

  劉安從懷里拿出皇帝給他的信:“官家說,讓我三個月給汴梁運去三千萬貫。這事不能不答應,不能打折扣,為什么。”

  說到這里劉安將虎符放在桌上:“就憑官家信任咱們,國庫支五千萬貫軍費,我的意思是,給國庫還五千五百萬貫。”

  “還六千萬。”潘惟熙不是財大氣粗,而是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個王城值多少。

  瞿越那小破國一個王城的價值就有五千萬貫直接利潤。

  倭人四百萬人口,潘惟熙心說弄不來兩億,這一仗就白打了。

  在座的除了潘惟熙誰也沒干過把別人王城賣給商人的這種事情,劉安除外。

  楊延昭突然低聲說了一句:“這算不算……開疆。”

  曹瑋瞪了楊延昭一眼:“你想說的是入侵他國,是否有虧禮法?”楊延昭沒敢接話,那怕他這么想過,此時他也不敢說出來。

  依軍銜、依爵位、依身份、依資歷,他在這一桌排在后幾位。

  劉安說道:“讓白江口之戰再來一次,或是等倭人學夠了我們的文化、技術、造船、冶煉等,他們小小的倭島住不下他們那么多的高速增長的人口了,等他們擴張,打到高麗,打過鴨綠江,再打到長白山,然后我們再興正義之師?”

  劉安站了起來:“我,劉安。輪刀法比起在座的各位叔伯差的很遠,但我劉安會選擇出刀的時機。當一顆小樹還是樹苗的時候,我揮刀砍下。我相信,等這樹成為參天大樹的時候,以各位叔伯刀法,幾刀怕也砍不斷。”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